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夏糧生產小麥建設座談講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夏糧生產小麥建設座談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夏糧生產小麥建設座談講話

同志們:

初秋時節,廳里決定召開這次會議,其中心議題是:總結交流今年夏糧生產特別是優質小麥生產與加工基地建設的成績和經驗,分析研究夏糧生產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明確明年夏糧生產的重點和措施,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優質小麥生產與加工基地的戰略決策落到實處。上午,大家談得都很好。下面我根據大家談的情況,再講幾點意見:

一、總結經驗,分析形勢,進一步開創我省夏糧生產的新局面

今年我省夏糧生產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全省廣大干群和科技人員共同努力,先后同干旱、病蟲害、陰雨寡照等多種自然災害進行了艱苦的斗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偟膩砜矗∠募Z面積總產基本穩定,品種、品質結構進一步優化。據省農調隊統計,全省夏糧面積為7421.66萬畝,比上年增加98.06萬畝,夏糧總產達到228.9億公斤,比上年的233.84億公斤,減少4.94億公斤,減2.1%。全省優質小麥收獲面積2170萬畝,占小麥總面積的29.7%,較上年1514萬畝增加656萬畝,增長43%。

今年夏糧生產是在極其反常的氣候條件下進行的,播期嚴重干旱,越冬期氣溫異常偏高,中后期病蟲嚴重發生以及低溫寡照等自然災害,給我省夏糧生產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去年麥播期間,全省遭受了多年不遇的嚴重旱災,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降水量僅30—101mm左右,較常年同期偏少9—60mm,土壤墑情差,嚴重影響麥播的順利進行。進入越冬期后,全省大部分地區氣溫持續偏高2—50C,負積溫僅為3.5—33.90C,日平均氣溫小于00C的天數僅有3—23天,均明顯低于去年和常年同期,是一個典型的暖冬年,小麥沒有停止生長,部分麥區出現旺長。4月中旬—5月上旬,全省降水量為52—220mm。其中5月上旬的降水為34—114mm,較常年同期偏多6.7—88.9mm;同期日照時數僅為150—261小時左右,較去年和常年同期偏少40.4—84.2小時,光照明顯不足;以鄭州市為例,4月下旬到5月下旬日照時數194.8小時,較常年的312.8小時減少37.7%。日平均氣溫較去年偏低1.6—3.60C,適宜灌漿的天數僅為5—16天,長時間的低溫寡照較大程度地影響了小麥粒重的增加。總之,異常的氣候條件對我省小麥生產造成了明顯的不利影響。一是播種基礎差。全省抗旱播種近4500萬畝。由于旱災較重,播期拉的過長,晚播面積較大,一些麥田缺苗斷壟嚴重。二是苗情基礎較差。由于抗旱播種,一些播種過晚,沒有水澆條件和澆水不足的麥田,麥苗生長瘦弱,苗質差,去年越冬期,全省一、二、三類苗比例為36.5:40.3:23.2,差于常年。三是病蟲害發生早,面積大。由于暖冬造成病菌、蟲卵越冬基數較大,使全省麥田病蟲害發生面積是常年的1.52倍,尤其是條銹病較常年提前40天在我省南部發生。四是苗情變化異常復雜?!芭苯o小麥生長帶來一系列影響,不少麥田小麥生育期比正常年份提早10—20天,苗情類型復雜多樣,大大增加了中、后期管理的難度。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面前,我省各級農業部門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變被動為主動,使災害損失降到了最小限度??偨Y今年夏糧生產的基本經驗:一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去年麥播前,省政府召開了全省優質小麥生產與加工基地建設工作會議,對把河南建成全國重要的優質小麥生產與加工基地進行了動員和部署,對全省夏糧生產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思想和工作重點。麥播期間,針對嚴重的旱災,省政府及時召開全省抗旱種麥電視電話會議,省長、王明義副省長要求各地迅速動員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全力進行抗旱搶種,有效地推動了全省抗旱播種工作。2月6日,省廳根據小麥條銹病有可能大流行的實際情況,及時發出了《關于切實搞好小麥條銹病監測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2月11日(臘月三十),根據王明義副省長的指示精神,省廳發出了《關于切實抓好春季麥田管理的通知》。春節后,省廳又召開了兩次專家座談會,分析小麥條銹病等病蟲害發生趨勢和全省小麥生產形勢,研究以防治病蟲害為主的麥田管理對策及措施。