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管局發展市容環境整治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我就市容環境管理和城市建設工作講兩個問題。
一、20*年市容環境管理和城市建設工作的簡要回顧
20*年,我區市容環境管理和城市建設緊緊圍繞“營造一流現代服務環境”的工作目標,以落實“中提升”戰略和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主線,群策群力,攻堅克難,奮發進取,開拓創新,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區市容環境管理和城市建設呈現了重點推進、整體提升的良好態勢。
(一)城市建設取得新成果。以完善城區功能為目標,加快拆遷工作進度,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城市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一是功能性板塊和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和義大道濱江休閑區一期萬豪國際大酒店順利開業,二期商業中心項目基本建成。天一廣場黨員服務中心、月湖盛園、環球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加速推進。科技創業大廈、銀泰國際、銀億時代廣場、泛亞國際等商務樓宇基本建成。海上茶路紀念廣場建設進展順利。認真做好南站區域改擴建工程、青林灣學校等項目的前期工作。二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完成了民通街、鐵路職工限價房北側道路、海曙環衛車隊二期、全祖望墓園修繕等工程的建設。區“建筑裝潢垃圾中轉站”項目有序推進。完成了8.3萬平方米道路的改造修整。啟動了中醫院南側道路、糧豐街延伸段、段塘西路等項目的建設。海曙實驗學校北側道路、市中醫院北側道路、泛亞國際北側道路、南苑街西延、看經路等項目和雙楊垃圾中轉站項目的前期工作有序推進。三是城市拆遷和舊村改造成效明顯。完成了鄞奉路一期首批、蓮橋街等地塊拆遷工作,五金交電地塊完成土地出讓,順利完成了洪塘安置房抽簽定位工作。全面啟動了新一輪重點區塊拆遷工作。完成了勝豐村、吳家村的拆遷工作和新星村的改造安置工作,雙楊村拆遷簽約全部完成。勝豐村、吳家村的安置房建設進展順利。積極做好“五路四橋”工程、機場快速干道等重點項目的拆遷配合工作。
(二)城市管理邁出新步伐。緊緊圍繞“長效、精細、互動”的城市管理理念,以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載體,創新機制,強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是市容環境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全面推行市容秩序網格式目標管理和路段分級管理,以集約化、網格化管理為載體,深化高峰時段定點定人定崗、24小時巡查管理、錯時管理等制度,延伸市容秩序管理觸角,提高管理成效。加大對無證設攤、占道經營、亂張貼亂涂寫亂刻畫等違章行為的查處力度,嚴格控制限乞區、主要道路、重點地段的無序乞討。堅持堵疏結合與群眾參與相結合,積極探索公眾參與市容環境管理的有效途徑,推行社區便民服務規范化管理,設置社區便民服務攤點191個;新增臨時停車位3281個。二是“數字城管”系統全面運行。初步建成了覆蓋全區、具有海曙特色的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并于8月份投入了試運行。“數字城管”系統平臺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優化了城市管理流程,為及時發現、處置和解決各類問題提供了保障。三是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開展對重點敏感區域和菜市場周邊無證“早市”的集中整治,強化49家洗車場點和渣土清運的規范管理和整頓,加強對新街、靈橋小區等重點復雜區域和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老舊居住區等薄弱區域的整治。開展了新一輪餐廚垃圾委托收運合同簽訂工作,全區餐廚垃圾簽約收運覆蓋率達到95%以上。啟動了餐飲行業污水(含油)專項治理工作,確定了首批105個治理單位。成立交警城管聯絡室,加強城管與公安、法院、交警部門之間的配合和互動,城管執法的強制力、威懾力進一步增強。四是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開展園林綠化設施的普查及整修改造工作,完成了新芝公園、藥行街、環城西路北段道路綠地的景觀改造和中憲、梅園紫金等6個小區的綠化升級改造工作。對信誼等小區實施污水管網改造,王家橋河、護城河截污工程如期完工。完成了約2000畝的內河養殖業清理工作。全面開展再生資源“回收網點進社區”工作,規范運營管理,健全考核監管機制,提高了再生資源回收規范化水平。
