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村飲水安全會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剛才,我們收聽收看了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劉新民副省長總結了**6年以來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了下步工作。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劉省長的講話精神,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多措并舉,扎實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7年第一批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情況
今年我市第一批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涉及5個縣市13個鄉鎮30個行政村,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人數3.7萬人,其中鄧州市0.9萬人、方城縣0.8萬人、唐河縣0.8萬人、內鄉縣0.6萬人、社旗縣0.6萬人。項目計劃投資1444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資金650萬元,省配套資金240萬元,市配套資金120.4萬元,縣配套資金81.4萬元,群眾自籌352.2萬元。任務下達后,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行動迅速,措施到位,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截至6月28日,共完成投資1263.9萬元,其中中央資金650萬元,省級配套資金240萬元,市級配套資金120.4萬元,縣級配套資金120.1萬元,受益群眾自籌資金133.4萬元(不含勞務折資)。建成各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0處,購置水泵24臺套,建設管理房1040平方米,埋設管道421.7千米,基本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受到省政府通報表揚。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得益于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廣大干群的辛勤勞動。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雖然第一批工程初見成效,但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一是工程建設進展不平衡。鄧州、內鄉等縣市工程進度較快,標準質量較高,社旗縣由于行動緩慢,造成遺留任務較大。二是部分工程建設不規范,入戶工程不統一、標準不高。三是縣級配套資金沒有按規定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資金落實不及時,特別是工程項目下達后,臨時追加安排,直接影響了工程進度。四是政策落實不到位。去年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在個別地方、部門沒有得到很好地貫徹落實。如電價問題,大部分縣還沒有執行農村生活用電標準。五是個別工程管理體制不明晰,管理制度不落實,管理機構不健全。重建輕管,給工程安全運行埋下隱患。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進和解決。
二、下步主要工作
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今年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諾要辦好的十件實事之一。下半年,我市將承擔21.1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任務,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完成年度建設任務,要著力抓好以下五項工作:
(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各地要按照“先急后緩、先重后輕、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嚴格確定工程范圍,科學編制工程規劃。水源選擇既要考慮當前,又要兼顧長遠,既要考慮水量,又要注重水質。工程形式選擇要根據當地自然地理、經濟條件、社會發展狀況以及供水人口、供水規模和需水量的要求,合理確定飲水工程的類型、規模及標準,做到既兼顧長遠,又經濟實用。距縣城、集鎮自來水廠較近的農村居民點,通過已有水廠的改建擴建,延伸供水管線發展自來水。水源有保證、人口居住較集中的地區,要盡量建設規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實行供水到戶。水源情況較差、農戶居住分散的地區,可建設分散式供水工程,重點發展集雨水窖。有山泉的地方可搞一些截流工程。地下水比較豐富的地方,飲水工程以打井為主。無論采取何種工程形式,都要充分尊重當地用水群眾的意見,讓群眾參與建設管理,接受群眾監督。
(二)強化質量管理,加快工程進度。要建立完善質量監控體系。充分發揮政府質監部門、監理單位和水利主管部門的職能,實行全程質量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堅決杜絕“半拉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各項工程要明確第一責任人,實行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制和終身負責制。要全面落實項目法人制和招標投標制,選擇有資質、有經驗、有實力的專業隊施工,不能因為趕進度就放松對質量標準的要求;料物、設備要通過招標的形式,以縣為單位確定供貨廠家,實行統一采購。要努力克服汛期和天氣炎熱造成的不利影響,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合理安排工期,同時要做到安全施工,確保財產安全和施工人員的安全。市水利局要定期向項目縣市區及有關部門通報進度、信息,好的典型和存在問題,推廣經驗,鞭策后進。
(三)抓好資金落實,嚴格使用管理。按照國家的要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行中央、地方和受益群眾共同投資。國家核算今年我省人均投資400元,其中,中央國債180元/人,地方配套220元/人(含群眾自籌和投勞折資)。國家要求省級安排的資金不低于地方配套資金的30%(66元/人),市級安排的資金不低于地方資金的20%(44元/人),縣級安排的資金不低于地方配套資金的10%(22元/人),各地要嚴格按照規定,將配套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及時足額將本級需要配套的資金落實到位。按照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管理的要求,工程建設資金要實行專戶儲存、專款專用。要加強資金管理,保證資金安全。群眾自籌資金,要經村民代表大會認可,做到資金籌集公開透明,資金投向專款專用。要加大資金監督檢查力度。市縣財政、水利部門要不定期地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資金的到位和使用管理情況進行檢查,并積極配合審計等有關部門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審計。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對有關人員做出嚴肅處理。同時,要提高資金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實行賬務公開。無論是中央資金、地方配套資金還是群眾自籌資金,都要實行公示制度,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四)創新運行機制,強化建后管理。農村飲水工程建成后,要按照有利于群眾使用,有利于工程發揮效益,有利于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原則。明確工程產權,確定管理模式。對水窖等微型供水工程,可實行農戶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體制;對以行政村和自然村為單位的集中供水工程,應在受益農戶民主協商的基礎上,依托村民小組或村委會組建各種形式的農村供水組織——用水戶協會,實行自主管理;對跨村、跨鄉規模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可采用專業管理機構和用水戶協會相結合的管理體制。也可以用公開競標方式選擇經營者,以承包、租賃、拍賣使用權等形式,委托給有經驗的“能人”管理。要根據工程實際合理核定水價,適當收取折舊費,積累資金,滿足安全飲水工程更新需要,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五)加強水源保護,完善監測體系。要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等相關法規的要求,依法劃定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飲水工程管護范圍,并制定切實可行的保護辦法。開采地下水時,水源水質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的要求,要封閉不良含水層;以地表水為水源時,水質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的要求,要有防洪等措施,同時不影響原有工程安全水源。要完善農村飲水安全監測體系。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設立水質監測中心或指定專人負責水質監測工作。市、縣衛生部門與水利部門要加強信息溝通與配合,切實搞好對飲用水水源、水廠供水和用水點的水質監測,及時掌握飲用水水源環境、供水水質狀況。
三、加強組織領導
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既是一項經濟工作任務,更是一項政治任務。各級政府要務必擺上重要位置,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扎實推進。要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行政首長負責制,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有關部門合力抓。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職責,各司其職,協同作戰。市、縣兩級要成立專項督導組,明確職責,分片包干,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促進度,查質量,促安全,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保證工程順利推進。要建立獎懲激勵機制,把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列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紅旗渠精神杯”和“興水杯”評選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對領導重視,配套資金足額到位,工程建設質量高、進度快、效益好的縣市區,優先安排項目;對工程進度慢,群眾滿意度差,影響**形象的縣市區,要在全市通報批評,減少項目安排,同時扣減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分值。
同志們,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項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強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保質保量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