3月初,下派了9個工作組,分赴全省18個市檢查指導春耕生產和麥田管理工作。進入4月份以后,針對全省雨水較多,小麥條銹病向北蔓延迅速的狀況,省政府和省農業廳分別發出了《關于切實搞好小麥條銹病監測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4月9日,省廳在平頂山市召開全省小麥條銹病監測防治專題會議,再次進行組織和發動,進一步推動小麥中后期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全省各地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在生產的每一關鍵時期,集中領導,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狠抓了各項措施的落實。全省抗旱播種4500多萬畝,占播種面積的62%,防治病蟲害3.3億畝次,是小麥收獲面積的4.52倍,均屬歷史上抗災面積較大的年份。二是麥田管理工作抓得實,關鍵技術措施比較到位。各地在今年夏糧生產中,緊緊依靠科技進步,狠抓了關鍵技術措施的落實,在提高夏糧生產的科技含量上狠下功夫。在發展優質小麥中,各地大力開展農業科技創新活動,積極示范推廣小麥優化質量栽培技術,科學運籌肥水,做到良種良法相配套,實現質量數量并舉。據統計,今年我省優質小麥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優化配方平衡施肥覆蓋面達到90%,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推廣率達到95%以上,化控化調技術示范推廣比重上升到50%以上。特別是在小麥條銹病監測與防治工作中,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和植保系統測報及時,宣傳到位,作風扎實,組織得力,打了一場漂亮仗。受菌源地和氣候條件影響,全省條銹病發生早、范圍廣、面積大,但由于監測防治工作抓得好,沒有因條銹病造成大面積減產,農業部門的同志們確實功不可沒。王明義副省長在省廳報告上批示“農業廳在小麥后期管理上抓得及時得力”,這是對全省農業部門工作的充分肯定,希望各地認真總結,繼續發揚。三是狠抓秋播種植結構調整,優化品種品質結構。在去年麥播工作中,各地一手抓抗旱播種,一手抓結構調整,發展優質小麥生產,擴大適銷對路作物面積。小麥生產區域布局更趨合理,進一步向適宜區和主產區集中發展,豫南一些非適宜區小麥面積進一步調減,全省大麥、夏雜糧、油菜等面積繼續增加。大麥播種面積148萬畝,較上年擴大30萬畝;夏雜糧52萬畝,較上年擴大10%;油菜種植面積511.97萬畝,較上年擴大160萬畝,其中優質雙低油菜推廣356.73萬畝,較上年擴大1倍以上。在優質小麥品種利用上,主導品種明確,優質新品種推廣速度加快。我省培育的豫麥34種植612萬畝,豫麥47種植283萬畝,鄭麥9023種植880萬畝,三個主導品種合計種植1775萬畝,占全省優質小麥種植面積的81.8%,各地按照省廳制定的“河南省小麥品質區劃意見”,因地制宜,明確發展重點,區域布局進一步趨向合理,集中連片規模化種植程度有了新的提高。豫北安陽、濮陽、新鄉、焦作、鶴壁5個市發展優質強筋小麥783萬畝,占5個市麥播總面積的55.7%,占全省優質小麥總面積的36.1%。全省3000畝以上成方示范開發種植的優質小麥面積達到1302.5萬畝,占優質小麥總面積的60%。從縣鄉種植情況看,種植面積5萬畝以上的有38個鄉鎮,整鄉種植的有9個鄉鎮。種植面積20—30萬畝的有17個縣(市),30萬畝以上的有32個縣(市)。優質小麥生產的迅速發展,大大提升了我省小麥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為提高小麥種植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創造了有利條件。四是抓訂單生產,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為開拓市場,提高效益,我省在發展優質小麥中,十分重視優質小麥的產銷銜接工作,積極引導廣大農民開展“訂單農業”,進行合同預約生產,大力推進優質小麥的產業化經營。認真貫徹省政府關于小麥購銷實行優質優價的政策,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通過國有糧食系統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廣泛進行農、商聯手,因地制宜建立產銷銜接制度;注重充分發揮基層農技推廣部門等中介組織的作用,牽線搭橋,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簽訂合同,實行訂單生產,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我省2170萬畝優質小麥,在種植前就有1000多萬畝實現了訂單生產,預約生產率達47%。其中,新鄉市訂單面積211.8萬畝,占全市優質小麥面積的64.7%,安陽市訂單面積121.2萬畝,占全市優質小麥面積的60%,周口市訂單面積也突破100萬畝,達117萬畝,比上年增加55.9萬畝,增長91.5%。

