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委農村會議講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委農村會議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委農村會議講話

同志們:

這次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是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和市五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回顧總結全市*7年農業農村工作,分析當前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與任務,重點研究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安排部署*8年農業農村工作。會前,市委常委會議專題聽取了農業農村工作匯報,對開好這次會議和進一步做好全市“三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市委書記李文慧,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楊樹平同志親自出席會議,并將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深刻領悟,抓好落實。根據會議安排,我就去年我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情況和今年的“三農”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堅定做好農業農村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7年是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卓有成效的一年。一年來,我們認真貫徹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民收入大幅增加,保持了農村經濟較快增長、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預計達到42.8億元,比上年增長5%;農民人均純收入4033.04元,比上年增加597.74元,增長17.4%,是歷年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超過全省3852元的平均水平,接近全國水平;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413.79元,比上年增加129.22元,增長20.3%;完成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230億元,同比增長25%,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4%。農業信息化、雙擁工作保持全國領先水平,森林綠化、水土保持、果品生產、煙葉生產、農業出口創匯、扶貧開發、氣象服務等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7年農業農村工作的主要特點,可概括為“保持三個良好勢頭”、“取得五個明顯成效”。

一是特色農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7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牧、果、林、煙、菜、菌、藥、蠶8個產業發展意見,牧、果、林、煙傳統優勢產業不斷壯大,菜、菌、藥、水產、桑蠶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全年特色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80%以上。全市新栽植果樹10.04萬畝,果品總產13.5億公斤,產值18億元,果品產量和效益均居全省第一。發展養殖小區101個,入區農戶2833戶,肉、蛋、奶產量均有較大幅度提高。完成通道綠化665.4公里,是目標任務的5.5倍,義馬市、湖濱區成功創建林業生態縣,全市森林面積達到695.6萬畝,森林覆蓋率46.73%,位居全省第一。種植煙葉23萬畝,總產達到2024萬公斤,煙農總收入2億元,實現煙葉稅收4409萬元。無公害蔬菜面積12.2萬畝,“萬元棚”數量達到7100個。食用菌總規模7793萬袋,產值4億元。中藥材、桑蠶、水產也得到了較快發展,逐步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認真落實中央發展糧食生產的扶持政策,大力推廣優質高產高效技術,大災之年全市糧食總產5.4億公斤,其中秋糧總產3.13億公斤,平均單產260公斤,秋糧單產、總產均創歷史新高。

二是支農惠農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入,農村義務教育體制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征用制度、林業產權制度、水管體制等改革進展順利。采取多種有力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全年兌付“三農”補貼資金6.8億元,增長71%,其中:糧食直補和綜合直補6808.6萬元;農機具補貼資金223萬元;良種補貼430萬元;退耕還林補貼6933.79萬元;陽光工程培訓補貼282.1萬元,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農行、農發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門也進一步加大支農力度,全年農業貸款余額44.89億元,增長10.3%。繼續堅持整村推進的扶貧方式,通過集中項目、集中資金,重點扶持24個整村推進村,使“推進推出”機制落到實處,全年解決和鞏固貧困人口溫飽1.69萬人?;I集資金3306.14萬元,實施省級搬遷扶貧項目12個,建設住房74786平方米,規劃的651戶、2677人全部遷入新居。加強農村財務專項審計力度,及時糾正農村違紀資金使用問題。依據政策妥善處理農村土地糾紛,維護了農村穩定,保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

三是農村社會事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呈現高速增長之勢。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達到7.6萬個,新建、續建、技改投資在100萬元以上的非公有制項目850個,完成投資額140億元,比上年增長27.2%,非公有制經濟項目數量、質量和成效達到有史以來最好水平?;I措城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6007.53萬元,使9.4萬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鄉特困群眾生活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鄉鎮衛生院改造任務全面完成,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覆蓋全市,籌集城鄉醫療救助資金661萬元,發放救助金367.48萬元,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的問題。改擴建敬老院26所,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31.41%,超省定目標1.41個百分點。積極開展雙擁工作,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三連冠。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1100公里,行政村“村村通”目標基本實現。落實“兩免一補”資金6068.2萬元,資助貧困學生近50萬人次。大力宣傳《殘疾人保障法》,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實施面達到100%。突出抓好供銷社五大網絡建設,積極參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積極興辦“農家店”,全市有176個農家店通過了達標驗收,大大方便了農民群眾。

