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副縣長在創建旅游強縣動員會上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創建中國旅游強縣經縣人民政府第七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召開創建中國旅游強縣動員大會,主要目的就是動員全縣上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職責,強化落實,全力搞好創建中國旅游強縣工作。
開展中國旅游強縣創建工作,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創建工作的延伸和擴展,是政府主導旅游產業發展戰略向更廣闊領域推進的重要舉措。對于提升縣域旅游產業素質,完善旅游目的地體系和旅游品牌建設,構筑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新格局,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所以,我們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創強工作,把思想統一到創建中國旅游強縣的目標上來,把認識提高到構建優美舒適文明的城鎮人居環境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愛我家鄉、興我”的各項事業上來。為了切實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我結合全縣實際和創強工作方案要求,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堅定創強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中國旅游強縣是金字招牌,是促進旅游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載體,更是提升我縣對外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重要途徑,因此,我縣把爭創中國旅游強縣作為全縣旅游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載體來抓。2007年12月,我縣認真貫徹國家旅游局、自治區旅游局有關文件精神,提出了創建中國旅游強縣的奮斗目標,并向自治區旅游局、市旅游局呈報了《格爾縣人民政府關于創建中國旅游強縣的報告》(和政報字[2007]28號)。今年4月,我縣隨自治區旅游局赴第一批入選中國旅游強縣的云南玉龍縣、浙江淳安縣考察創建中國旅游強縣工作,考察回來后,對照《中國旅游強縣評定標準(試行)》進行自評打分,初評得分為1047分,其中現有條件能達到的分數為684分;需要各部門配合、經過努力可得分為363分;不能得分為153分。我們及時向自治區旅游局、市旅游局上報了我縣創建中國旅游強縣初評情況。9月,自治區旅游局、市旅游局把我縣確定為創建中國旅游強縣示范縣,也是自治區西部地區唯一入選的旗縣。這充分說明我縣近年來發展旅游產業的成效是顯著的,得到了區、市兩級旅游主管部門的肯定。我們要倍加珍惜這次難得的機遇,把握我縣旅游發展優勢,分析存在的問題,堅定創強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一)創建中國旅游強縣的優勢
我縣歷屆縣委、縣政府班子非常重視旅游業發展,努力挖掘我縣旅游資源,把旅游為主的三產服務業作為我縣六大支柱產業來培育發展,我縣旅游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旅游產品和旅游市場逐漸成熟拓展,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綜合收入快速增長,各方面工作得到了有力推進。
一是地緣優勢突出。我縣自古以來就是內地與北疆的交通要道,現正處于包鄂“金三角”經濟區域,市“半小時城鎮圈、經濟圈”內,經濟區位優勢明顯。我縣城鎮北距首府40公里,距白塔國際機場和京包高速公路45公里,大同至準格爾電汽化鐵路橫穿東西,209國道縱貫南北,正在建設的準格爾至興和重載高速公路通過縣境,102、209省道及和羊路、和托、和涼公路呈網格狀分布,交通便利,內外聯系便捷。
二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距今6000年前,本縣境內就有了人類的活動;商周時期,這里是獫狁建立的古襄國的中心;春秋時期為狄國的政治中心,晉文公重耳曾在此避難12年;戰國時期屬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在此開疆擴土;秦代設云中郡;西漢置定襄郡;北魏初期,拓跋鮮卑在盛樂建都,歷14帝、140年,盛樂時代成為格爾歷史最為輝煌的篇章;隋朝時筑大利城;唐代置單于大都護府;遼金元時期設振武縣;明朝為蒙古族首領俺答汗的駐牧地;清朝設二十家子驛站,悠久的歷史為本地創造了燦爛的文化。
三是人文自然資源優勢明顯。格爾縣剪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土城子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前夭子水庫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我縣還是全國綠化模范縣、中國乳都核心區、國際剪紙藝術之鄉、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這既是榮譽、又是優勢,為提高我縣的知名度、增強我縣旅游的吸引力展示了獨特的魅力。
四是旅游景點、景區日漸完善。我縣以政府主導為核心,以發揮市場作用為手段,大力建設和培育景點、景區,2000年以來直接、間接投入旅游建設資金達20多億元,建成了盛樂百亭園、盛樂博物館、東山書法藝術園,培育完善了北部川區農業園、蒙牛工業園,引進了盛樂草原旅游項目,啟動了50平方公里大南山旅游園區,豐富的旅游景點使我縣成為首府南線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五是旅游產業鏈基本形成。依托蒙牛工業園、北部川區現代農業示范園、盛樂博物館、盛樂百亭園、南天門和前夭子水庫等景點,精心打造了蒙牛工業游、歷史文化游、鄉村游和生態游為主的旅游產品,基本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四大旅游產業鏈,成為了市市區以及周邊旗縣最具吸引力的一日、二日游線路。