今年我省夏糧生產再次取得較好收成,優質小麥生產面積有了較大增加,是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和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的結果,是全省人民艱苦奮斗的結果,也是我們農業戰線廣大干部、科技人員辛勤勞動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農業廳向為我省夏糧生產、種植結構調整和優質小麥生產作出貢獻的廣大干部群眾、科技人員表示親切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總結經驗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省夏糧生產和優質小麥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一是一些地方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很不健全,科技棚架現象依然嚴重,夏糧生產技術尤其是優質麥優化質量栽培技術措施推廣很不平衡。二是從現有優質小麥品種來看,真正能夠滿足市場需求,達到既高產又能完全替代進口的優質小麥品種較少。三是優質小麥規模化生產程度整體水平不高,優質小麥與普通小麥“插花”種植的現象在一些地方仍較普遍。四是優質小麥市場信息體系、質量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還不健全。五是“訂單”不規范,履約率低的問題依然存在。這些問題直接影響我省夏糧生產尤其是優質小麥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正確分析今年全省夏糧生產形勢發生的變化,對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有清醒的認識。

隨著我省種植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和加入WTO后對我省農業的影響,農業部門的廣大干部職工必須更加牢固地樹立市場觀念、競爭觀念、質量觀念和效益觀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認真落實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我省建成全國重要的優質小麥生產與加工基地”的重大決策,努力構筑我省小麥發展新優勢,進一步開創出我省夏糧生產的新局面。

二、以優質小麥生產和加工基地建設為重點,切實抓好夏糧生產和今年的秋播種植結構調整工作

(一)以提高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切實抓好夏糧生產

夏糧是我省主要糧食作物,也是我省一大優勢,面積和總產量均占到全國的五分之一,全省農民30%的收入來自出售小麥。夏糧生產形勢如何,不僅關系到全省9500多萬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關系到全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影響到全國糧食的安全問題。河南夏糧生產是牽動全局的大事,我們農業部門絲毫都不可放松。

