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生產抗災救災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縣委、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縣農業生產抗災救災工作電話會議,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政府抗災救災工作會議的有關精神,通報當前我縣農業生產災情,總結前一階段農業生產抗災救災工作,進一步安排部署農業生產抗災救災工作,為奪取今年農業生產的勝利打好基礎。下面,我講兩點意見:
一、近期災情情況
*年1月25日以來,我縣連續遭受二十余天的雪凌天氣,極端最低氣溫達到-7℃以下,凌凍持續時間之長,氣溫之低,是自1959年以來損失最為嚴重的一次罕見災害,影響范圍廣,危害程度深,給我縣的交通、電力、通訊、林業、農業等造成了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遭受了嚴重損失。
截至2月20日,全縣16個鄉鎮160個村民委員會2586個村民小組33428戶117000人受災,造成53280人飲水困難,38560人被困,緊急轉移安置80戶608人,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4827.38萬元。
農業種植業方面。全縣農作物受災74600畝,成災46900畝,絕收4930畝。其中:豌豆受災9800畝,成災6500畝,絕收300畝;蠶豆受災7500畝,成災5400畝,絕收300畝;冬早洋芋受災24800畝,成災13500畝,絕收1000畝;蔬菜受災20500畝,成災11700畝,絕收1230畝;冬早玉米受災12000畝,成災9800畝,絕收2100畝;大棚受損65個7800平方米;大春馬鈴薯種薯受凍12000噸;紅苕種薯受凍2100噸。造成經濟損失2338萬元。
畜牧業方面。因災造成牛死亡126頭,豬635頭,羊2573只,家禽2583羽,馬165匹,圈舍倒塌53間2105平方米,飼草損失72749噸,凍死羅非魚及種苗21.3噸。造成經濟損失1950.14萬元。
林業方面。因災造成苗圃、苗木受凍、寒害面積500畝,受損苗木300萬株。其中,固定苗圃50畝,受損苗木40萬株;臨時苗圃450畝,苗木260萬株;苗木中,膏桐苗240萬株,核桃苗60萬株;華山松采種基地9000畝,雪折受損12000株,折合木材1000立方米;樹木受損945萬株14333公頃,經濟林果受損360萬株5333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365萬元。
甘蔗生產方面。受雪災影響,已砍的新植甘蔗蔗樁全部受凍,不能宿根,面積1000余畝,損失25萬元;已砍好的甘蔗種子500多噸,80%受凍,損失達10萬元;因大雪不能及時搶收,造成甘蔗糖份轉化,一般壓倒甘蔗糖份損失1—2%個百分點,面積4800畝;折斷甘蔗糖粉損失2—4%個百分點,面積2700畝。此次受災造成公司損失367.2萬元,蔗農損失35萬余元。
蠶桑生產方面。受連續雪凌、冷凍災害的影響,低二半山區的桑樹無法適時嫁接,部分桑樹凍死、凍壞,已育桑苗長勢減緩,桑樹發芽率低,萌芽推遲,*年的蠶桑生產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烤煙生產方面。由于出現大面積的大雪和低溫冷凍,部分煙用物資不能及時運輸到鄉鎮及煙區。截止2月18日,全縣還有912噸復合肥、229噸硝酸鉀沒有運輸到種煙鄉鎮和煙區。育苗工作無法正常開展,現有集中拱架育苗27畝、漂浮育苗1767個育苗池未播種;已播種的漂浮育苗有1667個育苗池籽種已凍壞急需補播,育苗棚受損1667池需修復,還有7547畝的草簽種植合同沒有簽訂。煙水工程三面光溝渠凌塌3520米,塌方淹埋1280米,倒虹管凌裂兩段,調節池凍裂3個,取水池凍裂2個,灌樁凍裂21顆,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5萬余元。
水利方面。受損毀人畜飲水管網23件,損壞管道長度81.602km,損毀廠房100平方米,水池、水窖、水井損毀307口,減少蓄水1.143萬立方米。造成16個鄉鎮17.21萬人生產生活困難,直接經濟損失1407.2萬元。
災情發生后,縣委、政府和災區鄉鎮黨委、政府以及縣直各部門把抗災救災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強領導,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和物資,組織力量投入抗災搶險,安撫受災群眾,轉移安置災民;廣大群眾也積極主動地開展生產自救,盡量把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了最低程度。通過全縣各級各部門、廣大災區群眾的共同奮戰和艱苦努力,災區群眾思想穩定,生活、生產秩序井然,生命線工程和重要基礎設施的搶修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救災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加強領導,組織到位。災情發生后,縣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及時成立了以縣長任組長,縣委、政府分管領導和在家值班領導任副組長,各有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抗雪救災工作領導組,并組織了搶險救災工作組、“五通”工程工作組、醫療衛生工作組、物資供應工作組、宣傳報道工作組、紀律督查工作組深入災區一線指導抗災救災工作,確保了災區穩定,災民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災害損失。
