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會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在全省上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之際,省政府召開這次全省水利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回顧總結*7年度水利工作情況,認真分析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部署明年全省水利工作任務,進一步加快水利事業發展步伐,為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會上,省水利廳振霖同志將通報*7年全省重點水利工程計劃完成情況和*8年安排意見,省財政廳曉平同志將對財政資金安排和使用管理提出具體要求。南通、南京、無錫、徐州、連云港、泰州市和海門、溧陽、東臺市政府負責同志將進行交流發言。下面,我先講幾點意見。
一、團結奮進,*7年全省水利工作成效顯著
即將過去的*7年,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全省經濟保持了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態勢,經濟增長的質量明顯提升,經濟發展的協調性顯著增強。預計全年gdp將達到2.5萬億元,人均gdp4300美元左右,財政總收入超過500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6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6400元,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以來,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加強水利建設,強化水利管理,推進水利改革,在提供水安全保證、水資源保障和水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抗御淮河洪水、里下河內澇取得全面勝利。今年汛期,我省淮河流域遭受大洪水襲擊,里下河地區發生嚴重內澇。面對突發災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防指周密部署,科學調度水利工程,洪澤湖四條泄洪通道累計泄洪433億立方米。各地迅速組織發動群眾,各級領導靠前指揮,加強行洪河道、圩堤防守,運用各級排澇站和臨時機泵,全力搶排里下河地區澇水65億立方米,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災害損失。據統計,今年全省防汛防旱減免災效益達56億元。
(二)應對太湖藍藻突發危害初見成效。今年5月初,太湖藍藻提前暴發、影響無錫市飲用水事件發生后,省政府成立了應急領導小組,全面啟動應急機制。水利部門充分運用現有工程,采取調水引流、引清釋污,關閘截污、控制排放,加強監測、預測預警等一系列措施,積極做好應急工作。望虞河累計抽引江水22億立方米,入太湖13.5億立方米。通過實施引江濟太等措施,太湖水質明顯好轉,有效緩解了藍藻危害。
(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進展順利。今年全省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投資計劃45億元,年底前可順利完成年度任務。新一輪治淮工程建設積極推進,東調南下新沂河整治工程全面建設,海口樞紐已經建成。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抓緊實施,劉山站、解臺站、駱馬湖水資源控制工程基本建成,淮安四站、藺家壩泵站主體工程已經完成。海堤達標工程建設按計劃推進,完成海堤防護及保坍工程88公里。城市防洪建設加快推進,無錫、蘇州、鎮江、徐州等地一批集防洪保安、水資源供給和水環境保護于一體的城市水利工程建成并發揮作用。水庫除險加固順利推進,完成3座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改造任務,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力度也不斷加大。里下河等地區應急治理全面啟動,通榆河北延工程開工建設,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
(四)農村水利建設全面推進。農村河道疏浚取得新的進展,全年疏浚縣鄉河道2900條,整治村莊河塘59077條(個),共完成土方4.63億立方米,取得了顯著的綜合效益。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丘陵山區水源工程、圩區綜合治理、水土保持等農村水利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省共計投入工日8450萬個,累計完成投資38億元,興建小溝以上建筑物4萬座,新建和改造泵站2148座,修復整治圩堤2385公里,新建和改造塘壩1817座,增加蓄水*0萬立方米,農村水利建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五)水資源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積極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相繼出臺實施了《關于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意見。徐州、張家港、南京三個全國試點市節水型社會建設深入開展,列入八大行業節水行動的企業共753家,預計可形成6億立方米的年節水能力。水資源保護力度加大,完成全省水功能區納污能力核定,分批核準公布全省重要飲用水源地,加強對主要飲用水源河湖水質監測保護,強化入河排污口管理。通過加強水資源的管理與保護,促進了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六)水管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各地突出抓好分類定性和經費測算與落實兩個關鍵環節,積極實施內部改革,穩步推進管養分離,加快推進水管體制改革。截止目前,全省有改革任務的79個縣(市、區)中已有65個縣(市、區)基本完成了改革任務,完成率為82%,10個省轄市通過了省級驗收,其它市縣有望在年底前后基本完成改革任務。通過水管體制改革,完善了機構設置,優化了管理隊伍,提高了管理水平,增強了水管單位競爭力,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七)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實工作穩步推進。按照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各地結合自身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到目前為止,全省水庫移民后期扶持人口登記核實工作已全部完成;按照“一個盡量、兩個可以”的原則,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聽取移民村原住村民意見的基礎上,合理確定了扶持方式;全省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規劃綱要已初步完成;首批資金直補兌現工作已全部結束,項目扶持工作全面啟動。
