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政局強化預算管理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經局領導班子研究決定今天召開財政系統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全省財政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年財政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今年財政工作任務,明確目標,動員大家振奮精神,鼓足干勁,全面做好2009年的財政工作。下面,我講二個方面內容。
一、20*年財政工作的簡要回顧
一年來,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財政部門的悉心指導下,全系統干部職工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大力加強財源建設,進一步深化和完善財稅體制改革,積極組織收入,嚴格控制支出,加大財政監督力度,各項財政工作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財政收入創歷史最高水平,財政與經濟初步呈現良性互動的發展態勢。全市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21,538萬元,完成預算的126.5%,同比增長42%。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4,886萬元,完成預算的137.4%,同比增長52.3%。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實現8,888萬元,實現年初預算的112%,同比增收2,355萬元,增長36%。工商稅收實現11,484萬元,同比增收2,160萬元,增長23%。非稅收入實現8,056萬元,實現年初預算的179.7%,同比增收2,717萬元,增長50.9%。地方財政支出實現71,764萬元,為預算的117%,同比增支13,100萬元,增長22.3%。現將一年來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狠抓財源建設,提高生財聚財能力。
財源建設是財政增收的關鍵,按照工業立市基本戰略,年初以來,我們在財源建設方面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積極申請財源建設資金。切實加強財源建設工作,調整充實項目庫內容,加大了對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為才子油脂公司、*糖業公司申請貸款貼息102萬元;為*酒業等企業申請項目建設資金494萬元;申請工業園區建設資金248萬元,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資金支持。二是認真兌現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對落戶我市的工業企業兌現土地出讓金、稅收、基礎設施投入等優惠政策。*年對北方食品、天一經貿、g111國道兌現了稅收返還政策,稅收返還485萬元;對實行招商引資政策的三家企業上繳土地出讓金按照規定比例進行返還,返還土地出讓金4,935萬元。根據不同類型工業企業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從本級財政撥付252萬元用于企業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硬件環境,吸引了知名企業前來落戶,擴大了財源儲備。三是緊縮本級財政支出,支持重點工業企業。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不斷優化支出結構,支持工業企業發展壯大。為集中供熱公司籌集二期工程建設資金998萬元,工程完工后供熱面積可達180萬平方米,對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促進財政增收、增強社會效益都具有積極的作用。為*糖業公司甜菜生產基地建設籌集資金,對種植甜菜的農民財政給予30元/畝種子補貼,*年甜菜補貼面積10萬畝,財政撥付獎勵資金300萬元,調動了農民種植積極性,為*糖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企業加工甜菜32萬噸,創稅1,500萬元,增強了工業企業對市域經濟的支撐能力。四是利用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支持重點工業企業項目。20*年實施農業綜合開放項目8項,投入資金1,941萬元。其中重點扶持的工業企業項目:訥河市宏立明膠廠深加工提純及農機合作社項目共投入資金754萬元,訥河市馬鈴薯種植新技術示范推廣項目建設投入資金70萬元。
嚴格遵照《預算法》認真做好20*年度財政預算編制工作,并及時把各項預算指標分解落實到各鄉鎮和有關單位。認真執行財政預算方案,全面加強財稅征管,深挖潛力組織收入,成立抓收入小組,下到基層組織收入加快了收入入庫進度,為實現預算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是落實財政收入責任制度。財政部門按照市政府關于編制預算的總體要求,將工商稅收、行政性收費等收入指標分解落實到主管部門、具體企業及單位,為預算的順利執行提供了保障。二是實施財政收入報告制度。財政部門每月將財政收入分部門和單位統計匯總,并報告市政府,市政府隨時掌握財政收入情況,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及采取措施,不定期的召開由財政、稅務、鄉鎮及其他執收部門參加的財稅工作會議,就財稅征管工作進行部署,加快財政收入進度。三是加強重點稅源的監督和管理。嚴格目標考核,增強了各級干部抓財稅工作的責任感,對全市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業戶納稅進行清查、摸清家底、掌握情況,為稅收的有效開展提供了科學依據。加強了對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稅種的管理。實行辦稅“四公開”和“征、管、查”相分離制度,增強執法透明度。認真執行《稅收征管法》,嚴格打擊各種偷稅抗稅行為,有效地防止了稅收上的跑、冒、漏現象,確保了應收盡收。嚴格執行“先稅后證”制度,實現契稅595萬元,同比增長18.1%;實現耕地占用稅1,403萬元,同比增加1,399萬元。四是實施財稅增收激勵和考核措施。推行“劃分收支、核定基數、定額上解(或定額補助)超收按比例分成、超支不補、結余留用、自求平衡、一定三年”的縣鄉財政管理體制,調整和完善了鄉(鎮)級稅種的劃分和調整財力的分配關系,調動了各部門綜合治稅的積極性。