二是迅速反應,及時處置。災區各鄉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在第一時間組織相關人員趕赴災區,對災情進行調查核實,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開展搶險救災工作,減少災害損失,穩定災民情緒,維護災區秩序。
三是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縣直各有關部門通力合作、各司其職、迅速行動,組織人員、協調資金、調配物資,切實做好災區的搶險救災工作。
四是措施到位,處置有力。面對嚴重的災情,縣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及時下撥了救災資金和物資。截至目前,共向重災鄉鎮下撥了30萬元雪災補助資金;疏散返鄉旅客2000余人;累計出動養路工人和民工200余人次,機械8臺次,疏通公路100余公里;走訪慰問受災困難群眾3000余人次,發放救災資金3240元,救濟糧食11000公斤,寒衣340件,棉被20床,毛毯250床,棉衣114件,發放方便面1500盒,礦泉水3100瓶。
前一階段,我縣的抗災救災工作雖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個別鄉鎮對抗災救災工作認識不到位。切實抓好農業抗災救災工作,是當前“三農”工作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是真正關注民生的具體體現。而個別鄉鎮對此缺乏深刻的認識,抗災救災工作還有待深化。
二是個別鄉鎮收集、上報災情不及時。災情的準確、及時上報,關系著抗災救災工作的順利推進,而個別鄉鎮拖沓馬虎,敷衍了事,給抗災救災工作帶來了一定影響。
三是個別鄉鎮采取的抗災救災工作措施不力。個別鄉鎮在抗災救災工作中,組織領導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夠,各項措施未得到全面落實,影響了抗災救災效果。
二、廣泛動員,深入實際,全力以赴做好農業生產抗災救災工作
前一階段我縣抗災救災工作雖然取得了初步成效,災民基本得到了安排,但災區要盡快恢復生產,我們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而且目前雨雪冰凍天氣還在繼續,低溫天氣還有可能發生,全縣抗災救災的工作任務還十分艱巨。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把農業生產抗災救災工作作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抓緊抓落實,努力減輕災害損失。各鄉鎮、各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充分認清當前的嚴峻形勢,牢固樹立防大災、抗大災的思想,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全力做好農業生產抗災救災工作。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此次冰凍災害,其持續時間之長、發生強度之大、影響范圍之廣、受災程度之深、經濟損失之重,是幾十年未遇的一場雨雪冰凍災害,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也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其嚴重的影響。災情發生后,中央、省、市非常重視抗災救災工作,號召廣大干部身先士卒,到災區第一線,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排除萬難,奪取抗災救災的最后勝利。因此,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抓好災后恢復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防雪救災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抓好農業生產抗災救災工作。各鄉鎮、各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安排部署,分管領導要具體抓,確保各項工作措施得到落實。要層層落實災后恢復農業生產工作責任制,明確職責分工,確保工作到位、人員到位和措施到位。要多方籌措資金,保證災后恢復生產的需要。在縣“兩會”召開前,各鄉鎮要及時派出工作組,由領導帶隊,深入災區查災核災,召開會議,深入農戶抓好農業生產,及時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重點地區、重點作物和困難農戶,努力推進災后恢復農業生產工作的有序開展。在縣“兩會”召開前,縣農業局、水利局、林業局、煙辦、熱開辦等縣直相關部門也要由1名領導帶隊,及時組織人員深入災區,幫助指導搶險救災工作和核實好災情,并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關心支持。縣直扶貧掛鉤部門也要由領導帶隊,組織人員及時深入掛鉤村開展抗災救災,統計核實好掛鉤村災情,幫助掛鉤制定災后重建方案。發揮部門優勢,為掛鉤村協調爭取災后重建項目資金。同時,組織動員本單位干部職工積極踴躍向掛鉤村貧困戶捐款捐物獻愛心,幫助貧困戶渡過生活難關,盡快恢復和發展生產。凡因工作不力使群眾生產生活發生重大問題、出現非正常情況,產生重大影響的,要追究領導干部的責任。
(二)深入實際,進一步抓好抗災救災工作