(三)住房保障工作再上新臺階。不斷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成立了區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和區經濟適用房建設管理辦公室,住房保障工作實現持續拓展和深化。一是保障性住房政策全面落實。在全市率先啟動了廉租住房保障擴面工作,實行“隨時申請、集中審批、及時保障”,實現廉租住房“應保盡保”。全年共投入資金290萬元,為1501戶家庭提供了租金補貼、租金減免、實物配租等形式的廉租住房保障。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圓滿完成了普通(限價)商品住房的申購工作,產生準購家庭1211戶,準購戶數占到市三區總數的48.4%。二是保障性項目建設全面推進。完成了我市首批采取增配改善方式的非成套房改造項目,解放南路18弄1號和孫文英小學擴建地塊改造工程通過竣工驗收。全面啟動了月湖西區一期、南郊路、廠堂街、橫河街等8個非成套房改造地塊的拆遷工作。徐家漕廟洪家地塊經濟適用房項目已于12月開工建設,建筑面積達7.8萬平方米。三是物業管理工作不斷深化。成立了全市首個小區物業管理議事會,街道物業管理服務站投入運行,“政府扶持、市場運作、業主自治”的老小區長效管理模式有效運作。啟動了第二輪老小區整治工作,首批106.3萬平方米整治項目通過綜合驗收,完成了6.8萬戶居民的天然氣管網增設。
過去一年,面對市容環境管理和城市建設的艱巨任務,全區上下一盤棋,擰成一股繩,攻堅克難、創新進取,做到了重點突出,措施扎實、成效顯著,有力地推進了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和整體提升。20*年,我區獲得了全市實施“中提升”戰略先進單位、全市住房保障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取得了市對區城市管理年度考核繼續保持總評全市第一,并在行政執法、園林綠化、市容環衛、市政管理等四個行業競賽中奪得三個第一的好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區委著眼大局、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區上下干部群眾服務大局、齊心協力、扎實工作的結果,更是我們直接從事市容環境管理和城市建設工作的同志們辛勤付出的成果。借此機會,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向所有關心、支持我區市容環境管理和城市建設工作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感謝,向奮斗在城市管理建設一線的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工作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拆遷工作和城市功能提升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城市管理的理念與方法尚未能完全適應現代化中心城區發展的要求;城市管理水平與市民的期盼尚有一定差距;城市管理中的效能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等。這些都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進和解決。
二、2009年市容環境管理和城市建設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
2009年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全面開展之年,也是我區加快實施“中提升”戰略、保增長促發展的的關鍵之年。新形勢、新任務對市容環境管理和城市建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當前宏觀經濟形勢要求我們更快地推進城市建設進程。加快拆遷進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已成為擴大內需、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這就要求我們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推進拆遷工作和功能性板塊開發,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功能,創造更多的有效需求。二是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要求我們更好地改善和保障民生。改善和保障民生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基礎,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責任。非成套房改造、舊村改造、老小區整治、住房保障、市容環境管理、人居環境優化等都是干部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工程。這就要求我們以更扎實的舉措、最人性化的方式推進民生工程的實施,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提高群眾生活質量。三是城市(區)之間日趨激烈的競爭態勢要求我們更深地推進城市管理改革創新。城市管理日益成為城市(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保障城市可持續發展、提高城市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長三角一體化政策的出臺和全市“中提升”戰略的加快實施,城市(區)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更加直接。這就要求我們以更新的理念,從更高的起點,深入推進城市管理的改革與創新,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讓城市管理成為贏得區域競爭的核心競爭力。