同時在預算支出方面,堅持做到量入為出、量力而行、保證重點、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嚴格貫徹適度從緊,先保吃飯、后搞建設的財政管理原則。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妥善安排和合理調度財政資金,重點支出。強化工資發放管理,較好地保證了工資發放和市級機關的正常運轉。
(三)調整支出結構,發展社會保障事業。
落實積極公共財政政策,貫徹“科學發展、關注民生、改革創新、依法理財、保持先進”財政理念,大力支持以民生為主的社會建設,加大了對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保障力度。一是優先保證教育支出。*年撥付義務教育經費2,437萬元,義務教育危房改造資金836萬元,化解義務教育債務1,231筆,金額5,467萬元。二是加強醫療衛生建設。進一步改善公共衛生基礎條件,為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單位撥付差補經費和專項資金1,212萬元。三是完善城鄉醫療保險制度。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財政補助標準由原來10元提高到25.5元,參合農民報銷比例由原有40%提高到60%,財政增加支出56萬元。四是完善養老保險制度。落實提高企業養老保險待遇政策,提高養老金水平,改善農村五保戶供養條件。五是促進就業再就業。認真落實促進就業再就業各項財稅政策,發放再就業資金2,302萬元,提高了我市就業率。六是提高社會救助水平。撥付城鎮最低生活保障補助資金1,578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資金1,742萬元,失業保險基金專項補助148萬元,救災資金201萬元,養老(保險)資金8,055萬元,廉租住房補貼252萬元,石油價格改革補貼980萬元,醫療保障基金1,561萬元,農村泥草房改造資金248萬元。七是保證市政建設資金。人和廣場、雨亭公園、城市綠化等建設投入資金285萬元,污水管網建設投入資金1,170萬元,城南新區道路建設投入資金1,500萬元。這些資金的投入,極大改善了市民生活環境。
(四)推進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財政管理。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按照財政部和省廳要求,*年在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非稅收入等方面做了重大改革。一是預算管理改革步伐加快。不斷推進以部門預算為核心的預算管理改革,建立了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相對分離的預算管理新機制,使預算內容更加全面,編制程序更加規范,項目支出更加細化,預算約束力更加有力。從預算編制與執行情況看,部門預算不僅全面反映了部門收支狀況,預算編制更加公開、透明,而且理順了單位、部門之間的資金撥付、預算編報關系,強化了各單位預算觀念,增強了預算的嚴肅性。二是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穩步推進。繼續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將158家企事業單位納入國庫集中支付,占全部預算單位的82%,創新財政管理機制,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控制了不合理支出,節約了財政資金。全年國庫集中支付實現29,700萬元。其中直接支付金額27,378萬元,授權支付2,322萬元,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三是繼續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采購法》實施后,我們認真貫徹執行,不斷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加強政府采購資金管理,努力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基本實現了由試點向全面推行的轉變,政府采購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政府采購范圍從機關辦公用品擴大到公務用車、大型農業機械等領域。20*年實施政府采購項目165項,預算采購金額5,300萬元,實際采購支出4,600萬元,節約資金700萬元,節支率13.2%。四是深化農村合作醫療資金撥付方式改革。改革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的撥付方式,由社會保障基金專戶直接撥付到補貼對象,減少了資金流轉環節,確保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參保人員手中。五是做好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改革準備工作。按照省財政廳關于非稅收入改革的相關精神和要求,我們為實施非稅收入改革做了前期準備工作。
(五)規范財經秩序,強力推進依法理財。
財政監督是對財政收入支出合規性的有效控制,是堵塞漏洞,預防犯罪,保障財政資金安全的重要職能,是強化管理,提升財政運行質量的有效手段。一是加強財政財務綜合檢查。抽調相關部門業務能手,利用近3個月的時間組織了全市財政、財務綜合檢查,對100余家企事業單位和16個鄉鎮開展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會計法》執行情況、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國有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管理、罰沒收入管理、票據使用及管理等進行綜合執法檢查,共查出各類違規違紀資金163萬元,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整改意見。二是深化會計核算中心的監管職能。嚴格執行會計法,加強對會計單位財務審核,嚴密業務處理程序。全年拒付不合理票據698筆,節約資金5*萬元。三是推進績效評價工作。深入展開績效評價制度建設,完善了評價指標和體系,強化了對轉向資金使用的跟蹤問效。四是財政法制建設有序開展。根據“五五”普法的工作部署,結合工作實際,制訂了工作措施并狠抓落實,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增強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識,在財政法規知識競賽中取得佳績,“五五”財政普法工作受到上級檢查驗收工作組好評,推進了依法理財進程。
