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鄉河道現場會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年省委1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大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力度,努力改善農村水環境”;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從縣鄉河道疏浚、整治農村水環境入手,綜合整治農村環境”。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這一部署。通過現場觀摩,交流經驗,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動員各方力量,加大力度開展縣鄉河道疏浚,帶動整個農村環境建設,真正將這惠及百姓、利涉各方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上午,我們參觀了*縣的縣鄉河道疏浚和管理現場,所到之處岸坡平整、水流順暢、環境整潔,大家普遍反映看了以后心情舒暢,感觸很多,啟發很大。下午,莉新副省長作了講話,對下一階段的縣鄉河道疏浚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各地要認真抓好落實。省水利廳匯報了全省縣鄉河道疏浚的進展情況,鹽城市、無錫市及*縣、靖江市作了交流發言,大家講得都很好。下面,我就縣鄉河道疏浚工作再強調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識,把縣鄉河道疏浚作為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抓手
省委、省政府對縣鄉河道疏浚工作高度重視,源潮書記、保華省長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把縣鄉河道疏浚工程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去冬今春以來,我帶領省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先后到泰州市、南通市及南京六合區就縣鄉河道疏浚進行了專題調研,聽了一些匯報,看了許多現場??偟母械?,各地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做了大量工作,進展比較順利。疏浚后的河道,重現水清岸綠的優美環境,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老百姓十分滿意。但是也應當看到,我省河道淤塞的問題非常突出。據我們了解,不少縣鄉河道10多年沒有清淤,有的甚至20多年沒有清淤,排蓄能力嚴重下降,水體污染相當嚴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過去罱河泥的方式,已經多年不搞了,有的地方雖然每年也搞一些河道清淤,但總體上力度不大,“清”趕不上“淤”。又如,向河道中亂扔廢棄物,一些河道變成了秸桿、垃圾的“填埋場”,加劇了淤塞和污染。水質富營養化,雜草叢生。還有河道清淤沒有形成有效的投入機制,稅費改革“兩工”取消后投入更為匱乏。隨著大型流域性工程建設標準的提高,縣鄉河道淤塞的矛盾更為突出。因為河道淤塞,水灌不上、排不出,削弱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河床抬高,影響了一些骨干河道的運輸能力;水體污染,對環境和群眾生活,甚至身體健康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影響。我們在農村基層調查,老百姓迫切地向我們反映,這件事已經到了非抓不可、不抓不行的時候了。各地各有關部門必須從實踐“三個代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從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高度,本著對老百姓生存環境、生活質量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開展縣鄉河道疏浚的重大意義,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
1、實施縣鄉河道疏浚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內容。我省河湖眾多,特別是縣鄉河網密布、水系發達,這是我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優勢;伴水而生、依河而居,是農民生存活動的顯著特點,河道是農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水是生命之源,水又是一把“雙刃劍”,治好了就能促進經濟發展,營造出一個舒心宜人的農村環境;治不好,就成為制約發展、影響穩定的隱患。對農村來說,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哪一條都離不開水。構建和諧社會,其中之一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特別是人水和諧,打造良好的水環境,創造良好的水生態條件。我們要把縣鄉河道疏浚作為改善農村環境、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工程來抓,著力恢復河道的排泄功能、灌溉功能、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重現水清、岸綠、景美的農村自然風光,給農民群眾一個優美的環境,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基本保障。
2、實施縣鄉河道疏浚是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有效措施。今年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把支持“三農”的政策集中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最基本的是要提高農田水利設施的保障能力。河道不暢通,水質不改善,不僅農業抗御水旱災害的能力難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難以保證,而且農產品的質量也難以提高。實施縣鄉河道疏浚工程,整治河川,保證河道灌得上、排得出,正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有效舉措。只有加快河道治理力度,提高農業生產的水生態環境,才能為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提供基本條件,才能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的提高。
