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抓好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對于維護和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試結合青原區的實際作些探討。
一、基本情況
青原區轄2鄉5鎮1街道,在編在職干部450余人(含七站八所),共有107個行政村,18個居委會,1201個村民小組,村“兩委”干部645人。
二、主要做法
該區自*1年設立以來,始終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既抓教育和建章立制,又抓違紀違法案件的查處,切實加強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維護和促進了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
(一)、加強廉政教育,促進農村基層干部廉潔自律
教育是基礎。近年來,該區充分利用黨校這個教育陣地,每年都集中一定的時間,采用封閉教育等方式舉辦農村基層領導干部教育培訓班,將反腐倡廉教育納入培訓班教學內容,據不完全統計,共組織鎮、村干部培訓班15期,1260多人次受到了教育,切實加強了農村基層干部的思想教育;組織宣講團深入到農村開展《兩個條例》宣講活動,做到向農村黨員干部延伸;組織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參加市紀委舉辦的“學習遵守貫徹維護黨章”知識競賽活動和中央紀委舉辦的“紅船杯”學習貫徹黨章知識競賽活動,參賽率要求達到100%;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組織“城市美容師——阮芳憶、全國人民法庭優秀法官——顏生根、全省優秀信訪干部——胡力爭”先進典型深入到各鄉鎮街道巡回宣講,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同時,針對*3年我區查辦的河東街道原會計張遠龍貪污挪用公款一案,進行剖析,廣泛深入地開展了警示教育,做到警鐘長鳴。此外,開展了以進農村為重點的廉政文化建設活動,抓好了富灘鎮富灘村示范樣板村的廉政文化建設,其他農村黨支部紛紛通過召開廉政文化進農村宣傳大會、刷寫永久性標語、張貼廉政文化宣傳掛圖、播放廉政電教片、編排廉政小品《一天清晨》、組織先進典型作宣講報告等各種活動,全區*0多名基層黨員干部受到了教育,促進了“人人思廉、人人保廉”良好社會環境的形成。在市紀委召開的廉政文化建設工作會上,我區開展的廉政文化進農村工作作為典型經驗進行了交流。
(二)、突出制度建設,加大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力度
一是出臺并下發了《青原區村級干部廉潔自律暫行規定》,規范了村干部廉潔自律行為,明確規定村支部書記為村級干部廉潔自律的第一責任人,對違反規定的追究相應的責任。
二是制定了《青原區村干部管理工作暫行規定》。推行了村干部養老保險制度,對村支部書記、村主任任職滿6年且考核稱職的按職務和任職時間由鄉鎮、街道統一到區社保局辦理養老保險,村支部書記、村主任養老保險分別按區、鄉鎮(街道)、村、個人1:2.5:2.5:4的比例繳交基本養老保險費。未參加養老保險或未享受其他補貼或未安置到企事業單位的純農村支部書記、村主任退職時,由區、鄉鎮(街道)和村按3:3:4的比例一次性發給退職補助,補助標準為150元/年。同時,實行村老干部、老黨員定期慰問制度,每年“七一”和春節期間,區委和各基層黨組織紛紛開展走訪老干部、老黨員活動。
三是建立健全了區、鄉、村財務管理體系。推行了以鄉鎮為獨立核算單位為主體,實行“預算統編、賬戶統設、收付集中、采購統辦、票據和村級資金統管”的財政管理模式,由區財政部門直接管理并監督鄉鎮街道財政收支的“鄉財區代管”試點工作,做到“六統一”即統一編制預算、統一設置帳戶、統一收付方式、統一管理票據、統一管理村級資金。同時,為進一步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切實扭轉村級集體財務管理混亂的局面,自*3年以來,在全區實行了以統一制度、統一審核、統一記帳、統一公開、統一歸檔的“五統一”為主要內容的“村有鄉管”制度,多數鄉、村(居)都建立健全了村級財務管理制度,使村級財務管理進一步規范化,為堵塞村級財務管理漏洞,進一步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奠定了基礎。此外,河東街道結合今年開展的村級財務清理工作,將“村有鄉管”向村小組延伸,積極推行“組有村管”試點工作,取消原村小組的活期存折或存款單,實行“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對村小組的收入和支出管理進行了規范,村小組的零星開支采用備用金制度,備用金一般不超過500元,成立了由3名人員組成的理財小組,規范了報帳工作程序,報帳和財務公開均實行每季度一次。
四是建立了紀委負責人同下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談話制度。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就本地、本單位黨風廉政建設情況,領導班子及本人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情況,查辦案件、信訪初核件情況,貫徹落實區委關于貫徹落實《實施綱要》的意見情況以及本人執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及其他廉潔自律規定的情況,每年定期向區紀委書面匯報。此外,近年來,我區還制定了《領導干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的規定》、《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從業的規定》、《糾正鄉鎮干部“走讀”現象的暫行規定》等一系列制度,規范了各級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行為。
(三)、強化監督制約,切實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
