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對當前經濟形勢的預期及下半年經濟的若干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年上半年影響我省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分析
*年,我省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宏觀背景主基調沒有太大變化。雖然有些因素對我省經濟增長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其促進作用也比較明顯。在這種雙重作用下,江西經濟有望保持近幾年快速增長的態勢。
1.能源、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企
能源與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我省經濟增長制約明顯。今年伊始,石油價格一路攀升,一季度,WIT(紐約輕質原油)原油期貨平均價格為63.50美元/桶,同比上漲27.4%。在能源成本上升、供需不平衡等因素的推動下,原材料價格也持續走高。鐵礦石價格在去年上漲71.5%的基礎上,今年又上漲了19%。在這次鐵礦石的漲價談判過程中,明顯反映出中國在國際市場缺乏話語權。能源與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一方面擠壓了我省企業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又降低了科技含量低的產品的競爭力。
銅等有色金屬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對我省經濟增長促進明顯。銅價在去年下半年大幅上漲的基礎上,一季度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繼續上漲。3月31日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貨銅價達5510美元/噸,比去年末上漲1.43倍,鋁、鋅等有色金屬價格也大幅上漲。特色冶金和金屬制品業是我省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銅等有色金屬價格的上漲對該產業的發展具有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2.全國經濟形勢大好,中部省份發展迅猛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經濟增長的態勢都十分迅猛,全國GDP平均增速達到10.3%,比去年提高了0.8個百分點。特別是中部省份,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政策的推動下,中部六省發展迅速。全國各地爭相發展,一是因為今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各地都在力爭開好局;二是今年正值各地政府換屆,地方政府的政績沖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兄弟省份的迅猛發展將對我省經濟產生雙重影響,一方面帶動了我省經濟順勢增長,另一方面也擠壓了我省經濟增長的空間。
3.“經濟過熱”跡象初顯,國家宏觀調控趨于嚴厲
投資方面,在高增長背景下,1~5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達到30%以上。今年以來,銀行新增貸款2.1萬億元,為全年計劃貸款2.5萬億的84%,這表明在各地的投資中,銀行的積極性非常高,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比如,今年國家開發銀行就與安徽省達成協議,將圍繞安徽省“十一五”規劃和“861”計劃提供政策性貸款400億元;今年3月份,國家開發銀行與云南省政府簽訂《開放性金融合作協議》,承諾提供1092億元政策性貸款,用于支持云南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十一五”規劃的實施。針對我國上半年投資持續過熱的情況,國家采取提高貸款利率、調高準備金率等措施,以限制商業銀行資金的流動性,促使投資降溫。在房地產方面,有關調控政策已在今年五月份相繼出臺,這次“房控”的力度相對較大,對房地產業的發展影響深遠。各地的投資熱潮很有可能引發國家采取更為嚴厲的宏觀調控措施,由于國家宏觀調控的深化及調控方式的“一刀切”,我省經濟快速增長勢頭可能因此受挫。
另外,國家的宏觀調控措施對我省經濟發展也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例如,國家宏觀調控最為關注的開發區土地資源,已成為沿海地區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今年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建設部等單位在清理整頓全國各類開發區時,對全國16個省(區、市)的省級及省級以下各類開發進行了審核。由于我省各方面的努力,在通過的336個省級開發區中,江西就占了68個,所占比重達到20%,為我省工業經濟以及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平臺。
二、*年上半年我省經濟形勢預測
1.預計GDP增幅在11.5%左右
在高增長慣性和內生動力增強的雙重帶動下,我省經濟仍將保持較快的速度增長。今年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增速就達到11.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與去年相比,推動經濟增長的因素有所變化,受工業和投資持續增長的影響,我省的增速較去年同期快了0.6個百分點。縱觀今年上半年的情況,可以明顯看出第二季度的形勢要好于第一季度,因此,預計上半年的GDP的增幅將在11.5%左右,且有望達到12%。
2.工業增加值增幅將達到22%左右
工業經濟延續了去年高速增長的態勢,1~5月,全省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408.5億元,同比增長21.6%,較去年同期快1.7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6.8億元,單月完成增加值創歷史新高。6月份我省工業仍將在快速增長的軌道中運行,預計上半年我省工業增加值將突破500億元,增幅達到22%左右。
另外,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全民創業的舉措下,小型企業表現良好,為工業發展增添了后勁。1~5月,全省小型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55.3億元,同比增長36.9%,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5.3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大型企業和中型企業25.1和17.5個百分點,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9.7%,遠高于大、中型企業。
工業經濟效益也將進一步改善。1~4月,我省虧損企業數減少了15.42%,虧損企業的虧損面也下降了4.0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達到40.41億元,同比增長92.36%,增幅較去年同期提高90.62個百分點;利稅總額突破100億元,達到101.12億元,同比增長42.37%,較去年同期快27.87個百分點。
3.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可達38%左右
今年以來,全省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幅已回升到2004年的水平。1~5月,全省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66.45億元,同比增長37.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1個百分點。隨著一批“十一五”規劃項目投資的相繼到位,我省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預計上半年增幅可達38%左右。
