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果園配套養殖情況調查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有40萬畝果園,果業已成為縣的主導產業,十幾年前提出的山上再造一個的目標早已實現。今年初縣委書記在全委擴大會上提出要充分利用40萬畝果園的立體空間,在養殖業上再造一個。根據吳書記提出的要求,縣政協十一屆一次主席會議提出、由第一次常委會議確定把果園養殖業情況作為今年上半年縣政協調研課題進行深入調研。隨后縣政協組織政協委員、縣知聯會員、政協機關和果業局、農業局相關人員,在盧美藝副主席帶領下,深入到留車鎮、菖蒲鄉等六個鄉(鎮)在四月份進行了為期十五天的果園配套養殖情況調查,調查采取“聽、看、查、訪”的方式進行,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果園主、市場調查,聽取養殖情況介紹、養殖建議,看養殖戶的養殖情況,查閱有關數據,訪問相關人員等方法,對六個鄉鎮的果園養殖情況作了一次基本調查?,F將調查情況綜述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養殖情況
1、養豬情況
據農業部門調查,06年全縣生豬出欄26萬頭,其中果園養殖生豬出欄約10萬頭,養殖戶約1400戶,戶平出欄約70~80頭。我們這次調查有側重地調查了96戶果園,其中果園養豬戶44戶,占45.8%,累計出欄9884頭,平均每戶年出欄225頭,最大規模的年出欄1200多頭。養豬品種80%為土雜豬,20%為良種豬。
2、養雞情況
全縣果園養雞數量無法準確調查,據相關部門估算,果園養雞年出籠約40~50萬羽左右。從調查情況看,幾乎所有果園都會養雞,但都沒有規模,絕大部分都在十幾只至幾十只之間,規模養殖的很少,目前果園養殖規模最大的是文峰石排的果園主侯應來(留車鵝湖村人),種植蜜桔1100株,06年出籠17000多羽,存籠1300多羽。從已經獲得成功的果園養雞情況看,果園養雞具有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的優勢。果園養雞設施簡單,育雛期每1000只雞只需30m2簡易雞舍,飼養周期短,一年可養4—7批,資金周轉較快。
3、其它養殖情況
我縣大部分果園因受地理條件限制,果園魚塘很少,有魚塘的果園,養殖面積很小,難于形成規模和效益。有的果園有養蛇、養兔等特種養殖,但目前均還未形成規模。
(二)動物防疫體系及飼料獸藥銷售情況
目前,各鄉(鎮)獸醫站已取消,財產已全部拍賣,動物防疫防病職能由鄉(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但目前農業服務中心還未配備動物防疫專業人員,最基本的設備也沒有,鄉(鎮)動物檢疫工作基本癱瘓,村級協防員工作雖已啟動,但各項工作還很難落實到位。所以目前情況下,果園養殖戶基本靠自己積累的經驗和掌握的初步知識進行防疫防病。縣畜牧獸醫站雖然擔負著全縣動物防疫防病、檢疫監督指導等任務,但縣畜牧獸醫站僅5個編制,在崗僅4人,其中只有2名專業技術人員,加之鄉(鎮)防疫體系癱瘓,又缺少工作經費,只能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防疫密度、檢疫率遠遠無法滿足全縣養殖業的要求。飼料、獸藥銷售網絡基本健全,全縣飼料、獸藥銷售每年約5萬噸?;灸軡M足養殖戶的需求。
(三)銷售情況
生豬80%為境內銷售,20%外銷到廣東梅州,潮汕等地,銷售形勢時好時壞,呈波浪型趨勢,價格好時,生豬價在每市斤5.5~5.8元,價格低時則為每市斤2.8~3.3元。家禽和水產品基本上在境內銷售。目前,縣城市場每天要從梅州等地調入肉雞達1500——2000羽左右,每月銷量達6萬羽,全縣每月銷量達12萬羽以上。果園雞基本上供不應求。價格每市斤在7元以上,比外地調入的飼料雞每市斤價要高1元以上,大部分在本縣銷售,少部分被經銷商當作純土雞銷往廣東等地,銷售形勢較好。
