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知識分子領導小組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位領導:
受省委知工領導小組的委托,下面我將*年全省知識分子工作的主要情況、*年全省知識分子工作的主要安排和全省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會議有關籌備情況及會議的開法向大家作一匯報,請各位領導審議。
一、*年的主要工作情況
*年,全省知識分子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大局,突出重點,銳意改革,開拓創新,為全省的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堅實的人才保證。
一是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的職能優勢,進一步提高知識分子工作的組織化程度。*年,省委知工領導小組先后召開兩次會議,聽取上一年度全省知識分子工作情況的匯報,研究部署全年的知識分子工作;5月份,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年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綱要》后,省委知工領導小組又及時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綱要》精神,專題研究我省貫徹落實的意見。各市也都根據工作需要,召開了1-2次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及時部署工作,研究解決本地知識分子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同時,部分市還根據領導小組成員變動較大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了知工領導小組組成人員,進一步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建立健全了各項工作制度。省委知工辦在各縣(市、區)申報、市委知工領導小組初評的基礎上,組織了第三次全省知識分子工作先進縣(市、區)的考核評比,推動了面上知識分子工作的開展。鎮江、常州、連云港、南通等地繼續探索和深化黨政領導干部科技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加大對黨政一把手科技與人才工作的考核力度,從領導機制上保證知識分子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是加大人才資源開發力度,著力營造良好的政策輿論環境。針對人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省委知工辦組織省委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等單位成立了7個人才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小組,分別赴上海、浙江、廣東及省內各有關地區、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進行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代省委、省政府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以中央《綱要》精神為指導,充分借鑒兄弟省市的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提出了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省人才隊伍建設的主要目標、工作任務、落實措施。為了使《決定》中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省委知工辦根據省直各有關部門的職能,組織參加調研的省直部門分別起草了與《決定》相配套的7個政策性專題文件。目前文件起草已經完畢,將進一步征求各有關部門的意見,修改完善。針對加入世貿組織后人才競爭出現的新情況,各市加大了政策創新力度。無錫市對近十年來知識分子工作政策性文件進行了全面梳理,清理文件90個,同時制定出臺了7個人才資源開發的政策性文件,在省內外引起了較大反響。南京市、*市對人才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提出了進一步改善科技和人才工作的對策建議。宿遷市專門召開全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會議和引進高層次人才管理服務工作會議,相繼出臺了《全市人才資源開發“十五”計劃和十年發展綱要》、《關于加快職稱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等文件,強化了宏觀指導。
三是加強理論培訓,切實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的政治素養。省委知工辦舉辦了第六期“333工程”培養對象政治理論培訓班,省委副書記任彥申,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徐國健出席了開學典禮,任書記作了重要講話。培訓班邀請了省政府的領導同志和國內一些知名學者宣講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宣講“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形勢等,并組織他們到延安老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到*、無錫等地親身體驗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好形勢,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文化廳、省衛生廳等省直部門也分別舉辦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政治理論培訓班,在政治上關心知識分子,受到了他們的歡迎。黨的十六大勝利閉幕后,省委知工領導小組及時組織我省知名專家學者學習、研討十六大精神,省委任書記參加了座談會并作了重要講話。*、徐州、無錫、鹽城等地紛紛舉辦政治理論培訓班,組織廣大科技人員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領會十六大精神,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四是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工程,優秀拔尖人才隊伍建設有了新的進展。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江蘇省“333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的意見》,年初開展了“333二期工程”第一批培養對象的選拔工作。11月份,又組織了“333二期工程”第二批培養對象的選拔工作。組織開展了第五批“333工程”項目資助評審工作,對99名培養對象主持的科研項目(課題)進行了資助,金額達345.5萬元。會同省教育廳開展了省“333工程”培養對象出國進修考試選拔工作,共資助40名培養對象,作為高級和普通訪問學者赴12個國家和地區留學、深造。“六大人才高峰”行動順利推進,省人事廳會同省經貿委等六個部門分別研究制定了各行業構建人才高峰的實施意見,會同省財政廳制定了《人才開發資金管理使用辦法》,開展了項目資助,經行業和專家評審委員會審定,共確定了67個資助項目。各地、各部門也通過專業技術培訓、出國考察、項目資助等多種途徑,不斷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力度。泰州市實行導師制,目前對87名優秀拔尖人才由組織部門聯系一名教授、知名專家,帶著課題和項目進行幫帶。鎮江市的“169工程”、常州市的“831工程”、教育廳的“青藍工程”,衛生廳的“135工程”以及其它各市、各部門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繼續推進,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五是面向經濟建設一線,采取多種形式,充分發揮廣大知識分子的作用。去年5月,省委知工辦組織省直六部門,開展了“333工程富民強省蘇北科技行”大型活動,在蘇北五市引起了強烈反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活動期間,共舉辦了10場高層次報告會和5場專家與市、縣領導對話研討會,開展專業培訓77場,培訓各類人員1064人,展示新成果、新技術800余項,簽定意向性協議1321個,正式合作項目250個,項目投資達14億元。在省“333工程”蘇北科技行大型活動的帶動下,蘇北各市組織廣大知識分子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活動,服務經濟建設。連云港市開展“百名教授科教興百村”活動,從南京農業大學、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等單位聘請113名教授擔任110個村的科技顧問,在品種、項目、技術上給予支持。鹽城市成立了“科技專家服務團”,聘請了220名各行業的科技人才和學科帶頭人,為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服務。宿遷市今年從南京大學等6所高校選聘了26名博士,到地方擔任實職,有效地促進了高校與地方、科研與經濟的對接。省人事廳8月份與*市政府共同主辦了“*年百名海外留學博士江蘇行暨高新技術項目洽談會”,有100多名海外留學博士攜帶120多個高新技術項目來我省洽談對接;組織“特貼”、“特貢”專家和博士后赴張家港、太倉等地開展科技咨詢和項目對接活動,對兩市的高新技術產業、支柱產業和重點工程給予智力支持。南京市成功組織了“建設現代化新南京院士論壇”活動,邀請在寧的23位院士就城市化、信息化等問題進行研討,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無錫市聘請7位院士擔任該市發展決策咨詢顧問,定期就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問題征求院士的意見和建議。
