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雜水果紅梨推廣現場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在這夏季炎熱、酷暑高溫的季節,我們召開這次全市小雜水果暨紅梨推廣現場會議,主要目的就是在小雜水果集中成熟的時間,讓大家看一看這幾年引進的一些優良品種,學一學他們集中連片、規模栽植的發展經驗,利用典型引路,進一步促進我市小雜水果快速、健康發展。上午,大家參觀了陜縣張灣鄉、靈寶川口鄉和豫靈鎮的四個現場,又聽了他們詳細的經驗介紹,相信大家一定會很受啟發、很受鼓舞。剛才,又對近幾年在設施果樹栽培和小雜水果發展上,全市涌現出的20個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他們的生產基地被命名為三門峽市市級示范基地,這就為我市今后果品生產發展樹起了旗幟,指明了方向。在此,我代表市農業局,對他們取得的優異成績表示衷心的祝賀!現在,對今后一段時間的果品生產,我先講三點意見,最后邵局長還要作重要講話。
一、推廣典型經驗,促進小雜水果生產健康發展
今天受表彰的20個先進單位,他們的經驗集中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品種選得準。一個生產基地,建設是否成功,是否有長久的經濟效益,品種選擇是最基礎、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今天我們參觀的幾個現場,都是同樹種中最優良的品種,并且具有良好的商品性狀和市場賣點。另外,象陜縣菜元鄉過村的"甘寧一號"桃、原店鎮新建村的"大紅袍"石榴、靈寶西閆鄉東邱村的"戶太8號"葡萄,以及盧氏東明鎮江渠村的"美國黑寶石"李子,這些都是當前國內外果樹栽培上的最優良品種。更值得大家關注的是,靈寶豫靈鎮布里村果農王森輝的小雜水果品種試驗示范基地,幾年時間,他先后引進了近*個小雜水果新品種,進行觀察試驗和反復比較、篩選,不斷推出最適合我市栽植的優良品種向社會推廣,像這樣的品種園在我市屬于第一家,在全省也可能是首屈一指,希望各縣(市)區的技術干部,都要認真研究這個品種園中的各個品種,借助他的經驗和成果,促進當地小雜水果事業的發展。二是栽植規模大。我市蘋果生產占主導地位,有100多萬畝的果園面積,從而在整體上決定了小雜水果就不能像蘋果那樣集中大面積發展,但我們一再強調,小雜水果在一定區域內必須進行規模栽植,因為沒有規模,就形不成特色、形不成優勢,最終會影響到產品銷售和經濟效益。這幾年,各地在這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如過村的1700畝桃樹、新建村的1*畝石榴、東邱村的1500畝葡萄、布里村的*0畝杏李,還有靈寶市的3萬畝黃桃以及尹莊鎮的2500畝水晶梨,等等,這些地方都是"一村一品",集中連片成規模、突出特色謀發展。三是管理意識強。有了好的品種,有了較大的栽植規模,這只能說有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最終取得效益還決定于管理水平。每一個樹種,每一個品種,都有自己獨特的生物學特性,雖然常規管理技術大同小異,但在具體管理細節上又是千差萬別。我們今天表彰的這些典型,他們都十分注重每一個技術環節上的科學管理和研究,才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成為當地乃至全市果品生產上的一面旗幟。像陜縣過村,他們從去年開始就制定了桃園無公害、標準化管理技術規程,嚴格按要求組織實施,使全村桃園優質果率達到90%以上,產品銷往全國十幾個省市,果品價格也比其它果區高出一倍多。四是銷售靠品牌。剛才,熊斌生、楊英杰等幾位同志的發言,都提到了品牌銷售問題,可見大家都認識到了實行品牌銷售的重要性。這幾年,我市申辦的和已在市場叫響的"陜州桃王"、"陜州紅梨"、"王母紅仙桃"、"仰韶杏"等品牌,都在果品銷售中起到了顯著作用,這是果品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選品種、建基地、強管理的最終成果的集中體現,希望各地對此要引起高度重視,實行品牌帶動戰略,以品牌促銷售,以品牌促發展。