在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的同時,投資結構也將逐步優化。1~5月城鎮第一產業投資4.34億元,增長84.8%;第二產業投資253.97億元,增長62.0%;第三產業投資308.15億元,增長21.7%。工業投資251.50億元,增長61.0%,占全省城鎮投資的44.4%,對我省的工業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其中:制造業投資204.93億元,增長64.2%,高出全省投資增速26.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中新興服務業投資大幅增長,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259.7%,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增長135.9%。。
4.財政收入增幅可望達到27%
*年開局以來,我省財政收入呈現了較快的增長態勢。1~5月全省實現財政收入204.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收42.4億元,增長26.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18.3億元,較去年提前一個月突破百億元大關,增長31.1%,增幅高出全國地方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9位,在中部僅低于河南1.5個百分點。在工業及房地產業的強有力帶動下,預計我省上半年的財政收入增幅可達到27%左右。
5.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幅將在15%左右
今年1~5月,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66.27億元,同比增長15.3%;其中城市市場完成零售額300.28億元,增長16.8%,農村市場(縣及縣以下)完成265.94億元,比去年同期多45.32億元,增長20.5%。隨著工資制度改革及一系列促進消費政策的實施,我省城鎮居民的購買力將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預計上半年我省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幅將在15%左右。
6.實際利用外資金額與進出口增幅都有望達到25%左右
我省的投資環境不斷優化,對外資的吸引力逐漸增強。1~5月我省實際利用外資額9.95億美元,同比增長25.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9個百分點。隨著我省紡織服裝出口的止跌回升,我省的進出口總額也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5月份,我省進出口總額實現19.49億美元,同比增長22.8%。其中出口增長35.4%,進口增長5.6%。預計我省上半年的開放型經濟仍保持快速發展的步伐,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和進出口總額增幅都有望達到25%左右。
7.旅游業將繼續成為我省經濟的主力增長點
*年,我省旅游業在“紅色搖籃,綠色家園”主題的引導下,邁出了快速發展的步伐。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320億元,同比增長32.9%,占我省GDP比重的7.86%。今年上半年,我省旅游業繼續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旅游總人數和總收入均保持較快增長。1~5月,全省旅游總人數達到2140.3萬人次,同比增長10.5%;其中,國內旅游人數2120.4萬人次,增長10.2%;入境旅游人數達到19.9萬人次,增長40.8%,實現旅游外匯收入5392.9萬美元,增長38.3%。
圍繞“鄉村旅游”的主題,借助婺源、流坑、贛南客家圍屋等鄉村旅游資源,我省的旅游產業有望持續近幾年的發展態勢,繼續成為我省經濟的主力增長點。
三、*年下半年我省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
1.經濟仍處在增長周期中,全年GDP增長率有望達到12%
首先,盡管面臨著石油價格高漲、禽流感疫情、外貿條件惡化等不利因素,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的勢頭,江西經濟發展的面臨宏觀環境總體向好。其次,近幾年江西持續強勁的經濟增長勢頭給江西經濟順勢前行奠定了基礎,*年我省生產總值增幅列全國第6位,比上年前進4位,今年增長慣性有望延續。第三,江西的經濟增長點已經培育出來,多點開花,形成了大功率引擎,目前,工業園區、支柱產業、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全民創業熱潮的興起使我省經濟充滿活力。第四,省委省政府政策得當,為我省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創造了條件。根據前幾年江西經濟增長的趨勢以及江西經濟增長與全國經濟增長的關系,預期*年下半年我省經濟將延續上半年的增長態勢,增長率將達到甚至超過12%,考慮到國家宏觀調控、貿易摩擦、原材料及燃料價格的高位運行等因素,增速比*年稍有下滑。
2.工業對經濟增長的主導作用進一步加強
從工業本身來看,江西已進入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一方面,根據歷史規律,工業化是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一個階段,江西目前正處在工業化中期,工業經濟的快速推進成為必然。另一方面,江西工業化主戰略的實施對工業經濟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今年一季度,我省實現工業增加值326.61億元,同比增長18.7%,占GDP的比重達到37.8%。*年,我省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今年下半年,我省工業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增速有望超過22%,對經濟增長的主導作用將會進一步強化。
3.小型企業快速發展,對工業增長的貢獻有望進一步增強
去年,省委、省政府從江西實際出發,作出了“全民創業、富民興贛”的戰略決策,在全省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創業熱潮。借此契機,小型企業迅速成長為我省工業濟增長的一支重要力量。*年,我省小型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28.9億元,同比增長54.1%,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51.5%,小型企業的增加值、增幅以及貢獻率都遠高于大、中型企業。今年以來,我省的小型企業繼續保持著快速發展的態勢。在全民創業熱潮的推動下,預計今年下半年我省的小型企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有望進一步增強。
4.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近幾年,國內和省內消費市場一直波瀾不驚,雖然保持一定的增長,但增速較為緩慢,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不強、貢獻不大。*年,我省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36.17億元,同比增長15.0%,增幅只比上一年增加0.2個百分點。今年1~5月,我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3%,較去年同期提高了1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我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呈逐月遞增態勢,到5月份增幅達到16.7%,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逐漸增強。隨著國家和省里一系列促進消費政策的積極實施(比如,提高個稅起征點、工資制度改革、汽車消費政策等等),消費將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成為拉動我省經濟增長的又一個動力亮點。
四、做好*年下半年經濟工作的幾點建議
