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財政體制改革經驗發言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位領導、同仁:
大家好!根據會議安排,我就“如何調整工作思路,積極應對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這一課題作發言。為進一步推進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市民政局根據中央、省市有關改革精神,緊密結合本市實際,突出重點,把握關鍵,采取先試點、再鋪開的辦法,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資金綜合調控能力。
一、實行省直管縣財政體制后民政局工作現狀體會和存在的困難
工作體會:“省直管縣”改革目的是把縣域經濟做強,提高財政的保障水平,因此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關鍵,促進縣域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省直管縣”改革出臺,它的目的就是推進縣域經濟的發展,推動城鄉一體化?!笆≈惫芸h”改革雖然給縣級帶來了活力,同時也給經濟落后的縣帶來了新的問題?!笆≈惫芸h”后,地市一級的財力主要用于市區發展和培植本級財源,對縣市的扶持力度減弱,而省直管的能力和半徑是一定的,就會導致部分縣“省里顧不著,市里靠不上”,出現“強者更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因此,我認為要解決省直管縣的民生發展問題,不僅需要省里對縣里的支持,同時還需要市、縣兩級相互配合。
存在問題:“省直管縣”后,減少了市級中間管理環節,大大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增強了省級調控能力。同時增強了縣獨立發展的自主權,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公平的外部環境。然而,任何一項改革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民政資金省直管縣的經濟改革同樣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一)、縣級政府本身的經濟發展能力受到嚴峻考驗。“省直管縣”后,縣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區域,享有更大的自主權,與此同時,自主權的擴大并不意味著發展能力也會隨之增強。去年,省委省政府下發了省委3號文件,調整了省與縣市的分享系數,還出臺了相關配套措施,但是,改革初期,財政“省直管縣”體制與現行行政管理體制不匹配,省級集中的收入增加量子數并不多,尤其是財政困難縣市矛盾將會突顯。
(二)、縣級政府擴權后,政府的監督和管理受到有效的缺失。在財政權力安排和責任安排上發生扭曲現象,從而出現投資沖動和重復建設,也容易造成在人事管理方面出現人浮于事、行政成本過高的情況。對于各級民政部門應該完成的省、市安排的實事工作,由于一些實事項目縣級認為市級財政不配套經費,所以在個別民生項目建設上不征求市級民政部門的意見,市級由于信息平臺機制不健全,導致信息反饋不及時收達,所以也缺失了對縣級民政項目建設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三)、市級協調管理縣級民政資金的積極性會受到一定影響。市級對縣級政府的管理職能基本上是軟約束,而省對市縣實行“偏平式”管理,縣級民政資金能否做到正常的運轉、主要責任是省級而不是市級,而且市級民政的工作重心是發展城區的經濟和培植本級的財政轉移,因此不利于市縣之間打破行政壁壘和城鄉分割,發揮中心城市對農村的拉動作用,市幫縣的積極性必將受挫。
(四)、民政內部間的工作部署出現一定的困難。實行“省直管縣”后,有部分縣(市)誤認為市級民政與縣級民政部門地位對等了,是“兄弟關系”了,從而導致“市不愿管縣,縣不服市管”的局面。而目前省廳管理體系還在完善中,一下要管理到位還有困難。省廳直接對縣局部署有關工作,市級是否還要對縣級部署工作也成為一個兩難的問題,會導致常常出現日常民政工作難以銜接和協調的情況。
二、2014年市民政局應對改革的措施
2014年,我局按照“財政省直管縣改革”的精神,全面提高財政保障能力,積極落實省民政廳“財政省直管縣改革”工作要求,市民政局高度重視民政事業費的使用和管理,積極適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理財思路和方式的改革與創新,逐步建立起了運行有序、管理規范、約束有力、科學高效的財務運行新機制。
(一)統一思想。
近年來,我們在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新形勢下,市局在與縣市區之間聯系督管的工作中,堅持與縣市區發展思想上統一、步調上統一。只有思想統一、步調才能一致,只有步調一致,才能形成合力,推動工作發展。
(二)、正確把握形勢。
2014年市民政局正確分析和把握形勢,強調了民政工作不僅是救濟救災,在干部心目中形成一個基本概念。樹立了不斷地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開拓創新,牢固樹立敢想敢干、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思想,在應對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中奮起直追、不斷縮小差距。
