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會議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縣委、政府決定召開全縣衛生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認真總結*年我縣衛生工作取得的成績,深刻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全面安排部署*年的衛生工作。下面,我講兩點意見。
一、突出重點,強化監管,*年衛生工作全面推進
*年,我縣的衛生工作,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圍繞改革與發展這條主線,突出新農合和防疫保健兩個重點,強化監督管理,全面落實各項工作,促進衛生事業穩步健康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初見成效。
我縣于*年10月被確定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為切實組織實施好該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縣委、政府分別成立了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縣政府在財政非常困難的情況下解決合管機構工作經費及獨生子女戶、五保戶等特殊人群獎勵救助繳費86萬余元;制定出臺了新農合經辦機構、定點醫療機構工作職責、管理制度及財務管理制度等;狠抓藥品質量、藥品價格及基金結算報銷等環節監管,藥品實行同鄉鎮同藥同價,新農合費用補助情況納入村務公開、鄉鎮政務公開的范圍,定點醫療機構對新農合用藥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收費標準實行公示制,推進了新農合的規范管理,促進公開、公平、公正,贏得農民的信任,確保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順利推進,平穩運行。*年,全縣共發生門診醫藥及住院費1503.57萬元,補償費用767.06萬元,共有38.46萬人次受益。同時,全力做好*年籌資工作,完成籌資378.37萬元(其中:縣政府幫助農村貧困弱勢群體及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戶、兩女結扎戶解決個人籌資59.67萬元),參合率達74.26%。
(二)公共衛生工作進一步加強。
一是防疫保健工作深入推進。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遵循“重點地區重點預防、重點疾病重點防治、重點人群重點保護”的防治原則,以結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為重點,深入開展全民愛國衛生運動,切實加強各類傳染病防治,全面開展了傷寒、瘧疾、麻疹等重點疾病的監測、預防、控制工作,使*年全縣傳染病發病率為123.59/10萬,有效防止了重大疾病和疫情在我縣發生和流行。計劃免疫工作面向基層,加大力度,擴大免疫服務人群和工作內容,*年全縣四苗(卡介、脊灰、百白破、麻疹)平均接種率達92.86%,城鄉人民身體健康狀況明顯改善。以組織實施好新一輪“降消”(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為載體,深入宣傳貫徹落實《母嬰保健法》,對410余名鄉、村醫生開展了“產科出血急救與轉診”、“兒童系統管理”等業務培訓,全縣共轉診176人,搶救危急孕產婦122例,共有278人得到救助,救助資金17.6萬元,*年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分別下降為32.16/10萬和22.09‰,同比下降了79.71個十萬分點和5.2個千分點。
二是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明顯加強。切實把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強化衛生法制宣傳,制定出臺了《*縣農村藥品兩網建設方案》,對食品安全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采取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相結合的方式,深入開展了以食品安全和農村醫療服務為重點的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明顯加強,切實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三)醫療機構服務質量明顯提高。
深入推進縣、鄉、村衛生體制改革,切實加強縣直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的管理,堅持國家舉辦的醫療機構和民辦醫療機構同等對待的原則,科學確定了207個(其中:縣城5個、鄉鎮19個、村級183個)定點醫療機構;制定了全縣村衛生室建設總體規劃,力爭用2至3年時間完成全縣所有村衛生室的建設,*年,縣政府已籌資40萬元新建11個村衛生室;加強衛生隊伍建設,采取臨時聘用的方式,聘用村醫410名,采取“請進來”、“派出去”或輪崗進修、集中培訓等方式,分期分批組織對全縣衛生技術人員和執法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為我縣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提高村醫待遇(村醫生活補助在原來的30元/月的基礎上再增加50元/月,提高到80元/月);強化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80萬元的疾控中心業務樓已建成投入使用,投資220萬元的傳染病區國債項目、婦幼保健院業務樓主體工程已完工,人民醫院、中醫院自籌資金150余萬元增添先進醫療設備,積極組織開展農村巡回醫療工作,為患者創造了良好的就醫條件,醫療服務質量和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年,實現醫療業務收入1837萬元,同比增長30%,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日益顯著,衛生事業不斷向縱深推進。
