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設環境友好社會會上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年,聯合國環境署確定*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莫使旱地變荒漠”。為呼應這一主題,展示中國政府和人民維護生態安全,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決心和行動,同時普及生態安全知識,進行環境警示教育,提高廣大公眾的生態安全意識和參與維護生態安全的積極性,國家環保總局確定今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國策,以改善城鄉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推行環保目標責任制為抓手,積極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我市人多地少,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較弱,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特別是石化、化工行業的結構性污染問題尚未得到很好解決,少數企業環境安全意識不強,污染治理不到位,環境應急預警機制不健全,環境安全隱患和環境風險仍在一定范圍內存在,我們必須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促進區域經濟科學發展,推進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一、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開拓環保工作新局面。
科學發展觀是加強環境保護,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有力保障。我們必須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環境保護工作,下決心解決環境問題。各鎮、開發區、各部門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要強化新污染源控制和老污染源治理,認真貫徹落實“三同時”制度要求,堅持管理與服務并舉的原則,督促和指導企業全面落實污染治理措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切實改變“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破壞”的狀況,依靠科技進步,發展循環經濟,倡導生態文明,強化環境法治,完善監管體制,建立長效機制,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要加強環境優美鎮和生態村建設,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進以“六清六建”為核心內容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重點培育鄉村風情濃郁、生態環境優良、生產生活便利的典型示范村居,引導全市村居規劃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完善基礎設施,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開拓農村環境建設新局面。
二、加強環境監督管理,嚴防環境安全事件發生。
各鎮、開發區、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以及國家環保總局關于環境安全檢查、防范環境風險的有關文件精神,認真執行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化工項目向化工園區集聚的若干建議》,積極引導化工企業向化工園區集聚。環保部門將認真履行環保第一審批權,嚴把項目準入關,切實加大環境執法力度,以查處飲用水源污染、有害有毒氣體污染、居民區噪聲超標等污染擾民問題為突破口,對擅自停運、拆除污染治理設施、超標排污的單位,嚴格按照環保法律法規進行處理,始終保持對各類污染環境行為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環保部門要加快應急監測和應急處置系統建設,努力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和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化工企業要本著對自己負責、對環境負責的態度,認真學習、嚴格執行環保法律法規,從源頭防范環境風險,防止重大環境污染事件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危害和損失。有關企業要嚴格加強環境管理,對存在環境安全隱患和環境風險的單位,要按照整改要求,在規定期限完成整改任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
三、以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為抓手,努力建設環境友好型*。
我們要通過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成功創建,確立生態環境優先的理念,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建設并重的方針,努力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在建設中優化生態環境,實現加快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各鎮、開發區、各部門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決摒棄盲目上項目辦企業、以犧牲環境破壞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以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逐步建立“效益優先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和國民經濟體系。要鞏固和擴大生態示范區建設,加強科學規劃和指導,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和生長調節素等化學投入品,加大農村居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積極推廣秸稈和其它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要通過集中力量做好改善和建設生態環境的大事、實事、好事,解決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問題。要通過推進城市科學規劃和管理,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污水、垃圾處理水平。要通過“綠色社區”、“綠色院落”、“綠色單位”等群眾性創建活動,促進生產、生活、生態和諧協調,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把*建設成為長江三角洲發展活力足、投資引力強、人居環境佳的新型城市。
同志們,當前我市正處在跨越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全市的環保工作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工作任務已經明確。面對新的環保形勢和任務,讓我們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認清形勢,奮勇爭先,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努力開創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為建設和諧*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