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副市長民生會議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就民生工程的實施,召開這樣大規模、高規格的會議,在我市來講還是第一次。下面,我就去年全市民生工程的實施情況和今年的工作安排講幾點意見。
一、20*年全市民生工程實施情況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民生工程實施成績顯著,概括起來,有“四個好”的特點,“八個進一步”的成效。
“四個好”
一是資金保障好。堅持新增財力“四個傾斜”(即向基層傾斜、向農村傾斜、向困難群眾傾斜、向社會事業傾斜),投入民生工程建設資金2.16億元,比2007年增加6258萬元,增長40.8%,其中市本級投入配套資金達6*5萬元,我市被*市政府評為20*年度全市民生工程財政資金配套先進縣市。
二是任務完成好。民生工程“八個重點”全部得到落實,74項指標任務基本完成或超額完成,一些重要指標還實現了大的增幅。如就業和再就業方面,發放小額貸款1944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205%,在*市位列第三;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120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42%;醫療保險方面,征繳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1795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2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基金使用率和參合農民一次報賬率分別達到79%和92%,分別高出目標任務4個和2個百分點。
三是工作重點把握得好。為使改革發展成果普惠于民,特別是惠及困難群體,去年全市民生工程緊緊圍繞“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維護穩定、服務發展”目標,突出解決了一批群眾普遍反映的就業難、住房難、就醫難、上學難、保障難等重點問題。如為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壓力,創新就業方式,服務企業招工,狠抓幫助和引導返鄉農民工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投入4363萬元,提高了城鄉低保補差水平,切實保障了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等等。
四是社會效果體現得好。通過連續兩年實施民生工程,人民群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進一步改進了干部作風,密切了干群關系,促進了社會和諧。特別是全面落實了城鄉困難群眾最低生活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大病醫療救助、城鄉義務教育免學雜費和貧困生資助、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等一批深入民心、溫暖人心的重大政策措施,民生工程的社會影響力大為提高。
“八個進一步”
一是就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積極推行“以培訓促招工、以招工促用工、以用工促穩工”的三位一體就業機制,以下崗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等工作為重點,通過實施城鄉統籌就業、培訓促進就業、創業帶動就業、政府幫扶就業、優化環境穩定就業等五大措施,進一步擴大了就業規模,為我市加快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保障。20*年,全市城鎮就業率達到94.5%,其中零就業家庭就業率達到100%。整合培訓資源,開展培訓工種12個,培訓學員1.5萬人,培訓合格人員就業率達80%。全市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城鎮職業培訓、殘疾人培訓人數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20.6%、123%和111%,殘疾人就業率達到67%。
二是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明確責任,強化調度,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征繳扎實推進。統籌資金調度,嚴格基金管理,社會保障基金安全運行。全市參加養老保險24326人,征繳養老保險金3840萬元,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01.6%和1*%,其中工業園區企業職工參加養老保險3400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3%;失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280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55.6%。全市參加失業保險1.62萬人,征繳基金216萬元,均完成目標任務。
三是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市農村低保、城市低保補差水平分別達55元和140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11.1%和127.3%。投資427萬元,新、改、擴建農村敬老院6800平方米,新增供養床位500張。農村醫療救助對象達13715人,發放救助資金327.8萬元;城市醫療救助對象達1368人,發放救助資金96.52萬元。
四是醫療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20*年,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43.03萬人,參合率達87.45%。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0445人,征繳基金1795萬元,其中工業園企業職工、農民工參保3598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7.78萬人,覆蓋面達85%。城鎮職工工傷保險參保9689人。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全市發放城市居民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券5.95萬張,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免費接種覆蓋面達100%,五苗常規接種率達96.39%,新增疫苗接種率達90%,分別超過目標任務6.39個和10個百分點。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推進12個鄉鎮衛生院國債建設項目,新建衛生院業務用房1萬余平方米,完成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1*個。
