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態畜牧業會議發言稿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態畜牧業會議發言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生態畜牧業會議發言稿

同志們:

縣委、縣政府召開這次全縣生態畜牧業工作會議,是我縣今年來研究生態畜牧業工作的第二次專題性會議,充分體現了縣委、縣政府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加快我縣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堅定決心。其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區生態畜牧業工作三級干部會議精神,進一步動員全縣各級各部門、鄉(鎮)村基層干部,統一思想,明確任務,搶抓機遇,真抓實干,努力推進我縣生態畜牧業的大發展。

會議期間,安排了各鄉鎮的同志到**實地參觀了生態養殖小區建設情況,目的是既讓大家學習兄弟縣的先進經驗,又看到自身工作上存在的差距,相信對同志們有所啟發。下面,我根據縣委、縣政府研究的意見,就抓好我縣生態畜牧業發展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堅定加快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決心不動搖

(一)提高對畜牧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重要地位的認識。發達的經濟必須有發達的農業作支撐,而畜牧業發展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這是經濟發展的一條基本規律。據測算,畜牧業增加值每增長3個百分點,就可拉動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1個百分點,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2個百分點。作為整個大農業的完整內涵,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相互關聯,缺一不可,而在三者之中,畜牧業最具活力,關聯度最高,產業鏈最長,它是上接種植業,下連加工業的承農啟工的中軸產業,在整個經濟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發展畜牧業能有效地轉化糧食和其它農副產品,增加農作物的商品率和經濟價值,將傳統種植業的“糧食—經濟作物”二元結構轉變為“糧食—經濟作物—飼料”三元結構,并為種植業提供優質低價的有機肥料,降低種植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帶動沼氣建設,促進整個農業生態平衡,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其次,畜牧業在滿足食品、毛紡、皮革、醫藥等行業原料供給的同時,還產生對飼料、獸藥、畜牧機具和獸醫器械等市場需求,帶動相關工業的發展。其三,發展畜牧業還能帶動運輸、營銷、餐飲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繁榮城鄉市場,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傊?,從農業結構調整來看,畜牧業是基礎產業;從長遠的發展前景來看,畜牧業是朝陽產業,且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畜牧業的地位更加突出。發達國家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把畜牧業作為農業的主導產業來抓,他們的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均超過50%,有的甚至達到90%以上。我縣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全縣山地多,耕地少,這就決定了**發展的希望在山,出路在山,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立足縣情,在山字上作文章。我縣牧草資源比較豐富,有天然草場52.7萬畝,其中集中連片在500畝以上的有7.8萬畝;全縣還有90多萬畝25度以上的坡耕地可以實施退耕還林;再加之極具市場競爭力的**山羊地方特色品牌,為發展畜牧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在推進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乃至整個經濟工作中,我們都要始終毫不動搖地精心發展和培育畜牧業這根主導產業。

(二)準確把握生態畜牧業的基本內涵。發展生態畜牧業是實現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過渡的重要途徑,是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必然選擇。所謂“生態畜牧業”,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涵:(1)它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發展畜牧業,而不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畜牧業,也就是說,生態環境是第一位的,只有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畜牧業才能得以健康發展。(2)它推行的是一種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俱佳的生態養殖模式,主要采取林草結合,糧草畜結合,畜沼糧(果)結合等方式發展畜牧養殖業,形成畜牧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畜牧業生產與糧食生產的良性循環,使農、林、牧三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3)它是在無污染環境下按照無公害標準生產的畜產品,具有優質、安全的特點??傊鷳B畜牧業遵循了自然生態運動規律,是建立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基礎上的一種全新的畜牧養殖模式,它追求的是畜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雙贏”的目標。因此,縣委、縣政府提出建設“生態畜牧大縣”是我縣對畜牧業發展的新定位,要求我們在畜牧業發展中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方式上要有新調整,工作上要有新舉措。

