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第十三周國旗下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學們:
今天,國旗下講話,我向同學們講一下“嚴濟慈爺爺”小時候念書的故事。
嚴濟慈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年他出身在浙江東陽下湖村。父親是一爿小藥店的伙計,收入微薄,母親起早摸黑紡紗織布,添補家用。嚴濟慈深知家境貧寒,父母供他上學的艱難,從小知理懂事,勤奮好學。十三歲那年,他考上了東陽縣舊制中學在學校里,他生活十分儉樸,穿的通常是母親手織的土布便服。入學時學校發的一套學生服,由新到舊,直到補丁還在穿用。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學業上,扎扎實實學好每門功課。他惜時如金,不管嚴冬酷暑,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先進行體操活動,然后在操場邊朗讀英語或語文。原創:中學語文課本里的一篇古文,他總是讀得滾瓜爛熟。《英漢小詞典》里的全部單詞他都能肯出來。這并不是他具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而是他爭分奪秒刻苦學習的結果。隆冬的早晨,他在操場邊讀著讀著,衣帽眉梢都凝結起一層薄霜。有人開玩笑說:“你真象‘伍員過昭關’,須眉皆白了。”有一年端午節,學校放了假,可嚴濟慈仍在教室里專心致志地看書學習。有位同學摘來兩只桃子送給他。他一邊吃著桃子,一邊自言自語地說:“我還沒見過桃花呢,怎么桃子已經這么大了?”同學們聽了忍不住笑了起來。
嚴濟慈中學時就對數學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對課本里的每一個定理法則,不是滿足于一般的理解熟記,而是要逐個地自問“為什么”。學完一章一節之后,總要合起書本,把其中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想個一清二楚,盡力找出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系,使學過的知識“活”起來。書本上沒有的,老師沒講過的知識,他也要尋根究底。有一次物理考試,老師故意出了幾道難題偏題,許多同學被難倒了,只有嚴濟慈應付自如。評卷時,老師贊嘆地說:“答案很有創見,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嚴濟慈在中學四年里,各科成績年年名列第一。十七歲那年他中學畢業,腳穿草鞋肩背行李參加升學考試,他終于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南京高等師范數理系。大學畢業后又赴法國留學,獲得法國科學博士學位。回國后從事物理科學的教學和研究,為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同學們,當你聽了嚴濟慈中學時代的故事后,又有何感想呢?你不為這位老科學家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嗎?我們應該懂得:“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古訓。我們應該象嚴濟慈那樣勤奮學習,掌握好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建設和保衛我們偉大的國家,才能使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祖國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