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科學發展中心組學習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省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也是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
一個國家和地區城鎮化水平的高低,既是衡量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城鎮化的發展,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集聚和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地區經濟的綜合實力。
新世紀以來,全省城鎮化進程加速,城鎮化率由*0年的27.7%提高到*7年39.8%。根據國際經驗,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化率達到30%,其城市化進程將進入到加速發展階段。因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省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也是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我們要把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崛起的新跨越。
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對促進新型工業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一石雙鳥”作用
*省是一個農業比重大、農村人口多的經濟欠發達省份,實現富民興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然而,歷史和現實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解決“三農”問題,根本出路在工業化、城鎮化。要加強農業就必須發展工業,要富裕農民就必須減少農民,要建設新農村就必須加快城鎮化進程。城鎮化發展,一頭連著工業化,一頭連著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城鎮化進程,不僅可以有效地推進工業化發展,壯大城市經濟實力,而且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為轉移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促進農業規模經營,增加農民收入,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創造條件。
人是城市的主體、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如何規劃,體現了政府的執政理念
城市是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重要載體,換言之,人是城市的主體、是城市的主人。因此,城市如何規劃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體現政府的執政理念。提升我們的城市規劃水平,首要的是在規劃工作中,全面貫徹以人為本、協調發展的要求,切實把著眼點放在百姓優先、滿足人的需要上,把著力點放在統籌兼顧、協調發展上。城市規劃不僅要服務于經濟發展,而且要服務于社會發展;不僅要有優美的建筑,而且要創造舒適方便的人居環境;不僅要重視大多數人的利益,而且要重視困難群體的利益。
必須把前瞻性、先導性、全面性和可持續性貫穿于城市規劃的始終
大量事實表明,一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決定性因素不是規模大小,而在于定位準確,功能完善。沒有個性的城市,就沒有生命力。城市個性化的產業、個性化的文化和個性化的人居環境,顯示了城市的獨特魅力。現代城市可以構筑多種產業功能,但大多都突出一兩項主體功能,形成一兩個強勢產業。
城市規劃是管長遠、管全局的,現在的城市規劃,可以影響一個城市今后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發展面貌,受益的不僅是當代人而且關系子孫后代,必須把前瞻性、先導性、全面性和可持續性貫穿于城市規劃的始終。人們形象地說,規劃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對這樣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一定要有長遠眼光、戰略眼光,決不能短視。
實現規劃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堅決杜絕所謂的“長官規劃”、“精英規劃”
制訂一個科學的城市規劃,離不開城市規劃師的專業知識,離不開有關專家學者的充分論證,但更離不開公眾的廣泛參與。實踐證明,公眾的廣泛參與,可以使公眾利益得到充分體現,減少規劃決策的風險,避免決策失誤,作出最符合實際的決策;公眾參與越深,贊同度就越高,規劃的權威性就越強,規劃實施的矛盾就越少。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城市規劃工作的透明度,堅持開門搞規劃,擴大公眾參與的范圍,增加公眾參與的環節,讓廣大市民享有更多的知情權、參與權和建議權,實現規劃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堅決杜絕所謂的“長官規劃”、“精英規劃”。
市政公用設施建設與城鎮化同步推進,城市才能健康發展
市政公用設施建設與城鎮化同步推進,城市才能健康發展。不能一講到城市建設,就是蓋高樓,搞標志性建筑。各級城市政府要把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放在重要地位,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加大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強城市道路建設,落實“公交優先”的戰略。同時,統籌考慮供水、排水、排污、供氣、通訊等,搞好城市地下管網建設和改造。新城區市政建設與老城區市政設施改造要協調推進。城市綠化不僅要抓好城市道路和景觀的綠化美化,更重要的是著眼保護好城市生態環境,加強城區和城市周邊森林綠化區、綠化帶建設,抓好城市垃圾、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也是城市最大的特色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也是城市最大的特色。城市發展不是建筑物的堆砌,城市建設也不是推倒重來。在城市快速發展建設中,如何珍重和珍惜城市的歷史,延續城市的文脈,留住城市的記憶,塑造城市的精神,是對我們城市領導者的視野、理念和能力的考驗。要把地方特色文化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進一步培育和提升我們的城市精神,提升我們的城市形象,凝聚人心、招攬人才、吸引投資,推動城市發展。這既是城市很重要的軟實力,也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競爭力。
建設更加人性化、更具包容性、更加和諧的城市
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也是社會加速轉型的過程。如何兼顧效率和公平,促進社會和諧,是加強和改善城市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在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統籌兼顧好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社會群體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實現全體市民的利益,防止在考慮和滿足一部分人的利益時,影響和損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建設一個更加人性化、更具包容性、更加和諧的城市。比如,為了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我們需要規劃建設機動車道、立交橋,拓寬舊街道,同時我們又要充分考慮行人的方便、自行車的方便、居民生活的方便,不能一味迎合小轎車的交通需求,大量擠占非機動車道、人行道,而要在確保公共交通暢通的前提下,兼顧各方面交通需求,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現代交通體系。
工業化是城鎮化的發動機,城鎮化是工業化的加速器
工業化與城鎮化,是互為因果、相互促進的。可以說,工業化是城鎮化的發動機,城鎮化是工業化的加速器。我們必須統籌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實現工業化與城鎮化相互促進、互動發展,形成支撐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實踐表明,經濟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支撐。沒有經濟基礎和產業支撐的城鎮化是脆弱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按照“一群”、“兩帶”的總體構想,做大做強一批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的崛起帶動全省的崛起
城市具有聚集與輻射雙重功能,聚集功能越強,其輻射功能也越強。進入新世紀以來,*省城鎮化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中心城市的綜合實力有了較大提高。但是,必須看到*省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少,中心城市的綜合實力仍然較弱,城市群的培育還處在起步階段。我們要適應城鎮化發展規律,深入實施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城鎮化戰略,按照“一群”(以南昌為核心的環鄱陽湖城市群)、“兩帶”(沿京九線城市帶和沿浙贛線城市帶)的總體構想,做大做強一批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的崛起帶動全省的崛起。同時,加快建設一批經濟實力較強、功能比較完善、特色比較鮮明、環境比較優美的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鎮,形成大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鎮協調發展的格局。
要狠下決心解決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問題,從源頭上防止和控制污染排放
*省城市污水和垃圾的處理率低,對城市環境已帶來了不利影響。這些與我們城市環保設施建設滯后有關。這些問題如果不下決心解決,*良好的生態環境勢必遭到嚴重損害,我們將成為歷史的罪人。我們務必高度重視城鎮化進程中的環境保護問題,下大力氣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要狠下決心解決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問題。各設區市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今年底必須全部建成并投入運營;縣級市和縣城的生活污水及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要加快建設,力爭在2010年全部建成運營;鄉鎮、村的生活垃圾,也要進行無害化深埋,并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加強從源頭上防止和控制污染排放,項目引進要嚴格把握環保標準,對不符合環保要求、達不到排放標準的,決不能引進;新建項目不符合環保標準的不能上,在建項目環保設施未經驗收合格的不能投產;對有嚴重污染的企業要限期治理,仍不能達標的要停產治理或堅決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