(三)正確估價我縣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基本形勢。畜牧業是我縣農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歷來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近年來,全縣上下統一思想,把以**山羊為重點的畜牧業放在主導產業和立縣產業的突出位置,把發展生態畜牧業作為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的突破口,作為推進農村扶貧開發產業化建設的重點,作為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主渠道來抓,大力實施畜牧業牽動發展戰略,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畜牧業健康發展。一是畜牧養殖規模明顯擴大。到2004年底,全縣存欄大牲畜14.7萬頭,生豬33.3萬頭,山羊34.5萬只,分別較上年增長8.4%、4.6%、8.6%;出欄大牲畜1.6萬頭,生豬26.1萬頭,山羊30.9萬只,分別較上年增長20.9%、5.7%、8.3%。二是畜牧產值在農業中的比重不斷提高。2004年全縣畜牧產值達到3.47億元,比上年增長21.75%,畜牧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提高到31%。三是畜牧養殖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到2004年底,全縣建豬改點145個,牛凍配改良點19個,波爾山羊改良點47個,山羊胚胎移植點1個;動物防疫密度均達到90%;產地檢疫、市場檢疫和流通檢疫全面落實。四是產業化經營開始起步。目前全縣已涌現出了一批規?;瘍炠|畜牧生產基地和生產水平較高的畜牧養殖大戶,畜產品專業市場有新發展,市場營銷網絡正在形成,畜產品加工企業有所突破,產業化經營方式初具雛形。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與先進地區相比,我縣生態畜牧業發展存在著明顯的差距;與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條件相比,生態畜牧業發展潛能遠未得到充分挖掘;與以**山羊為主的特色畜牧品牌建設的要求相比,我縣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水平仍然很低。其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品種改良的深度和廣度不夠,良種覆蓋率低,畜產品上不了檔次,尤其是**山羊已顯現出品種老化退化的趨勢。二是養殖方式落后,多數群眾尚未擺脫傳統的養殖觀念和養殖方式,養殖水平低,生產周期長,商品率不高,經濟效益乃至農民的收入不高。三是流通體系不健全,畜牧業營銷網絡體系和中介組織不完善,畜牧專業市場建設滯后,功能不全,缺乏好的或象樣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導致畜牧產業鏈不長,聯接大市場的通道狹窄,嚴重阻礙了生態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四是服務水平不高,全縣尚未形成加快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濃厚氛圍,各鄉鎮發展畜牧業的積極性不高,各部門服務畜牧業的主動性不夠,畜牧技術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畜牧獸醫隊伍人員匱乏,科技飼養配套技術服務難以到位,技術支撐不力,等等。以上這些問題,既是我縣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也是我們抓生態畜牧業發展中必須下大力解決的薄弱環節,必須引起全縣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

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把“三農”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把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各地區都把發展生態畜牧業作為解決“三農”問題,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生態畜牧業發展呈現出百舸爭流的強勁態勢,形勢逼人,不進則退。面對激烈的競爭,我們務必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充分認識到發展生態畜牧業是我縣實施“強農、興工、壯非、活商”和“六個重點突破”發展戰略的重要環節,是我縣農業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的迫切需要,是我縣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現實選擇,是我縣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我們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搶抓機遇,真抓實干,毫不松懈地、堅定不移地加快推進我縣建設“生態畜牧大縣”的進程。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點,努力推進我縣生態畜牧業大發展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縣發展生態畜牧業的總體思路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按照“突出發展**山羊,加快發展生豬,積極發展肉牛,適度發展漁業”的要求,以大力發展生態畜牧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作為載體,建設一批各具特色,類型多樣,市場競爭力強的優質畜產品基地,不斷推進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轉變,使我縣生態畜牧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全縣各級各部門必須圍繞這個總體思路,進一步轉變工作方式,調整工作思路,扎實抓好我縣生態畜牧業發展工作。針對當前我縣生態畜牧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必須突出以下工作重點:

(一)抓好畜禽良種工程,努力提高良種覆蓋率。加快畜禽品種改良步伐,是發展生態畜牧業的首要條件。我們要把畜禽良種工程作為發展生態畜牧業的龍頭,加大畜牧良種的繁育、引進、保護和推廣力度。今年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品種改良,新建波爾山羊改點12個,改良輸配山羊1.5萬只;新建豬改點22個,推廣雜交豬24萬頭,其中三元雜交豬8萬頭以上;抓好優質肉牛凍配,確保完成凍配牛4000頭,并加大對地方劣質種公牛的淘汰、閹割力度。二是積極引導養殖戶引進良種畜禽,抓好200枚以上波爾山羊胚胎移植工作,大力開展**山羊種公羊易地交換配種,扎實搞好**山羊保護和品種選育;同時,要完成**山羊標準化生產產地認定工作。三是加強優質母畜擴繁,年內確保分別建成1個二元母豬繁殖場和優質種羊繁殖場,力爭在3至5年內采取以場帶戶的模式,建立良種繁育供應體系,逐步實現自繁自養。

