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全區交通會議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年交通工作會議是一次重要會議。會前,我專門報告了在北京開全國“兩會”的郭書記和馬主席,兩位領導都很重視,郭書記指示說:“*交通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合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一定要解放思想,抓住機遇,走出一條多元投資的路子,加快*交通發展。”馬主席專門給會議致信,要求要“圍繞加快*北部灣經濟區開發開放和把*建設成為連接多區域的國際通道、交流橋梁、合作平臺的戰略部署,掀起交通建設新高潮”。這充分說明了自治區黨委、政府對交通工作的高度重視。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黨的*精神和總書記在*考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交通工作的部署,認清新形勢,把握新機遇,以思想大解放為動力,興起交通建設新高潮,推動我區交通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等一下,黃華寬廳長還要對交通工作進行具體布置。下面,我先講兩點意見。
一、解放思想,把握機遇,增強新形勢下加快交通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交通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和促進作用。這是從普遍的、一般的意義上來講交通的地位和作用。還要從*具體情況來進一步看待和認識交通問題。交通建設在*經濟發展和開放合作全局中處于什么地位、起到什么作用,自治區黨委、政府對交通工作的要求是什么,這是我們搞交通的同志首先要把握好的,在這個問題上必須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使命。
(一)充分認識交通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
交通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來講,其地位和作用不是一般重要,而是非常重要,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把*區位這一最大的優勢發揮出來,必須依靠發達的現代化交通。我們經常講,*有很多優勢,比如區位、資源、政策等等,但最大的優勢是區位優勢。*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沿海、沿邊、沿江,區位優勢明顯,戰略地位突出。但這些優勢特別是區位優勢怎么發揮出來,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有發達的交通來支撐。如果沒有發達的公路、鐵路、港口、航空運輸,把*和周邊省份、和國內國外便捷地聯系在一起,沿海沿邊沿江又有什么用,區位優勢只能是在地圖上劃劃。所以,發達和完善的現代交通體系,是*把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前提條件,這是明擺著的,毋庸置疑。
第二,要實施自治區黨委、政府一系列重大戰略和部署,必須依靠交通推動。著眼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自治區黨委、政府講了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比如堅持把工業化、城鎮化作為主導方向和核心戰略,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著力做好“三農”工作,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抓緊實施《*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加快*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等等。這些決策部署怎么落實,一個重要的條件也是要靠交通來推動。我們經常講,*經濟落后主要是因為工業落后,而工業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交通不行。過去凡是工業好一點的地方,也都是因為交通條件比較好,比如柳州市。當前,我區要大力實施開放合作戰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加快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一個重要的出發點就是要循序漸進,從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開始。只有交通等基礎條件改善了,才能更好地布局產業、改善投資環境、承接產業。所以,加快交通建設是推動開放合作的基礎條件。
第三,要實現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依靠交通建設拉動。加快經濟發展,從需求來講,要靠投資、消費、出口共同拉動;從供給來講,要靠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共同推動。落實到具體行業,交通是一個關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發展和拉動投資、消費、出口增長的重要行業。據不完全統計,我區光是建設“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境內路段,就投入資金400多億元,其中約250億元直接拉動了機械、鋼鐵、水泥等產業發展,還有150億元轉化為消費支出,創造約2.2億個工日,提供直接就業機會66萬個。所以,交通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關鍵領域,是三次產業發展和三大需求增長的重要拉動,是實現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