五是濟困助學力度進一步加大。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義務教育經費保障、義務教育合格學校督導評估、“普九”債務化解、城鄉中小學布局規劃、危房改造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貧困生資助政策實現全面覆蓋,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資金3700萬元,受益學生18.9萬人次。落實資金73.2萬元,資助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915人;落實資金81.6萬元,資助中等職業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44人;落實資金95.5萬元,資助考入大學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91人;化解“普九”債務924萬元。
六是“兩房”建設受益面進一步拓寬。以解決低收入和困難群體家庭住房問題為總抓手,嚴格審查監督,狠抓建設質量,著力推進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努力改善群眾居住條件。開工建設竹崗村8600平方米廉租房和17000平方米經濟適用房項目,預計今年4月份公開搖號分配。498戶城鎮困難家庭享受廉租房租賃補貼政策,278戶農村困難家庭獲得住房改建、維修補助資金。
七是移民扶貧工作進一步推進。開工扶貧項目97個,撥付資金232.56萬元。35個扶貧重點村新修和維修渠道6748米、山塘2座,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積4100畝,年增產糧食40.3萬公斤;新修水泥公路26.41公里,建設橋梁3座,受益群眾2萬多人。完成102戶家庭扶貧基礎性工作,開工建設6個移民集中安置點,撥付移民建房補助資金144.9萬元。全市減少絕對貧困人口3960人、低收入貧困人口5726人。
八是群眾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完成1.59萬人農村安全飲水改造任務,新增農村沼氣用戶2943戶。深入推進“4+2”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工程,廣播電視覆蓋率超過85%,石螺嶺廣播電視發射臺已成為全省骨干轉播臺。投入200多萬元,完成武陽松山下大橋、陳布大橋、謝坊樂村大橋、石壁湖大橋等4座渡改橋主體工程。投入150萬元,建成九堡農村客運站,新建32個候車亭。
過去的一年,是我市改革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全市民生工程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但是,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市民生工程工作與上級的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還有不少差距,在當前的新形勢、新任務下,還存在不少的新問題、新困難。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社會保障水平不高,醫療保險覆蓋面有待進一步擴大,少數群眾生活依然困難;公共服務水平還需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看病難、上學難等問題依然存在;個別部門對民生工程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高,組織實施工作力度不夠;民生工作的責任考核和長效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資金籌措困難較多,配套資金缺口較大,等等。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切實加以改進。
二、2009年全市民生工程工作安排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也是實施“*”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民生工程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一)要提高思想認識
實施民生工程,構建和諧社會,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群眾,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充分體現,也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當前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實施民生工程,具有擴內需、保消費的雙重效應,具有保增長、促和諧的雙重作用,具有提信心、樹形象的雙重意義。要切實提高對民生工程實施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來,越是在時局艱難的時刻,越是要關注民生,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對民生工程任何時候都忽視不得、遲緩不得、粗心不得、松懈不得。
(二)要把握總體要求
今年全市實施民生工程的總體要求是: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動力,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及胡總書記“三保一弘揚”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2009年民生工程工作會議部署,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四個突出、三個確保”,即突出落實工作責任和措施,突出強化資金落實和監管,突出提升項目質量、保障水平和受益程度,突出夯實基礎工作;確保民生工程任務圓滿完成,確保民生工程取得明顯成效,確保人民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
(三)要明確目標任務
