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區社區黨建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黨的十六大報告從戰略的高度明確提出:切實做好基層黨建工作,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高度重視社區黨的建設,以服務群眾為重點,構建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為更好貫徹落實十六大報告精神,進一步加強我區社區黨建工作,近期我們組織了調研小組深入到全區街道,對社區黨建工作進行了專門的調研。通過召開座談會、發調查問卷、訪談、實地考察等形式,對我區社區黨建工作進行了細致的調查了解。整體來說,我區社區黨建工作正逐步加強,社區黨支部建設正隨街轄村委會改制穩步推進,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正積極發揮。現把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社區黨建工作的主要成績
1、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發揮黨工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凝聚力和戰斗力增強。一是通過深入扎實開展“三講”教育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提高了街道黨工委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質。調查問卷顯示,78.1%的人認為街道領導和領導干部,作風上有明顯好轉或好轉,77.5%的人認為黨組織能發揮戰斗堡壘作用,70.1%的人認為所在黨組織的凝聚力較強,74.6%的人愿意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二是認真抓好黨工委中心組學習,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各街道黨工委建立健全了黨工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制定了各季度學習計劃,基本每月安排一次黨工委中心組學習,全年學習時間不少于8天。在學習中,各街道黨工委都能堅持做到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導,結合思想、工作實際,在堅定理想信念,實踐“三個代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得到了促進。三是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原則,力求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各街道黨工委都能自覺地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進一步健全領導班子議事規則,規范決策程序,重大問題堅持集體討論,嚴格執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努力實現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據調查,86.4%的人認為所在的黨組織作風比較民主,88.1%的人認為本地本單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比較公道。
2、抓好黨員隊伍建設,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一是健全組織。絕大多數街道的基層黨組織比較健全,能按期進行民主換屆選舉,調查顯示,86.9%的基層黨組織二至三年換屆一次。今年還加大了社區黨建工作的力度,不少街新成立了社區黨支部。二是落實制度。許多街道把黨支部組織生活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員聯系群眾制度等編印成冊,發給基層黨員,規范基層黨支部的建設。調查顯示,69.3%的黨組織一個月進行1—2次組織生活,72.2%的人認為黨員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三是加強培訓。各街道采取集中輪訓、上黨課和電化教育等形式,對黨員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教育,進行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教育,黨員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調查顯示,今年全年各街道共培訓支部成員70批5097人次,占黨員總數的70.4%。
3、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促進黨員干部的廉潔從政自覺性,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各街道黨工委制訂和完善了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制度,建立健全了黨工委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抓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制,形成了黨風廉政建設層層有人抓,級級有制度的局面。調查顯示,76.9%的人認為黨員干部與群眾的關系比較融洽。70.8%的人認為遇到困難時黨組織能主動關心、積極幫助解決。
4、認真做好下崗、退休黨員的接收工作,積極發展黨員,壯大黨員隊伍。各街道根據街道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和黨員屬地管理的要求,積極貫徹上級指示精神,做好了下崗、退休黨員的接收工作,全年共接收下崗、退休黨員314人。各街道在抓好黨員教育管理的同時,還比較重視抓好發展黨員工作,從管理人員、業務骨干和工農業生產第一線中發展優秀中青年加入黨的隊伍。2002年,共發展黨員226名,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75名,占77.4%;35歲以下中青年黨員157名,占69.4%。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部分街道仍未完成“一社區一支部”的任務。我區共有15條街道,完成“一社區一支部”的街道有京x、x泉、xx、xx等四條街道,占街道總數的27%。我區已設和被批準設立的社區居委會233個,目前已成立社區支部的有116個,占總數的49.8%。據調查,未完成“一社區一支部”任務的原因主要有:(1)石x、xx、xx、xx四條新街道尚未完成居委會選舉,其居委會共有64個,占未成立社區支部總數的54.7%。(2)部分社區內黨員人數不夠3名或者社區內沒有合適的支部書記人選。部分街道在2—3個居委合設一聯合支部;部分街道組建社區支部進度較慢,如xx街。(3)xx街有3個村委會正在進行股份制改革,社區居委會尚未建立。
2、支委與居委交叉任職率較低。全區共有社區黨支部116個,居委和支委實行交叉任職的只有79個支部,占68.1%,其中支部書記兼任居委會主任(副主任)的有76個,占65.5%。沒有交叉任職的社區支部的活動要靠社區內非公職人員擔任,組織相對松散,經費落實比較困難,也不利于支部活動與社區工作的結合與協調。
3、社區黨支部黨員結構不理想。從職業結構來說,在職黨員偏少。全區街道地域范圍共有在職黨員3007名,分布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占全區各街道黨員總數7241名的41.5%,大部分的街屬黨員是下崗黨員、離退休黨員、外來流動黨員,其中下崗黨員有1308名,占18.1%,離退休黨員1909名,占26.3%,外來流動黨員114名,占1.6%。從年齡結構上來說,全區各社區黨員46歲以上的3900名,占53.8%,其中60歲以上的2238名,占30.9%。從文化結構來說,高中(不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084名,占28.8%,大部分仍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尚有文盲48名。
4、社區黨支部普遍缺少經費和物質保障,缺乏必要的活動場所。全區有固定活動場所的社區支部105個,仍然有11個社區支部無固定活動場所。在調查中,絕大部分社區支部和黨員反映,社區黨組織平時活動無經費來源,缺乏活動場地,難以有效地開展組織活動。
三、對策和建議
1、采取多項措施,保障“一社區一支部”任務的完成。尚未完成改制的街道,應把社區居委會建設和社區黨支部建設同步規劃,其組成人員同步考慮。對于社區黨員人數不夠的街道,可以通過合理劃分原居民黨員的組織歸屬,理順流動人員的組織關系等方法來解決,同時在聘居委會專職人員時優先錄用黨員,在復退軍人、街、村屬企業管理人員、保安隊伍以及在街道社區內工作的有較高文化程度的人員中,積極發展新黨員,吸收新鮮血液。
2、選好配強社區支部書記,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從現職的居委會干部中選拔黨員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力求做到兩委交叉任職。二是可在社會上公開招考,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選拔社區黨支部書記或委員;三是由街道黨工委從機關干部中指派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基層工作經驗的黨員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
3、盡快填補新經濟、社會組織中的黨建空白點,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社會基礎。在新經濟、社會組織中,凡有三名以上黨員的,街道黨工委應及時幫助他們組建黨支部;條件不成熟的,可建立臨時支部或者連片成立聯合支部,以盡快填補黨建空白點,保障新經濟、社會組織中的黨員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同時,要加大在新經濟、社會組織從業人員中發展黨員的力度,按照黨章的要求,凡是符合條件的都要爭取他們入黨,以增強黨的階級基礎。
4、切實解決社區支部活動缺少經費和場所的問題,保障社區支部能正常開展組織活動。在經費來源方面,可采取如下三種方法解決:其一,社區有償服務積累的一些資金;其二,要求原村企業從公益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支部建設;其三,把黨費留成作為社區支部建設費用的補充。在活動場所方面,一是結合“星光計劃”的開展,適時設立黨員活動室。二是督促新建小區按市政府規定落實無償提供居委會辦公場地的政策,適當建立黨員活動室。三是要求原村委會劃撥部分物業建立黨員活動室。另外,要嚴格按照上級精神,切實解決好支部書記的待遇問題。各街道要盡可能提高對支部書記的補貼標準,調動他們組織黨員開展正常活動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