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河道疏浚現場會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加快實施縣鄉河道疏浚,恢復提高河道引排能力,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是改善農村水環境,促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內容,是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措施。今天上午,會議組織參觀了*縣縣鄉河道疏浚和管理現場。會上,省水利廳將報告全省縣鄉河道疏浚情況,鹽城市、無錫市、*縣和靖江市將作交流發言。會議結束時,連珍副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各地要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先講一些意見。
近年來,全省各地根據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著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自*3年組織實施縣鄉河道疏浚以來,通過全省廣大干群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據統計,*3年至*4年,共疏浚縣鄉河道3700條,完成土方2.4億立方米,累計投入工程建設資金20億元。*5年度計劃疏浚土方1.5億立方米,目前已完成85%。河道疏浚工程的實施,提高了河道引排標準,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深受老百姓的歡迎。全省縣鄉河道疏浚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領導重視,精心組織。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縣鄉河道疏浚工作。李書記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加大農村水環境整治力度,綜合整治農村環境”。梁省長要求各地“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長效管理,發揮綜合效益,保證河道疏浚工程的順利實施”。連珍副書記多次深入基層,對縣鄉河道疏浚進行調研,并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省政府明確將縣鄉河道疏浚作為農村水利建設的重點。省水利廳每年都要召開專題工作會議進行部署,派出技術專業人員深入各地檢查指導,并及時召開現場會,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各地切實把實施縣鄉河道疏浚作為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重要內容,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強化對縣鄉河道疏浚的組織領導,重點部署安排,精心組織實施。去年,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強農村水利建設的意見》之后,淮安、宿遷、南通、連云港等市也根據縣鄉河道疏浚等農村水利建設需要,先后出臺了加強農村水利建設的措施意見,有力地推動了農村河道疏浚工程深入開展。
二是拓寬渠道,加大投入。針對農村稅費改革的新形勢,各地大膽實踐,積極探索農村河道疏浚多元化投入的新機制。*3年,省級財政在水利建設資金中統籌安排6000萬元用于縣鄉河道疏浚,*4年省財政安排增加到1億元,*5年調增至2億元,并明確用于農業土地開發的土地出讓金中的30%,主要用于以縣鄉河道疏浚為重點的農村水利建設。各級地方財政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據統計,前兩年市縣財政累計投入資金達2.7億元。特別是蘇州、泰州、鹽城等地對縣鄉河道疏浚在政策上支持,投資上傾斜,保證工程建設需要。在增加財政投入的同時,各地積極創新投入機制,不斷拓寬投資渠道,正確運用“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采取“政府引導、群眾參與、民主決策”的辦法,組織發動村民參與縣鄉河道疏浚。同時,積極開發水土資源,盡可能做到一土多用、以土換資,千方百計增加對河道疏浚的投入。
三是深入宣傳,廣泛發動。縣鄉河道疏浚事關群眾切身利益,能否有效地宣傳群眾、發動群眾,調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河道疏浚,直接關系到河道疏浚工程能否順利實施。各地通過廣播、電視、宣傳車、板報等多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實施縣鄉河道疏浚的意義、政策,爭取群眾對縣鄉河道疏浚的理解和支持。特別是通過實施縣鄉河道疏浚,呈現出河暢、水清、岸綠的優美環境,農村面貌有了較大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提高,群眾從中深深地體會到實施河道疏浚的重要性,從而更加支持縣鄉河道疏浚工作。
四是建管并重,效益顯著。各地切實加強河道疏浚工程項目的建設管理,嚴格按河道疏浚規劃組織實施,建立了項目分級管理責任制,實行了清淤經費與清淤土方掛鉤的補助辦法,調動了地方實施河道疏浚的積極性。在規范河道疏浚工程建設的同時,注重加強農村河道的管理。蘇州市各縣(市、區)都出臺了《縣鄉河道長效管理辦法》,實行市級財政獎勵,縣(市、區)和鄉級財政出資,建立城鄉河道維護的專業化管理網絡,并建立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和群眾代表參加的考核制度。鹽城、泰州、揚州等市通過“統一規劃、政府確權、競標管護、共同受益”的辦法,建立河道的長效管理維護機制,有效地落實了河道工程的管護責任,充分發揮了河道疏浚的綜合效益。