一是要全力以赴安排好受災群眾的生活。各鄉鎮、各部門要把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災民有飯吃、有住處、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病能醫治“五有”目標,做實、做細、做好緊急轉移安置群眾的各項救助工作,保障好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二是要全力以赴做好查災核災工作。目前,災情仍然在繼續,各鄉鎮、各部門在深入災區幫助搶險救災的同時,要認真反復地核實統計既成災害造成的損失,并且要注意對預期災情的把握,及時上報災害損失情況,為領導決策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三是要全力以赴做好災區社會穩定工作。各鄉鎮、各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力爭用一個星期的時間解決交通、防盜、治安、防疫、治病等工作,做到大災之后無混亂、無大疫,使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有保證,確保人心穩定。
(三)研究對策,抓好抗災救災措施的細化與落實
農業部門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作物和不同災情,組織人員制定方案,提出有針對性的技術措施,為災后農業生產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一是在江邊河谷冬季農業開發重點區域,要切實加強以蔬菜為主的災后恢復生產,迅速組織修復損毀蔬菜棚架等設施,確保早春蔬菜盡早恢復生產。
二是要組織菜農搶收商品性成熟的蔬菜,增加市場供應,降低災害損失。
三是要搶育茄果類、瓜類、豆類蔬菜苗,在有條件的地方,組織統一集中育苗,確保春播用苗。
四是要對絕收地塊,迅速組織搶種速生商品蔬菜,爭時間,搶季節,填補3、4月份蔬菜市場的供應缺口。
五是要對果園進行修剪枯枝、處理傷口、清除死葉,對已經凍死的果樹,及時進行補植,搞好更新改良。
六是要進一步加強冬季農作物田間管理,及時組織和指導農戶進行田間清理,確保溝渠通暢,降低水位,減輕漬害。
七是要抓好小麥、油菜等作物的追肥提苗、病蟲害防治,促進冬季作物災后恢復生長。
八是要抓好畜禽廄舍設施、設備的檢查、維修、加固,指導農戶搞好倒塌廄舍的重建。
九是要指導農戶適時補欄、恢復草地草山建設,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
十是要組織抓好種子調撥和化肥、農藥、農膜、飼料、獸藥、農機具等物資供應,重點組織抓好農用物資和煙用物資的調劑、調運,為災后恢復農業生產提供物資保障。要組織各種作業隊、維修隊、技術服務隊,幫助農民盡快恢復生產設施、設備和農機具。要多途徑、多層次、多形式地開展技術培訓、技術示范,促進恢復農業生產各項技術措施的落實。
林業部門要積極主動,對于已育苗木,應用草墊進行覆蓋,采取保暖措施;要及時開展苗圃地整治和播種育苗;要盡快完成災害木的伐出和枝丫清理,提高種籽質量。
水利部門要安排專人及時了解各鄉鎮水利基礎設施受損情況,加強受損水利設施、灌溉設施等的搶修,發動群眾投工投勞恢復各類水利設施,以保障災區人民群眾恢復正常生產生活。要加快農村飲水和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建設進度,及時補充防汛物資,加快完善應急處置預案體系,進一步提高防災抗災綜合能力,確保春耕生產用水和今年的防洪安全。
煙辦及煙區鄉鎮廣大干部職工要分片包村、包組深入烤煙生產第一線,動員和組織群眾全力以赴開展烤煙防凍救災保苗工作。要采取一切措施,增加苗床和育苗池防寒、增溫能力,力保籽種不凍壞,確保已播種的集中拱架育苗和漂浮育苗的成活率。對于未播種或播種下去已凍壞的苗床和育苗池暫時不宜播種,各種煙鄉鎮和煙站要指導好育苗戶,待冰雪融化、氣溫回升后再及時播種,以保證煙苗的成活率。
熱開辦和公司要切實解決好受災地區甘蔗良種供應和新種蔗地膜物資的供給。各有關鄉鎮要切實做好所需種籽和物資的統計工作,在2月30日前將統計數據上報公司及縣熱開辦,以便儲備好低海拔地區的種源,確保受災地區甘蔗用種。各有關鄉鎮要克服惡劣天氣的影響,注重生產安全與加快砍運入榨甘蔗相結合,全力降低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要根據氣候情況,在氣候好轉時及時組織發動群眾在清明節前完成種蔗任務,確保甘蔗生產正常有序進行。
蠶桑方面。要抓住氣溫升高的時期,在3月上旬及時組織做好春嫁工作,做到能嫁接的桑樹全部嫁接。對凍壞枯死的桑樹,要選擇好節令,列為大面桑認真組織補栽,防止毀桑改種。同時,要加強桑苗苗床地的管理,做好除草施肥防病害工作,促進苗木長勢正常。公司要加強外購苗木的聯系,確保樣板桑苗木的需要,順利完成樣板桑的種植任務。
(四)抓好監測,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近段時期雨雪天氣的持續,各種災害隱患不斷。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抓好監測,密切關注滑坡、塌方等事故易發地段,防止災害發生。隨著溫度回升和冰雪融化,田間濕度增大,受災作物抗病能力下降,農業部門要密切關注病蟲害發生動態,加強預測預報,及時病蟲害信息,強化應急防治,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切實將病蟲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各地要特別防止因低溫冷凍造成畜禽免疫能力下降,引發重大動物疫病發生和流行,切實加強重大動物疫情監測和免疫,指導養殖戶搞好廄舍消毒,對死亡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加強檢疫監管,防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場,保障畜禽產品安全。
