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節約文化演講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全民節約,共同行動”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因為最近在報紙、電視等各種媒體上我們經常能看到或聽到,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而發出的號召。
眾所周知,勤儉節約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它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意志和品質。荀子在《天論》中就曾提出“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孔子把“儉”和溫、良、恭、讓同視為重要的德目。同時節約也是我們華夏文明之所以綿綿不絕、永不衰亡,中華民族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永不倒的原因。節約對于一個國家猶然如此,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就更為重要。集團公司劉汝臣董事長一貫強調抓邊際效益,我認為抓邊際效益應該包括節約這個層面,它應該是與全社會積極倡導的節約精神相適應,與主席強調的“使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相一致的。我們作為企業的員工,如何響應集團公司號召?如何去抓邊際效益?如何去實現企業的持續超常規發展呢?毋庸置疑,我們應當將抓邊際效益作為一種理念,作為一種節約理念融入我們的企業文化之中,根植于我們的內心深處,并轉化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請大家回想,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電腦長時間開啟卻無人工作;辦公室空調在不停的轉動而房間卻空無一人;衛生間水龍頭在嘩嘩流水卻無人在意……這些細節也許很多人都熟視無睹,但在家里我們一定能夠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甚至連購物的塑料袋,我們會將它再利用為垃圾袋,而不是隨手丟棄。但我們為什么在公司卻忽略了這些呢?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融入到企業中,沒有將節約形成一種理念。滔滔江河匯于細流,巍巍高山起于壘土。在日常工作中,或許我們的一個舉手之勞就能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我們的小節約就能形成企業的大節約。
講到這里讓我想起曾經在報紙上看到的一篇關于韓國三星公司的報道,說三星公司每次開會前總是貼出告示,告訴與會者一秒鐘值多少錢,然后再乘以開會時間,就是開會成本;在抽水馬桶里放三塊磚,以節約沖水量;筆記用紙正面書寫完后,反面再作便條紙使用,等等,這樣的事例在三星公司數不勝數。從微不足道的公司用水、筆記本用紙,到公司的交際應酬、工作,乃至開會的時間都倍加的節約和珍惜。偌大的一個世界性知名企業,還在乎這滄海一粟的浪費嗎?“聚沙成塔,積水成淵”,可以說正是由于三星公司員工的這種節約意識,才成就了公司今天的輝煌。同樣作為企業的員工,我們是否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借鑒呢?
無獨有偶,揚子江人的節約也是有目共睹的。“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是揚子江藥業集團的光榮傳統,“成由勤儉敗由奢”的節約意識已深深植根于揚子江人靈魂的深處。為了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揚子江人決不大手大腳,鋪張浪費。炎炎夏日,公司規定環境溫度在30攝氏度以下,辦公區原則上不開空調,在開空調的同時應關閉門窗,下班后必須立即關閉空調。一系列的規定,使員工們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杜絕“白晝燈”、“長明燈”、“人下班,機照開”的現象。為節約紙張和通訊費,推進無紙化辦公,他們規定,除涉密文件外,其他文件盡可能地通過OA或郵件系統傳送,能不打印的盡量不打印,如確需打印,也要雙面打印,對不重要材料的打印,提倡用單面廢紙打印。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注意每一個節約環節,堵塞每一個浪費漏洞,揚子江集團各部門每年各項費用節支總額就達900余萬元。
可見,節約成就輝煌,節約積累財富,節約就是創造,節約就是效益。但節約并不是口頭上的聲嘶力竭,而是需要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需要每一名員工牢固樹立起開源節流、節能降耗的意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將自身融入到企業之中。節約讓企業省的是錢,創造的是效益。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堅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時每刻做起。滴水能匯成大海,棵木能長成森林,讓我們從點滴中為我們的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