今年我省夏糧生產的指導思想是:以提高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提高質量,優化結構為重點,努力實現夏糧生產由產品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以推廣專用品種和配套栽培技術、區域化種植、規?;a、產業化經營為主要措施,進一步抓好優質小麥生產與加工基地建設;以良種化、間作套種和精量播種為重點,全面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提高夏糧生產科技含量。按照這一指導思想,要重點抓好以下三項工作。一是繼續優化品種品質結構。考慮到市場對優質小麥的需求和目前我省小麥品質與國外的差別,要積極穩妥地發展優質小麥生產。優質小麥的發展要按照“穩定面積,主攻質量,發展訂單,提高效益”的要求,在搞好訂單合同收購的前提下,穩定強筋小麥播種面積,集中在豫北、豫中、豫西地區發展,積極示范種植弱筋小麥,重點在豫南淮河兩岸種植,其他地區以種植專用性較強的優質中筋小麥為主。爭取在品種選用、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優化質量栽培技術推廣、產銷銜接等方面有新的提高。二是大力推廣以優良品種、精量播種為主的適用技術。進一步加大種子工程實施力度,努力推進小麥良種化、優質化,采取引進和培育相結合的辦法,從國內外引進適應我省小麥生產的優良品種,進行試種、篩選和推廣。因地制宜選定強、中、弱筋小麥主導品種和搭配品種,推廣種子包衣技術,提高種子質量,發揮種子的增產、增效作用。用種多、大播量,是我省夏糧生產中的一個老問題,是造成小麥后期倒伏,個體發育不良,千粒重減少的主要原因。各地要加大精量半精量播種技術的推廣力度,使這項技術在全省得到廣泛普及。其他如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旱作栽培、綜合防治病蟲草害等技術措施要繼續大力推廣,進一步提高夏糧生產的科技含量。三是抓好小麥備播。多年實踐證明,麥播質量好壞,對來年小麥豐收影響極大。在小麥備播中要突出一個“早”字,做到思想上早發動,工作上早部署,技術上早培訓,物資上早準備。要突出抓好良種、肥料、農藥、農機檢修、技術培訓、抗旱等各方面準備工作,達到種子準備充足,肥料準備充足,農機準備充足,技術準備充足的要求。千方百計提高麥播質量,為明年夏糧豐收打好基礎。

(二)以秋播為契機,促進種植結構調整

秋播是一個關鍵的農時季節。秋播種植結構如何,直接關系著明年的農業豐收和結構調整。我們要在種好小麥的同時,因地制宜,統籌規劃,扎扎實實做好秋播種植結構調整工作。一是下決心擴大間作套種面積。麥田間作套種既是一項簡便、科學、實用的技術措施,又是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需要。要積極推廣各種高效間作套種模式,實行麥棉套、麥玉米套、麥紅薯套、麥煙葉套、麥油(花生)套等,合理搭配作物品種,合理配置田間結構。希望各地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把這項工作抓好,全省爭取達到5000萬畝以上。二是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要有計劃地調減低產區、非適宜區的小麥播種面積,擴大高效經濟作物面積。發展反季節溫棚蔬菜和無公害蔬菜,擴大種植油料作物面積,特別是優質雙低油菜。三是擴大牧草種植面積,實施“三元結構”戰略。今年秋播各地要擴大試點范圍,種植牧草,實行農牧結合。駐馬店等適宜區適當擴大飼用和啤酒用大麥種植,豫西南要擴大小雜糧種植,以適應市場需要。四是立足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有優勢條件的地方,要大力發展花卉、藥材、小雜果等特色經濟作物,形成區域特色。

三、加強領導,強化服務,確保今年夏糧生產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第一,開展調查研究,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在當前全面開展農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加入WTO的新形勢下,各級農業部門的領導和科技人員都要深入基層,大力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分析種植結構調整和優質小麥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解決的方法和措施。在這里我給在座的市主管局長出一個題目,就是“優質小麥生產與加工基地建設的現狀和對策”,請于9月底前將研究材料報給種植業管理處。

第二,加強農業科技隊伍建設,提高服務水平。要下決心推進科技服務前移,解決科技棚架問題。農技推廣站要延伸到村,科技服務要進村入戶,科技指導到田間地頭。近幾年,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里有關文件精神,狠抓了鄉級農技推廣機構的“三定”工作,對穩定農技推廣隊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應看到,我們的農技推廣隊伍還不太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特別是對于影響隊伍穩定的問題,更要引起重視,努力加以解決。要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文件規定,繼續抓好“三定”方案的落實工作,確保鄉鎮農技隊伍的穩定,做到有人員、有經費。要引入競爭激勵機制,推動科技人員開展技術承包。承包要簽訂合同,明確各方責任,嚴格獎懲制度,以承包促進技術下鄉,提高農技服務水平。要加強組織協調,充分發揮鄉村農技服務站的作用,為群眾搞好各項服務,幫助群眾解決好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實際問題。農業科技人員要努力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服務意識,發揚奉獻精神,不斷更新知識,加強自身的技術培訓和技能訓練,進一步提高隊伍素質,幫助和帶領廣大農民依靠科技脫貧致富。

