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委周年慶祝大會講話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同志們、朋友們:
三月的*,春意盎然;三月的*,萬眾歡騰。今天,我們滿懷喜悅的心情,在這里隆重聚會,回首*市城區發展的風雨歷程,重溫艱苦創業的激情歲月,展望催人奮進的美好未來,共同慶祝建區20周年華誕。這是36萬城區人民的一大喜事,也是城區發展史上的一大盛事。在這激動人心的喜慶時刻,讓我代表中共*市城區委、*市城區人民政府向出席盛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同志們、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所有為城區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的歷屆班子領導、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工作在全區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干部群眾致以親切的問候!
*市城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人文薈萃,風光秀美。遠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這里生息繁衍。幾千年來,中原文化、廣府文化、甌越文化在這里磨合、融會、升華,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積淀,孕育出媽祖文化,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稀有劇種和獨具特色的*漁歌,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上個世紀初,*開埠,溝通海外,舟楫云集,商貿興旺,經濟活躍,時有“小香港”之美稱。1988年3月29日,經國務院批準,從全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誕生地海豐縣劃出*鎮等幾個沿海鎮設立*市城區,從此掀開了城區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二十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城區歷屆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區人民大力弘揚老區革命精神,艱苦創業,奮發圖強,創造出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的光輝業績,使這塊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日城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各項事業不斷推進,生機活力日益彰顯,昔日的海邊小鎮已成為一座充滿活力的現代*新城。
二十年來,我們堅持執政興區,科學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實施“工業立區”、“科教興區”、“外向帶動”、“可持續發展”等發展策略,切實做好對外經濟、特色經濟、民營經濟三篇文章,促進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迅速提升。*年與*年相比,全區生產總值增長17.4倍,年均增長15.68%;人均生產總值達11129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6.8倍,年均增長15.5%;工業總產值增長74.4倍,年均增長24.13%;外商直接投資增長361倍,年均增長34.3%;外貿出口總值增長52倍,年均增長21.9%。建成電子制造、紡織、水產品食品加工、玩具制造等支柱產業,其中電子元件占全球三分之一,成為全球電子元件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建成遠洋捕撈,對蝦、牡蠣、網箱養殖,優質糧食、水果、無公害蔬菜生產,工廠化養鮑等農業基地,農業集約化、產業化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建成以鳳山祖廟旅游區為龍頭的*特色旅游景區,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形成了以工業為主導,海洋產業與旅游業并舉,切合城區發展實際的經濟結構,為跨越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十年來,我們堅持夯實基礎,增強后勁,乘市委、市政府加大市區建設力度之東風,把城鎮化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不斷改善城鄉基礎設施,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千方百計加強交通、通訊、衛生、水利、電力、供水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完善通暢的交通、通信、供水網絡和安全運轉的水利、供電網絡,建設了服務配套的工業園區群,在全市率先實現了行政村道水泥化,100%的行政村通有線電視、通程控電話、通電、通郵、通自來水和通廣播電視,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年與*年相比,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45倍。
二十年來,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共建和諧,全面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和依法治區工作,大力解決民生問題,積極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武裝、民政等社會事業和工青婦工作,為加快發展凝聚了強大合力。精神文明建設邁出新步伐,人民群眾素質和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城鄉教育優先發展,新建了新城中學、田家炳中學等29所中小學校,改造危薄學校103所,新增學位4萬多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接受教育的需求。文化事業日益繁榮,文化設施逐步完善,媽祖文化廣場等重點設施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舉辦了三屆媽祖文化節和首屆龍舟賽等大型文化活動,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科技事業進一步發展,科技進步對經濟的貢獻率達到38%以上。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不斷加強,疾病防控工作成效顯著,農村衛生事業加快發展,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成效明顯,社會就業比較充分,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大平安體系初步形成,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制、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社會利益協調機制和各種社會預警應急機制逐步建立,綜治工作年年達標,社會大局穩定和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雙擁和國防教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連續五次被省授予“雙擁模范區”稱號。同時,工會、共青團、婦聯、統戰、僑聯和工商聯等群團組織聯系群眾的橋梁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民主法制建設全面推進,形成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十年來,我們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大力推進黨的建設,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工作新途徑、新辦法,黨的建設不斷得到加強。大力開展“三講”、“*”重要思想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等教育活動,創新活動載體,全區黨員干部隊伍素質顯著提高。深入推進固本強基工程,全面開展“十百千萬”干部下基層駐農村、“三級聯創”、“雙掛雙聯”和“雙融雙建”等活動,率先建立農村干部保障機制,穩定了基層干部隊伍,融合了黨群干群關系,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初步建立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基本框架,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力度不斷加大,全區廣大干部心齊氣順,勁足實干,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
