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省政府召開這次全省水利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認真總結*6年度全省水利工作,研究部署明年水利工作任務,進一步加大水利建設力度,加強城鄉水環境整治,為“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上午,大家參觀了常州市水利建設與管理工作現場。馬上,振霖同志將通報*7年水利重點工程建設計劃安排意見,常州、蘇州、南通、徐州、連云港、鹽城等市政府負責同志還將作會議發言。下面,我先講幾點意見。
一、積極開拓進取,*6年全省水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6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持續快速增長,可望突破2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有望超過3500美元。全省農村繼續保持經濟快速發展、農民收入較大幅度增長的好形勢,預計全省農村gdp將達到9600億元,同比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800元,同比增長10%左右。一年來,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加強水利建設,強化水利管理,推進水利改革,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防汛防旱工作取得全面勝利。今年汛期,我省蘇北特別是里下河地區發生了較為嚴重的雨澇災害。省防指精心組織指揮,加強科學調度,全力組織抗災。沿海四大港、江都站、泰州引江河高港站以及剛剛建成的寶應站等全力排澇,里下河地區累計抽排、自排澇水34.5億立方米。鹽城、淮安、揚州、泰州、徐州、連云港等地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災,層層落實責任,動員干部群眾全力抗災,把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進入9月中旬以來,淮北地區出現比較嚴重的秋旱。徐州、連云港等地加強用水調度,集中力量做好抗旱工作,保證了受旱地區群眾生產生活的正常秩序。據初步分析,今年全省防汛防旱減免災效益達72億元。
(二)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進展順利。今年,全省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總投資45億元,預計到年底建設任務可以全面完成。新一輪重點治淮工程起步實施,東調南下新沂河整治工程開工建設,??跇屑~基本建成,其它工程正在積極推進。南水北調工程加快實施,三陽河潼河寶應站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劉山站、解臺站基本建成,藺家壩站、淮陰三站、淮安四站及江都站改造工程、駱馬湖水資源控制工程正在抓緊實施。海堤達標建設加快推進,開工建設60公里重點海堤防護工程,其中連云港市的海堤防護工程三年任務一年基本完成。9座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基本完成,60座小水庫加固改造已經完成。城市防洪工程加快推進,城市水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長江治理、區域水利建設等其它重點工程完成年度計劃目標。在加快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望虞河和太浦河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三)農村水利建設成效顯著。各地深入開展以河道疏浚整治、灌區節水改造、丘陵山區水源工程、圩區綜合治理、農村安全飲水、水土保持等六大工程為重點的農村水利建設。全省共計投入1.1億個工日,投入資金32億元,疏??h鄉河道土方2.34億立方米,修建小溝以上建筑物3.7萬座,續建21個大中型灌區改造工程,修復整治圩堤2280公里。各地結合農村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積極組織實施村莊河塘疏浚整治,累計完成土方1.68億立方米,超額完成了計劃任務,取得了溝通水系、改善水質、優化環境、提升引排功能的綜合效益。
(四)水利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規劃管理不斷加強。全省湖泊保護規劃省政府即將批復,“十一五”水利發展規劃全面完成,全省水資源綜合規劃、城市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基本完成,全省水系規劃和沿海水利規劃正在編制。水資源管理力度不斷加大。節水型社會建設穩步推進,工業萬元gdp用水量實現了下降4%的目標。大力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加強水功能區和水資源管理,嚴格地下水管理。建設管理不斷規范。嚴格執行“四項制度”,全省水利工程建設在施工、監理、重要設備和材料等方面的招標率均已達到100%。工程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加強對水管單位的考核,推進管理現代化建設,全省有20個水管單位達到省三級以上標準,促進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充分發揮。
(五)水利改革穩步推進。全省水管單位體制改革取得較大進展,公益性水利工程的財政保障政策正在落實,積極探索建立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市場。水利投融資機制改革逐步深化。在城市水利建設中,把城市防洪工程、供水工程、水環境改造工程和城市土地開發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建立了政府引導、市場化籌資的城市水利建設機制。在農村水利建設中,積極開展小型水利工程“民辦公助”試點,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初步形成了以政府補助與群眾投工投勞、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相結合的農村水利建設投入機制,水利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水利工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從防洪保安的要求來看,部分流域防洪標準偏低,沂沭泗地區只有20年一遇,滁河、水陽江只有10年一遇。全省大部分城市還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有2個省轄市僅達到20年一遇。從水資源保證的要求來看,我省淮北地區、沿海地區、丘陵山區仍然存在缺水的威脅,75%保證率缺水29億立方米,95%保證率缺水51億立方米。從水環境保護的要求來看,部分地區河湖水質污染和水環境惡化的局面還沒有得到根本遏制??偟膩碚f,水利工程體系標準還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人民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的一些水問題還沒有得到完全解決,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水利建設與管理工作還不平衡,水利發展的體制性障礙還沒有根本排除。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在今后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二、認清形勢任務,進一步明確新時期水利發展思路