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1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4萬畝,治理水土流失88.5平方公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資6094萬元,建成工程230處,解決了15.37萬人的飲水安全,項目區群眾吃上了干凈、衛生、安全達標的自來水;城市引水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線具備通水條件;窄口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順利開工,衛家磨水庫復建項目大壩整體工程全部完成;靈寶老天溝、陜縣大架河、澠池青蓮河壩系工程進展順利,累計建成淤地壩32座;農業綜合開發改造中低產田1.54萬畝,新打機電井20眼。投入沼氣建設資金1974萬元,新建農村沼氣池20668戶,75%以上建池農戶配套搞好了“一池三改”,比去年增長25%。投入資金11194萬元,建設煙葉基礎設施項目8115項,受益農戶1.2萬戶,受益煙田面積15.64萬畝。庫區防洪工程建設和工程管理工作富有成效,移民遺留問題處理和小浪底移民工作進展順利。適時進行人工增雨、防雹、消雹作業100余門次,影響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增加降水8000多萬噸,有效減少冰雹災害80%以上?;卑翘崴こ探ㄔO全面完工,成功實現了以建設為主向運營為主的轉變,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五是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明顯成效。堅持“理思路、選載體、搞傾斜、促發展”的原則,積極發展各類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行、農發行、農信辦等金融機構全年發放農業產業化貸款6.5億元,其中,支持農業龍頭企業5.77億元,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7273萬元,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目前,全市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00個,緣份果業、龍飛生物、靈寶遠村、康瑞牛業等13家企業進入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行列。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到116個,市級“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年實現利潤*0多萬元,帶動農戶近6萬戶。新建景源果業公司、鑫源果品公司和海升集團3個濃縮果汁生產線項目,新增濃縮果汁加工能力13.6萬噸。創匯農業得到較好發展,肉牛、生豬供港達到25000頭,創匯800多萬美元;蘋果出口3.86萬噸,創匯2366萬美元,同比增長191%;果汁出口5萬噸,創匯8342萬美元,同比增長58.3%,果汁出口占全市出口創匯總額的47.1%,成為全國濃縮果汁主產區。

六是科技興農取得明顯成效。全年引進示范名優特新農作物品種30余個,糧食、畜禽、果品、蔬菜良種普及率達到90%以上,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45%。陽光工程帶動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0.3萬人次,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27.6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5.1億元。建成了覆蓋全市6個縣、55個鄉鎮的信息資源整合分析處理系統、農業專家遠程視頻教育系統、農業專家智能咨詢系統和農業信息采集系統,全市鄉鎮信息服務大廳達到31個,累計服務60萬人次;與市電視臺合作共建《三門峽新農村》、《農業資訊》、《聚焦三農》等電視欄目,全年制作完成81期,播放416次,我市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100個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之一,榮獲“中國農業信息化領先地區”、“全國新農村建設信息化示范市”榮譽稱號。在全市重點果品、蔬菜生產區建立了16個質量檢測點,全年累計定性抽檢果品、蔬菜樣品2777個,果品、蔬菜農藥殘留合格率達到99.32%,同比增長2.12%;有63個基地通過了省無公害管理委員會認定并頒證掛牌,其中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面積103.5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37.74%。制定了《三門峽市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實施方案》,今年1月1日正式在市區實施蔬菜市場準入制度。農業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年機耕、機播、機收面積分別達到119萬畝、105萬畝、63萬畝,完成保護性耕作項目試驗示范推廣1.27萬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七是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根據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指示精神,我們提出通過農業產業化、標準化、信息化“三化聯動”,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全市形成了政府主導、農民主體、部門協作、村企聯合“四輪齊驅”的良好發展局面。各級財政撥出專項資金,用于示范村的布局規劃,目前,全市已有85個村完成了布局規劃,其中50個市縣級示范村全部完成規劃。積極開展“千企幫千村”活動,投資總額達18.7億元,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3640個。強化示范村建設,千方百計跑資金、跑項目,目前,50個市縣級示范村都有支柱產業,全部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話、通寬帶和“村村通”公路,60%以上的農戶有致富項目。市政府將拿出100萬元,對20個市級示范村實行以獎代補。