近年來,我縣衛生工作雖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我縣財政困難,投入不足,疾病控制和應急處置的基礎條件差,防控手段薄弱,形勢十分嚴峻。二是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遠遠滿足不了群眾就醫的需要。三是衛生建設滯后、設備簡陋、技術力量薄弱,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特別是村級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此,全縣各級各部門和醫療機構務必要正視當前衛生工作存在的困難、問題和矛盾,從實際出發,以對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重視并支持配合做好衛生工作,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項防治體系,爭取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推進全縣衛生事業全面發展。
二、抓住機遇,把握重點,努力開創我縣衛生工作新局面
*年,我縣衛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的發展觀,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和國家、省、市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一系列重要會議精神,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抓住機遇,把握重點,深化改革,強化監管,推進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增強對加快衛生事業發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
衛生事業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全局。全面推進和深化衛生改革,加快衛生事業發展,提高全民素質,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任務,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目的,是實現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三步走”戰略目標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內容,是各級各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從目前我縣的實際情況看,各級各部門對衛生工作的重視不夠,部分鄉鎮領導忽視了衛生工作的重要性,弱化了衛生工作的領導,對如何加強農村疾病預防,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條件,加強醫療機構的管理,整頓醫藥市場秩序研究不夠、部署不夠、領導不力,衛生院缺乏自覺置于黨委、政府領導下的主動性。為此,各鄉鎮各相關部門務必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增強對加強衛生工作、特別是加強農村衛生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擔負起發展衛生事業的責任。一是各鄉鎮黨委、政府一定要從加快經濟建設,促進改革開放,保持社會穩定,密切聯系群眾的高度,充分認識衛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切實把衛生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認真履行政府管理公共衛生的職責,切實加強對本鄉鎮衛生院工作的領導,對衛生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及時研究解決,在實施初級衛生保健、建立農民健康保障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為農村衛生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縣直各相關部門要強化“大衛生”意識,認清衛生工作的形勢,明確自己擔負的職責,積極參與,密切配合,以實際行動為衛生事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發改、財政、衛生部門要積極向上級爭取項目、爭取資金,加大對衛生事業、特別是農村衛生事業的投入,努力改善群眾就醫環境;物價部門要根據上級的規定,理順衛生服務價格,加強各種收費管理,切實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公安、工商、藥監等部門要積極與衛生部門配合,加大衛生執法力度,依法保護人民健康;宣傳部門要堅持以正面宣傳引導為主,通過強有力的輿論宣傳,促進工作的開展,維護社會的穩定,增進醫患理解,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尊重醫學科學和衛生人員的良好社會風氣。三是其他有關部門也要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共同支持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二)抓住機遇,把握重點,推進衛生事業健康發展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抓住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的大好時機,以提高農村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為核心,突出新農合和防疫保健兩個重點,深化衛生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建立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體系,加強重點疾病防治和婦幼保健工作,加大衛生監督執法力度,狠抓醫德醫風和職業道德建設,努力實現城鎮衛生與農村衛生全面協調發展。