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全面達小康,建設新*”的奮斗目標。這些重大決策部署,都對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要求進一步轉變治水思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進一步加強農村水利工作,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要求進一步提高水利的保障能力,日趨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進一步改革創新水利發展的體制機制。水利工作要緊緊圍繞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進一步調整治水思路,加快水利發展步伐,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預見性,努力把水利工作融入到“兩個率先”發展戰略中去,融入到建設新農村的偉大實踐中去,融入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中去,使水利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改善生態環境服務,為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服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要進一步調整治水思路,注重做到“四個堅持”。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水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問題,切實改善和提高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二是堅持人水和諧。遵循水的自然規律,在治水的同時,自覺約束人類活動,堅持在保護中開發,防止人對水的侵害,切實維護河流、湖泊的健康生命。三是堅持統籌兼顧。統籌安排水安全、水資源和水環境整治,統籌實施流域治理和區域治理,統籌推進城市水利建設和農村水利建設,統籌考慮水利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充分發揮水利工程體系的整體效益。四是堅持依法治水。不斷完善水法規體系,堅持依法行政,強化依法管理,嚴格依法辦事,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維護良好的水事秩序。
要進一步加強水利工程體系建設,注重提升“四個能力”。一是防洪減災能力。以保障全省經濟社會安全為核心,建設高標準的防洪除澇工程體系,提高整體綜合防洪除澇能力。二是水資源供給能力。以水資源優化配置為核心,以節約保護水資源為重點,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逐步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三是水環境保護能力。以保障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為核心,加強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超采控制等水環境綜合治理,創造一個和諧的水環境。四是水利的服務發展能力。促進水利與經濟社會、資源及環境的協調發展,??水利服務發展水平。
要進一步加快水利事業發展,注重推進“四個創新”。一是體制創新。大力推進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完善水利建設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鄉鎮水利站改革。二是投融資機制創新。在堅持政府投入為主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導向作用,建立適應各地實際的水利投融資渠道,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導、市場化運作為補充、群眾積極參與的多元化、多渠道水利投入機制。三是科技創新。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全面提高水利科技水平。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設,為水利現代化建設提供支撐和保障。四是管理創新。加強水利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現代化建設,提高水利管理水平;創新水利建設管理機制,提高水利投資效益;建立健全水資源節約保護管理體系,加強水環境保護,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三、狠抓重點環節,全面完成*7年水利工作任務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全省水利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建設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人水和諧的治水理念,圍繞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利益的突出水問題,著力加強水利工程體系建設,著力加強城鄉水環境整治,著力加強河湖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創新水利機制,拓展水利功能,不斷提高防洪減災能力、水資源供給能力、水環境保護能力和水利服務發展能力,為實現“全面達小康,建設新*”的奮斗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在具體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力推進以治淮工程建設為重點的水利工程建設,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7年全省水利重點工程計劃投資48億元,主要實施以下重點工程建設。一是加大治淮工程建設力度。根據國務院要求,*7年我省治淮骨干工程要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總體工作量完成投資的80%以上。主要任務是加快實施新沂河整治工程,全面完成??跇屑~工程,行蓄洪區安全建設和洼地治理完成年度工程建設任務,起步實施中運河及駱馬湖堤防和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新沭河治理和沂沭邳整治工程。治淮工程建設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淮河流域各地要按照計劃任務,精心組織安排,突出工作重點,加強前期工作,強化建設管理,加快建設進度,不折不扣完成新一輪治淮工程建設任務。二是加快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全面完成劉山站、解臺站、淮安四站、駱馬湖水資源控制工程;基本完成藺家壩站、淮陰三站,繼續實施江都三站、四站更新改造。開工建設揚州、淮安等市截污導流工程,確保明年底初步具備送水出省條件。三是加大水庫除險加固力度。主要任務是完成西雙湖、慶安、崔賀莊等3座中型水庫和80座小型水庫的除險加固建設。