(六)關注改善民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
一是扶持壯大奶牛養殖業。*年為13個奶牛養殖小區中的10個小區申請到意大利贈款402萬元,為3個奶牛小區爭取專項資金150萬元。鼓勵養殖戶建青儲窖,每立方米補助9元,*年小區新建青儲窖2萬立方米,發放青儲窖補貼18萬元。撥付奶牛小區防疫體系建設資金34萬元,為奶牛養殖業蓬勃發展夯實基礎。二是支持發展新農村建設。撥付訥河鎮萬興村、二克淺遠大村、學田清和村農業開發資金1,175萬元,用于村屯整治、中低產田改造。撥付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470萬元,使農業生產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支持通鄉通村公路建設,*年公路建設511公里,爭取國家投入6,437萬元。實施了農村危房改造試點示范村建設,*年在全市22個村進行試點,撥付建設資金389萬元,建成新住房1,918戶,改善了農民居住條件。三是積極兌現強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撥付糧補資金28,283萬元,良種補貼資金是1,8*萬元,抗旱補助資金250萬元,農村勞動力補貼資金130萬元,成功轉移農村勞動力5000人,為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保障。四是發揮扶貧資金效益,改善貧困村民生產生活。撥付扶貧補助資金312萬元,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99萬元,改善了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群眾收入水平。五是積極向上爭取資金,促進社會事業發展。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8.7億元,其中財力性補助資金4億元,同比增加1,673萬元;專項資金爭取4.7億元,新增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包括“普九”化解債務資金4931萬元,產糧大縣補助資金1109萬元,產油大縣補助資金700萬元,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818萬元,教育、社會保障、支農、環保及交通等專項資金1.5億元。通過上級財政資金的爭取和投入,不僅解決了財力不足和資金緊張的問題,而且極大地促進了全市各項事業的發展。
(七)狠抓隊伍建設,為做好各項財政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一年來,在隊伍建設方面,我們著重提高財政干部的政治和業務素質,提升財政干部的服務和管理水平,更好地適應新時期財政工作的需要。一是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干部隊伍的政治素質。我們要求干部職工多學習黨的理論,熟悉國家大政方針政策,把準政治脈搏,政治思想不出現偏差,使財政工作更好地體現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意圖。二是加強業務學習和知識更新,提高干部職工的業務素質。強化干部職工的財政政策及相關文件精神的學習,準確掌握財政政策,吃透相關文件精神,更好地來指導實際工作,防止工作中人為地出現過失和紕漏。三是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隊伍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了干部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機關工作紀律及安全保衛等項制度,為隊伍建設在制度上提供了保證。四是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增加干部職工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積極開展了排球、乒乓球等文體活動,激發了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增強了凝聚力和戰斗力。積極開展了向地震災區“獻愛心、送溫暖”活動,以繳納特殊黨費等形式捐款10,600元及一批過冬新衣被,支持災區人民渡過難關。積極開展了“關注民生、服務發展”群眾最滿意單位評議活動,取得了評議活動綜合管理類第一名的好成績。積極開展了“新時期財政干部形象建設”活動,努力打造財政干部服務大局、精通業務、勤政務實、廉潔奉公、謙和文明的良好形象。
20*年財政收支均實現了較大突破,實現了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保改革、保重點及年度收支平衡的財政工作目標。但財政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下幾個方面:一是近年來財政支出規模不斷擴大,增支因素和剛性支出不斷增加,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二是財源基礎薄弱,財政抗風險能力還不強大,財政支持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任務仍很艱巨;三是在財政資金使用上,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擠占、串項、挪用等問題,資金使用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財政監督有待進一步加強。四是在機關自身建設上,相關制度仍需完善,工作紀律還有待加強。上述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并通過發展經濟、深化改革、強化監管等加以解決。2009年是全面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財政工作非常重要。我們要充分履行好財政職能,推進依法理財、科學理財,深化財政改革,強化收支監管,優化支出結構,確保預算收支平衡,為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給我們的各項工作任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