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書記工業區會議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非常重要,也很及時。剛才,4家單位作了交流發言,沈堅副市長對工業功能區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下面,我再講幾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正確認識工業功能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推進工業功能區建設是實施“工業興市”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今年我市工業的發展勢頭要明顯好于去年同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工業功能區的發展有所恢復,工業功能區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的主要增長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在市區用于工業發展的空間越來越狹小的情況下,在市場競爭對產業集聚的要求越來越提高的背景下,在建設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越來越緊迫的形勢下,科學規劃好、和諧建設好工業功能區,是促進全市工業乃至整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
1、工業功能區是全市工業經濟的主要增長點。1-9月份65個功能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271.4億元,相當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27%左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4873.5);實現工業增加值228億元,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25%左右(全市工業增加值925.57)。功能區已成為全市特別是各區、縣(市)工業經濟的主要增長點。今年1-9月已有43個功能區(開發區)總產值超過10億元,占總數的66.2%,其中有14個功能區總產值超過30億元,功能區平均總產值超過20億元,預計今年有2個功能區(省級開發區)總產值突破100億元,功能區的地位和作用將不斷攀升。
2、工業功能區是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重要陣地。經過幾年的重點培育和提升,*形成了電子電器(通訊)、化纖、羽絨、服裝、機械、五金、包裝、制筆、鋼構、造紙、節能燈、體育用品、輕紡、針織、農產品加工等80多個具有一定規模優勢、產業化、特色化的城鎮工業功能區。正是這些特色功能區的支撐,使我市基本形成了電子信息、醫藥化工、機械制造、紡織服裝和食品飲料五大產業基地。城鎮工業功能區在促進產業集聚、深化產業分工、提升產業層次、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例如蕭山的紡織化纖、羽絨、鋼結構等已經成為蕭山工業經濟的金名片;余杭的家紡布藝、五金箱包、新型建材等已經成為同行業中的佼佼者;另外如富陽的通信電子、造紙、工藝玩具、體育用品;臨安的電線電纜、節能燈、精密元件加工;桐廬的針織輕紡、制筆、機械、醫療器械;建德的五金、化工、碳酸鈣;淳安的食品飲料等等,特色更加鮮明,優勢更加突出。工業功能區的這種產業特色不僅增強了集聚功能,而且造就了區域共性品牌,樹立了地區的形象。
3、工業功能區是擴大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1-9月份全市工業功能區協議利用外資8.82億美元,占全市的30.8%%;實到外資1.83億美元,占全市的12.8%;累計實到外資17.25億美元;利用市外資金122.10億元,占全市的74%;在7250家入園企業中,有三資企業656家。工業功能區不僅是工業企業的集中地,是民營經濟的集中地,也是外商投資的集中地,是我市擴大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
4、工業功能區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市要提升農業、建設農村、保障農民,解決“三農”問題,推進新農村建設,最主要的還是農村工業化問題,而發展特色城鎮工業功能區是農村工業化的重要載體。事實也證明,凡是工業功能區發展好的地方,地方經濟實力就強,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財力就足,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就好。提升特色城鎮工業功能區的建設水平,有利于加快農村工業化進程,有利于完善小城鎮功能,有利于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有利于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有利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業功能區建設事關新農村建設的大局,事關城鄉統籌發展的大局,事關*和諧穩定的大局。
二、正視問題,增強做好功能區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
工業功能區建設總體形勢不錯,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主要是聚集了產業,安置了就業,提供了稅收,保障了穩定。但也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發展氛圍不夠濃。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全市上下對工業功能區的認識產生了一定的波動。雖然隨著“城鎮特色工業功能區”地位的明確和幾個省級開發區的新批設立,形勢有所好轉,但無論是思想認識的統一程度,還是具體工作中的扶持力度,都沒有恢復到前幾年鄉鎮工業園區初創時的水平。不少基層的同志反應以前“一路綠燈”的情況沒有了。由于大張旗鼓加快功能區建設的氛圍有所弱化,基層實際工作的難度增加,不少同志產生了畏難、消極和觀望情緒。
2、發展空間不夠大。土地問題一直是近幾年困擾功能區建設的主要矛盾之一,其中包括用地指標、農保田調整、占補平衡、征地拆遷等難題。受供地情況制約,目前仍有一大批企業有入園意向卻無法及時落實用地,影響了投資積極性。除這些老問題外,不少功能區反應,先有項目后批地的做法,在實際操作中與功能區規劃和產業集聚產生矛盾,規劃上一般按產業劃分不同區塊,但按項目報批實際上導致以入園順序挨個連片開發,特別是在一些規模較大的開發區和功能區,這種情況更加突出。