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提出要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省在大力推進“兩個率先”的進程中,提出要建設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實施縣鄉河道疏浚對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加快農村全面小康和現代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省境內河溝縱橫,湖泊眾多,水網密布。據統計,全省共有各級溝河120余萬條,累計總長44萬多公里,大部分建成于上世紀60、70年代,不少河道淤積嚴重。《*省*3—*7年縣鄉河道疏浚規劃》中確定的任務是:疏浚河道8000多條、37000多公里,土方量6億多立方米。經過三年的努力,全省已疏浚河道5700條,完成土方3.9億立方米,占一期規劃的65%。五年規劃疏浚任務完成以后,還有不少縣鄉河道急待疏浚,面廣量大的村級河道不少也急需清理,全省河道疏浚任務依然十分繁重。各地務必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措施上狠抓落實,切實加快河道疏浚步伐,確保河道疏浚任務的順利完成。
一、統籌規劃,全面推進。縣鄉河道疏浚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必須統籌規劃,綜合治理。各地要緊緊圍繞建設農村全面小康社會這一目標,按照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要求,把縣鄉河道疏浚工作納入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與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和城鎮化有機結合起來,與改善農村飲用水質、開展植樹造林和實施“三清”工程有機結合起來,與土地復墾、鄉村公路建設和小康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河道疏浚的綜合效益。要抓緊對現有河道淤積情況進行調查評估,盡快制定新一輪河道疏浚規劃。規劃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量力而行,講究實效。
二、創新機制,增加投入。各地要針對農村稅費改革后的新形勢,進一步建立健全政府投入引導、市場化籌資和依法組織農民投勞投資相結合的投入機制,保證河道疏浚工程的順利進行。各級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財政投入。各地用于農業土地開發的土地出讓金,要把農村水利建設特別是河道疏浚作為投入重點。要積極運用市場機制,拓寬資金渠道。合理開發水土資源,實現“一土多用、以土換資”。結合土地復墾,利用增加的土地籌措建設資金。通過拍賣工程冠名權等形式,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投入。要動員和鼓勵群眾參與,利用一事一議籌勞籌資。一事一議籌勞籌資原則上不得跨村使用,對于確需跨村的,由縣鄉政府組織受益鄉村,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采用借工、換工或有償用工等辦法,在一事一議籌勞限額內統一安排用工。在群眾自愿的基礎上,可以實行以資代勞。使用一事一議政策一定要嚴格規范,不得加重農民負擔。
三、強化管理,發揮效益。要嚴格規范農村河道疏浚的建設管理,對重點河道疏浚工程要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和施工監理制,加強疏浚工程的建設管理,努力降低工程造價,節約民資民力。農村河道疏浚的資金來之不易,必須嚴格資金管理,做到工程投資計劃向群眾公開,籌資籌勞方案向群眾公開,工程決算審計結果向群眾公開,工程竣工驗收請群眾代表參與,真正讓群眾放心,使群眾滿意。保證河道效益的充分發揮,重在不懈治理,貴在長效管理。要落實河道工程管理隊伍,明確管理經費渠道,建立農村河道工程的長效管理機制。要積極探索公益型工程競價承包、資源型工程競價租賃、效益型工程競價拍賣的方式,落實工程管理責任主體,切實加強河道的管理。
四、分級負責,落實責任。農村河道疏浚工作政策性、公益性、群眾性都很強。要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根據工程規模和受益范圍的大小,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原則上,縣(市、區)范圍內的跨鄉鎮河道疏浚,由各縣(市、區)政府負責組織實施。鄉鎮范圍內的河道疏浚,由鄉鎮政府組織實施。省財政對于縣鄉河道疏浚給予補助。水利部門要當好參謀,完善規劃,加強指導,強化督查。計劃、財政等部門要在計劃安排、資金落實等方面做好服務工作。建設、農林、衛生、環保等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共同做好農村河道疏浚工作。
當前,春耕生產已全面展開。各地要抓緊時間,盡快完成*5年農村河道疏浚任務,加快配套建筑物建設進度,確保今年各項農村水利建設任務順利完成。
同志們,實施縣鄉河道疏浚涉及面廣、惠及百姓,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強化措施,扎實工作,全面推進農村河道疏浚工作深入開展,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加快農村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