今年我區市容環境管理和城市建設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區委七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深入實施“中提升”戰略,突出項目建設、民生保障、品質打造三大重點,切實加大城市建設和住房保障工程推進力度,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為全面建設和諧發展的現代化中心城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今年我們要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加大城市建設力度。緊緊圍繞“中提升”戰略,切實按照市委、市政府實施重大項目會戰攻堅的總體部署,強化工作措施,加快推進功能性板塊和重點項目建設。一是全面啟動新一輪城市大拆遷。全區上下必須認真貫徹全區拆遷工作動員大會的各項要求,進一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充分運用拆遷政策新優勢,舉全區之力打好新一輪拆遷工作攻堅戰。今年拆遷工作任務主要包括重點區塊拆遷、舊村改造、南站區域改擴建工程和市軌道交通一號線一期工程涉及的拆遷工作。其中重點區塊拆遷包括月湖西區一期、鄞奉路一期二批、南郊路、橫河街、廠堂街等5個項目,拆遷面積31.27萬平方米,要求在年內基本完成拆遷任務;新一輪舊村改造共涉及聯豐(含周江岸)、西成、后孫等3個村,也要求在年內完成;市軌道交通一號線一期工程涉及市府站、大卿橋站、控制中心和望春變電所,以及望春橋村的拆遷。此外,還要完成鎮明巷、孝聞街、章耆巷、車轎變、和義路道路擴建等相關項目的拆遷工作。二要大力推進功能性板塊和重大項目建設。盡快完成新星商業中心、鄞奉路一期首批、蓮橋街等地塊的土地出讓工作,促使部分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推進月湖盛園項目建設,爭取年底前主體工程結頂。加快完成科創大廈的竣工驗收,確保在2月份投入使用。加快天一廣場黨員服務中心建設進度,力爭在6月底前投入使用。積極協調推進重點商務樓宇項目,促使銀億時代廣場、銀泰國際、環球中心等一批高檔商務樓宇及早竣工并投入使用。抓緊做好青林灣學校、海曙文體中心、廣濟中心小學廣濟街校區擴建等項目前期工作,確保盡早開工建設。積極配合市里做好通途路西延、南站區域改擴建工程、機場快速通道互通立交橋、市軌道交通一號線一期工程、杭甬鐵路平改交工程、甬臺溫鐵路等重點工程建設。配合做好藍天健身中心、天一書庫等項目前期工作,協助實施外事學校遷建,協調推進第一醫院、婦兒醫院、詠歸菜市場等項目建設。三要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改造和舊村改造步伐。完成糧豐街、市中醫院南側道路、泛亞國際南側道路、廟洪路二期道路、海曙實驗學校北側道路的建設。盡早完成麗園南路和氣象路二期的拆遷工作,力爭下半年開工建設,在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加快市中醫院北側道路、泛亞國際北側道路、靈江花苑周邊道路等項目的前期工作,爭取早日動工。雙楊垃圾中轉站項目力爭年底前基本建成。繼續推進新典路西延、南苑街西延、看經路等次干道路項目的前期工作。積極推進電網建設,加快實施220KV澄浪變和110KV車轎變等項目。盡快啟動聯豐、西成、雙楊等舊村改造項目,加快推進吳家、勝豐、雙楊等安置房建設。
(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進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保障性住房建設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擴大保障性住房受益面,切實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一要進一步拓展多層次、全方位的住房保障體系。認真履行市向區下移的住房保障職能,逐步構建以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經濟租賃住房為主體,以限價房為補充的多層次、全方位的住房保障體系。將廉租住房的保障對象擴大到低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小于18平方米的家庭,預計擴面后新增受益家庭300戶,累計受益家庭達1800戶。二要切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快推進徐家漕廟洪家地塊經濟適用房、青林灣二期安置房和蒲家經濟適用房等項目的建設,其中徐家漕廟洪家地塊經濟適用房項目、青林灣二期安置房項目力爭在年底前基本建成,蒲家經濟適用房項目力爭在下半年開工建設。扎實推進非成套房改造工作,確保完成8.7萬平方米的拆遷改造和1.3萬平方米的增配改善改造任務。三要扎實推進老小區改造工程。計劃完成11個小區、97萬平方米的老小區整治工作,努力打造老小區整治精品工程,進一步改善老住宅小區居住環境。