今年我市實施民生工程,必須堅持“五個原則”,明確“八個目標”?!拔鍌€原則”,一是要站在最困難群眾的立場上,突出“雪中送炭”,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困難;二是要盡可能讓人民群眾直接受益,讓公共財政的陽光直接照在老百姓身上;三是要鞏固和完善前兩年實施民生工程的成果和政策措施,體現民生工程的連續性;四是要繼續堅持新增財力向困難群眾、農村、基層和公共社會事業傾斜;五是要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統籌兼顧、可持續實施”的要求,確保民生工程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鞍藗€目標”是:努力擴大就業和促進創業,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大力加強醫療保障和食品藥品安全,積極發展教育、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著力推進扶貧開發,切實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四)要抓住工作重點
要集中精力,嚴格要求,積極創新,充分展示亮點,堅持主攻難點,緊緊抓住重點,具體要做到“三個新”:
1、要在擴大就業推進創業上有新突破。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發展之基。就業和創業不僅是民生問題、社會問題,也是經濟問題、發展問題。當前,危機與機遇并存、壓力和動力同在,要實施積極就業政策,通過多種方式擴大就業,推動創業,實現“三個突破”。一是要在擴大容量、增加崗位促就業上有新突破。要大力實施“暖心工程”,抓好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拉動就業,推進招商引資擴大就業,加快服務業發展增加就業。要加大勞動力信息收集登記工作力度,加強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加強用工單位和勞動力就業的對接。特別是要樹立“保企業就是保就業,保就業就是保民生”觀念,采取各種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從根本上擴大社會就業容量。二是要在搞好培訓、扶持創業促就業上有新突破。要充分整合培訓資源,捆綁使用培訓資金,統一調度培訓機構,縱深推進公民職業化工程。要加強用工單位和勞動技能培訓單位的對接,擴大培訓券實施規模和發放范圍,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特別要在困難企業在職職工、返鄉農民工、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上下功夫,提高培訓實效。要認真落實鼓勵全民創業的政策,進一步完善創業指導服務體系,推動返鄉創業園、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健全“小額貸款+創業培訓+信用社區建設”聯動機制,堅持“既辦成好事,又規避風險”的原則,擴大小額貸款規模,把小額貸款與項目扶持、促進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其“助推器”作用,提升競爭力,培育增長點。三是要在援助幫扶困難群體促就業上有新突破。要落實“零就業家庭”、“4050”人員、殘疾人等困難人員就業政府托底機制,大力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大中專畢業生服務月”等形式多樣的就業服務專項活動,進一步開辟公益性就業崗位,引導和推動就近就地轉移就業。
2、要在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上有新成效。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福、和諧之基。要堅持“廣覆蓋、?;尽⒍鄬哟?、可持續”十二字方針,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今年,要緊緊抓住有利的政策機遇,把工作重點放在構筑惠及全市的保障網上,做到“五個著力”。一是著力穩定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要降低企業參保門檻,在一定期限內,采取適當降低企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費率,對經界定暫時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困難企業,允許緩繳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五項社會保險費等措施,吸納更多企業及各類群體參加各項社會保險,逐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要依法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征繳,采取稽征促擴面、宣傳促擴面、激勵促擴面、監督促擴面等措施,確保完成全年任務。二是著力完善各項社會保險制度。要進一步擴大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范圍,積極爭取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嚴格執行企業年金制度,積極開展返鄉農民工和下崗失業斷保人員社會保險接續工作,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要鞏固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認真落實好困難企業及職工參加醫保政策,切實解決國有困難企業及職工的醫療保險遺留問題,抓好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和國有企業“老工傷”人員醫療待遇政策的落實工作,實現“三類人員”參加養老醫療保險解決率95%以上。三是著力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增加城市低保和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差標準,提高農村五保分散供養人員和集中供養人員供養標準。按照略高于全國平均調整增幅的標準,增加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適當調整因工致殘人員傷殘津貼待遇,增加上世紀60年代精簡下放老職工的救濟金。按照每人5000元的標準,撫慰因自然災害死亡人員家屬,逐步推行對去世的特困群體遺體實行免費火化。四是著力加快“兩院”建設。積極向上爭取建設資金,整合社會資源,推進鄉鎮敬老院建設。深入開展“農村星級敬老院”評比活動,提高敬老院的總體管理水平,動員五保老人入院集中供養,確保集中供養率保持在80%以上。按照《*市鄉鎮敬老院20*—2011年建設項目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推進鄉鎮敬老院新、改、擴建項目,力爭創建四星級以上敬老院2家,新增福利院床位150張以上。五是著力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慈善活動,把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廣大市民動員起來,多渠道救助特殊困難群體。
3、要在解決人民群眾困難上有新作為。