(五)廣泛動員,眾志成城抗災救災
各鄉鎮、各部門要弘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固結有愛,互助互濟”的傳統美德,廣泛動員本單位的干部職工積極踴躍捐款捐物,幫助受災戶度過生活難關,盡快恢復和發展生產。按照讓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生產能正常進行的要求,積極主動參與抗災救災,有針對性地幫助災區擬定重建方案。要進一步發揮單位優勢,采取有錢出錢,有物出物,盡力幫助受災困難群眾解決好當前最急需的問題,讓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到雪災無情人有情、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曖,眾志成誠、共度難關,努力奪取農業生產抗災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
(六)嚴明紀律,保障抗災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一是要進一步強化責任。在抗災救災工作中,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按照這一要求,各鄉鎮要盡快建立健全抗災救災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層層落實責任。縣直各有關部門不僅要明確分工,各負其責,而且要加強協作,主動配合,形成合力,推進抗災救災各項工作全面開展。二是統一口徑,做好災情上報工作。各鄉鎮、各部門要按照“一把尺子、一個標準”核災和報災的要求,認真開展災情核查,及時、準確向縣委辦、政府辦和縣直相關部門上報,待縣委、政府審核后,各部門方可向上級主管部門報送。三是堅守崗位,嚴格請假制度。各鄉鎮、各部門要堅持領導帶班、干部值班制度,出現重大災情和突發事件,主要領導必須在第一時間趕赴一線,實施現場指揮,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各鄉鎮、縣直部門的領導要堅守工作崗位,特殊情況須請假的,必須經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同意方可外出,一般干部職工外出,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審批。對在抗災救災工作中失職瀆職、擅離職守,造成嚴重后果的,必須嚴肅追究責任。
(七)各司其職,同心協力救災
各部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認真履行職責,密切配合,盡力為災區解決實際困難。民政部門要安排好災民的生活,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不發生非正常情況;氣象部門要做好天氣預測預報,發揮氣象防災減災作用,為群眾生產生活和領導決策服務;水利部門要密切注意骨干水利工程的損毀情況,加強核實,高度重視搶險排險工作,做好受損水利工程的搶修,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進行;農業部門要指導災區做好農作物的補栽改種工作,儲備、安排、調運好農用物資,保證災區農業生產的需要;衛生部門要協助災區做好因災傷病人員的救治和醫療、疫情的防治工作,特別要加強對災區飲用水和環境衛生的管理,確保不發生疫病;交通部門要組織力量迅速搶修受損路段,確保道路暢通,并加強對邊坡邊溝的治理;公安部門要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災區社會穩定;其他有關部門也要按照職能分工,共同做好農業生產抗災救災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及時匯總全縣災情,積極向上級對口部門報告,反映困難和問題,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
(八)提前謀劃,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各鄉鎮要堅持一手抓抗災救災,一手抓經濟發展,確保今年全縣經濟發展目標任務的實現。要堅持經濟發展目標不變、任務不減,強化一切有效措施,抓緊實施當年的重點項目、重點工作,確保年初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的全面完成,用加快經濟發展來促進抗災救災,努力實現抗災救災和經濟發展雙勝利。目前,主要是要抓好春耕備耕,確保糧食增產。一是要大造春耕備耕的聲勢。要采取各種有效手段,把各項強農政策宣傳到戶、把各項自救手段宣傳到戶、把各項惠農措施宣傳到戶,做到廣播有聲音、電視有圖像,迅速組織群眾開展春耕備耕。二是要加快冬閑田的翻耕,整理溝渠,下好基肥,奠定好豐產的基礎。三是要小春損失大春補。由于這次災害影響,小春減產的可能性極大。各鄉鎮要在絕收的旱地上,立即組織改種早玉米、早大豆、早花生等,通過增加大春作物產量,力爭把小春作物的損失補回來,以穩定糧食生產。四是要加強田間管理。要立即組織農技人員,指導農民清溝排漬、補充養分、防病滅蟲,切實加強農作物的田間管理,努力改善苗情,通過管理,促進農業生產后發優勢,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同志們,當前抗災救災的各項任務十分繁重,各鄉鎮、各部門要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堅定信心,扎實工作,努力奪取抗災救災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