(三)以品質城區為目標,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積極探索和完善城市管理工作的新機制、新載體,深化城市管理內涵,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要推進文明示范街區(路段)建設。扎實開展天一廣場、中山東路、解放北路等區域和路段的城市管理文明示范創建活動,建立市、區、街道三級文明示范街區(路段),通過精細管理、文明引導、嚴格執法,努力做到“街容衛生整潔、市政設施完好、道路綠化美觀、各類設置有序、店面經營文明”,切實發揮文明街區(路段)的示范引導作用。二要有效發揮“數字城管”和標準化管理模式作用。充分發揮“數字城管”系統的作用,堅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以發現及時、處置快速、解決有效、監督有力為核心,著力完善“數字城管”系統的運行機制,實現城市管理的流程再造,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與質量。推行ISO9001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探索建立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的城市管理內部運行機制,努力破解城市管理“瓶頸”。三要積極探索城市管理的公眾參與機制。試行城市管理重大事項市民群眾聽證和公示制度,不斷拓寬城市管理公眾參與、社會協同的渠道。發揮城管義工協會等作用,積極營造人人參與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圍。
(四)以生態建設為載體,進一步改善城區人居環境。按照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加大生態建設力度,提高物業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和諧舒適、整潔有序的人居環境。一要抓好國家園林城市復查迎檢工作。對照迎檢標準,全面開展綠化設施普查和整改,加強綠化監管。要開展園林綠化升級改造,完成環城西路南段、中山東路的綠化升級改造和段塘綠地、勝豐公園等7個中心地塊的綠化提升項目。要推進城區內河整治工作,切實抓好廟后河、泗港河、新星河、沈家河、馬家漕、廟前河等6條河道的整治,提升河道景觀檔次。二要抓好再生資源回收管理工作。加強對再生資源回收網點規范化運營的管理,健全回收網點考核監管機制,依法取締無證收運行為,提升再生資源回收管理水平。要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要求,全面啟動餐飲企業(含油)污水治理,加強餐廚垃圾的整治與管理,鞏固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三要抓好物業管理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寧波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發揮街道物業管理服務站作用,深化物業管理的各項舉措,構建“數字物業”網絡體系,開設81890物業管理報修平臺。要認真研究、積極破解老小區物業管理中的共性問題,提高物業管理水平。
(五)以綜合治理為保障,進一步營造城管工作氛圍。堅持常態管理、重點整治與協同治理相結合,加強綜合治理,強化執法保障,全面提升市容環境管理水平。一要提高常態化管理水平。認真貫徹《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深化“動態化、網格式、全覆蓋”的市容管理機制,以市容秩序網格式目標管理為基礎,積極探索堵疏結合的區域(路段)分級管理辦法,著力提升市容常態化管理水平。加大流動攤販的引導與管理力度,推進社區便民服務規范化管理,擴大社區便民服務攤點,實現改善市容市貌、解決困難群體生計和服務社區居民的多重效應。二要抓好復雜區域和突出問題的治理。繼續抓好新街、城隍廟、鼓樓步行街、和義路、張家耷等區域的治理,提升重點復雜區域市容管理水平。逐步消除城鄉二元差別,加大城郊結合部環境整治力度。要充分發揮區拆違辦的作用,按照“增量鎖定、存量遞減”的要求,切實加大對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的查處力度。深化建筑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專項整治,有效遏制亂排亂倒現象。逐步向轄區單位推廣除“四害”市場化運作機制,努力實現公共區域和轄區單位市場化運作的全覆蓋,切實提高除“四害”工作水平。三要完善協同執法機制建設。深化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及保障機制,進一步加強城管與公安、法院、交警、環保、工商、國土、規劃、房管等部門之間的配合和互動,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增強執法合力,提高執法效能。
同志們,今年我區市容環境管理和城市建設工作的目標已經明確,關鍵是要抓好落實。我們要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扎實工作,努力開創市容環境管理和城市建設的新局面,為全面建設和諧發展的現代化中心城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