(二)抓好動物疫病防治,努力保障畜產品安全。搞好動物防疫是確保生態畜牧業穩定發展的根本保障,事關畜牧業發展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發展生態畜牧產業,疫病風險大于市場風險,如果動物疫病問題解決不好,其發展速度就難以加快,競爭力就難以增強,潛在優勢就難以發揮。各鄉鎮務必牢固樹立畜牧安全意識,認真落實《動物防疫法》,切實履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堅持“預防為主,防檢結合”的原則,嚴格疫情報告制度,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應急預案。一方面,要抓好防疫工作。各鄉鎮要堅持對轄區內的畜禽實行強制免疫和計劃免疫,確保做到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畜,杜絕防疫空白和防疫死角,保證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密度100%,其它疫病防疫密度達90%以上。另一方面,要強化檢疫工作。各鄉鎮要堅持做到出欄必檢,有宰必檢,流通必檢,確保產地檢疫率、屠宰檢疫率和市場檢疫率達到100%。畜牧部門要認真實施好今年的動物檢疫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6個鄉鎮及縣獸醫站的實驗室和檢疫設備,不斷改善我縣動物檢疫基礎設施。

(三)抓好飼草飼料開發利用,努力提高畜牧養殖水平。加強飼草飼料開發利用是轉變傳統畜牧養殖方式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內在要求。我縣天然飼草飼料資源目前的利用率很低,必須科學運用多種手段,綜合解決好發展生態畜牧業所需飼草飼料的問題,積極推行種草養畜,實現畜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一是要大力開展人工種草,教育廣大農民群眾盡快樹立“種草立業”的新觀念,抓好冬閑田土種草和林下種草,實現“糧—經”型二元種植結構向“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的轉變。今年全縣要確保完成人工種草4000畝,冬閑田種草12000畝。二是積極推廣秸桿青貯氨化技術,要積極引導農民群眾實行秸桿養畜,推廣秸桿青貯氨化養羊養牛配套技術,搞好農作物秸桿的綜合開發利用。各鄉鎮在具體工作中,要堅持“草畜配套”的原則,重點在養殖小區、養殖大戶和牲畜品改點實施。

(四)抓好畜牧流通體系建設,努力提高養殖效益。目前,我縣畜產品流通交易不暢,產業鏈條短,這個問題已成為畜牧業發展的一項緊迫任務。當前,我們必須著力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畜牧信息化建設,要進一步加強農經網信息網站和畜牧網站建設,拓寬畜產品流通交易信息平臺。二是加強畜牧市場體系建設,對已建成的官舟、夾石、石灰、后坪等牲畜專業市場,要進一步完善其服務功能;其它各鄉鎮要結合小城鎮建設,改造和發展牲畜專業集貿市場。三是加強畜產品營銷組織建設,發展一批農民經紀人隊伍和流通大戶。四是加快發展畜產品加工業,要認真貫徹非公有制經濟政策,支持社會各界發展畜產品加工企業;畜牧、招商、經貿等部門要加

強協作,確保年內引資建設肉聯廠。

(五)抓好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的建設與發展,努力提高科學化、規模化養殖水平。當前,我縣生態畜牧業發展面臨著改變養殖方式和壯大養殖規模的雙重任務,而發展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是適應這一形勢的有效載體,它既能夠在改變傳統養殖方面起到示范導向作用,又能夠整體推進畜牧業發展向科學化、規模化、規范化養殖邁進。今年,按照地委、行署的安排,我縣要建設47個生態養殖小區,1500戶養殖大戶。縣委、縣政府決定,要重點抓好23個生態養殖示范小區,50戶養殖示范大戶,具體到各鄉鎮和部門,就是各鄉鎮負責抓1個生態養殖示范小區,2至5戶養殖大戶,縣畜牧局負責抓1個生態養殖示范小區。各鄉鎮要結合實際,科學規則,抓好發展;縣畜牧局要搞好技術指導和相關服務;其它各部門要結合黨建與扶貧積極參與所幫扶村的生態養殖小區和大戶建設。在具體工作中,要按照“五統一六規范”的要求組織實施,采取綜合措施,將生態養殖小區內農民和養殖大戶的技術培訓、人工種草、沼氣建設、動物防疫、品種繁育等結合起來,使生態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成為生態養殖模式和先進養殖技術的聚合體,成為向周邊村寨和養殖農戶傳輸生態養殖模式和先進養殖技術的輻射體,增強其示范帶動功能,從而提高全縣生態畜牧養殖規范化水平。