雖然一年來全省水利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水利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如水利功能體系尚不完善,區域治理相對滯后,一些地方水利投入不足;節水型社會建設尚未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水環境保護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河湖管理相對薄弱,違法侵占河湖的現象依然存在;水利改革與創新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等等。對于這些存在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在今后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二、統一認識,進一步明確水利工作的新要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部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中,多處涉及水利工作。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視,是黨中央對新時期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們要深刻領會、全面把握黨的十七大精神,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調整治水思路,轉變治水理念,改進治水方法,努力促進水利事業持續協調發展。
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水利事業發展,必須確立四個理念。一是以人為本。堅持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水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問題,切實改善和提高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讓水利發展的成果惠及百姓。二是人水和諧。堅持遵循水的自然規律,在治理水患災害的同時,自覺約束人的活動,做到自律式發展,防止人對水的侵害,維護河湖的健康生命,有效保護水資源、水環境。三是又好又快。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首先滿足“好”的需求,提供良好的水利服務,在水利建設、管理、改革各個環節都立足“好”字當頭,堅持“好”字優先,不斷加快水利現代化進程,促進水利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四是可持續發展。通過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高效利用、綜合治理、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和科學管理,滿足飲水安全、防洪安全、糧食安全、經濟發展用水安全、生態用水安全,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水利事業發展,必須明確四個重點。一是服務發展。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淮河治理、太湖整治、南水北調、海堤達標、區域治理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全力做好防汛防旱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各種水患災害損失,進一步完善防洪保安、水資源保障、水環境保護工程體系,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水利支撐和保障。二是關注民生。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優先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大力開展水庫除險加固,積極推進城鄉河道疏浚整治,加快灌區節水改造,認真落實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三是節約資源。統籌協調生活、生產、生態用水需求,以水資源統一管理、優化配置為手段,通過法律、行政、經濟等多方面的措施,強化社會公眾節水意識,大力推行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四是保護環境。加強水功能區管理,嚴格河湖排污控制,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產生活對水體的污染。加強水資源調度,注重河湖生態修復,提高水體自凈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和nbsp;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水利事業發展,必須落實四項舉措。一是綜合治理。對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環境污染等問題統籌考慮、綜合治理,做到興利除害結合,開源節流并重,防汛抗旱并舉,建設管理齊抓。二是統籌協調。堅持流域與區域統籌治理,城市水利與農村水利統籌發展,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統籌運用,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促進水利協調發展。三是深化改革。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調節相結合,深化各項改革,重點抓好水利投融資體制改革、水利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和鄉鎮水利站改革,為水利事業加快發展提供動力源泉。四是開拓創新。在水利建設與管理的各個領域開展創新變革,大力推進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以創新促發展,以創新求突破,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進程。
三、狠抓落實,全面完成*8年水利工作任務
*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作出的戰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做好明年的水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人水和諧的治水理念,圍繞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利益的突出水問題,加大水利工程建設力度,強化河湖管理與保護,大力推進城鄉水環境綜合整治,深化水利改革,不斷提高防洪減災能力、水資源保障能力和水環境保護能力,為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在具體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快推進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水利工程防災抗災標準。明年全省重點水利工程總體建設規模達56億元,其中省級計劃安排投資26億元。一是大力推進治淮、海堤達標、水庫除險加固等防洪工程建設。治淮工程要基本完成東調南下二期主體工程建設任務,完成新沂河整治工程,加快實施中運河整治及駱馬湖堤防加固、新沭河整治、沂沭邳整治等工程。海堤達標工程要確保*8年基本完成,連云港、鹽城、南通市要下大力氣加快海堤達標建設進度。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要按照確保*9年基本完成的要求,抓緊實施沙河、龍墩河等6座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完成80座小水庫除險加固任務。二是積極實施南水北調、通榆河北延等供水工程建設。南水北調工程要起步實施運西線工程建設,全面完成淮安四站及輸水河道、駱馬湖水資源控制工程、藺家壩站工程、淮陰三站和江都三站工程,加快江都四站工程建設,爭取開工建設泗洪、金湖、劉老澗站等一批新項目。