(四)經濟效益情況
1、養豬效益情況
近幾年,養豬的直接效益不穩定,主要受市場價格影響。06年上半年生豬價在每市斤3元左右,所有養豬戶都虧本,每頭豬虧本約80~150元,下半年生豬價逐步上升到每市斤5元左右,所有養豬戶都賺錢,每頭賺250~350元,最高達450元以上。投資利潤率達30%左右。從總體情況來看,一是長期堅持飼養的能夠賺錢,以06年為例,上半年出欄100頭豬,虧本約1.5萬元,如果下半年再堅持飼養出欄100頭,則可賺2.5萬元以上。全年則可賺1萬元以上。二是自繁自養效益好于外購仔豬飼養的效益。三是養豬間接效益較明顯,綜合測算表明,每出欄一頭豬可滿足10株果樹的農家肥需求量,可節省肥料投入8~10元/株,且果實品質較好。四是社會效益明顯,每頭豬消耗飼料500市斤左右,飼料經銷商可獲利40元左右,生豬銷售批發商可獲利40元左右,屠宰零售商獲利100元左右。
2、養雞效益
在防疫防病過關,成活率達90%以上的情況下,養雞亦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果園放養每只雞利潤在6~8元左右,果園圈養飼料雞每只利潤5元左右。每百只雞可提供約50元左右的肥料價值。
二、果園養殖的成功經驗
調查的情況表明,目前,雖然大部分果農對果園養殖賺錢不感興趣,已經養殖的果園主大部分都是以滿足果樹肥料為目的,對賺錢不寄以太大希望,只把果園養殖當作附屬產業看待,不愿意較多的精力用在養殖業上。但從調查中發現,有一些果園養殖大戶也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
養豬方面:
一是自繁自養。自繁自養能更好地選準豬種,便于防疫防病,降低發病風險,同時能有效地降低養殖成本。
二是選好豬種。豬種的好壞是養豬的關鍵,養殖戶普遍認為,良種豬的生長率優于土雜豬,土雜豬優于本地豬。
三是精細管理,自配飼料。果園養殖要有較完善的設施,及時清潔,及時防疫防病。選購并自配配方合理的優質飼料,適時適量喂養。有效控制飼料成本。
四是把握好銷售適期。把握好市場規律,選準銷售適期是提高效益的重要環節。由于近幾年市場價格波動較大,養殖戶積累了具有代表性的經驗是:“價高大賣,價低小賣”,具體來說就是:當生豬價在每市斤4.5元以上時可以養到200斤以上賣,當生豬價在每市斤4元左右時,可在180~200斤時賣,當生豬價在每市斤3.5元以下時,則應在160~180斤時賣。
養雞方面:
一是選用優質雞苗。優質雞苗具有生長快,抗病能力強,成活率高的優勢,選好雞苗是提高養雞效益的前提。
二是集中育雛,防疫防病。剛孵化出殼的幼雞生命力脆弱,不宜露天放養,應在雞舍內集中育雛25—35天。期間用精飼料喂養,并進行4—6次防疫防病處理,提高抗病能力,然后再在果園放養。集中育雛,防疫防病是提高果園養雞成活率的關鍵。
三是掌握科學方法精細管理。目前大部分果園不敢大規模養雞就是還沒有掌握科學方法,不懂養雞技術,按傳統的方式粗放管理,導致成活率低,效益低。石排村果園養雞大戶侯應來原在廣東大型養雞場打工幾年,學習和掌握了養雞的科學方法,養雞成活率達99%。由此可見,應用和推廣科學飼養方法,精細管理,是提高養雞效益的有效措施。
通過調研,果園養豬養雞這一產業爭取領導重視,加強宣傳,通過政府引導,政策、資金的扶持,招商引資,內外結合,通過5年努力,果園養豬、養雞達到90%以上,培植10~20名出欄50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50~100名年出籠1~2萬羽的養雞大戶,把養殖業和其他相關產業打造成超五億元產業是有希望的。
三、主要問題
1、養殖規模小,養殖水平較低。目前果園養豬大部分都在幾十頭到100頭之間,年出欄在200頭以上的果園養殖戶相當少,而且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均較落后,果園養家禽和養魚則更沒有規模,基本上屬于自養自用型。