六是積累了舉辦國際、國內大型節慶活動的經驗。連續六年承辦了昭君文化節分項活動,先后舉辦“昭君出塞”格爾剪紙作品展、“蒙牛情”第二屆(中國?格爾)國際剪紙藝術節,內蒙古、韓國、延邊市兩國三地書法交流展及蒙古國烏蘭巴托藝術團、埃賽俄比亞國家藝術團專場演出等活動。年,成功舉辦了“同一首歌”、“鄉村大世界”、中國旅游年內蒙古首游式;2006年,舉辦了第二屆國際剪紙藝術節、中國鄉村游內蒙古首游式;2007年,成功舉辦中蒙國際越野車穿越?拉力賽開幕式。年,成功舉辦了中國奧運年內蒙古首游式,承辦了全市兩個文明建設現場會。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提高了我縣的知名度和舉辦節慶活動的能力,也為我縣承辦大型節慶活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七是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明顯。截止目前,全縣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超過350多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4億多元。在旅游業的帶動下,現代商貿、交通運輸、餐飲娛樂、社區服務等三產服務業得到蓬勃發展,2007年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0.3億元,相當于GDP的21%。經濟結構日趨合理,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由2000年的50:36:14調整為目前的11:68:21。
(二)正視創建中國旅游強縣的劣勢
雖然我縣旅游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薄弱環節,與發達地區旅游業發展還有較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
一是旅游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存在著資源整合不夠,旅游產品缺乏整體策劃的問題,資源特色性的潛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二是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發展不協調,娛樂性、參與性、體驗性項目缺乏,存在有游沒購、有游沒娛現象,旅游綜合效應低。
三是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景點投資大、周期長,招商引資難。
四是區域間的合作還沒有形成,旅游促銷形式單一,規格不高,旅游產品不能充分開發,旅游線路不夠完善。
上述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各鄉鎮、經濟開發區、各相關部門要結合本區域、本部門實際,創新發展思路,狠抓工作落實。我們相信,通過旅游強縣的創建,從中發現不足,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來進一步促進我縣旅游業的發展,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全面推進我縣旅游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按照我縣距離首府比較近,人文自然資源比較集中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特點,我縣提出了以發展休閑旅游為主攻方向,以打造盛樂旅游品牌為奮斗目標,努力建設“首府后花園、塞外休閑城”。
(一)繼續加大景區、景點的建設力度
高起點完成“大南山旅游園區”開發建設規劃,從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做起,逐年增加旅游景點,逐步建成集休閑、觀光、娛樂為一體,5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南山”旅游區;以盛樂博物館為基點,完成盛樂古城遺址公園保護規劃,建設盛樂遺址公園;以蒙牛工業旅游園區為依托,打造4A級工業旅游景區;以保護南天門森林資源為著力點,建設南天門森林公園。進一步開發、整合各類旅游資源,發揮特色優勢,完善、鞏固“一日游”、“兩日游”線路,培育“三日游”線路,真正把格爾旅游建成首府黃金旅游帶上最具民族特色、歷史風貌、文化內涵、獨特創意的精品工程,為構建“首府后花園、塞外休閑城”奠定基礎。
(二)挖掘旅游資源,拓展旅游領域
一產、二產、三產、歷史、文化、民族、宗教、城市、農村、社區、工廠、校園、生態等等都可以成為旅游資源,只要與旅游聯系起來,加以培育,就容易開拓旅游市場,容易形成產業鏈,甚至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各鄉鎮、經濟開發區、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結合本區域、本部門實際努力挖掘旅游資源,編制旅游發展規劃,下大力氣加以培育完善。如:結合新農村建設,各鄉鎮、經濟開發區要培育發展具有本地民俗特色的“農家樂”旅游,適應城市居民城郊游、假日休閑的需求;再如:羊群溝鄉是革命老區,有張云峰、石生榮等抗日英雄,可以發展紅色旅游;還有白二爺沙壩、殺虎口、廠圪洞等地都可以發展特色旅游。
(三)加強城鎮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旅游功能
要重視旅游飯店、餐館、娛樂、購物場所、停車場、旅游廁所等服務設施建設;設立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購物中心、旅游信息中心和旅游咨詢服務點;設置規范、醒目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讓入境游客既能工作又能生活,既能休閑娛樂又可以安居樂業,打造人性化的旅游環境。
(四)重視文明創建工作,建立誠信環境
通過全民互動的方式,積極開展校園、企業、社區、廣場等各種文化活動,增強全社會文明意識,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全面推進以“愛我家鄉、興我”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群眾遵紀守法、崇尚科學、講究文明,不斷提高城鄉文明程度,形成“我們的家鄉、我們共同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
(五)以重點景區“包裝”為突破口,全力抓好項目立項和招商引資工作