八是救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去年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全市大部分鄉(鎮)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37萬人,倒塌房屋15000多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萬公頃,絕收8000公頃,全市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5億元,其中農業損失5億元以上,尤其是重災區盧氏縣,洪澇災害使該縣農村基礎設施遭到嚴重毀壞。災情發生后,我們立即啟動三門峽市特大洪澇災害緊急預案,迅速動員全社會力量支援災區抗洪救災,緊急籌集救災款物13901.86萬元,倒房重建資金5814萬元,幫建房屋4025戶10929間,災民生活妥善安置率達100%,災區人民有飯吃、有衣穿、有住所、有水喝、有醫看、有學上,水、電、路等重要基礎設施全面搶通,實現了省委提出的“兩個恢復”、“六個確?!钡木葹墓ぷ髂繕恕膮^倒房重建進度之快、救助資金投入之大、幫建房屋之多、質量之好、群眾滿意度之高,前所未有,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贊揚。

*7年,我市農業農村經濟在遭遇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呈現出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展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農業發展比預想的要快,農民收入比預計的要高,新農村建設比預期的要好,這些成績的取得,為今后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可靠保障。在農業和農村發展呈現良好勢頭的情況下,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全面、準確地分析和把握農村形勢,不僅要充分肯定成績,更要看到目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村公共服務能力滯后。農村上學難、看病難、社會保障水平低、公共設施薄弱等問題依然突出。二是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產業經營規模不大,龍頭企業的規模和實力相對較小,全市至今還沒有一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三是農民增收難度加大,新農村建設任務繁重。近年來,由于政策拉動等因素,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四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但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萬元相比,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失衡、差距拉大的態勢還沒有改變,農民增收渠道不寬、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依然是制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最為突出的矛盾。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市五次黨代會提出躋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隊的奮斗目標,實現這個目標,重點、難點都在農村,解決好“三農”問題仍然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今年省委、省政府公開承諾的十大實事中有八件都與農業有關系,我們必須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加大力度,真抓實干,促進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明確目標,促進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根據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和市五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躋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隊的奮斗目標,堅持“多予、不取、放活”的方針,切實加大農業投入,突出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強化農村公共服務,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更加重視改善民生,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較比上年增長5%和7%;糧食總產4.5億公斤;果品總產13億公斤;肉、蛋、奶總產分別達到8萬噸、4.8萬噸、2.4萬噸;蔬菜產量7億公斤;食用菌規模達到8000萬袋;水產品產量5800噸,特色農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5%以上;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旱澇保收田面積、節水灌溉面積各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0平方公里;全年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2萬戶;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村基礎設施有較大進展,村容村貌有較大改善,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要完成這些目標任務,我們必須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對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堅持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攬農村工作全局,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典型示范、分類推進的思路,加快村莊整治,加快農村飲水、道路、沼氣、電力、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改善環境衛生狀況和村容村貌。同時,堅持以發展特色農業為重點,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重點,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為重點,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以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為重點,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以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為重點,推進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以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為重點,推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以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為重點,全面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三、積極行動,切實抓好當前農業生產

一年之計在于春,抓好當前的農業和農村工作,對完成今年的各項任務至關重要,當前要突出抓好七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好春季麥田管理。雖然我市不是糧食主產區,但糧食生產對于穩定大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次電視電話會后,各級黨委、政府抓住墑情較好的有利時機,迅速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群眾科學管理,全市麥田管理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但當前仍存在旱象抬頭、病蟲害發生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清明”將至,農業生產已進入關鍵時期,各縣(市)區和農業部門要針對當前小麥苗情特點,以中耕、澆水、追肥、病蟲防治為重點,全面抓好麥田管理,4月15日前,全市麥田要普遍中耕一遍。由于當前部分麥田已經受旱,近期我市也無明顯降雨過程,各地要克服僥幸心理,開動一切水利設施,迅速搞好抗旱澆水,為夏糧豐收打下基礎。

