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省集體林改試點經驗交流會議精神,分析問題,研究對策,加快進度,積極穩妥地推進我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剛才,運中同志傳達了省集體林改試點交流會議精神,通報了當前我市集體林改試點工作進展情況,桐柏、西峽、方城、新野四縣分別介紹了林改試點工作的經驗和做法。下面,根據市政府研究的意見,我講兩個問題:
一、提高認識,正視問題,切實增強做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我國繼農村后又一次重要的農村林地改革,是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豐富和完善,是加快林業發展、振興林區經濟、富裕廣大林農的根本途徑和措施。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現代林業發展的林業管理體制,不僅有利于林業生產力的發展,也有利于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對推動解決“三農”問題乃至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當前我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來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體進展不夠理想。剛才,運中同志通報了我市林改試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這里不再多作重復。我認為當前工作進展遲緩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認識不到位。主要表現在:一是認為沒有必要搞林改。一些地方認為前些年已經搞過拍賣、承包,平原地區的林木已經實行了樹隨地走,搞林改沒有什么意義。產生這種思想的根源在于沒有系統、全面地理解林改精神,沒有認識到林改是促進區域集體林業發展的根本性措施。二是認為沒有辦法搞林改。有的同志認為政府沒有出臺文件,也沒有安排部署,更沒有資金扶持,林改涉及方方面面,任務重、責任大。產生這種思想的根源在于沒有深刻認識到各級政府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擔負的重大責任和重大使命,缺乏積極主動的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三是認為沒有時間搞林改。一些同志認為既要搞造林、抓保護,又要創建林業生態縣,還要開展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樣樣都是硬任務,時間、人員、資金都很緊張,哪里能顧得上搞林改?產生這種思想的根源在于沒有真正認識到林改對于改革林業管理體制、創新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營林機制、促進集體林業健康發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四是簡單地看待林改。有的地方擔心林改會造成新一輪的亂砍濫伐,重蹈上世紀林業“三定”之前森林資源破壞的覆轍。產生這種擔心的根源在于把這次林改簡單地看成分山到戶、分林到人,沒有全面了解林改的多種實現形式,沒有準確把握林改政策的靈活性和科學性。五是害怕搞林改。有的同志認為林改會誘發各種矛盾,尤其擔心群眾對過去承包拍賣的林地提出不同意見,甚至否定過去的合同或協議,引起干群矛盾,導致群眾上訪。產生這種心理的根源在于沒有認識到林改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消除隱患、完善提高的過程。
對這些錯誤認識,各縣市區一定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克服:一要克服沒啥搞的思想。林改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是明晰產權的過程,更是對縣、鄉、村集體林業理清思路、完善政策、促進全面發展的過程。判斷林改成效的標準一要看群眾是否滿意,二要看生態是否優化,三要看產業是否發展。確定了這三個標準,就彰顯了搞好林改的必要性。各地都要按照這三個標準仔細地檢驗一下,看看是否真的不需要搞林改!二要克服沒法搞的思想。林改不是無章可循。《農村土地承包法》明確規定,林地是土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通過承包、拍賣等方式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要把“兩權合一、統一經營”的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為承包經營制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對目前仍由集體統一經營管理的山林,要區別對待,積極探索有效的經營形式,將產權逐步明晰到個人。溫總理、回副總理都對林改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省政府已將林改作為2007年全省重要工作之一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這說明我們搞林權制度改革是有上級精神和法律依據的。三要克服不能搞的思想。有些同志擔心搞林改會出現新一輪亂砍濫伐。對此,我們要弄清楚三種情況:首先是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出現亂砍濫伐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三定”政策本身,而在于“三定”政策實行之前和實行初期政策把握、政策宣傳、政策執行不到位。其次是改革的關鍵在于把經營權和收益權落實到農戶身上,可以分山不分林,可以承包拍賣,也可以搞股份制等等,只要切合當地實際,只要符合群眾意愿,只要把林權落實到戶,任何形式都可以搞,宜分則分,宜統則統,宜包則包,不搞一刀切。其三是當前各種禁伐、限伐措施已經相當嚴格,資源管理工作已有比較成熟的經驗,同時,群眾的守法意識有了明顯提高。在工作中,只要我們把政策宣傳到位、落實到位,不僅不會出現亂砍濫伐現象,而且還會產生森林增量、農民增收的良好效果。四要克服不敢搞的思想。改革就是利益再分配的過程,不可避免地會觸動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關鍵要看利益分配是否合理合法。對于已經承包、拍賣且手續合法的,就要本著尊重歷史,依法維權的原則,切實維護林業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不能“翻盤子”,不能推倒重來。對于一些地方借改革之名,“暗箱”操作,將集體林地低價承包給大戶,侵占多數村民利益的行為,必須在這次林改過程中予以糾正,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推動集體林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強化措施,確保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順利推進
當前,我市林改試點工作已經進入關鍵時期,各地要拿出搞平原綠化高級達標的勁頭去抓集體林改工作,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創新工作方法,確保按期完成林改試點工作任務。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快工作進度。各縣市區要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為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和破解“三農”問題、發展壯大農村經濟的重要抓手,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在林權制度改革試點期間,縣市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要深入林改試點一線調查研究,指導工作。各級林業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介入試點工作,深入鄉村,搞好督導。要切實解決人員、經費等問題,加大投入,充實隊伍。按全省統一要求,6月底前要全部完成試點任務,時間緊迫,各縣市區要重新安排試點各階段的時間,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往前趕。不能以任何理由延誤試點工作,影響全市林改工作大局。
(二)強化質量管理,提高工作水平。林改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法律和政策性非常強,涉及千家萬戶農民的根本利益。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視試點質量,認真扎實地做好每一步工作。一要規范程序,依法操作。要嚴格按照全省林改試點工作的步驟、程序和要求,做實做細每一個工作環節。要嚴格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要求,做到林改程序、方案、內容、結果四公開。二要因地施策,科學定案。要根據山區、半山區、平原區等不同地理條件和不同的林情、民情,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擬定林改試點方案。林改方案既要符合有關法律和上級政策的規定,又要切合當地實際;既要保證改革取得實效,又要簡單明確,容易操作。三要認真細致,準確勘界。要將林改試點工作與當前正在進行的二類調查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二類調查的成果。沒有進行二類調查的,要認真對待每一宗林地,準確定界,精確勾圖,不得應付、馬虎。四要善于協調,化解矛盾。試點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調處矛盾、總結經驗的過程。問題暴露得越多,解決得越徹底,總結出的經驗就越實用,越有效。因此,各地對林改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絕不能回避,要依據法律和政策,積極協調各方因素,解決好各種問題。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既是一項群眾性工作,又是一項社會性工作,不僅關乎千家萬戶農民的利益,也涉及到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方面;不僅需要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也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要通過召開村民大會、印發通知書、張貼標語等形式,真正把林改宣傳到每戶村民。要利用好報刊、電臺、電視臺、網絡等媒體,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宣傳林改政策、林改成績和林改經驗,為全面推開林改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四)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督促檢查。各級政府要成立林改試點督導工作組,市里負責督導各縣市區面上工作情況,重點督導縣級試點進展情況,各縣市區要重點督促指導本地試點工作,督導主要看林改政策是否把握準確、宣傳發動是否到位、改革程序是否規范、勘界工作是否扎實、檔案管理是否完善。督導組要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及時解決林改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促進林改工作的開展。
同志們,林改形勢時不我待,林改試點責任重大。各縣市區要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強化措施,加快進度,完成林改各項工作任務,為推進全市林業又快又好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