做好大南山旅游區、盛樂百亭園、宗教文化園、白二爺沙壩等項目的包裝、立項和前期工作,爭取銀信部門的支持和上級業務部門專項政策的扶持;推出一批招商引資項目,實現民間資本對旅游資源的整合,爭取更多的資金注入到重點旅游建設項目上來。
(六)加強區域間合作,提升旅游知名度
按照市委十屆四次全委會提出的“縣以現有建成區為中心,組團納入中心城區范圍,形成以市區為中心的半小時城鎮圈”的思路,要加強與周邊旗縣區以及山西等外省市的溝通與合作;依托乳都核心區、草原第一都、西口外第一鎮、昭君出塞通道、剪紙藝術之鄉、魅力城關鎮品牌,組織參加全國旅游交易會和北方十省區旅游交易會,加強與主辦城市的交流與合作,并在主辦城市及周邊開展促銷活動,大力宣傳格爾,提升我縣美譽度和知名度。
三、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創強”工作一舉成功
剛才,尚軍局長宣讀了《格爾縣創建中國旅游強縣工作實施方案》,從創強方案中我們可以看出,創建中國旅游強縣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難度大,可以說是對我縣旅游業近年來發展的一次大檢驗,務必要引起高度重視。中國旅游強縣的檢查標準分為旅游經濟發展水平、旅游產業定位與政府主導機制、旅游產業綜合功能、旅游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旅游設施與服務功能、旅游市場管理與游客滿意率、旅游行業精神文明和教育培訓、旅游安全和附加項目共9個大項、101個小項、1200分。包括全縣7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43個部門,涉及面廣,內容復雜。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明確目標,落實責任,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攻堅克難,確保圓滿完成“創強”任務。
(一)加強領導、周密部署
創建中國旅游強縣是我縣整體實力的大展示,也是對我們工作能力的大檢閱。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由吳志強縣長任組長,縣委、政府相關領導任副組長,7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以及全縣43個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強”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旅游經濟發展水平、旅游產業定位與政府主導機制等9個工作組和1個綜合協調辦公室,具體負責“創強”工作事宜。9個工作組組長要按照《中國旅游強縣評定標準(試行)》與《格爾縣創建中國旅游強縣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各自工作方案,抓好落實工作;各責任單位、牽頭單位、配合單位領導要增強效率意識,按照總體安排和責任分工,把工作任務逐項逐條、分人分時進行細化,齊心協力推進創建工作,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取得最好效果。“創強”工作領導小組將以辦公例會的形式,定期聽取匯報,交流情況,分析問題,研究工作,制定整改措施,確保工作有序進行。
(二)廣泛發動、營造氛圍
宣傳部門要精心策劃“創強”宣傳工作,做到報紙有專刊、網站有專欄、電視有專訪,適時邀請區、市相關媒體宣傳報道我縣“創強”工作。旅游局、建設規劃局、城關鎮、工會、團委、婦聯等單位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全方位、多角度宣傳“創強”工作。同時,注重戶外“創強”氛圍營造,縣城主要出入口和主要街道要設立燈箱、站牌、墻體等戶外宣傳廣告,在社區、居民區等宣傳窗要廣泛開展創建知識宣傳活動;由城關鎮和經濟開發區負責,沿209國道做大型宣傳牌兩個;由運管所、建設規劃局負責,在出租車、公交車設置創建旅游強縣車體廣告和宣傳標語。通過強化宣傳引導,營造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全民投入的濃厚“創強”氛圍和良好的工作氛圍。
(三)團結協作、合力攻堅
各工作組、各責任單位、牽頭單位、配合單位不僅要將“創強”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把完成創建目標和任務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去抓,而且要積極主動與相關單位溝通,密切配合,不能因條條框框阻礙“創強”進程,不能因部門利益影響工作實效。不論哪個單位、哪個部門都要視“創強”工作為己任,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服從指揮,步調一致,上下聯動,合力攻堅。凡是規定時間、規定任務的建設項目,必須在規定時限內高質量完成,不打折扣,決不敷衍。“創強”辦公室要發揮好綜合協調作用,認真做好組織、規劃、協調、指導和檢查等工作,當好領導小組的參謀和助手。
(四)強化督查、落實責任
創建旅游強縣關鍵在于落實。要實行“創強”工作領導責任追究制度、督查督辦制度和目標考核制度,由縣委、政府兩辦督查室牽頭與有關部門組成聯合督查組,對“創強”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和考核。要加強對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的檢查,做到經常性督查和階段性督查相結合,確保整體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對工作不力和工作進展緩慢的單位要進行通報批評,對達不到工作標準或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對創建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將予以表彰;對創建任務未完成、影響全縣整體工作的,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同志們,加快發展旅游經濟,創建中國旅游強縣,是我縣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迫切需要。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視這項工作,確立更高的工作標準,不斷創新發展思路,探索新的舉措,振奮精神,鼓足干勁,為創建中國旅游強縣、打造“首府后花園、塞外休閑城”,推動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