加快江都、淮安、宿遷三市截污導流工程建設,新開工徐州市截污導流工程,為實現調水目標創造條件。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要加快推進,加快實施新沂河北堤涵洞、灌北泵站、善后河地涵等工程,組織實施灌河地涵、穿新沂河南堤涵洞工程,擴浚八一河、鹽河工程,同時實施沿線影響工程和截污導流工程等。三是抓緊實施里下河等地區災后應急治理工程建設。要按照確保明年汛前基本完成的要求,加快建設進度。里下河地區重點治理射陽河和川東港南北兩條骨干排水河道;洪澤湖周邊地區重點加固改建病險迎湖擋洪堤、穿堤建筑物,增加低洼圩區的排澇泵站;白馬湖寶應湖周邊重點建設花河排澇泵站和圩區封閉工程。四是繼續推進城市水利工程建設。統籌考慮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文化,重點實施省轄市城市防洪排澇的關鍵控制建筑物和骨干排水河道工程建設,為2010年底初步形成大中城市防洪排澇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五是積極開展走馬塘等水環境綜合治理。按照太湖水污染治理方案實施調水工程建設,完善調水循環,改善太湖地區水環境。完成走馬塘9.1公里試挖段疏浚工程。大力開展環太湖入湖河道底泥清淤。此外,要積極組織實施長江重要支流滁河、秦淮河整治以及區域治理、水利血防等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嚴格落實“四項制度”,加強工程建設監管,確保“三個安全”。
(二)加大農村水利建設力度,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8年農村水利建設計劃投資45億元,其中省級以上安排投資15億元,計劃完成土方5億立方米,配套小溝以上建筑物3.4萬座,解決農村35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一是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直接關系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確定,到2010年基本解決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各地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按照“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分類指導、積極推進,創新機制、加強監管”的原則,以縣為單位抓緊組織編制農村飲水安全實施規劃,優先安排水源地問題嚴重和已具備區域供水延伸條件地區的安全飲水工程建設,不斷提高農村生活用水質量和供水保證率。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細化實施方案,將工作任務落實到鄉鎮和行政村,抓緊組織實施,確保農民群眾盡快喝上干凈、安全的水。二是加快農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建設。各地要依據規劃,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實施進度,嚴格驗收考核,確保完成疏浚縣鄉河道土方2.1億立方米、村莊河塘土方1.5億立方米。有條件的地方,要實行整村推進,使疏浚整治取得更大的成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注重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把農村河道疏浚與土地復墾、道路建設、拆壩建橋、環境整治、植樹造林和發展水產養殖等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農村河道疏浚整治的綜合效益,讓農民群眾得益受惠。要制訂完善管護標準,明確管護責任,落實管護資金,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提高農村河道疏浚整治的成效。三是加大小型泵站改造、圩區治理和“民辦公助”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力度。目前,我省有近40%的泵站超出了設計使用年限,老化失修嚴重。明年,省級將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小型泵站改造工程。各地要以縣(市)為單位編制小型泵站改造規劃,抓緊開展前期工作,盡快組織實施。里下河等地區及沿湖、沿河低洼地要抓緊實施圩堤加固、圩口閘改造等圩區治理項目,提升圩區防汛排澇標準。要加強“民辦公助”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所在市、縣要進一步細化實施方案,落實配套資金,保證工程建設順利實施。四是積極推進農村水源工程建設。圍繞建設節水型農業,積極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工程和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確保取得實效。加快實施山丘區水源工程建設,提高水資源保障能力。
(三)切實加強水資源管理,進一步改善城鄉水環境。強化規劃管理。配合水利部及流域機構,開展淮河、長江、太湖三個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配合省有關部門編制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加大河網水系、飲水安全等水利規劃的工作力度,健全水利規劃體系,嚴格規劃實施,以規劃成果指導水利發展,規范社會涉水活動。強化水資源節約與保護。根據水功能區核定的納污能力,相應制定污染物總量控制方案,加強水質監測,嚴格入河排污口的審批和管理,不斷提高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快農業、工業、城市、服務業和生活節水的各類節水載體建設,實現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4%、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的目標。加強供水水源地保護,組織制定飲用水源地應急預案,保證飲水安全。強化河湖管理。要高度重視河湖管理工作,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盡快建立健全河湖管理體制,切實加強河湖水域、水質、工程的管理。要強化對涉河事務管理,嚴格審查、審批涉水項目。積極推進管理調度運行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現代化,不斷提高河湖工程完好率、良性運行率和水管單位的達標率。強化依法管理。健全地方水法規體系,完善執法隊伍建設,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切實加強水資源管理與水工程保護。