第二,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紅旗渠精神杯”競賽活動,促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再上新臺階。強力推進靈寶老天溝、陜縣大架河、澠池青蓮河三個壩系工程建設,認真實施安全飲水、節水灌溉、水土保持、小水電建設等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的方針,組織實施水庫、河道的除險和清障工程,加快水毀工程建設,為防汛工作奠定基礎。今年要確保石門、朱乙河、常窯3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主體工程完工,全年完成投資4500萬元,窄口、東方紅、胡家洼、裴窯、后河、葫蘆灣、蘆家墳7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年底前形象進度完成60%。

第三,抓好植樹造林和森林防火。入春以來,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強領導,廣泛動員,強化措施,及時行動,迅速掀起了春季林業生態建設高潮,取得了明顯成效,年度造林任務已基本完成。當前,一是在質量管理上下工夫,嚴格按照上級林業部門批復的作業設計組織施工,嚴把整地關、種苗關、栽植關和檢查驗收關,確保植樹造林質量。二是在管護上下工夫,在植樹造林和生態建設任務大頭落地后,要迅速把工作重點放到林權制度改革方面,強化管理,嚴格落實各項管護措施,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切實提高依法護林水平。三是著力抓好林業育苗,為今后林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要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做到信息暢通,確保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事故。特別是“清明節”前后,要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備足物資,整合隊伍,確保出現險情時能夠拉的出、戰的勝。

第四,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春季是各種動物疫病防疫的關鍵季節,我市地處三省交界,疫情形勢比較復雜,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層層落實動物防疫責任制,嚴格實行各項免疫措施,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抓好疫情監測、疫情上報、三項儲備等工作,實行責任追究,杜絕疫情傳播,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

第五,抓好春季果樹管理。果品業是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是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當前,一是加快推進蘋果標準化管理進程,大力組織實施綜合配套技術,促進果品質量不斷升級。二是圍繞發展果品循環經濟,重點抓好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與推廣,力爭果品生產基地規模擴大,果品加工能力增強,拉長產業鏈條,增加產業效益。

第六,抓好春耕備播。一是要調整種植結構。要抓住春播這個調整種植業結構的最佳時期,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經濟作物和高產耐旱農作物,提高農作物的整體抗旱能力和生產效益。同時,發揮我市農業資源優勢條件,著力抓好秋延蔬菜適度發展。二是要備足農業生產資料。有關部門要做好種子、農藥、化肥、柴油等生產資料的儲備、供應和調劑工作,確保農業生產需要。農業執法部門要依法開展農資市場大檢查,加大假冒農資查處力度,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三是抓好煙葉生產。認真落實苗床管理各項措施,確保壯苗率。要努力擴大整地起壟面積,通過起壟進一步確保25.5萬畝的煙葉生產面積,5月20日前,全市煙田全部移栽完畢。

第七,抓好災后恢復生產。元月中下旬,我市出現了低溫寡照、大雪等災害性天氣,給蔬菜生產特別是溫棚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全市溫棚蔬菜受災面積6000畝,直接經濟損失*0余萬元。災害發生后,農業部門迅速組織力量深入蔬菜產區了解災情,并根據不同的栽培品種和凍害類型,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培訓,指導菜農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最大限度的降低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當前,一是要強化科技,做到分類指導,提高災后生產水平。二是要增加速生蔬菜種植面積,確保春淡期間蔬菜有效供給。三是要積極擴大早春蔬菜播種面積,進一步做大做強蔬菜產業。同時,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的思想,及早采取措施,努力使我市農業生產取得好的效益。

同志們,做好今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堅定信心,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努力把我市農業和農村工作推向一個更高的發展水平,為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隆县| 嘉鱼县| 定襄县| 泰顺县| 朝阳县| 新乡县| 梅州市| 宜良县| 丹凤县| 同仁县| 凉山| 土默特左旗| 香河县| 泰来县| 宝山区| 乐清市| 宿迁市| 淮北市| 旌德县| 健康| 曲周县| 丰原市| 贺州市| 株洲县| 太湖县| 门头沟区| 探索| 积石山| 铜川市| 吉首市| 湖州市| 尼木县| 江永县| 绍兴市| 大埔区| 周至县| 即墨市| 垣曲县| 永寿县| 兴国县| 定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