我理解,正是基于以上考慮,中央領導同志和自治區黨委、政府把*交通發展問題看得很重。特別是總書記一再講講:*發展和改革開放,關鍵是要把基礎設施搞上去,尤其是要盡快改變交通的落后面貌,加快交通發展。這幾年自治區黨委、政府為加快交通發展,連續采取幾個大動作,分別與交通部、鐵道部、民航總局簽訂了加快項目建設的“一攬子”協議,把*交通提升到構建出海出省出邊國際大通道來定位,總投資約2500億元,并加快建設實施。當前,根據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新形勢的要求,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了興起交通建設新高潮的決策部署,意義重大而深遠。搞交通的同志一定要認識到交通建設對*發展的極端重要性,認識到我們肩負的重大職責。(二)清醒認識我區交通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要進一步增強危機意識。
過去五年,我區各級交通部門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推進交通建設、發展與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五年累計完成公路水運固定資產投資730.6億元,新增公路里程3.7萬多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1057公里;新建成內河港口生產性泊位37個,新增沿海萬噸級以上泊位15個,新增吞吐能力5012萬噸。出海出邊通道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西南出海公路通道*境段全線貫通,建成我國連接東盟的第一條國際大通道——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農村公路建設實現新突破,新建改建通鄉油路5538公里、通村公路31276公里,新增17個縣通二級公路、205個鄉鎮通油路、3417個行政村通公路。經過五年建設,到2007年底,全區公路總里程達到9.4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79公里;沿海和內河港口總吞吐能力達到1.06億噸,其中沿海港口吞吐能力6853萬噸。交通運輸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高,交通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增強。這里我還重點講一下,全區交通系統在今年1月中旬以來抗擊冰凍災害的斗爭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服從服務大局,全力以赴開展抗災救災保暢通工作,搶通受損道路,確保國省干線暢通,保障救災物資、鮮活農產品運輸和春運安全,為奪取抗災救災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交通系統的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親切的問候!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不足。總體上看,我區交通建設還不適應當前加快經濟發展和擴大開放合作的新形勢需要,突出表現在:一是出省出海通道不夠暢通。說是建設出海出省出邊通道,但*與相鄰廣東、湖南、貴州省還未形成暢通的高等級公路通道,尤其是通往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公路通道數量不足、等級不高。海上運輸通道薄弱,與我區擁有的沿海區位優勢不相稱。沿海港口大型碼頭、大能力泊位和深水航道少,吞吐能力和通過能力不強,港口一體化進程剛剛啟動。西南出海水運通道網尚未形成。二是路網建設和通達水平低。目前,全區二級以下公路占總里程比重高達89.45%,其中等外公路比重占近40%。農村公路總量不足,發展不平衡,行政村通公路率僅為81%,通班車率僅為79.8%。到2007年底,全區還有100個鄉鎮沒有通油路,2651個行政村沒有通公路。三是各種運輸方式銜接效率不高。公路、水路、鐵路、民航等運輸方式之間缺乏協調銜接,各種運輸方式內部的干線與支線、場站與樞紐、設備與設施、裝卸與運輸的發展不夠均衡,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
以上存在問題,從原因來分析,客觀上與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低有直接的關系,但我區交通發展與全國同行比、與區內其他行業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這就需要我們多從主觀上找原因。一是投資規模增長不夠快。從全國看,2007年我區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排在全國第18位,*年我區交通投資占全國交通總投資比重為2.8%,2003-2007年降低到2.5%。從區內看,過去五年,全區技改投資年均增長3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9%,而交通投資年均增長僅24.7%,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逐年下降。沒有交通投資的跨越式增長,怎么談得上興起建設新高潮呢,這是需要引起我們足夠重視的大問題。二是公路里程增加不多。2007年,我區公路總里程在全國排第22位,在西部12個省區市中排第9位;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在全國排第15位。三是重大項目推動力度不夠。比如“*”期間,我區規劃建設出省出邊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接點30個,計劃建成接點24個。到目前僅開工建設接點17個,建成7個,與規劃目標差距很大。四是投資融資渠道不寬。交通建設的投融資渠道比較窄,主要靠財政和貸款,投融資壓力很大。現行的投融資體制越來越不適應發展需要,區內投資主體不大不強,還沒有形成主體多元、體制靈活、良性競爭的投融資體系。
這些差距歸根結底,首先還是我們認識上有差距,導致工作中解放思想不夠、開拓創新不夠、協調推動不夠。在各級各部門中,“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單位總以為干得不錯,躺在成績上沾沾自喜;有些部門簡單化執行國家規定,什么都要等上級批文,很多工作被貽誤;有些地方滿足于過“小日子”,缺乏改革創新精神,缺乏敢冒敢進勇氣。思想不解放,工作不開拓,怎么來交通大建設、大發展。如果交通沒有作為、沒有大作為,交通在全區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會被削弱。形勢逼人,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樹立起強烈的危機感、緊迫感。