(四)全面完成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任務,進一步促進庫區及移民安置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政策性強、工作量大、持續時間長。各地要嚴格按照政策要求,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確保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任務順利完成。一是強化政府責任。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各級政府作為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實的責任主體,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組織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政策兌現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保證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二是促進持續發展。堅持立足長遠,科學謀劃,切實做好庫區及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特別是在項目扶持上,要做好政策指導和技術指導,更好地促進庫區及移民安置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三是維護社會穩定。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事關廣大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社會穩定大局。各地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和解釋工作力度,扎實細致地做好工作,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切實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要建立健全各類應急預案,完善預警機制,確保不發生群體性事件,確保社會穩定。
(五)深入推進水利改革,進一步增強水利發展活力。堅持用改革創新來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推動水利事業加快發展。一是深化水利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大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力度,積極探索建立行蓄洪區運用補償機制、水價形成機制,努力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機制。要加強水資源費和南水北調基金等征收管理,按照省里的部署要求,嚴格執行解繳政策,確保完成年度征收任務。二是完善水管單位體制改革后續工作。目前,一些市、縣財政性資金尚未完全落實到位,影響水管體制改革的推進。各地要按照分步實??經費在三到五年內足額到位。要積極培育維修養護市場,推行管養分離,精簡管理機構,降低運行成本。深化水管單位內部改革,不斷提升水管單位的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三是加快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對水利建設市場的監管,逐步建立水利市場準入制度、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工程質量安全監督體系,推行質量體系認證制度等。積極探索政府投資的非經營性水利項目的建設實施方式的改革,繼續實施設計、施工、監理、招標、咨詢機構等單位市場化改革。四是積極推進鄉鎮水利站改革。明年,鄉鎮機構綜合改革將在擴大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政策、全面推開。各地要根據鄉鎮機構綜合改革的總體要求,理順體制,科學定性,落實經費,推進鄉鎮水利站改革,完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
(六)扎扎實實做好防汛防旱工作,進一步提升應急處置能力。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性天氣災害日益增多,對防汛防旱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要認真總結防汛防旱工作的成功實踐,分析存在不足,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不斷提高防汛防旱工作水平。各地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及早組織開展汛前大檢查,嚴格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中心的防汛防旱工作責任制,修訂完善各類防御水旱災害應急預案和防臺風預案,細化應急響應制度,加快防汛防旱指揮系統建設,加強防汛搶險專業隊伍建設,加大社會動員與組織力度,實現防汛防旱工作的規范化管理、信息化支撐、專業化搶險和社會化動員,全面提升對洪澇、干旱、臺風、水污染等突發性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努力把災害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加強領導,推進水利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8年全省水利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各地各有關部門務必高度重視,科學統籌安排,狠抓措施落實,確保各項水利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把水利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嚴格目標考核制度,層層落實責任,細化分解任務,幫助協調解決水利建設、管理及改革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各有關部門要通力合作,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水利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精心搞好水利建設規劃、設計和施工組織工作。計劃、財政等有關部門要在計劃安排、資金落實上做好相關工作,保證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國土、建設、交通、農林、衛生、環保、海洋與漁業、氣象、農業資源開發、林業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促進水利事業加快發展。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各級政府要創新機制,增加投入,不斷拓寬水利建設的投資渠道,保證工程建設的資金需要。要按照公共財政要求,確保當年本級財政可用財力的2%至4%用于水利建設,保證配套資金足額到位。要繼續收足用好防洪保安資金、水利建設基金、農重資金和水資源費,認真落實土地出讓金中15%用于農業土地開發、水利建設的政策。要切實加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投入,保證工程建設需要。各地要制定優惠政策,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嚴格執行“一事一議”政策,組織和動員受益群眾投資、投勞,積極參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三是切實抓好當前。當前,正值水利建設的黃金季節。各地要立足當前,搶抓時機,加強組織發動,精心部署安排,積極營造大干水利的濃厚氛圍,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建設高潮。在保證工程質量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確保按計劃完成建設任務。
同志們,做好明年的水利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拼搏、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全面完成各項水利工作任務,為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把*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