以上四條基本經驗,也是我市小雜水果發展的基本方向,各地應該大力推廣和借鑒學習。當前,我市小雜水果生產總體形勢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零星栽植不成規模,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形勢下,象這樣的發展形式,既形不成優勢,又很難找到市場,更難取得理想的經濟效益。二是重栽輕管,有的是栽了樹不知道怎么管,有的是栽了樹就沒準備管,這在退耕還林地上表現的最為突出。各地要對照先進典型的發展經驗,認真檢查和研究一下自己的工作,以先進典型為榜樣,以這次會議為契機,繼續堅持"三個一"的發展模式,即在一定區域內,要有一個優良的主栽品種,建一定規模的生產基地,創一個市場叫得響的銷售品牌,并建立一套無公害、標準化管理的技術規程,實行生產統一指導和管理,產品統一包裝和銷售,努力把我市小雜水果生產推向一個新的、更高的發展階段。
二、大力發展紅梨,培育新的果品特色產業
近幾年,我市從鄭州果樹所等地,先后引進了美國紅星梨和新西蘭紅梨的系列品種,特別是經過熊斌生、楊英杰兩位老同志的長期觀察、試驗和總結,又經過專家鑒評,一致認為這些品種可以在生產上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另外,今年春季省農業廳專門召開了紅梨推廣協作會議,提出要在全省大力組織發展。我們認為,我市紅梨引種早,又積累了初步的栽培經驗,部分果農也開始有所認識,應該在全省率先啟動,搶占商機,加快發展。在紅梨生產上,我們總的要求是,要堅持高起點開發,實施龍頭品牌帶動戰略,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具體講,要抓好以下四個點:
(一)明確目標任務。今年為紅梨發展起步年,重點做好思想準備、苗木準備和栽植、管理技術經驗的初步總結,并在陜縣張灣、靈寶川口和靈寶果樹實驗場建幾個示范樣板園。從明年開始到*7年,用3年時間在全市發展10000畝紅梨生產基地,其中靈寶、陜縣各3500畝,盧氏、澠池各1000畝,湖濱、義馬各500畝。各地應抓緊時間搞規劃,將任務分解到實施年度,落實到村和地塊。
(二)區域規模發展。紅梨生產,我們既要大力宣傳、廣泛發動,又要防止一哄而起、盲目栽植。每個縣(市)區,可以選擇1-2個或2-3個鄉(鎮),每個鄉(鎮)選2-3個行政村作為重點發展對象,每個行政村栽植面積應在300畝或500畝以上,實行相對集中、規模經營,堅決杜絕處處點火、零星栽植現象發生,只有這樣,才能為今后技術指導和產品銷售打好基礎。
(三)實施標準化管理。一是在品種選擇上,主要發展美國紅星梨、日面紅梨和新西蘭紅梨系列的美人酥、滿天紅、紅酥脆等5個在我市表現最好的品種,美國紅星梨是早熟品種,在我市7月上旬成熟,新西蘭紅梨屬中晚熟品種,9月上、中旬成熟,這兩個系列的紅梨品種,可以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形成我市的紅梨生產品種體系。二是各地在基地建設的同時,要及時開展幼樹豐產栽培技術、高接換頭改造建園技術和無公害、標準化管理技術的研究,爭取盡早總結出一套適合我市實際的"紅梨栽培、管理配套技術",為生產提供有效的服務。三是對紅梨果園的管理,要借鑒蘋果標準化管理的經驗,從栽植建園,到土肥水管理、果實套袋,到無公害農藥病蟲防治等方面,都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特別是樹形管理,各地要從幼樹抓起,建議全部采用紡綞樹形,確保早果、優質、豐產。
(四)組建產業龍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產業,要想得到較快地發展,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須走產業化發展之路,實施龍頭、品牌帶動戰略。一是靈寶、陜縣要分別對美國紅星梨和新西蘭紅梨組建產業龍頭,帶動整個三門峽地區紅梨事業的發展。產業龍頭,最好是民營性質的公司,誰發展面積大、誰有經濟實力、誰有經營頭腦,就讓誰來當龍頭,龍頭要對紅梨栽培區域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實行統一經營、集中運作。二是要抓緊申辦品牌、注冊商標,現在全省都在發展紅梨,誰率先申辦了品牌,注冊了商標,誰就掌握了產品經營和市場銷售的主動權,就是你的技術專利,希望靈寶、陜縣抓緊研究這個問題,爭取在今年年底前申辦成功。三是要積極主動開發國內外銷售市場,一個產品前景如何,市場開發是關鍵。最近,熊斌生同志已將紅梨出口到了俄羅斯,楊英杰也已通過鄭州果樹所,準備與四個國際大果商洽談紅梨銷售生意,這都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把這個基礎打好,建立起良好的生產、經營運行機制。
三、抓調研理思路,重新確認蘋果管理的重點和任務