1.認真研究拓展農民增收的渠道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增收問題。*年,我省農民收入以全國第三的速度持續增長,但增幅卻同比下降了9.5個百分點,增長步伐明顯放緩,使2004年曾一度好轉的城鄉收入差距又有所拉大,從2004年的2.56拉大到*年的2.64。今年一季度,我省農民收入增長14.6%,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7個百分點,農民增收問題依然任重道遠。一方面是政策性增收余地有限。隨著取消農業稅以及糧食直補等各項支農政策落實到位,今后通過政策性因素來增加農民收入的空間較小;另一方面是受農業生產的成本收益約束。*年,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上漲7.9%,而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僅上漲0.5%,其中糧、油、豬、家禽等價格比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跌,上漲步調不一甚至相反,進一步擠壓了農民增收的空間。因此,應在繼續實行各種惠農政策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拓展農民增收的渠道與空間。一是暢通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來源;二是加強農民技能培訓,提高農民致富能力;三是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
2.認真研究加快利用資本市場的政策措施
短期內,我省投資拉動型經濟增長格局不會改變,要保持我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既要積極爭取國家資金,充分利用銀行貸款,廣泛動員民間資金,也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目前,我省資本市場的發展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的步伐。首先,資本板塊不大。目前A股上市公司僅24家,占全國的1.7%;總股本93.54億股,占全國的1.4%,累計融資額130多億元,僅相當于江蘇的23.6%、浙江的28.9%;其次,后備資源不足。近期,資本市場IPO的大門已開啟,其政策導向是股改完成較好的地區新股上市優先,而江西是股改比較好的省份,比較遺憾的是,江西的上市公司后備資源明顯不足。
為了加快我省資本市場的發展,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我們要緊緊抓住股改后恢復發行新股的機遇,認真研究加快利用資本市場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快推進股份制改革,加強股份公司的優選培育,按照改造儲備一批、重點培育一批、優選申報一批、發行上市一批的要求,壯大上市后備資源;二是切實抓好股權分置改革;三是加大對上市公司的指導和輔導,幫助其提高經營理念和經營能力;四是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和機制建設。規范上市公司與股東單位的關系;健全投資決策機制,保證資金使用規范化;加強對上市公司高管人員的管理,健全績效考核制度。
3.認真研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總體上說,我省科技水平依然落后,支撐和引領作用還不顯著,與先進省市還有較大差距,科技投入不足、優秀人才匱乏、科研條件落后、體制機制不活等問題依然突出,嚴重制約了我省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不足極大地影響了我省經濟發展及創新型江西的建設,景德鎮“5·9”煤氣停氣事件便深刻反映了體制、機制創新的滯后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建設創新型江西,必須認真研究增強我省自主創新能力的政策措施,將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江西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和《江西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兩個文件落到實處。一是千方百計地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體系;二是加快創新人才培養,著力造就一批創新能力強的高水平創新帶頭人。改革和完善企業分配和激勵機制,支持企業培養和吸收創新人才;三是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投入的稅收減免力度,完善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四是,加強與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合作,對重大自主創新項目予以重點支持。著力建設科技融資平臺,為中小企業進行技術創新項目融資提供服務;五是推動區域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強化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完善區域自主創新環境。
4.認真研究推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
5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建設部等九部委《關于調整住房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并已于6月1日正式實施,這次房地產調控政策力度較大,勢必會對房地產業產生影響。鑒于房地產業在我省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須認真研究推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盡可能地降低國家“房控”對我省經濟的影響。一是逐步放開單位集資建房。允許單位在政府相關部門的領導與監督下,在單位內部組織人員集資建房;二是逐步放開個人集資建房。允許社會個體為自身居住需要而與他人一起集資建房,相關管理部門應加強個人集資建房的監督,防止以投資為目的的集資建房行為。單位與個人集資建房的逐步放開,不僅有利于平抑高漲的房價、解決百姓住房問題,也有利于保持我省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
5.認真研究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政策措施
目前,我省的經濟增長方式明顯過于粗放。首先,資源消耗較多。如在*年,每萬元工業增加值電耗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左右,萬元工業產值用水量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3倍。其次,效率較低。*年,我省全社會從業人員勞動生產率只相當于全國的64%,成本利潤率只相當于全國的58%,流動資產年周轉率只相當于全國的84%。再次,產業層次低。傳統產業、低技術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產品仍占主導地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滯后,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水平不高。
為了實現我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江西在中部地區的崛起,必須認真研究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政策措施。一是促進科學技術在國民經濟各領域中的運用,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二是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降低過高的交易成本;三是運用信息通信技術,提升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效率。要真正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最重要的是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建立一個高效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