二十年風雨兼程,二十年春華秋實。城區建區的二十年,是探路創業、勵精圖治、拼搏奮斗的二十年,是抓住機遇、開拓奮進、跨越發展的二十年。二十年的發展和成就,凝聚著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關懷和愛護,凝聚著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和支持,凝聚著歷任領導和全區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機會,讓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和全區人民,向長期關心和熱情支持城區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各位鄉賢,向為城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作出無私貢獻的歷任老領導、老同志和廣大的建設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創業蘊含艱辛,成績來之不易。二十年的光輝歷程,銘刻著城區人民團結拼搏、艱苦奮斗的跋涉足跡,書寫著城區人民與時俱進、銳意創新的壯志豪情。這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在城區的生動體現,是“*”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城區的具體實踐,是上級的正確領導和全區人民共同創造的豐碩成果,更是推進城區新一輪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二十年的實踐,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實現城區跨越發展,必須始終堅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一切工作的指針;必須始終堅持把解放思想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必須始終堅持把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必須始終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始終堅持把干部隊伍作為事業前進的根本保證。
回首過去,輝煌的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來,美好的前景催人奮進。在新的歷史時期,城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從發展大勢看,全國處于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我市經濟進入了跨越發展的軌道,隨著*電廠的投產,在信利、德昌、碧桂園等大項目、大企業的帶動下,我區的發展將更快更好。從政策環境看,黨的*大、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出臺了許多新的政策措施。特別是省委提出的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和支持老區加快發展的策略,市委作出的建設現代化*新城的戰略部署,為我區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從錯位競爭優勢的觀點看,我區是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也處于珠三角外溢效應的第一圈層,區位優勢突出。但同時,城區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我們必須清醒認識經濟總量不大、經濟結構不優、發展資源不足、各種人才缺乏的發展現狀,必須冷靜應對社會轉型、利益多元、矛盾多發等社會問題帶來的挑戰,必須勇敢面對全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競爭局面。可以說,我們是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與發展同在。我們堅信,面對機遇,我們決不會無所作為,決不會甘居人后;面對挑戰,只會令我們頭腦更加清醒,斗志更加頑強,措施更加有力。我們將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扎實的工作,努力把機遇轉化為推進城區發展新跨越的實實在在的措施,在新一輪發展大潮中,敢于爭先,勇立潮頭,爭當全市解放思想、經濟發展、社會建設、黨的建設“四個排頭兵”,開啟城區新的征程,再鑄城區新的輝煌。
我們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解放思想,深刻審視所處環境變化,深刻分析優勢與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狀態存在的問題,破解發展難題,在全社會營造倡導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勇于競爭和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讓全區各級黨員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建設平安和諧新城區的熱情和智慧充分涌流迸發,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新一輪大發展。
我們將堅持以建設現代化*新城為總目標,立足現有優勢,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提高、在提高中發展,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五年再造一個新城區”的總體要求,牢固樹立市、區一盤棋的全局觀念,抓住機遇,加大力度,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海洋產業“三大產業”,突出抓好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三大重點”,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力爭盡快趕上全省發展水平。
我們將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積極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文化事業,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完善民主監督制度,強化執法監督,積極推進依法治區。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大力改善群眾生活,推進形成覆蓋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實現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業者有其崗、病者有所治、少者有所教、老者有所養。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堅持維護社會穩定這一最大的政治責任,建立健全“三位一體、四方聯動”社會維穩機制,全面推進“平安工程”建設,構建大平安體系,努力建設和諧城區,為加快發展營造一個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我們將堅持從嚴治黨的方針,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大力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通過打造堅實的基礎、得力的干部隊伍、團結的領導班子,帶動社會人才的脫穎而出、社會活力的競相迸發、社會財富的迅速積累,為現代化*新城建設提供堅強可靠的政治保證。
同志們、朋友們,偉大的時代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前無古人的事業為我們搭建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二十年的豐碩成果為我們闊步前進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深信,有黨的*大精神的指引,有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有各級各界的鼎力支持,有全區人民的扎實苦干,我們的宏偉藍圖一定會變成現實,城區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