蘋果是我市果品產業的主體,我們倡導大力發展小雜水果,這只是對整個果品產業的有效補充和完善,任何時候蘋果的主導地位都不能動搖,蘋果生產始終是我們整個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提出,要重新確認蘋果管理的重點和任務,主要是從今年蘋果套袋工作中得到了啟發,同時基于以下四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前幾年,我們根據蘋果生產上存在的突出問題,逐步確定了蘋果管理的"三大任務",即品種改良、樹形改造和果實套袋,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全市有40多萬劣質品種得到了改造,有2/3的果園樹形郁閉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今年蘋果套袋也已突破35億只,實現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這些成績的取得,解決了蘋果管理上的主要矛盾,三大重點任務也將隨之轉變為正常性的工作,因為重點任務是為了解決突出問題而提出來的。今后,蘋果品種結構調整,要向四個方向發展,即片紅富士向條紅富士方向調整,晚熟全紅色品種向適度發展青色品種方向調整,新栽果園、更新果園向矮化中間砧苗木方向調整,山區繼續向晚熟品種、川區向早中熟品種方向調整。蘋果樹形改造,部分地區任務還較大,今后在冬春季節還要繼續抓下去。蘋果套袋,重點在紙袋上做文章,逐年提高紙袋使用比例。二是過去我們在蘋果管理上,也曾推廣過果園養殖以解決有機肥問題,推廣高樁素以解決果形問題,推廣果園種草以解決土壤有機質和降低生產成本問題,但取得的成效都不大,果園養殖沒有形成規模,高樁素搞了兩年就停了下來,果園種草發展面積不大但又毀掉不少,究其原因,就是這些技術雖然有價值、有針對性,但解決的不是當時果園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引不起大家足夠的重視。三是*2年冬季,我們在寺河山召開了全市蘋果標準化管理現場會,提出了蘋果管理重心的轉移,去年又在全市蘋果標準化管理工作會議上,將標準化管理在生產環節的重點歸納為樹形管理、果實套袋、配方施肥和無公害農藥防治四項關鍵技術,但近兩年來,可以說這一方面的工作有所推動,可成效不是很大,我們建起了一大批高標準樣板基地,可在大面積果園管理上真正將四項技術配套綜合應用到位的果園并不多,主要原因是配方施肥在實際操作上很難把握,無公害農藥防治在農藥生產、經營的源頭上就存在很大問題,不是個別部門、一個地區在短時間內能解決了的問題。四是基于以上蘋果管理成功的經驗,不成功的教訓,以及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問題,在蘋果品種改良、樹形改造和果實套袋作為今后一般性工作對待的情況下,我們必須重新確定蘋果管理的思路、重點和任務,當前要從充分調查研究開始,重點把握和做好以下四項工作:(1)總體思路。全市蘋果生產仍以實施標準化管理為中心,圍繞這個中心,在"增加產量、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技術環節上搞調研、查問題、拿意見。(2)找準問題。通過調研,必須把我們果園管理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吃準、吃透,找出帶有普遍性又是急于解決的問題,找出影響產量、質量、成本的關鍵性問題。(3)拿出對策。通過查找問題,拿出解決關鍵性、普遍性存在問題的技術措施,拿出易于推廣、見效又快的技術措施,拿出能夠增加產量、提高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的技術措施,拿出對無公害、標準化管理有重大推動作用的技術措施。這次會后,各縣(市)區要組織得力技術人員,成立調研組開展工作,到8月15日前按以上三點要求拿出調研報告。(4)借鑒學習。在弄清本地情況、拿出初步意見之后,我們準備在9月上旬組織全市果樹專家,包括部分種植大戶,人數在30人左右,到山東進行考察學習,把本地情況和先進地區的管理經驗結合起來,進行對照分析研究,進一步完善我們的方案,在9月底前確定出我市今后蘋果管理的思路、重點和任務,力爭再通過幾年的努力,把我市蘋果產業發展再提高一個檔次。
同志們,果品產業作為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需要干的工作和解決的問題都非常多,希望會后,大家都要認真落實會議精神和各項任務,切實抓好落實,采取有效措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使果品產業在農村小康社會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