要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難,著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就當前而言,要著力在解決人民群眾生活難、住房難、上學難、就醫難等“四難”問題上有新作為。一是生活難方面。要切實解決好1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增農村沼氣用戶1300戶。要通過擴大送電影及送演出下鄉等文化活動覆蓋范圍,完善城鄉體育文化基礎設施,向農村群眾免費提供造林苗木,推進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范圍,落實“家電下鄉”政策等措施,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要狠抓主體工程,改善基礎設施,完善激勵機制,培育扶貧主導產業,開展產業化扶貧,加快村級經濟的綜合協調發展,提升整村推進水平。二是住房難方面。堅持實施廉租房租賃補貼制度,逐步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今年我市新建廉租房面積要達到2.42萬平方米,新建廉租住房485套,享受租賃補貼戶數達到868戶。加快經濟適用房建設進度,幫助農村困難群眾改建、維修住房,解決好機關選拔大學生的住房困難問題。三是上學難方面。要繼續深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提高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建立并完善全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資金保障新機制。要以實施教育民生工程為抓手,進一步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今年,要把民辦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納入濟困助學體系,保障農村留守兒童、盲聾啞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要認真做好利用國家彩票公益金資助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工作,確保每一名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四是就醫難方面。要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實現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基本構建較為完善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實現市、鄉、村三級醫療衛生保障網絡有效覆蓋。要積極搞好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銜接,推行社區衛生“一卡通”服務,切實降低醫療救助門檻,推進城鄉困難群眾大病醫療救助工作。要關注弱勢群體醫療保障,幫助殘疾人進行康復治療,擴大兒童一類疫苗免費接種范圍。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治理活動,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檢測,確保食品藥品安全。
(五)要強化保障措施
為確保今年我市民生工程順利實施,各鄉鎮、各部門要把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狠抓關鍵、狠抓實施,做到“五個強化”。
1、強化組織領導。民生工程是政府的“一號工程”。各鄉鎮、各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作為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抓、負總責,經常過問,督促落實。分管負責同志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具體抓好實施工作。各責任單位要結合各自職責,成立領導機構,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把民生工程實施工作與干部績效考核掛鉤,責任到人,抓出成效。
2、強化資金保障。要加強民生工程項目申報工作,吃透上級政策,加大向上爭資力度,為民生工程建設爭取更多資金和政策傾斜。要采取部門收入調劑、項目資金整合、發動社會籌資等方式拓寬籌資渠道,集中財力,最大限度保證民生工程投入。今年,市財政增收和超收資金,大部分要用于改善民生。
3、強化爭先意識。各鄉鎮、各部門要強化爭先進位意識,堅持立足本職,主動工作,大膽創新,努力在*市乃至全省爭先創優。特別是在擴大就業、促進創業、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等重點、難點工作上勇于開拓、爭創一流。要及時總結和大力推廣工作實踐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開動腦筋,打開思路,自我加壓,真抓實干,謀在點子上,抓在關鍵處,樹更多典型,創更多特色,爭更多先進。
4、強化制度建設。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長遠性和穩定性。實施好民生工程各項工作,歸根到底要靠制度建設這一基本保障。我們要逐步完善民生工程工作的制度體系,全面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不斷提高執行力,確保各項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確保群眾持續地受益、穩定地得到實惠。要進一步擴大惠民直達工程試點范圍,加大規范補助或發放到人的項目管理力度。要加強民生工程項目管理,嚴格執行工程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資金報賬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驗收制。
5、強化督查考核。要進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實施情況督查力度,全面掌握各級各部門在組織領導、方案制定、任務落實、資金籌措、工作進展等方面的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各責任單位主要領導要定期召開調度會,分析形勢,解決問題。市政府年終將對民生工程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嚴格兌現獎懲。完成任務好的,支持力度大的,要給予表彰;對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務的,要進行問責。要通過考核,使重視民生成為各級干部的自覺行為,使改善民生成為工作常態,確保各項民生工程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