第三,切實推進優質小麥的產銷銜接工作。目前全省優質小麥生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產銷銜接工作開展的不平衡。各地要積極主動地做好今年的優質小麥銷售工作,為明年優質小麥的發展創造條件,打好基礎?,F在正是小麥大量上市的時候,各地要認真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一要認真落實合同,宣傳組織群眾對優質小麥分品種單貯、單銷、單運,避免機械混雜,保證小麥質量。二要落實優質優價政策,主動與糧食、物價、工商部門密切配合,主動向當地領導和主管領導及時匯報有關情況,爭取政府的支持,切實讓農民得到實惠,以調動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第四,切實加強農資市場管理,進一步做好扶優打假護農工作?!扒锊ァ逼陂g,是廣大農民購買使用生產資料的高峰時期,各地要加大農業執法力度,加強種、藥、肥等生產資料市場的管理,積極配合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全面開展扶優打假護農行動,讓廣大農民用上放心種子、放心肥料和放心農藥,對不法分子制造的假種、假肥、假藥等坑農害農事件要依法堅決查處,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維護農民的利益。此外,各地要切實做好秸稈禁燒工作。向農民群眾廣泛宣傳焚燒秸稈的害處和危險性,提前防范,同時要做好秸稈綜合利用與推廣工作。

第五,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搞好示范引導。各地要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真心誠意地維護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真正把農民增收作為結構調整和優質小麥生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實在在地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要轉變思想觀念,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要轉變職能,強化服務,積極改進工作方法,真正為農民群眾搞好服務,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要充分尊重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生產經營權和農產品處置權,善于用說理教育和典型示范的方法啟發引導農民進行結構調整,不準搞強迫命令,不可強行讓農民種植某一品種或種植多大面積。善于發現和總結在優質小麥生產和農業結構調整中的好典型、好經驗,運用典型引路,搞好示范帶動。要樹立扎扎實實干實事的優良作風,把勁用在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上,功夫下在抓落實、求實效上。對確定了的事情,逐項落實到單位和人頭,按照各自的職責分頭抓好落實。嚴防弄虛作假,力戒形式主義。通過扎扎實實的工作,把夏糧生產和結構調整的各項措施一項一項落到實處。

最后,我再強調一下秋田管理工作。今年我省秋季農業生產開局很好,秋作物播期集中,種植結構和品種結構都發生了新的變化,高效經濟作物面積增加,優質專用品種推廣面積有了新的突破,前期管理工作比較扎實有效。但入夏以來,我省一些地方發生了嚴重的大風冰雹災害,給秋季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特別是目前雨水較多,病蟲害呈偏重發生趨勢,各地一定要抓好秋季重大病蟲害(如秋蝗、粘蟲、棉鈴蟲等)預測預報和綜合防治工作,堅決控制病蟲害的蔓延流行,既要保證產量,減輕損失,又要提高品質,通過積極有效的合理用藥,降低殘留,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瓜果蔬菜等農產品生產。秋季農業生產時間短、回旋余地小,各種自然災害多,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視,積極主動地抓好生產救災工作,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同志們,調整農業結構,從種植業入手,著力發展優質小麥生產,提升糧食品質,提高經濟效益,是我省糧食生產的重點,這項工作,事關全省農業、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大局,各級農業戰線的廣大干部和科技人員,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和年初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全省農業工作會議部署,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國重要的優質小麥生產和加工基地,為我省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六大的勝利召開。

謝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居县| 通化县| 时尚| 尉犁县| 洛南县| 青河县| 南江县| 龙州县| 双牌县| 保德县| 溆浦县| 北海市| 沙湾县| 务川| 佛山市| 新营市| 常熟市| 山阳县| 曲水县| 云阳县| 通渭县| 新绛县| 闵行区| 日照市| 岑巩县| 洛浦县| 怀安县| 沙河市| 左权县| 革吉县| 青海省| 阳东县| 赤水市| 留坝县| 吴旗县| 宜都市| 昂仁县| 长沙县| 郑州市| 如皋市|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