1.深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一是要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難點問題多。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切實把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經常進行專題研究和調查,及時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保證此項工作的順利實施,努力鞏固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成效。二是要深入做好宣傳工作。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針對部分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了解不深不透、存在疑慮和擔憂的問題,把宣傳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多種宣傳形式,深入宣傳,讓農民群眾充分了解參加合作醫療后自己的權益、義務,明白看病報銷的辦法、程序和比例,消除農民的疑慮和擔心。三是要強化監管工作。衛生、新農合、藥監等相關部門要圍繞藥品質量、藥品價格、醫療服務及基金使用、報銷等重點環節,切實加大監督管理力度,確保基金安全及農民用藥安全有效、價格合理、方便及時。同時,要本著“嚴格審核、快速高效、簡化手續、方便操作”原則,加快網絡化管理系統建設,逐步實現信息聯網,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農民辦理醫療報銷手續。四是要深化衛生體制改革與創新。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為核心,嚴格定點醫療機構管理,繼續加強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積極探索,建立藥品統一招標采購、配送管理機制,逐步實現縣、鄉、村三級同藥同價;逐步吸納社會力量辦醫,補充和豐富農村醫療衛生資源;繼續從縣直醫療機構抽調衛生技術人員深入農村開展巡回醫療服務,加強縣、鄉、村衛生工作的縱向合作和橫向聯系,努力為農村群眾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五是建立合作醫療貧困救助制度。采取政府籌資、民政救濟、社會捐贈等形式,設立合作醫療貧困救助基金,對農村貧困弱勢群體實行合作醫療貧困救助與減免相結合,切實緩解群眾看不起病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一根本問題。六是提前思考做好2008年新農合籌資工作。各鄉鎮及縣直有關部門要提前思考,制定方案,強化措施,全力做好2008年新農合籌資工作。在籌資過程中,各鄉鎮要注重票據等軟件痕跡資料的建立完善和規范管理工作,堅決杜絕墊資繳費。若發現,一經查實,堅決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2.加強公共衛生工作。一是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機制、分級管理的目標責任制和事故責任追究制,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遏制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二是要繼續落實好《*縣結核病防治規劃(2004-2008年)》和艾滋病防治四項工程及“四免一關懷”政策,加大計劃免疫工作力度,進一步強化對傷寒、瘧疾、禽流感等重點疾病的預防、監測和疫情報告,防止疫情的暴發和流行。三是要繼續實施好新一輪“降消”項目,使*年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明顯下降。四是要深入開展全民愛國衛生運動,大力開展全民健康教育,普及衛生科學知識,樹立“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的新風尚。在縣城教育廣大市民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亂倒垃圾;在農村,組織醫務人員開展衛生下鄉、科普等活動,引導村民和中小學生講究衛生。要定期開展室內外環境衛生大掃除。徹底清除城鄉結合部、居民小區、背街小巷以及集貿市場的生活垃圾,鏟除“四害”孳生地,開展創建衛生縣城、衛生鄉鎮和衛生先進單位活動,使全縣公共環境衛生上一個新臺階。五是要深入宣傳,積極做好無償獻血工作。
3.切實抓好食品藥品安全。食品藥品安全關乎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級各部門務必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完善機制,認真履職,強化監管,確保安全。一是要進一步完善食品藥品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和監管責任制,形成“縣政府統一領導,各級政府分級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完善舉報和公開暴光制度,發揮群眾和媒體對制售假劣食品藥品違法行為和違法違規生產加工經營企業的監督作用,把食品藥品放心工程推向深入。三是各鄉鎮及縣直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部門要密切配合,認真履職,以學校食堂、鄉村集貿市場、紅白喜事等為重點,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實現食品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監管,防止發生食物中毒。四是推進農村藥品“兩網”建設。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以確保公眾用藥安全為中心任務,規范藥品經營企業的進貨渠道、儲存及經營等行為,強化藥品分類管理工作,推進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各醫療機構要做好藥品醫療器械的規范管理工作,堅決杜絕藥品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廣大群眾用藥方便、安全、有效、經濟。
4.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和隊伍建設。一是要加強衛生人才工作。第一,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始終將人才培養作為深化衛生改革,加快衛生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要制定和完善衛生人才培養計劃,實施人才工程,明確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意義、目標、主要措施及激勵政策,通過實施人才工程,使全縣衛生人員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衛生服務能力和業務水平明顯增強,為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人才技術保障。第二,要爭取補充衛生系統缺編人員,切實加強衛生技術人員,特別是農村醫務人員的培養和隊伍建設,嚴格農村衛生機構服務人員執業準入管理。第三,縣人民醫院和中醫院要加大科研力度,完善競爭、監督和激勵機制,爭創特色??疲蛟熘放?。第四,各醫療機構要加強培育人才,引進技術,開展合作,發展項目,要鼓勵、支持衛生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以學術強、技術精、業務優的學科帶頭人隊伍,帶動整體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第一,要抓住實施新農合的機遇,跑項目、爭項目,以項目建設帶動我縣衛生事業快速發展。第二,要認真組織實施好已批準立項的衛生建設項目,嚴格工程管理,確保建設項目的質量。第三,要采取向上級積極爭取資金、單位貸款等多渠道籌資,加大投入,加快醫療衛生機構、特別是農村衛生機構的基本建設的進程,努力為廣大患者創造更好的康復環境。