2、良種化率低,品種參差不齊。從調查情況看,百分之八十為土雜豬,良種豬只占百分之二十,這百分之二十基本上屬自繁自養戶。目前我縣沒有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種豬場和種雞場,導致養殖戶難于購買優質仔豬和雞苗。
3、市場價格波動大,養豬養雞風險較大。近幾年仔豬價和生豬價波動都較大,基本上每半年就有一次大的變動,價格變化在每市斤2.8~5.8元之間,價差達到3元之多,從這幾年的養豬成本來看,當生豬價在每市斤3.6元以下時,基本虧本,3.7~4元之間,基本持平,4元以上才能賺錢。而在養雞方面,由于缺乏技術,成活率不高,加上價格波動大,大規模養殖戶不多。導致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一是沒有穩定的仔豬供應網點,仔豬雛雞價格波動大(在2.5~7.5元之間),導致養豬成本時高時低。二是缺乏有效的價格監控體系,生豬價格完全操控在屠宰戶手中。三是銷售網絡不健全,百分之八十的生豬內銷,缺少生豬外銷隊伍,價格難于穩定,四是資金不足,養殖戶一旦虧本嚴重,一時之間難于為繼。
4、效益低。正常情況下,養殖戶每出欄一頭豬毛利80-120元,在不計飼養工資的情況下,毛利率約10%-15%,遠遠低于種果利潤率,養種利潤比在1:5以上,而且養殖風險要比種植風險大許多。
5、防疫體系不完善,養殖技術差。由于機改,鄉鎮獸醫站解散,人員全部分流,新的防疫人員尚未到位,防疫密度難于保證,檢疫工作無法落實,疫病防治技術水平較低。
6、缺少配套檢疫制度。我縣果園面積大,養殖規模小,農家肥遠遠滿足不了果樹需求,需要大量調入豬糞、雞糞,由于沒有對從外地調入的豬糞、雞糞進行病毒、病菌檢驗,使用者也沒有進行消毒處理,大量的致病毒素帶入果園,這對全縣的畜禽養殖都帶來了重大隱患。
7、資金投入不足。金融部門對養殖戶金融支持力度不夠,政府缺少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導,養殖生產組織化程度低。
四、建議
通過調查,我們認為,果園配套養殖是一項富民利果的產業,對增加農民收入,提高果品質量均有好處。縣發展果園養殖業具有明顯優勢;一是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優勢,我縣毗鄰廣東,畜禽運距短,比贛北一帶可少掉膘4%左右;二是氣候適宜,畜禽最適宜的氣溫是17—22℃,年平均氣溫19℃,無霜期長,是最適宜養殖的自然氣候;三是自然隔離好。果園養殖分散在全縣各地,自然隔離條件好,有利傳染性疾病的控制和預防;四是果園養殖肥料利用率高,能有效降低種果成本,畜禽糞便是果園必須的有機肥,特別是通過豬沼果工程,既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和效果,又減少了污染。果業面積不能無限擴張,農民增收將有限制,我們也不能長期抓單一產業。因此,今后一段時期,發展果園養殖業應該是果農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從目前情況來看,果園養殖應走政府支持引導,果農自愿,適度發展的路子。為此提幾點建議:
1、加強宣傳,樹立品牌意識。目前,在果業形勢很好,養殖業波動較頻繁的情況下,果農對發展果園養殖業的意義還缺少充分認識。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宣傳工作,充分宣傳果園養殖的優勢和好處,讓農民群眾充分認識到果園養殖對增加農民收入的意義,發展果園養殖對抵御單一產業風險的作用。要宣傳品牌意識,要讓果農懂得果園養殖從一開始走品牌之路,合力打造果園畜禽品牌。