3、發展資金不夠足。功能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一方面,在目前的形勢下,銀行對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放貸十分謹慎,不少金融機構實行只收不貸的政策;另一方面,即使銀行愿意提供貸款,功能區也無法找到有效的擔保(園區開發建設機構與鄉鎮政府脫鉤后更是如此)。受此影響,很多功能區只能以村委會借款、拖欠工程款等形式應付,資金鏈面臨嚴峻考驗,不僅無法進行新的基礎設施投入,同時也孕育了新的社會風險。
4、發展水平不夠高。一是部分功能區的產業層次偏低,主要還是靠消耗資源、廉價勞動力來維持生產,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壓力很大。二是功能區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大部分功能區啟動區塊或首期開發已經基本完成,前幾年已經入園的企業相繼投產運行,對園區后續服務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們一些功能區特別是一些鄉鎮功能區在生活設施、衛生綠化等方面的配套服務還跟不上,問題比較突出。
對于以上問題,各級黨委、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視,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通過改革的辦法、創新的舉措切實加以解決。
三、堅定信心,扎扎實實推進工業功能區建設
發展氛圍不濃、發展信心不足,是當前影響工業功能區建設的主要障礙。對于近一兩年一些干部出現的思想波動,我們也能理解。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我們的工作多少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這個關鍵時期,尤其需要同志們統一思想認識,堅定信心決心,積極應對形勢變化,迎難而上,開拓創新,扎扎實實做好工作。
1、營造氛圍,切實改善功能區的發展環境。沒有良好的氛圍,沒有廣泛的共識,就難以形成整體合力,已有的政策可能都難以得到完全貫徹。因此,必須注重氛圍的營造,這方面我們有幾件事情要做。一是要在不同的場合強調,市委、市政府對功能區的認識只有深化沒有弱化,發展功能區的態度沒有變化,推進功能區建設的決心沒有變化,全市上下、各方面都要認識到這一點。二是各有關部門都要全心全意為功能區建設出點子、想辦法,能網開一面的就網開一面,能做到一路綠燈的就一路綠燈,決不能因為形勢變化了而另眼相看,我們既要錦上添花、也要雪中送炭,但決不能釜底抽薪。三是加強輿論宣傳。各新聞媒體,尤其是市本級新聞媒體要多宣傳功能區對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多宣傳功能區對富裕當地百姓的促進作用。而對于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不是說要隱瞞、要回避,而是盡量采取內緊外松的辦法處理,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發展氛圍。
2、完善政策,加大對功能區建設的支持力度。功能區是我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因此,各方面的政策都要適當傾斜。關于具體政策,我看有必要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調研,比如說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問題、提高園區管理水平問題、構建區域技術創新體系問題,都要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創造性、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我市工業功能區政策是*年修訂的,經過近兩年的運作,有些情況發生了變化,對此各開發區和功能區也提出很多好的建議,必要時可以對現有政策進行適當的微調,或出臺針對問題更多,扶持力度更大的新政策。具體工作,請市經委、市財政局等先做前期的調研準備工作。另外,對于開發區和功能區反應的主管部門問題,這里再強調一遍,省級開發區和城鎮特色工業功能區的歸口主管部門為市經委,如有必要在適當時候在市委市政府文件中加以明確。關于功能區的管理干部問題,各區、縣(市)也可以搞些試點,只要在《公務員法》許可的范圍內,兼管也好,分管也罷,但必須要有專人來管,而且要管好,要在管理機制上下功夫,要在提高管理水平上做文章。
3、加強引導,促進功能區持續健康發展。當前重點要做好幾項工作:一要加強工業布局調整。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遵循空間均衡、因地制宜的原則,明確各類工業功能區的主體產業,引導企業向重點培育工業功能區集聚。二要深化“兩項制度、兩項活動”,工業用地指標盡量向功能區集中和傾斜,確保重大工業項目加快實施。同時要積極爭取列入省以上重大建設項目,最大限度地用足土地指標。三要開拓招商引資渠道。利用工業功能區環境條件不斷完善的有利條件,有選擇地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項目,帶動配套產業的發展,調整和優化工業功能區產業結構。
4、優化服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企業是工業功能區的主體,幫助入園企業做大做強、健康發展,是推進功能區建設的根本。各區、縣(市)政府,市級各有關部門,各工業功能區管委會在為企業服務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服務是無止境的,特別是在當前發展的關鍵時期,有許多問題和矛盾需要我們解決。我們的企業有很多發展中的煩惱,土地問題、規劃問題、資金問題、環保問題等等等等。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一定要真心誠意為企業服務,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幫企業所需,努力提高服務效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同志們,工業功能區建設不僅是一項經濟工作,也是一項政治任務,事關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學習貫徹*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工業功能區建設,為實現我市工業經濟翻番目標,推進*工業經濟再上新臺階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