5.抓實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工作。第一,要深化醫療機構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醫務公開、收費公示、醫藥費用一日清單等制度,探索糾風長效機制和治本之策,努力實現行業風氣根本好轉。第二,繼續抓好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狀況的動態監控,規范醫療服務和用藥行為,切實減輕群眾不合理的醫療費用負擔。第三,要認真開展糾正醫療服務領域中收受藥品回扣、“紅包”、“開單提成”、亂收費等不正之風的專項治理。堅決查處拿回扣、開單提成、開藥提成、收紅包、開大處方等違規違紀行為。第四,要加強醫德醫風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醫務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增強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第五,要把加強業務管理與行風建設、衛生改革與行風建設、精神文明建設與行風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做到一起研究部署,一起督促檢查,一起考核落實,全面落實糾風工作責任制。
(三)更新觀念,提高服務,加快衛生事業發展
要加快我縣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只有樹立新的發展觀,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才能加快衛生事業發展。
1.樹立多種所有制形式辦醫觀念。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實現辦醫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是必然趨勢。要在保證公共衛生工作落實前提下,積極調動社會力量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充分利用社會衛生資源,調動社會資金,參與醫療機構改制,鼓勵符合條件人員出資舉辦民營醫療機構,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激活醫療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用藥需求。
2.樹立科學的質量效益觀念。公共衛生要講求社會效益,醫療衛生要注重經濟效益。公共衛生效益體現在讓人們少得病或不得病,醫療衛生效益體現在搶占醫療市場份額。公共衛生要認真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保障人民健康,醫療衛生要依靠精湛的醫技水平和優質的醫療服務,減輕病人的痛苦。在醫療市場競爭中,各級醫療衛生單位只有狠抓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切實改善服務態度,合理醫療收費,打造設施環境優美的形象,才能整體提高醫療質量。也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得到社會認可,贏得病人的信任,從而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3.樹立大衛生觀念。衛生部門今后要從思想觀念上,從具體工作上實現職能轉變,從“辦醫院”轉向“管醫院”,不當醫院的“總院長”,實行全行業宏觀管理,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秩序,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紀律,向管理要效益。要突出服務職能,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切實把服務對象的積極性引導好、利益保護好。要加強對衛生政策宏觀調控管理,對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束縛衛生事業發展的體制要大膽進行改革。
4.樹立醫療安全第一的觀念。要高度重視醫療安全工作,醫療機構的服務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安全問題格外重要,各醫療單位要切實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把醫療安全擺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主要負責人要負總責,逐級明確責任,層層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要建立健全整治制度,完善應急預案,加強人員培訓和隊伍演練,嚴格值班、交班、接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及時處理緊急情況。同時要加強醫務人員的安全防范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技能,切實做到警鐘常鳴,常抓不懈,堅決防止重大醫療事故的發生。
5.樹立抓落實的觀念。衛生系統要集中精力,緊緊抓住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這一重點,深化農村衛生改革,加強衛生行政管理,堅持責任到崗,任務到人,每一項工作任務都要有明確指標、完成時限和基本要求,特別是對縣政府目標管理責任書確定的重點衛生工作目標,要強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以求真務實的作風狠抓工作落實,促進各項工作任務完成。
同志們,衛生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我們一定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共中央、省、市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在縣委的有力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抓住機遇、把握重點,加強領導、扎實工作,努力開創我縣衛生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