2、制定科學養殖規劃。政府相關部門應制訂出全縣的果園配套養殖長遠發展規劃,科學地規劃養殖密度,養殖密度不宜過大,否則不利于環保,不利于可持續發展。一是果園大規模養殖需要大量勞動力,目前,果園種植效益大于果園養殖效益,勞動力緊缺的情況下,果農不愿將更多的勞力投入在果園養殖業中;二是養殖業效益風險大,產品商品期短,價格波動大,盈虧難于預測;三是豬糞雞糞不能長期過多地在果園使用,過多使用會給果樹帶來氯離子中毒現象,一旦肥料過剩,會造成較重的環境污染。
3、出臺優惠政策。為提高我縣果園養殖業發展水平,政府宜出臺果園養殖扶持優惠政策,用果業發展理念抓好果園養殖業發展,縣財政、支農、協農部門每年安排果園養殖發展專項資金,對有養殖能力的果園主給予資金扶持,對果園養殖業發展作出貢獻的果農給予獎勵,對因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和大面積疾病引起的養殖損失給予適當補償,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和技術擔保機制。對果園新建欄舍的養殖戶按面積給予一定補助等等。這些優惠政策應長期堅持。
4、規范果園養殖做法。果園養豬宜采取適度規模,種養互補,豬沼果配套,一片果園,一棟豬舍,一個沼氣池的養殖方法。果園養雞宜采取依托果園,適度規模,種養互補,專業孵化,集中育雛,統一防疫,合同供苗,粗放散養,自主銷售的養殖方法,做到低成本,小規模,高品質。
5、健全畜牧獸醫防疫網絡體系。政府應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完善畜牧獸醫防疫網絡體系。建立發現疫情應急預案機制?;謴袜l鎮獸醫站,應適當增加縣畜牧獸醫防疫人員編制和工作經費;對鄉鎮招聘畜牧獸醫防疫站人員門檻可適當放寬,應以實用型人才為主,且應做到專職專用。對村級協防員的補助標準應適當提高,相關部門對從外調入的仔豬、生豬、家禽、豬糞、雞糞、獸藥、飼料按國家規定實行全程監控,強化檢疫檢驗工作,并落實責任制,確保養殖產業安全。
6、建設良種場。一是在縣城建立種豬和種雞基地,相關部門應采取措施,組織內資或引進外資在縣城新建一個大型的種豬基地,在較大的鄉鎮建一個擴繁場,政府在用地上給予支持,資金上給予扶持。二是根據果業發展布局,在全縣范圍建三至四個良種雞場,雞苗由種雞場育雛一個月進行防疫防病后再出售給養殖戶飼養,并提倡放養,以提高品質。政府對種雞場給予一定資金補助,通過建設良種場,提高畜禽良種供應能力,建立相對穩定的良種供應市場體系。
7、建立“公司+農戶”養殖模式。政府應引進老板或鼓勵支持有較強能力的養殖大戶成立養殖公司,組建“公司+農戶”的養殖形式。組織養殖戶和養殖公司簽訂飼養技術、銷售合同,由養殖公司向農戶統一供應種苗,統一供應飼料,統一防疫,統一保價收購,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關系,在此基礎上,發展與養殖業相關的上下游加工企業,從而降低養殖風險,減輕養殖戶的后顧之憂。
8、提高養殖產業的科技含量。對全縣的養殖業實行標準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提高市場競爭力。一是全面推廣生豬優良品種和自繁、自養、自配飼料的“三自”低成本養殖模式;二是全面開展養殖技術培訓,提高獸醫隊伍的技術水平和養殖戶飼養管理水平。三是大力推廣“四化一園”(即良種化、標準化、規范化、產業化和生態果園)的果園養殖發展模式,積極引導果農發展規模養殖。
9、完善銷售網絡。目前,我縣的畜禽大部份在縣內銷售,縣內的銷售網絡較健全,但隨著果園養殖業的不斷發展,果園養殖畜禽應該大部分在縣外銷售。因此,必須不斷健全和完善縣外銷售網絡體系,從現在開始就冠以果園畜禽品牌進行銷售,盡早形成品牌效應,營造良好的銷售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