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辯論賽辯論詞公務用車改革的方向貨幣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尊敬的主席、各位評委老師、各位辯友:
公務用車,原本是為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方便工作、提高效率而配備的交通工具。然而曾幾何時,由于體制上的缺陷、管理上的漏洞,使得公車開始異化,公車私用、車輪腐敗、超標配車,財政不堪重負,老百姓對此怨聲載道。公車不“公”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公車改革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公務用車改革究竟走向何方?我方的觀點是,公務用車必須貨幣化。
公務用車貨幣化,就是除保留少數執法執勤專用車外,取消公務用車,取而代之以貨幣化的形式,對公務人員執行公務活動所發生的交通成本進行補助,其實質就是把公務交通的物化變為貨幣化。這種改革,具有操作透明化、監督對象具體化等特點,是激勵導向性的,能有效防止交通費用無限擴大,是解決現行公車制度弊端的根本出路。
第一,公務用車貨幣化,是總結各國公車改革實踐得出的結論,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是公務用車通行的模式。如何搞好公務用車改革,是世界各國普遍遇到的問題。縱觀一些國家在公車改革的導向上,都堅持了"一要方便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二要盡量為納稅人節省開支"的原則,并以此作出各項具體規定,很多國家,例如新加坡、韓國、南非及挪威等歐洲一些國家,則直接采取貨幣化補貼的方式。漢城雖然是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乘坐“官車”上下班的不足200人,如果沒有緊要公務,漢城市市長也經常乘地鐵上班。在南非,大凡有一定工齡和職務的政府公務人員,基本都有一輛可供自己支配的汽車。這得益于南非政府為公務員購買汽車提供的高額補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國各地如北京、南京、深圳、珠海,以及湖南資興車改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借鑒了上述國家的成功經驗。
第二,公務用車貨幣化,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表明,市場價格是唯一已知的幾乎不導致無謂浪費的政策工具或手段。有形資產的貨幣化是市場進程中的重要環節。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正是越來越多的領域貨幣取代權力的過程。生產資料的貨幣化、勞動就業關系的貨幣化、住房分配的貨幣化,等等,各種有形資產的貨幣化已經進入我們經濟和社會活動的各個領域,包括公務用車在內的職務消費貨幣化也是市場化進程的必然選擇。
第三,公務用車貨幣化,是革除現行公務用車制度種種弊端的根本出路。無容置疑,當前用車制度至少存在四大弊端:一是公車私用現象嚴重,有的地方和單位用公車辦公事盡占三分之一;二是效率低下、浪費驚人,公車每萬公里使用成本高出社會車輛5至10倍,社會車輛每萬公里運輸成本為8215元,機關公車卻高達數萬元;三是超標配車屢禁不止,在一部分眼中,公車已經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征,攀比之風愈演愈烈;四是公車費用直線攀升,財政不堪重負,據統計,我國公車消耗年均增長20%以上,遠遠超過gdp的增長速度,現在全國公車耗資達3000億元,比教育經費和醫療經費之和還要多出幾百個億,這筆巨款如果攤到我們每個人頭上,中國13億人口,無論男女老少、體弱病殘,平均每人每年得交納230元!可以毫不夸張地講,公車之害,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公務用車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貨幣化后,公車私用因取消公車而不復存在,公車消費的“黑洞”被徹底堵塞,公車配備使用中長期存在的超標車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職務消費貨幣化,是黨中央確定的反腐敗又一重大舉措。公務用車貨幣化改革,在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作用已經被大家公認。我們深信,只要堅持貨幣化方向,公務用車改革才能破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