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才表彰大會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召開全市高層次人才表彰會議,目的就是要大張旗鼓地表彰在各行各業做出突出貢獻的高層次優秀人才,進一步在全市營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濃厚氛圍,激勵更多的人才為**發展獻智出力,做出貢獻。剛才,國政秘書長和書報局長、宏顯局長分別宣讀了表彰文件,石油二機集團和市林業局的同志作為杰出人才代表,作了很好的發言。值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同志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所有為我市科技進步和經濟建設付出辛勤努力、做出突出貢獻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就全市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我簡單講四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切實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
發展依靠科技,科技依靠人才。近年來,我市積極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各類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績。一是各類專家的選拔和服務工作取得新成效。經過選拔和培養,我市現有享受國務院特貼專家67名,入選省級百千萬工程23名,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930名,初步形成了中青年科技創新梯隊。二是以企業為依托建立起一大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經過努力,目前我市共有工作站7個,進站博士后11人,建站個數和進站人數居全省兄弟市前列。三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就矚目。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我市在光學機電、生物能源、石油鉆機、多晶硅等高科技領域形成了集研發轉化于一體的高層次人才梯隊,掌握了一系列國內先進、國際領先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迅速壯大,引起中央和省級領導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目前,我市已成為省政府支持的三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重點市之一。同時,我市在傳統工業、特色農業、文化產業領域的人才培育引進步伐加快,一批優秀科技成果正逐步轉化為現實生產。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各級各界人才共同努力的結果,市政府對此給予充分肯定和高評價。
分析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在農業經濟時代,勞動力投入的數量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在工業經濟時代,資源、資金的投入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但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發展速度加快,生產的社會化、自動化程度提高,先進適用人才開始超越貨幣資本和勞動力,成為生產力要素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資本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人才走。有了人才,才能吸引更多的項目,引來更多的資本,才能在區域競爭中占據制高點,在未來的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我們一定要放眼長遠,順應時勢,充分認識“人才強市”的深遠意義,真正把人才工作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切實加快人才資源向人力資本的轉變,以“第一資源”支撐和促進“第一要務”。
二、更新觀念,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
我市是人力資源大市,在諸多領域都涌現出了貢獻突出的杰出人才。如何選拔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是當前全市人才工作的關鍵,各級各部門必須在新的形勢下努力克服各種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以科學的人才觀指導和改進人才工作。
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要始終著眼于促進各類人才的健康成長,著眼于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人才培養、吸引、使用等關鍵環節上,既充分遵循人才發展的一般規律,又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稟賦和個性,讓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杜絕當前普遍存在的人才不足與人才浪費并存、人才引進與人才流失并存的現象。二要樹立人人都可成才的觀念。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為推動我市各項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的,就是人才。要把創新作為人才的本質特征,尊重知識、尊重創造,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不拘一格地引進各類人才。要注重在實踐中發現、檢驗人才,使各類人才都有發展機會、創業空間。三要樹立競爭擇優的觀念。全面引入競爭機制,在競爭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堅持以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選拔、評價、使用人才的主要標準,通過競爭擇優使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三、突出重點,切實加強全市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工程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既具有緊迫性,又具有長期性。各級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要全面加強和改進人才開發工作,努力培養造就一支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
一是不斷壯大我市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之間的競爭就是企業家之間的競爭。一個有膽有識的優秀企業家能把小項目變成大項目,把小企業發展成大企業。當前,我市招商引資力度加大,一批大項目陸續動工或投產,支柱產業、特色產業不斷發展,急需一些熟悉國際國內市場、具有戰略眼光、富有創新精神和經營管理才能的企業管理人才。各級各有關單位要加快建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庫,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后備人才的培養,大膽使用各類年輕優秀人才,鼓勵和支持各類企業面向市內外公開選聘高級經營管理人才。要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的辦法培訓一批,通過公開招聘、兼職合作選拔一批,通過機關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向企業交流和掛職鍛煉下派一批。二是要加快以高層次人才為重點的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要著眼長遠,加大自主培養的力度。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我市的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初步形成了光學引擎、華光印刷版材、石油鉆井裝備、天冠乙醇、多晶硅、MD電視、防爆電機等八大品牌。今后要圍繞這些優勢產業發展,以項目凝聚人才,以項目培養人才,努力通過高科技人才集聚,提高我市在優勢產業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另一方面,要立足傳統產業,引進一批由一定數量拔尖人才組成的核心專家群,培養一批具有真才實學的重點專家隊伍,造就一批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各學科、各行業的科研骨干人才,共同致力于我市紡織、醫藥、冶金等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要以提高創新能力為目的,實施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開發工程,著力培養、引進經濟建設領域急需的高層次人才。要依托中、高等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到2010年,重點培養6萬名高技能人才,15萬名急需的技能人才。三要加快培養具有創業能力的農村鄉土人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農業產業化,需要大批農村實用人才的支撐和帶動。我們要圍繞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增加農民收入,通過政策支持、社會扶持和組織推進措施,促進農村實用人才的立體化開發,加快培養一批致富能力強、掌握專門實用技術的農村致富帶頭人,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四、創新機制,努力營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環境
首先,要創造一個寬松和諧、充滿活力的政策環境。在目前我市各級黨政機關和廣大企事業單位中,“以利為本”、“以位為本”、“以資歷為本”的現象還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僅壓制了人才的成長和作用的發揮,而且挫傷了人才創業的積極性,必須從政策上入手,著力優化我市的人才政策環境。要重新審視和反思現行人才政策,對該廢止的堅決廢止,該調整的盡快調整,尤其要下決心清除那些單純考慮部門利益、地方利益而人為設置的障礙,盡快疏通人才“綠色通道”。要加快研究制訂以培養、評價、交流、使用、激勵、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政策措施,形成一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既有宏觀性又有操作性的人才政策體系。其次,要創造一個各展所長、成就事業的創業環境。人才需要舞臺,舞臺凝聚人才。要堅持用事業吸引人才,依托我市的重點項目和優勢產業,以科研基地、創業園區為載體,在項目引進、實施和帶動中同步引進人才。這些年來,我市每年都確定一批重點產業項目和重點建設工程,這些項目和工程都需要大量的技術改造、產業升級和產品開發人才來引領技術攻關、帶動創新。因此,我們要采取措施,多方為人才搭橋鋪路,大膽地把人才放到重要位置和關鍵崗位上,讓人才的創新潛能在創業平臺上最大限度地發揮。要集中利用各種資金,加大人才工作的投入,為鼓勵人才創業立業提供物質保障。要發揮好政府投入的導向作用,在對市屬重點企業就業的本科以上層次緊缺人才給予生活補貼的基礎上,今后市里要繼續加大此方面的投入,各縣市區也要結合各自實際,研究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第三,要創造一個功能健全、服務到位的市場環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的配置起著基礎性作用。人才作為一種資源,只有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實現合理的流動和配置。我們的任務就是要進一步加強人才市場建設,為供需雙方進入市場提供場所和服務。現在,不少大中專畢業生學成回來后,不是找市場,而是找門子、找關系,想方設法往黨政機關擠,往事業單位擠,這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一方面,說明我們的就業觀念需要更新,不能老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的人才市場容量過小,功能單一,服務不到位。今后要下決心整合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擴大市場規模,拓寬服務領域,健全服務功能,形成統一有序、功能健全、開放靈活的人才交流新機制。
同志們,新形勢、新任務既為擴大人才脫穎而出提供了廣闊空間,也為全市人才開發和引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今天受到表彰的同志要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希望各級各單位要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