(三)、完善機制管理。
2014,對民政款物的分配和發放逐步建立了一套相互制約、群眾監督的工作機制。如專項資金的分配,嚴格審批程序,強調公開化、透明化,自覺接受財政監督。如優待撫恤、社會救助等資金的發放,積極探索推行社會化發放方式。
(四)、做好審計監督。
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期間,市對局對縣市區民政財務運行的監督管理積極推行“一把手”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使民政資金用到了該用的地方,發揮了其應有的效益,民政單位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市民政局健全的財務制度、規范的財務管理、良好的財務秩序受到了有關領導和部門的肯定和好評。重點查辦發生在民政專項資金的下撥、使用和管理中的案件為重點。民政部門不是清水衙門,民政掌管的救災救濟資金、低保金、優撫安置經費、福利基金等每一分錢都是老百姓的救命錢,都是高壓線。市民政局按照上級的部署,組成檢查組,在適當時機對專項資金開展專項執法監察,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于發生違紀違法的問題要堅決查處并進行責任追究。
三、取得成績
1、以人為本解民憂,建立完善城鄉社會救助制度。率先在全省對農村五保戶住院基本醫療費用實行全免,達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2、圍繞創新樹典范,建設全國首個社會救助示范市。3、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我市“兩型社會”建設和新型城市化、新型工業化進程保駕護航,為我市“兩型社會”建設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4、挖掘潛力,壯大實力,大力發展民政支柱事業和項目,增強民政事業發展的后勁。5、圍繞作風,狠抓落實,持續推進“兩轉一增強”活動。
四、2015年民政局應對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工作方向
2015年市民政局如何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與省、縣合力發展民政事業都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進一步理順省與縣、市與縣的財政關系。緊密圍繞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目標,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主要應解決省如何帶動縣更好發展的問題,省廳要為縣級民政部門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因地制宜地制定縣域經濟發展政策,逐步解決體制遺留下來的問題。實行財政“省直管縣”后,市級與縣級業務部門的關系出現失衡,各自需找準自身的角色定位,一方面加強引導,另一方面督促縣級主動接受市級的業務指導,認真落實省廳廳長今年在全省民政工作會議上強調的“要厘清市縣工作關系的三點要求”,實現“省直管縣”財政體制與“市管縣”行政管理體制的有機結合,充分調動市、縣兩級發展經濟的積極性。
(二)、完善項目的申報和專項資金的管理。根據省廳廳長今年在全省民政工作會議上提出關于規范管理民政建設項目的意見,我們將按照省廳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民政項目的申報程序,對縣(市)報上來的項目認真進行審核、論證、篩選、匯總上報和組織實施,并對項目建設進行后續的資金追蹤監管,確保民政項目資金的??顚S?。
(三)、完善各項制度,進一步創新監管機制。一是按照省直管縣要求,完善資金管理制度,真正從制度上管好用好民政資金;二是省級加強監管力量,整合監管機制職能,不定期的開展專項檢查;三是充分發揮市級民政部門管理的監管作用,省廳要賦予市局日常監管的責任,要求市級對縣(市)各類報表資料進行匯總、審核和上報,對縣(市)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市局紀檢監察部門協同計財部門,對全市民政資金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梳理,把監督重點放在容易出問題的項目資金、專項資金和容易出問題的項目單位,開展有針對性的日常監督。
(四)、建立省、市、縣三級資金管理信息平臺。利用民政電子統計臺帳平臺,建立健全資金監管機制,對專項資金的分配、撥付、使用情況實行動態監管,加強與省、市、縣民政部門的信息溝通與交流。
總之,“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是一個涉及政治、經濟、地理以及文化傳統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統工程,它正在向著“利益共享、注重基層”的目標逐步深化,作為民政計財部門,要緊跟財政體制改革的新形勢,立足民生,搶抓機遇,應對挑戰,為民政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