3、實施縣鄉河道疏浚是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迫切需要。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現代農村、培育現代農民,是“三農”工作面臨的重大任務。要完成好這個重大任務,必須進一步提高水利服務“三農”發展的能力。實踐表明,抓好河道清淤疏浚,可以降低水位,提高行洪除澇能力;可以實現水暢其流,提高水源供給能力;可以做到流水不腐,提高河道自凈能力,這對于推進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提高廣大農民群眾整治環境、保護生態的自覺性,促進人的素質的提高。我們要把縣鄉河道疏浚作為當前農村水利建設的著力點,提高、完善現有灌溉、排水、供水設施標準,為建設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障、水資源保證、水環境保護能力。
二、突出工作重點,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
根據水利廳匯總編制的縣鄉河道疏浚規劃,從*3年至*7年,五年要完成8067條縣鄉河道疏浚、總土方6億方的任務。我們要作為硬任務、硬指標來完成,能快還要快一點。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突出重點,科學規劃,增加投入,強化管理,促進縣鄉河道疏浚工作深入開展。
(一)總結經驗,分類指導。各地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縣鄉河道疏浚工作,在組織形式、宣傳發動、投入機制、強化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許多好的經驗。剛才四個市、縣分別作了典型發言,各有側重,各有特色。省水利廳要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對各類經驗加以總結,在面上推廣,為保證五年規劃任務順利完成和下一步河道疏浚的全面實施創造條件。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各地要針對不同條件、不同要求,加快典型培育,用典型的經驗推動縣鄉河道疏浚的順利實施,用眼見為實的現場激發縣鄉河道疏浚工作的干勁。
(二)突出重點,整體推進。河道清淤面廣量大,必須突出重點,分期有序組織實施,不要“平分秋色”、遍地開花。各地要分類排隊,縣有縣重點,鄉有鄉重點,抓淤塞最嚴重、最迫切需求整治的河道,突出重點,集中力量和資金,一條一條突破,一條一條擴展,搞完這一輪再搞下一輪。過去一些好做法,我看現在還要繼承和發揚。要針對農村勞務輸出的新情況,大力組織機械施工,努力做到常年搞、由專業隊伍搞,提高質量和效率。要統籌考慮,整體推進,動員其他部門的力量參與進來,多宣傳、多商量、多溝通,與復墾造田、植樹造林、交通航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緊密結合,發揮綜合效益。
(三)轉變觀念,創新機制。在農村市場經濟不斷加快發展和農村稅費改革不斷深入的新形勢下,搞農田水利建設,包括河道清淤,都必須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牢牢確立市場意識、民主興辦和民主管理的意識,積極探索新途徑、新辦法和新機制。一是動員機制。要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使農民群眾真切地感受到河道清淤既是黨和政府的事,也是自己的事,調動他們積極參與的主動性。鎮江市在今年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的交流發言中提到,句容市天王鎮在“雙清雙美”活動中,通過一份公開信,動員了6000名群眾連續義務勞動七天,徹底改變了浦溪河的面貌。群眾出了力、流了汗,還連夸黨委、政府做得好。事實表明,只要我們工作做到位,群眾對河道疏浚這樣關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好事、實事是會大力支持、踴躍參加的。二是投入機制。要加快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導、市場化籌資與引導群眾投勞投資相結合的農村河道疏浚投入機制。特別是對市場化機制要很好地研究利用。前幾年,我們進行的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調動了全社會投入的積極性,說明市場機制的潛力很大。河道清淤可以“一土幾用”,造田可以賣錢,堤上植樹可以承包、拍賣,關鍵看會不會運作。希望各地在這方面多動腦筋、多想辦法。三是管護機制。河道清淤整治后,如果正常的管護機制沒有建立起來,后續管理跟不上,過不了幾年它還是要淤塞。所以要認真研究并加快建立管護機制。對公益性河道工程原則上由政府或集體負責管理和養護,對部分群體受益的河道工程主要由受益的群體出資進行管理和養護,對完全由市場運作的經營性河道工程由投資主體進行管理和養護。要落實工程管理責任主體,建立農村河道工程的長效管理機制。
三、加強組織領導,推進縣鄉河道疏浚工作扎實開展
實施農村河道疏浚工程,必須加強組織領導,真正把農村河道疏浚擺上各級各有關部門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到地方城鎮建設、環境保護、衛生防疫、鄉村道路、土地復墾等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之中。一是市、縣、鄉黨委、政府的主要負責同志要關心支持農村河道疏浚工作,主動協調解決農村河道疏浚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分管負責同志要高度重視,積極組織開展好農村河道疏浚工作,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鼓舞人心、百姓擁護的成效來。二是按照分級管理、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原則,層層明確任??好事辦實辦好。三是農村河道疏浚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各相關部門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形成合力。農村工作、計劃、財政等部門要在政策調研、計劃安排、資金落實等各方面做好服務工作,積極推進農村河道疏浚工作。農林、建設、交通、環保、衛生等相關部門要在規劃制訂、方案實施等方面,對能夠結合實施的項目統籌兼顧,提高河道疏浚的綜合效益。各級水利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在河道疏浚的規劃設計、施工組織、質量控制等各方面盡責盡力。
同志們,實施農村河道疏浚是惠民利民的事業。各地各有關部門必須從貫徹“三個代表”、實現“兩個率先”的戰略高度,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大力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方略,認真抓好這次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進一步統一思想,勇于創新,突出重點,加大力度,扎扎實實地推進縣鄉河道疏浚工作,為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