(三)牢牢把握新形勢下加快交通發展的新任務和新要求,要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
當前,我區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各項事業都在加快發展。從交通建設來講,也面臨著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迎來了“黃金發展期”。首先,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對交通發展寄予了厚望,對各級各部門來說既是鞭策更是動力。其次,*是國內為數極少的最有條件發展綜合交通網絡體系的省區之一,既能通江達海,又能出省出邊,交通發展潛力巨大,可以大有作為。再次,交通建設發展的客觀規律告訴我們,交通建設和產業發展不同,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建設周期,主要網絡框架形成后,投資規模將趨于下降。比如高速公路建設,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的高速公路從開始到建成持續了40年左右的時間,其中真正大規模建設也就20多年。我國是從*年開始大規模建設高速公路的,目標是要在2020年前基本建成全國高速公路網,也是20多年時間。*高速公路最終要修到6000-7000公里,從規劃的角度將持續到2030年左右。所以說,今后15-20年,是我區高速公路大規模建設期,我們一定要能快就不要慢,爭取提前實現。現在規劃都已經確定,項目已經擺在那里,沒有理由不加快推進。還有,我區其他運輸方式如鐵路、航空等也都在加快發展。鐵路方面,今后一段時期,我區境內鐵路建設總投資將達到1100多億元,今年就要力爭開工建設湘桂鐵路擴能改造、南寧至廣州高速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機場方面,南寧機場和桂林機場航站樓擴建年內就要開工。從這個意義上講,公路、水運不能落后。所以,抓住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交通建設的“黃金機遇期”,盡可能搞快一點,能快不要慢,這既是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也符合交通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們要樹立信心,搶抓機遇,把各方面工作都往前趕,興起新一輪公路水運建設的高潮。
二、扎實做好*年交通建設和發展的各項工作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自治區新一屆政府履職的第一年。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和自治區*屆人大一次會議對交通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講興起交通建設新高潮的重大決策。大政方針已經確定,關鍵是在具體工作中抓落實、抓推進。從公路水運來講,首先要明確今年的目標任務。總的指導目標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0億元以上,力爭搞得更快一點,增長速度達到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水平;新增高速公路300公里以上,力爭年末實現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2000公里,達到2100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8700公里以上;全面完成自治區50周年大慶獻禮項目和*年交通為民辦實事項目,年末新增73個鄉鎮通油路,基本實現全區所有鄉鎮通油路,新增500個建制村通公路、250個建制村通油路。從具體項目來講,要抓住幾個重點:一是新開工六寨至河池、宜州至河池、桂林至三江、陽朔至鹿寨高速公路,加快推進河池至都安、玉林至鐵山港、欽州至崇左、六景至欽州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建成岑溪至興業、全州至興安、桂林至陽朔、鐘山至馬江4條高速公路;二是加快建設防城港西灣和東灣10萬噸級航道工程、防城港鋼鐵基地專用碼頭以及沿海一批深水泊位工程,抓好西江擴能和右江梯級渠化工程建設;三是扎實推進農村公路建設。
興起交通建設新高潮,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交通工作,堅決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不折不扣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這里講幾個方面:
(一)明確工作職責,提高辦事效率。目標是指導,落實是關鍵。現在有這么一種不好的現象,有些工作領導開會了、布置了,回去以后沒有人抓落實,你講你的,我干我的;有的開會時表態很堅決,回去后這個理由、那個原因辦不了,這些都是作風不實的表現。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明確職責,落實責任,進一步轉變干部隊伍作風,進一步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辦事效率,特別對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的工作,對自治區領導開會布置的任務,要不講條件、不折不扣抓落實。
要落實部門責任分工,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廳、水利廳、交通廳、林業局、環保局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屬于本單位、本部門推進和審批前期工作的,要千方百計加快審批進度,不能因某個部門或某個環節出了問題而影響整個項目前期工作的進程,影響項目如期開工建設。同時各相關部門要負責對口落實國家有關部委的各項審批工作,加快項目的核準審批進度,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突出問題,切實推進交通建設項目發展。要繼續推行交通建設目標管理責任制,把交通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逐級分解落實到各有關單位和部門。各責任單位和部門要認真制定貫徹落實的具體方案,組織強有力的力量推進責任目標的實現。要把農村公路、農村客運站年度建設完成情況列入市、縣、鄉(鎮)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績效考核內容,落實配套資金,切實解決當前建設征地難、配套資金到位率低、工程進度遲緩等問題。
