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長糾風會議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召開全縣糾風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省、市糾風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工作,交流經驗,部署任務。剛才,縣糾風辦主任*同志傳達了全市糾風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了全縣糾風工作;縣教育局、衛生局、農業局分別就所牽頭的專項治理工作講了很好的意見,希望大家結合實際,切實抓好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強化三點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糾風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當前,全縣上下正在全力以赴,加壓奮進,搶抓發展機遇,加快經濟社會和諧協調發展。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各地各部門務必進一步增強做好糾風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抓緊抓好糾風工作。
第一,要肯定成績,充分認識糾風工作的重要性。糾風工作事關反腐倡廉工作全局,事關黨和政府形象,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近年來,全縣糾風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牽頭責任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以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堅持“標本兼治、糾建并舉”的方針,開拓創新,狠抓落實,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性成果,突出表現為“四個更加”:一是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各地各部門把糾風工作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眼于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工作定位、工作目標、責任主體、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更加完善的工作思路,保證了各項糾風工作的有序開展。二是監督檢查更加深入。各地各部門始終把監督檢查作為推進工作的重要手段,貫穿于糾風工作的各個環節,使監督的合力、檢查的效力、懲處的威力進一步增強,有力推動了各種案件的查處。三是政務公開更加有力。扎實開展政務“陽光行動”、機關效能建設、縣直部門公開承諾等活動,廣泛接受了群眾監督,促進了政務公開透明,為糾風工作深入開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四是工作成效更加明顯。全縣糾風工作穩步發展,出現了無“上級交辦、領導批辦、媒體曝光”的重大問題,無因群眾利益受損而越級信訪的重大事件,無因加重群眾負擔而引發的惡性案件的喜人局面。糾風工作注重源頭防范、并且在抓典型、抓特色工作上有了新的突破。實踐證明,只有抓好糾風、端正政風、帶動民風,才能解決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只有糾正不正之風,才能消除群眾怨氣,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只有通過糾風及時發現體制機制弊端,以及政府部門不作為或亂作為的問題,才能促進政府自身建設,推進依法行政;只有及時發現、制止和糾正不正之風,堅決鏟除滋生腐敗的溫床和土壤,才能有效防止腐敗現象滋生。
第二,要正視問題,充分認識糾風工作的艱巨性。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縣糾風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尤其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還未得到有效治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有的地方和部門對糾風工作不夠重視,認識不到位,存在部門和行業保護主義,對糾風工作責任制落實不力;二是發生在行政執法部門和基層單位的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問題時有發生;三是商業活動中的回扣之風以及群眾普遍反映的熱點問題治理不力;四是一些不正之風滋生蔓延的土壤尚未得到鏟除,一些深層次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對這些問題,我們務必引起高度警覺,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第三,要尋根溯源,充分認識糾風工作的復雜性和長期性。不正之風的成因十分復雜,既有體制機制和法制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觀方面的因素。從體制機制和法制建設來看,我國正處于體制轉軌、結構轉型和社會變革的重要歷史時期,管理體制和監督機制還不完善,法制建設相對滯后,建立完善的體制機制和法制體系還需要較長的時間。這必將導致一些已有的不正之風糾而復始、反復發生,一些新的不正之風不斷出現,不正之風將會長期存在。從主觀因素看,產生不正之風的根源主要是受利益驅動,其本質往往是以權謀私或與民爭利,如權力部門設租尋租、壟斷行業霸王條款以及一些權錢交易的潛規則,都是通過損害群眾合法權益而謀求個人或小集團利益。有些不正之風還是地方或部門集體研究決定的,其背后往往是地方保護主義和本位主義在作怪。因此,糾正不正之風決不是一朝一夕、一勞永逸的事,必須打持久戰的準備,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抓下去。
二、突出三個重點,扎實推進糾風工作的深入開展
按照全市糾風工作會議、市紀委二次全會和市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要求,結合我縣實際,今年的糾風工作重點要抓好以下三項工作。
(一)著力解決漠視群眾利益與民爭利的突出問題。近年來,我們把解決民生問題、關心群眾利益提到政治立場和政治態度的高度來看待,做了許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但必須清醒地看到,侵害群眾利益、傷害群眾感情的事情仍時有發生、屢禁不止,有的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和亂攤派,加重群眾、企業和基層的負擔;有的濫用權力、執法不公、作風粗暴、態度冷漠,造成對人民群眾的精神和人身傷害,群眾對此反映強烈。各地各部門要從執政為民、和諧穩定的高度,深刻認識其危害性,著力解決漠視群眾利益與民爭利的突出問題。一要深入推進專項治理。重點圍繞發生在群眾身邊的、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集中開展專項治理,要從實際出發,從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入手,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群眾認可的成效,取信于民、凝聚民心。深入推進教育亂收費專項治理,進一步深化改革、強化監督,嚴格規范收費行為,重點抓好中小學補課、高中生擇校、教材資料征訂等問題,努力促進教育公平;深入推進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不正之風專項治理,著重圍繞群眾看病就醫經濟、安全、方便、有效的目標,強化醫德醫風建設,綜合治理藥價虛高,大力整治醫藥市場秩序,讓群眾看得起病;深入推進損害農民利益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認真落實溫總理“鞏固、完善、加強”支農惠農政策的指示精神,突出抓好集中整治損害農民土地權益、強化農民負擔監管、整頓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制止發生新的鄉村債務等方面工作,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深入推進公路“三亂”專項治理,嚴肅查處違規上路攔車檢查問題,著力規范道路交通標識和電子測速儀的設置和使用,堅決糾正變相罰款創收等行為,保證群眾充分享有公路權益。二要認真抓好行風評議。繼續辦好“政風行風建設”欄目,認真開展對各級各類學校和醫院的民主評議,深入推進群眾滿意基層站所和服務窗口創建活動。繼續開展部門形象測評活動,推進部門和行業作風建設。為保證評議效果,今年的形象測評與往年相比作了較大改進,在時間安排上,年內將進行兩次測評;在測評對象上,分為行政執法機關、經濟管理部門和公用企事業單位三類;在測評方法上,采取分散測評、集中測評與日常考評相結合,增加評議人員數量。三要切實加強執法監督。認真開展對政策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清理一切有悖于政策法規精神的習慣做法,進一步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在實施過程中,要深入實際,摸清底數,毫不手軟地披露和處理一批不落實政策法規的問題,嚴肅查辦一批不正之風的典型案件,進一步樹立良好的執法形象。