一是強化政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和站所辦事公開制度公開。出臺下發了《青原區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制定了《青原區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考評辦法》,進一步完善了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一事一議”等制度,實行了“兩委會”聯席會議制度,推行了村務決策公開制度、村級重大事項決策票決制,切實保障了農民群眾的民主決策權利,全區各村(居)普遍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財務管理、民主理財等規章制度,統一制作了村務公開表,并建立了村干部評議制度和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實現對村干部行為和村級財務的全程監督。此外,在設區市中率先把村務公開工作納入各鄉鎮街道的年度目標考評之中,對考核結果不合格或者查出村務公開中私設“小金庫”的鄉鎮、街道,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先進。全區省級示范村2個(流坊村、萬勝村),市級示范村5個,區級示范村6個,同時,通過高位推動,示范帶動,狠抓落實,在全區100%的村委會進行了全面鋪開,并已走上了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使這項“民心工程”在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天玉鎮、新圩鎮成立了為民便民服務中心,公布“和諧110”電話熱線8181110,并在鄉鎮范圍各個醒目點公共場所公布電話熱線電話,將鎮黨委政府機關干部聯絡方式公布與眾,“有困難找政府,要幫助找政府,請撥打8181110”,成了天玉鎮干部群眾的共同心聲。
二是結合黨委集中換屆,爭取各鄉鎮黨委重視,嚴格審核把關,選好配強了鄉鎮紀委領導班子,今年鄉鎮紀委換屆都配備了紀委書記1名(黨委副書記兼任)、副書記1名、紀委委員3名。同時,大部分鄉鎮普遍建立了與村“兩委”分離的農村基層紀檢監督小組,紀檢監督員在鄉鎮街道紀委的直接領導下,對“兩委”及成員實施監督,為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了組織保證。
三是為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去年10月份,采取查(查會計憑證)訪(訪問群眾),明查與暗訪相結合,對*4年以來全區鄉、村兩級農民建房收費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對相關鄉鎮、村委會違反規定收取又不便退回的宅基地審批費、土地補償費、建房管理費、土地競標費等共計129100元予以收繳上交區財政,對鄉鎮、村委會違反規定收取的規劃費、配套費、耕地復墾費、一事一議管理費、道路維修費共計349634元,責成有關鄉鎮和村委會在*5年12月底前全部退還給建房戶,并重申了政策,規定從*6年1月1日起,向農民建房的收費一律取消,各鄉鎮街道、村委會不得再向農民收取任何建房費用,否則,一經核實,將嚴肅追究單位主要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黨紀、政紀責任。此外,今年以來,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會同區先教辦對全區村級財務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取得了明顯效果。這次村級財務清理,采取村(居)自查、鄉鎮(街道)重點檢查、區紀委會同先教辦抽查的方式進行,要求各鄉鎮街道在村級自查的基礎上,組織檢查組對村級財務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檢查面要達到村(居)三分之一以上,做到“四個必檢”,即:有群眾反映的村必檢、有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村必檢、有工程建設的村必檢、有征地的村必檢。區紀委重點對10多個群眾反映問題比較多、有工程項目建設、征用土地比較多的村(居)進行了抽查,初步清理出違規違紀金額40余萬元,其中濫發亂發補貼6萬元,對違規違紀收取費用、各種巧立名目超標準發放村干部各類補貼的,區紀委分別與有關村責任人談話,對違規違紀情況給予嚴肅批評,對違規違紀金額一律收繳上交區財政。同時,對尚未查實的違紀問題作進一步調查核實,并作出相應的處理。
四是教育亂收費得到有效遏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收費管理,增加政府投入,強化監督懲處,建立三種機制(監督機制、檢查機制、問責制),成立了“教育會計中心”,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從源頭上治理教育亂收費行為,較好地解決了群眾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今年我區又作為全省唯一縣級代表在全國規范教育收費示范縣創建工作大會上作了典型發言。
五是加大了查處力度。*1年至*5年,全區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共立案104件,處分113人,查處農村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95件,處分102人,分別為五年立案總數和處分人數的91%和90%。對一些重大疑難案件由區紀委直接查處,區紀委立案查處的有18件,其中經濟類案件10件(大案10件),處分21人。
三、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紀委、監察局的精心指導下,全區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組織在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要看到,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抓得還不夠扎實,仍是一個薄弱環節。
1、村級財務管理還不夠規范。主要表現為:報帳手續不夠健全、“白條”入帳現象嚴重、財務帳目不清晰、財務制度形同虛設、私設“小金庫”、巧立名目濫發補助、私分公款(計生網絡費)現象嚴重等等。
2、貪圖享樂、揮霍浪費之風比較突出。一部分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經受不住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誘惑,丟掉了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嚴重脫離群眾,生活上追求奢侈,思想道德水準下降,賭博、公款吃喝玩樂問題較為突出。