(二)做好前期工作,加快項目推進。
目前,我區不少交通項目推進不力,很多是卡在審批核準程序上。國家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嚴把土地、信貸閘門,嚴格執行環保、安全、節能等市場準入標準,客觀上給項目審批核準增加了難度。但也有不少消極等待國家批復的現象,在國家批復文件下來之前,所有可以交叉作業、大膽推進的工作都停滯不前。我們多次到國家發改委、交通部、國土資源部匯報交通工作,國家這些部門都是非常支持我區交通建設的,主要是我們的前期工作跟不上。我們講要創新工作思路,找到工作突破口,不是要和國家規定對著干。要在遵照國家有關基建程序前提下,結合實際開創性地開展工作,爭取在前期工作上贏得時間和先機。我們知道,前期工作涉及項目建議書、工可、用地預審、環評、水土保持設計、初步設計、設計文件審查等10多項內容,涉及發展改革、交通、環保、國土、水利、林業、鐵路、銀行等10多個單位和業主,項目從上報國家審批到開工要經過40多個工作環節,自治區層面審批的項目也需要20多個工作環節,一個項目審批完一般需要兩年左右時間。我們不能按部就班,等前一環節審批完后才開展下一環節的工作。對有關領導同志表態支持、列入國家相關規劃,大局已定的重大項目,比如列入《*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交通項目,就要解放思想,大膽放手去干。對獲得國家立項批復、建設條件基本成熟的項目要提前做好輔助工程、征地拆遷、外業測設等有關工作。對原來規劃在“*”后期建設的項目,可以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進行滾動調整,提前啟動開展相關工作,成熟一個建設一個。在這個過程中,各級領導要敢于負責,只要有利于推進項目建設的工作,都應該鼓勵大膽干,各級各部門都要積極營造這樣一個氛圍。
(三)完善政策法規,引導多元投資。
開放合作是加快我區交通建設發展的必由之路,規范有序是實現我區交通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很好地總結和汲取近年來采用BOT方式建設高速公路的成功經驗和教訓,注重從制度上、機制上營造有利于形成交通建設多元投資格局的環境和氛圍。自治區各相關部門要盡快修改完善《自治區經營性公路建設項目招商引資管理辦法》,盡快頒布實施,以利于規范我區高速公路招商引資工作和加強對BOT項目建設的運營管理,促進BOT項目健康有序發展,真正吸引有實力、講信譽的國內外投資者參與我區交通建設。二是要加快推進交通投融資體制改革,盡快完成*交通投資建設集團公司的組建工作,盡快運作起來,促進我區有分工、有合作、有競爭的多元投融資體系的形成。三是要繼續推行建設項目投資人招標制度,進一步規范招投標管理,推行公路設計施工總承包制度,探索推廣公路建設項目代建制。四是要認真貫徹執行《自治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細則》,堅持“建、管、養”并重,加大公路養護管理力度,爭取今年全區所有農村公路“有路必養”。要鞏固和擴大車輛超限超載運輸治理成果,綜合采取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加大治理工作力度,防止超限超載車輛損壞交通基礎設施。
(四)加強組織協調,嚴格督促檢查。
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樹立大局意識、配合意識,增強服務意識,改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和現場指導工作。一是要繼續實施自治區聯合督查制度,加強對全區交通重點項目,尤其是今年要開工、完工項目的督促檢查,及時通報工程建設進展情況和存在問題,講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確保建設進度和質量安全。二是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本地區交通工作的組織領導,積極協調發展改革、交通、國土、林業、公安及業主單位等,加強工作溝通與聯系,及時研究解決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力做好公路沿線征地拆遷和補償安置等工作,維護良好的施工環境。三是各級交通部門要加快工程設計、項目變更等的審批工作,進一步加強與項目業主溝通協調,主動指導項目業主制定科學的施工計劃,提高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水平,切實加快工程建設進度。
(五)強化行業管理,提升工作質量。
一是要強化工程質量管理。要從去年湖南省鳳凰堤溪大橋事故中汲取教訓,以對國家、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切實增強質量意識,在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始終把工程質量放在首位,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工程質量。二是要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化細化安全管理措施,大力開展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務必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加強公路、航道安全防護設施建設,重點抓好危橋、危險路段的整治改造,特別是要健全完善重要旅游道路的安全防護設施。三是要抓緊組織實施今年冰凍災害后的公路大中修和改造工程,加強災后評估研究,建立和完善交通應急保障長效機制。要切實加強交通隊伍建設和廉政建設,在全系統開展好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培養和建設一支愛崗敬業、作風過硬的交通干部隊伍,為交通大規模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同志們,交通工作艱巨而光榮,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全區各族群眾寄予了厚望。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切實領會好、把握好、落實好總書記講話精神,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迅速興起交通建設新高潮,推動交通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