(二)妥善處理因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引發的人民內部矛盾。當前,我縣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也存在一些影響社會穩定的潛在因素,其中由于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造成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往往成為某些信訪問題甚至群體性事件的直接誘因。各地各部門務必十分重視并正確處理因行政行為損害群眾利益而引發的各種人民內部矛盾。一要增強公仆意識,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要把征地拆遷、住房安置、勞動保障、讀書看病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當作大事來辦,要千方百計地辦好,決不能漠不關心、推諉扯皮,尤其對困難群體要予以特別的關心和幫助,真心實意地為群眾排憂解難,進一步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二要增強法制意識,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依法辦事、按政策辦事,堅決兌現政策、落實政策,盡最大可能滿足群眾的合理訴求,依法保證和維護群眾的一切合法權益。三要增強憂患意識,切實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各級領導干部要不斷加強學習,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經常分析本地、本單位可能影響穩定的因素,善于發現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爭取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處理在萌芽狀態,防止因局部問題處理不當而引發全局性問題,釀成事端。對重要情況要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對沒有及時報告、貽誤時機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三)積極探索從源頭上治理和防范不正之風的有效對策。中央反復強調,要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導致腐敗產生的深層次問題。風氣是表象,制度是根源,防治不正之風必須加快推進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各地各部門要以改革統攬各項糾風工作,密切結合實際,把糾風工作寓于各項政策措施和業務管理之中,進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監督制約機制,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努力從源頭上防止各種不正之風。一要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貫徹行政許可法,進一步清理行政許可事項的設定依據和實施主體,規范行政許可的操作程序。建立嚴格的內外部監督制度,切實加強對行政許可權的監督和制約。按照國務院的要求,今年還將調整和取消一批行政許可項目和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各級各部門要按照有關要求,認真做好這項工作。二要堅持完善“收支兩條線”制度。加大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在更大范圍內實行更加嚴格規范的“收支兩條線”管理,進一步規范收支行為,做到公開透明,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切實避免“收費養人——養人收費”的惡性循環。三要大力推進政務公開。繼續深入開展政務“陽光行動”,把人民群眾最關心、社會最關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來抓。進一步豐富和創新政務公開的形式和載體,加強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建設,全面推行“點題”公開制度,讓群眾充分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三、堅持三個到位,確保糾風工作落到實處
糾風工作涉及面廣,頭緒多,任務重。各地各部門務必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堅持綜合治理、齊抓共管,努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確保糾風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要確保組織領導。糾風工作做得如何,領導是關鍵。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把糾風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實施。主要領導要切實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政治責任,分管領導要具體負責。無論是鄉鎮還是縣直部門單位,都要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以對國家、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決克服本位主義,糾正部門利益至上傾向,確保法律和政令的暢通。要加強綜合協調和分類指導,敢抓嚴管,不掩蓋問題、不回避矛盾。要建立健全責任制,嚴格執行責任追究的規定。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主動接受監督,以良好的政風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轉變。
二要確保責任落實到位。要充分發揮各行業主管部門的職能作用,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和“管行業必須管行風”的原則,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當前,在糾風工作中牽頭部門不牽頭、參與部門不參與的問題還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部門甚至對本行業發生的不正之風問題采取掩飾的態度,怕亮丑、怕揭短,客觀上縱容了不正之風的發生,影響了糾風工作的開展。今年的糾風工作,要逐項明確誰牽頭,誰參與。希望牽頭部門切實負起責任,制定具體方案,加強組織協調,狠抓工作落實,相關責任部門要積極履行職責,密切配合,綜合治理,年終向縣委、縣政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未列入專項治理的部門和行業也要結合實際,制訂具體措施,積極主動地糾正本行業中發生的問題,不要等這些問題成了“風”才去解決。縣直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履行監管責任,堅持抓機關帶基層,堅持解決問題與為群眾辦實事相結合,堅持糾風專項治理與樹立行業新風相結合,深入推進行業作風建設。
三要確保督促檢查到位。糾風辦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的作用,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研究工作推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為政府當好參謀。在督促檢查中,要深入基層,多聽群眾的反映。對糾風工作動作遲緩、措施不得力的,要督促限期整改;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一查到底,嚴肅處理;對檢查中發現新的侵害群眾利益問題要及時堅決制止,決不能讓其形成風氣;對頂風違紀的單位和個人,要抓住不放,快查快處,公開曝光;對疏于管理、失職瀆職的領導要嚴格責任追究。
同志們,做好糾風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任務艱巨。各級、各部門一定要以“*”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拓進取,扎實工作,不斷開創糾風工作的新局面,為加快我縣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