各級政府作為水庫安全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領導,落實年度實施計劃,確保水庫除險加固任務順利完成。四是積極開展區域治理工程建設。實施里下河及沂北、南四湖湖西地區和太湖區域的洼地治理,推進滁河、秦淮河防洪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區域防洪標準。同時,根據沿海開發戰略需要,力爭盡快起步實施通榆河北延工程。五是加快海堤達標工程建設步伐。按照三年完成海堤達標的要求,繼續實施連云港市、鹽城市、南通市、省鹽業集團的海堤防護和涵閘加固工程,促進沿海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六是全面推進城市防洪工程建設。要把城市防洪工程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工程建設力度,統籌安排城市防洪、城市飲水安全、城市水環境整治及城市水文化建設,大力推進省轄市城市防洪排澇的關鍵控制建筑物和骨干排水河道工程建設,加大開發區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建設以中心城區為重點的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力爭到“十一五”末城市防洪全面達標,保證城市防洪安全,打造城市優美環境,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二)努力加快以農村河道疏浚為重點的農村水利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基礎。各地要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村水環境、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切實加強農村水利工作,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9月份,省政府召開全省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全面部署以農村河道疏浚為重點的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各地要根據部署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實施進度,全面加快農村水利建設。要將農村河道疏浚與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有機結合起來,與加強村莊規劃建設、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溝渠田林路配套、橋涵閘站并重,確保疏浚整治縣鄉河道土方2億立方米、村莊河塘土方1.5億立方米的任務順利完成,充分發揮河道疏浚的綜合效益。要認真組織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切實解決農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加快灌區節水改造步伐,確保工程建設的節水成效。積極實施圩區綜合治理,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對于實施“民辦公助”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要充分宣傳政策、發動群眾、引導群眾,真正體現出“民辦公助”的特點,廣泛調動農民群眾參與農村水利建設的積極性。
(三)著力加強以水資源節約保護為重點的水資源管理工作,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創造良好的水環境。要切實加強水資源的節約保護,促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一是加強水功能區管理。要以水功能區管理為重點,加強水環境的整治和保護。要全面完成1315個水功能區納污能力的核定工作,落實污染物削減措施,按水體納污能力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在已經批準的水功能區內,要劃定禁止和控制排污區域。加大排污口的整合治理力度,嚴格新設排污口審批。加強省、市、縣界水功能區水質監測,定期考核公布行政區域水功能區達標率,使全省水環境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二是大力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各地要按照《關于加快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的意見》的要求,大力開展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城市、節水型農業等各類創建活動,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徐州、張家港兩個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單位和12個省級節水型社會試點單位,要按照規劃要求,落實各項措施,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取得明顯的節水成效。三是強化飲用水源地保護。各地要抓緊編制城市飲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建立和保護后備水源地,加大水源工程、水源涵養、生態修復工程和水量水質監控體系建設,改善飲用水源地水源條件。不斷完善飲用水源地應急預案,建立應急管理體系,確保飲用水源地安全。
(四)致力強化以河湖管理為重點的水利管理工作,為提高水利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創造基礎條件。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方面。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從過去直接組織實施水利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逐步轉移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要加強規劃管理,不斷健全水利規劃體系,提高水利規劃的科學性、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持按規劃立項審批和安排計劃,提高科學治水水平。各地要進一步加大水資源綜合規劃、河網水系規劃、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等的編制力度,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加強建設管理,探索項目法人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的有效實現形式,嚴格執行“四項制度”,確保工程質量。要加強河湖管理。河湖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內容和薄弱環節。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沿江、沿河及水庫湖泊周邊的涉水開發建設項目日漸增多。一些地方非法圍墾河湖灘地,“與河爭地”的行為時有發生,影響了河湖行蓄洪能力和水資源的調蓄能力。各地要高度重視,堅持依法管水、科學治水的原則,強化對涉河事務的管理,健全河湖管理體制,加強河湖水域管理,建立涉水項目審查、審批責任制,嚴格審查、審批涉水項目。要加強依法管理,堅決糾正和查處河湖范圍內建設項目的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河湖水域不受侵犯。同時,要加大打擊非法采砂力度,保證水利工程抗災能力的充分發揮。