三、加強領導,強化服務,確保我縣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全縣各級各部門要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堅持用科學的發展觀統攬生態畜牧業工作全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強領導,強化服務,大膽闖出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新路子,千方百計加快推進我縣生態畜牧業大發展。

(一)健全和完善工作機制。通過強有力的工作機制,強化領導力度。一是實行“雙線”考核責任機制??h委、縣政府已經研究決定,從今年起在生態畜牧業發展上,實行由縣委、縣政府對鄉鎮黨委政府的黨政線考核和由縣畜牧局對畜牧獸醫技術人員的業務線考核相結合的“雙線”目標考核機制,按照各自承擔的工作,明確目標任務,層層落實責任,嚴格兌現獎懲,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部門資金捆綁投入機制,即各部門尤其是涉農部門負責實施的項目,要在不違反項目使用范圍和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與發展生態畜牧業結合起來,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安排,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進行整合和捆綁投入,這樣形成發展生態畜牧業齊抓共管工作氛圍。三是實行鄉鎮畜牧獸醫站人、財、物三權歸縣機制。由縣畜牧局進行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步調,從而充分整合技術資源,保障畜牧業發展技術服務到位。

(二)多渠道加大資金投入。發展生態畜牧業資金投入是保障。要整合資金,多渠道加大對生態畜牧業的投入。一是堅持以項目為抓手,打好我縣“全省優質肉羊基地縣”和“優質肉?;乜h”這兩張牌,積極向上爭取實施相關畜牧發展項目和資金。二是用活財政扶貧資金,財政扶貧金要保證不低于40%投入發展生態畜牧業。今年要利用50萬財政扶貧資金,通過對養殖大戶實行財政貼息的方式,吸引民間資本和信貸資本投入生態畜牧業發展;要拿出150萬元扶持全縣50個生態養殖示范小區建設。三是加大政府財政投入,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縣鄉政府都要逐步增大對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扶持力度。

(三)切實強化各項服務。全縣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增強服務生態畜牧業發展就是服務“三農”的意識,把抓好生態畜牧業的發展作為執政為民的根本體現,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各鄉鎮的負責同志要適應農村體制改革的新形勢,積極推動基層工作職能的轉變,把組織和帶領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發展生態畜牧業擺在農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堅決克服畏難情緒和無所作為的精神狀態。要結合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執政能力,尤其是使村級領導班子既成為發展生態畜牧業的領頭雁,更要充當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急先鋒。畜牧部門要認真組織畜牧技術干部開展業務培訓,積極鼓勵畜牧科技人員開展技術創新活動,提高他們為群眾提供技術服務的本領,并認真組織實施好畜牧科技入戶工程,不斷提高畜牧實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農業、扶貧等部門也要采取多種形式,扎實抓好對農民的技術培訓。

同志們,建設“生態畜牧大縣”是縣委、縣政府的既定目標,需要全縣上下和各級各部門的共同關注和積極參與。只要我們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團結協作,扎實工作,就一定能夠完成今年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各項任務,為努力開創我縣生態畜牧業的發展新局面,加快戰勝貧困奔小康步伐作出新的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樟树市| 开阳县| 上蔡县| 舒兰市| 平遥县| 体育| 长乐市| 亳州市| 焉耆| 清远市| 顺义区| 庐江县| 武隆县| 中西区| 龙口市| 渭南市| 桃园市| 土默特左旗| 利辛县| 浦东新区| 柳州市| 富民县| 西贡区| 万宁市| 永吉县| 满城县| 巴楚县| 治多县| 阿合奇县| 天津市| 玛多县| 竹北市| 临高县| 新沂市| 游戏| 若尔盖县| 惠来县| 广丰县| 北安市| 丹东市|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