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心目中理想的德育演講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本來應該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卻變成了條塊分割,相互推誘。我們認為,學校教育必須發揮主導作用,必須指導家庭教育,必須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形成以學校教育為核心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共同完成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指導家庭教育可以通過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開展親子活動和感恩教育活動等途徑,建立教師家長協會制度被認為是家校合作的好方式;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參觀訪問調查活動、參加社會實踐和研究性學習等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接軌的主要方式。研究表明,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要大于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必須走向社會教育。
2.我心中理想的學校德育,應由細節于理走向戰略管理
學校管理關注細節.這是無可置疑的,“細節決定成敗”。但是,學校的德育管理,似乎缺乏宏觀的和長遠的戰略管理;德育工作者花大量時間處理瑣細的事務,但效果并不理想。要徹底改變微觀德育和低效德育的現狀,必須改變思維模式,重視戰略管理,使德育能夠目標明確、思路清晰,使德育工作者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德育由細節管理走向戰略管理,首先,需要更新德育管理思想,用欣賞德育、發展德育等先進的教育思想對德育進行思想管理;其次需要科學制定學校德育3年規劃,建立學校德育美好愿景,科學制定年度德育工作計劃,讓德育管理常態化;第三需要進行德育政策、德育體制、德育機制、德育制度、德育組織的改革與創新.不斷提高德育管理效能。
3.我心中理想的學校德育,應由經臉管理走向科學管理
學校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是對德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規律探索不夠。德育工作者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主要是在實踐中通過師徒關系和經驗積累來學習;德育工作沒有像學科那樣的大綱和教材,德育工作者憑著經驗、感覺、問題和上級指示工作,缺乏系統科學的設計和科學有效的方法。提高德育管理者的學歷水平和專業結構,通過德育科研探索學生成長規律,分層建設德育首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梯隊,構建可以操作的德育工作模式,加強德育研討交流等可以逐步實現德育管理由經驗管理走向科學管理。
4.我心中理想的學校德育,應由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
由人的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是德育管理的基本走向,文化管理是一種無為而治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管理主要通過學校文化建設完成,尤其是學校課程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它們承載著學校文化的靈魂,對學生的精神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德育具有自身的運行規律,賦予和開發德育規范的道德意義,激發德育主體的精神成長需要;認真貫徹德育規章制度,讓遵守制度成為師生的自覺行為;積極開發校本德育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主流、主體、主題,發揮學校的價值引領作用。學校德育管理需要人的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但最終應該走向文化管理。
5.我心中理想的學校德育,應由約束德育走向發展德育
學校德育的一個誤區是德育工作是為了穩定學校秩序,規范學生行為習慣,而不是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促進學生發展,實現學校秩序的穩定,完成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結果是為了穩定秩序,強力約束規范學生,導致學生逆反,引發師生沖突,影響學校穩定。我們必須調整工作思路,實施發展德育。通過建立自我管理自主發展教育系統、星級評定志愿服務教育系統、人生體驗教育系統和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科技、藝術、文化活動等,推進德育由約束型走向發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