(五)強力推進以水利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的水利改革,為水利事業發展注入強大活力。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水利工作既面臨著促進發展的新機遇,也面臨著前進道路中的新挑戰。只有通過不斷深化改革,用改革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才能促進水利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一是加快推進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加大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力度,落實公益性水管單位管理維護經費,進一步完善內部改革。大力推行管養分離,逐步建立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市場。二是推進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水利建設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創新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健全質量安全保證體系。積極探索代建制,推行設計招投標制,建立規范有序的水利建筑市場秩序,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和投資效益。三是積極開展鄉鎮水利站改革。要抓住鄉鎮機構改革的機遇,加強鄉鎮水利服務體系建設,明確鄉鎮水利站公益性職能,確定人員編制,落實人員經費,充分發揮鄉鎮水利站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水利技術指導和服務功能。四是深化水利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大財政對水利建設的投入力度,發揮政府資金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規范農村“一事一議”政策,積極引導農民投勞投資興修水利。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采用多種形式,放寬政策條件,積極鼓勵和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農村水利建設。綜合開發利用水土資源,做到以土換資、以水生財,加快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籌資的水利投入機制。
(六)全力做好以防洪保安為重點的防汛防旱工作,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提供重要保障。防汛防旱工作,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始終堅持把防汛防旱工作擺在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防汛防旱工作。要認真組織開展汛前大檢查,及時處理度汛隱患;修訂完善各級水旱災害應急預案和防臺風預案,切實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加大河湖清淤清障力度,保證河湖行蓄洪能力;加強防汛指揮系統建設,提高整體防汛應急指揮能力。各地要狠抓關鍵措施,嚴抓防汛責任,細抓各項準備,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大江大河大湖、大中型水庫、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線安全,確保城鄉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確保安全度汛。
四、加強組織領導,為做好水利工作創造良好環境
*7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關鍵一年。切實做好*7年水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地各有關部門務必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確保各項水利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一)要擺上重要位置。做好水利工作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各級政府要把水利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政府負責同志要主動關心支持水利工作,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認真抓好水利改革發展工作。要進一步健全考核制度,把水利工作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范圍,層層分解任務,明確工作職責,狠抓措施落實,促進水利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
(二)要形成工作合力。水利工作涉及到計劃安排、政策落實、資金投入等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門大力支持、形成合力。水利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精心搞好水利建設規劃、設計和施工組織工作,認真落實突發性涉水事件的應對措施,提高應急處置能力。計劃、財政等有關部門要在計劃安排、資金落實上做好相關工作,保證工程建設需要。國土、建設、交通、農林、環保、海洋與漁業、氣象、農業資源開發、林業等部門要根據部門職責,密切配合,共同促進水利事業加快發展。
(三)要加大投入力度。公益性水利工程主要依靠政府公共財政投入。各級政府要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調整支出結構,增加預算內資金對水利的投入。有的地方配套資金不到位,影響工程進展的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各地要根據省政府的要求,保證公共財政對水利投入達到可用財力的2至4%,繼續收足用好防洪保安資金、水利建設基金、水資源費和農重資金,認真落實土地出讓金中15%用于農業土地開發、水利建設的政策,多渠道增加水利建設投入。
(四)要切實抓好當前。當前,正值水利建設的黃金時期。各地要在前階段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宣傳發動,抓緊部署安排,認真組織實施,加大重點水利工程和農村水利建設力度,積極營造大干冬春水利建設的良好氛圍,確保按計劃完成各項工程建設任務。
同志們,做好*7年水利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省十一次黨代會精神,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實現“全面達小康,建設新*”的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以優異的水利工作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