3、民主管理名不符實。一些村的民主管理形同虛設,農村民主管理制度如黨員議事會、村民議事會等根本沒有參與到村級決策、議事、監督當中來,加之一些議事會代表素質不高,無法議事,村里的大小事情都由書記個人說了算,個別村主任能力強的,往往由村主任說了算。
4、村務公開流于形式。突出表現為公開不經常、不全面。一些村的村務公開往往上面督一次,下面公開一次,不督不公開;有的村公開不真實,覺得沒有問題的就公開,覺得群眾通不過的就不公開;還有的村公開的形式和內容雜亂無章,公開墻東一塊,西一塊,群眾無法公開監督,沒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村務公開制度。就財務公開來說,科目混亂,籠統公開,不要說群眾看不懂,就是干部也看不懂,財務公開猶如“霧里看花”。
四、主要原因
當前,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存在的問題之所以不容忽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相對乏力。一是平時學習不夠,缺乏自律能力。有些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長期不學習,不過民主生活會,理想、信念、宗旨意識淡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抬頭,加上受封建殘余意識影響和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以致經不起權利的考驗和金錢美色的誘惑,違紀違法問題時有發生。二是工作責任感退化。農村干部官小責任大、利輕膽子重、政治發展前途不大,且經常面對各種困難。因此一部分農村基層干部工作責任感退化,有的甚至擅離職守、不辭而別。三是缺乏激勵保障機制。農村基層干部尤其是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官不官、民不民的身份,責大權小,而且位置不穩定。他們地位低、待遇差,付出與回報極不相稱。村干部在政治、養老保險、退職補助、人身和財產安全上都缺乏激勵保障機制,難以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2、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監督管理相對薄弱。少數鄉鎮黨委對基層干部疏于管理、監督,沒能及時發現基層干部的違紀違法行為,并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另外,有些通過海選上來的村干部,由于既不是黨員,又不是監察對象,成了“真空地帶”,而我們的黨紀條規對這類干部是鞭長莫及,難以行使監督和查處職能。
3、鄉鎮黨委政府認識還不到位。受經濟因素的困擾,鄉鎮主要精力放在經濟建設、招商引資等中心工作上,黨風廉政建設沒有擺上應有的位置,反腐倡廉工作大打折扣。
4、基層紀檢監察工作缺乏應有的力度。基層紀律檢查工作機制還存在不適應不完善問題,雖然鄉鎮街道紀委都配備了紀委書記,由于分工較多,難以從包村等中心任務中抽身出來,用于紀檢監察工作的精力太少,他們思想上普遍感到困擾,工作上疲于應付。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促進農村和諧穩定的迫切需要。因此,我們要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要求,結合農村實際,緊緊抓住教育、制度、監督這三個關鍵環節,以教育為主,加強制度建設,明確紀律規范,以改革的精神深入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一要加強思想教育,不斷提高農村基層干部綜合素質。要繼續鞏固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把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激發出來的熱情保持下去,建立干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的長效機制;要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群眾觀念、法紀觀念和廉潔奉公意識,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要進一步推動以廉政文化進農村為重點的廉政文化“六進”活動,努力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尚。
二要健全完善制度,規范農村基層干部的行為。要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以及公用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制度,建立便民、為民服務中心;要全面實行“鄉財區代管”、“村有鄉代管”制度,建立健全區、鄉、村財務管理體系;要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行為規范,抓緊制定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具體意見,加強對農村基層公務接待、公務用車的管理,切實糾正鄉鎮干部“走讀”現象,建立對農村基層干部的考核機制,完善農村基層干部選拔任用機制,進一步促進干部工作作風的轉變。
三要嚴格執法執紀,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繼續深入治理加重農民負擔問題,切實糾正基層工作人員吃拿卡要、與民爭利等行為;要加強對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措施的監督檢查,確保農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要認真解決上學難、上學貴問題,健全教育收費管理和監督制度;要認真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強化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監督檢查,認真清理整頓亂加價、亂收費、濫檢查等問題。同時,要認真查處影響農村穩定其他違紀違法案件,如擾亂農村社會治安、聚眾賭博、詐騙群眾和農村基層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行賄受賄案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