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發展民間組織培育會議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我們召開這次會議,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總結交流下城、上城、西湖、拱墅、江干等五個區開展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的經驗;二是部署其他尚未開展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的區、縣(市)的各項工作,全面推進我市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進一步拓展民間組織管理工作的新領域,不斷深化社區建設的內涵。
剛才三個區民政局、兩個街道、兩個社區居委會,一個愛心連鎖站代表分別介紹了工作經驗,如下城區的試點經驗、天水街道的經驗,拋磚引玉,對我市社區民間組織的培育管理工作起到了積極有效的引導和推動作用。王馬社區和蕭山愛心連鎖站,則是新時期社區民間組織的新形式,體現了積極探索創新的精神,是一個“精品之作”。上城區的備案表和登記須知也是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的新鮮經驗,西湖區召開社區現場會,不僅有效地推動這項工作在全區的全面鋪開,也使這項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宣傳。總體來講,五個城區都很好的貫徹落實了民政部、省民政廳的要求和市民政局于去年底下發的4號文件部署的各項任務,順利的通過了省民間組織管理領導小組的考核驗收,同時探索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為今后我市全面推進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此,我代表市民政局,向各區委、區政府、區民政局,向先行試點的天水街道黨委,向社區居委會和各社區民間組織,以及所有支持和關心這項工作的有關部門和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尚未開展這項工作的區、縣(市),希望通過這次會議,把好的經驗和做法帶回去,結合本地的實際,積極穩妥地把工作開展起來。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以“三個代表”重要精神統領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我市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探索社區建設工作,下城區是全國僅有的兩個社區的試點城區之一。20多年來,*市各城區對社區建設傾注了極大的心血,潛心研究社區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倡導下,我市社區建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已經走在全國的前列。等國家領導人也多次視察我市的社區建設工作,并給予高度的評價。在社區建設中,社區民間組織的作用日益突出,培育發展社區民間組織已成為社區建設向縱深發展的必由之路。
加強社區民間組織的培育管理工作,對加速我市現代化進程,實現“構筑大都市,建設新天堂”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這項工作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又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必須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新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做到:
第一要把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推進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結合起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從發展生產力角度講,培育管理好社區民間組織,整合社區資源優勢,能極大地促進社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從先進文化角度講,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既是“三個代表”的必然要求,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徑。
第二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探索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新方法。我們要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總體要求,堅持觀念創新、制度創新、工作方法創新。在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中,要結合政府職能轉變、社區建設的實際,積極探索,找到適合本地特點的辦法。要解放思想,開闊思路,只要對人民群眾有利的,只要是符合社會發展實際的,我們都應該大膽培育,大力培育。只有這樣,才能開拓我市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在創新上,蕭山區又給我們帶了好頭。前面我們已經聽了蕭山區的社區服務愛心連鎖站的經驗介紹,他把商業的“連鎖經營模式”引入到社區服務中,這是一個值得贊賞的創新,實踐證明了是一種適合目前我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的新路子。
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列入重要議事日程
要使社區建設更具有群眾性、廣泛性和生命力、凝聚力,應該說培育發展社區民間組織是有效組織載體和重要手段。培育管理工作是一項探索性的工作,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有很多經驗需要總結,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各地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充分認識社區民間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社區民間組織的發展,彌補了政府服務的不足,增強了社區服務功能。民政工作社會化,可以通過加強社區民間組織來實現,社區工作的很多服務活動也可以以民間組織為紐帶形成現代服務體系。蕭山區社區服務愛心連鎖站的實踐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其二,社區民間組織的發展,整合了社區資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區民間組織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生活,來營造社區文明氛圍、提升居民的精神生活質量。這對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社區民間組織的發展,增強了居民的自治意識、法制意識和公益意識,提高廣大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從而可以加速社區民主自治目標的實現。而社區民間組織的培育管理,推動了民間組織的社會化、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為社區民間組織的自治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律環境。
各級領導要在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將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因為這項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職責,也是社區管理的重要內容,是關系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基礎工作。同志曾經說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社區民間組織是社區中的最小組織,組織雖小,但可牽動大局。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務必克服和糾正“工作多、事務忙、顧不上”、“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難度大作用不大”等等消極認識,畏難情緒,從社區建設的大局,從維護社會穩定發展的大局出發,認真負責,切實落實,抓出實效。
三、借鑒經驗,精心組織,措施得力,全面推進我市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上新臺階
社區民間組織的培育管理是一項探索性的工作,沒有現成的經驗,需要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和提高。現在,五個城區開了個好頭,但這還只是個開始。希望你們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再接再厲,深入開展下去。未開展這項工作的區、縣(市),要在學習兄弟城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民間組織管理的精神和省民間組織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有關加強社區民間組織培育與管理的意見,積極探索和創造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機制。我們要求各區、縣(市)的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做到“8個有”,即:有組織領導;有調查論證;有試點先行;有經費保障;有政策法規和章程示范文本;有登記備案;有總結提高;有明顯的效果。
具體的要求主要講以下四個方面,這也是我市開展這項工作的特色:
1、建立工作機構,落實責任制。要建立起區、縣(市)和街道、鄉鎮兩級工作機構。各區、縣(市)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組織領導機構,各街道做到了“三個到位”,即:(1)領導責任到位,街道有一名分管領導負總責,(2)科室職能到位,街道有一個業務科室歸口管理,(3)工作人員到位,街道有一名具體辦事人員,專項負責抓落實,主要抓社區民間組織登記、備案,審核章程、發放登記表格、召開會員大會、指導社區民間組織開展工作等。
2、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把所轄區域內的社區民間組織的基本情況先掌握起來,這是我們搞好培育管理工作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前提條件。社區民間組織的培育管理工作關系到社區建設的大局,關系到社區和社會的穩定,關系到社區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我們希望各地在開展這項工作時,一定要認真地對本地社區內的所有民間組織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摸底,包括民間組織的名稱、性質、規模、人員結構、活動規律以及存在的問題等。
3、落實工作經費,確保培育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各區、縣(市)要有專項工作經費保障(也可以在民間組織專項工作經費中支出),確保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發展工作順利開展。
4、制定行政規章,完善雙重負責的管理體制。經各區、縣(市)要出臺《社區民間組織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和其他一些相關規范性文件。如:《社區民間組織調查備案表》、《社區民間組織開展活動證明》、《社區社會團體有關業務知識須知》等,這些資料上城區都有。各區、縣(市)政府依照《條例》的規定,社區民間組織依法到民政局登記,同時可以明確授權由街道、鄉鎮作為社區民間組織業務主管單位,落實雙重負責的管理體制。對于還不具備登記條件的社區民間組織,在今年12月份以前完成備案工作,填寫《備案表》,此《備案表》由社區居委會填寫,到區民政局和街道備案。20*年元月份,*市民政局將組織有關人員對全市社區民間組織登記和備案工作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統一和規范。
今天這個會,給大家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鑒的成功經驗。這也是我們對前一階段五個城區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的一次總結。接下去,我們要求大家根據市局下發的文件,借鑒兄弟城區的經驗,結合本地的實際,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選好試點的單位,組織人員盡快落實,同時要出臺相應的社區民間組織培育管理辦法,用法規的形式把取得的成果鞏固下來。
總之,希望各區民政部門和社區民間組織管理機構,要根據市民間組織管理部門的統一部署,積極配合當地政府、街道以及居委會,一道將這項工作深入扎實地開展起來,使我市的民間組織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