六是努力為知識分子辦實事,把黨和政府對知識分子的關心落到實處。年初,知工辦組織省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分成14個組,慰問了在寧兩院院士,省委副書記任彥申、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徐國健參加了慰問活動,共給兩院院士發放慰問金和護理費近7萬元。認真做好院士津貼和圖書資料補貼發放工作,全年共為在蘇兩院院士發放省政府津貼98.4萬元,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發放圖書資料補貼42.87萬元。組織高級專家進行短期休養,省委知工辦共組織了3批53位高級專家赴丹東、成都、新疆等地休養考察。無錫市對在錫工作的7位院士和33位國家級專家分別制定了《關于在錫院士享受有關待遇的意見》、《關于在錫國家級專家享受有關待遇的意見》等政策性文件,從地方津貼的發放、體檢、療養等方面制定了具體的操作辦法。徐州市在財政比較困難的情況下,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措施,對高級優秀專家和拔尖人才的津貼分別從200元、100元提高到400元、200元,對“333工程”第一層次、第二層次入選對象,分別發放政府津貼1500元、1000元,一、二層次培養對象本人購買160平方米、120平方米以下住宅的,分別由政府補貼三分之一購房經費。*市完善專家療養辦法,由過去的一人療養改為夫婦一起參加,全市共有18對專家攜愛人參加,受到了專家們的歡迎。淮安、揚州、常州、南通等地也都普遍開展了節日慰問、健康體檢、參觀療養等活動,深受廣大知識分子的好評。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各地各部門的努力,知識分子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在某些方面有了一定的創新,但與新形勢新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人才工作的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力度還不大,加快構筑江蘇新世紀人才高地的政策措施尚不夠有力等。這些,我們將在新的一年里加以切實改進。
二、*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根據省委領導同志的要求,省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各成員單位對今年全省的知識分子工作進行了認真思考,提出了初步設想,并對全年的工作目標進行了分解。目標分解表已發給各位領導。具體來說,我們建議重點抓好以下五項工作:
一是開好一個大會。針對加入世貿組織后人才競爭面臨的新情況以及我省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省委、省政府將于今年上半年召開全省人才隊伍建設大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和《*-2005年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綱要》(中辦發[*]12號),認真總結我省人才隊伍建設的經驗,全面部署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省委知工辦將在前一階段會議籌備工作的基礎上,按照省委*年第22次常委會議的要求,一著不讓,抓緊工作,全力以赴,過細做好大會的各項籌備工作,確保大會圓滿召開。全省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后,省委知工辦將及時提出貫徹落實意見,并于年底組織力量對各地貫徹落實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二是深化一項工程。全面總結“333工程”實施五年來的成功經驗,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333工程”培養對象管理工作的意見》。深入推進“333二期工程”,選拔“333二期工程”第三批培養對象;完善“333工程”培養資金使用辦法,加大對培養對象的資助力度;拓寬培訓渠道,會同省教育廳聯合選拔資助100名左右的培養對象出國留學、進修;進一步改進項目資助方式,對資助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跟蹤了解,開展第六、七批項目資助工作。認真做好“333工程”與各部門、各市人才工程的銜接工作,整體推進我省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
三是組織一次行動。為充分發揮我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人才優勢和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的作用,在去年省直六部門成功舉辦“333工程富民強省蘇北科技行”大型活動的基礎上,今年省委知工辦將聯合中科院等單位舉辦“333工程富民強省蘇南科技行”,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蘇南各市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經貿、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推廣一批新產品、新技術,幫助地方解決一批生產技術性難題,進一步放大科技行的效應,促進蘇南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四是推行一個責任制。按照中央組織部的要求,為進一步推動第一把手抓第一生產力,切實強化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意識,今年我們將認真總結鎮江、常州、南通、連云港等地試行黨政領導科技進步與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的經驗。在此基礎上,在全省全面推開縣(市、區)黨政領導科技進步與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努力創新人才工作的領導體制,把黨政一把手抓第一生產力的情況作為目標管理和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考核結果將作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五是開辟一條渠道。今年省委知工辦將邀請100名左右院士和“333工程”培養對象等高層次專家,緊密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按照省委、省政府對推動全局工作的一些重要思路,向專家學者定期信息,組織他們開展前瞻性研究,及時提出對策建議,以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黨委、政府決策中的參謀咨詢作用。省委知工辦將不定期編發《高層專家資訊》,及時將專家學者的建議整理報送省委、省政府領導及省有關部門,供他們在決策時參考。
三、關于全省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會議籌備情況及會議開法的建議
去年6月13日和7月24日,省委知工領導小組和省委常委會分別聽取了全省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會議有關籌備情況的匯報。會后,省委知工辦立即把會議的精神、要求傳達到省各有關部門,并組織力量,全力以赴做好會議的各項準備工作。
(一)、會議材料的準備
1、代省委、省政府起草《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決定》。按照領導小組會議的要求,省委知工辦組織力量在省內外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我們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按照中央《綱要》的要求,充分借鑒兄弟省市的成功經驗,針對我省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著手起草《決定》。《決定》初稿形成后,我們先后多次召開座談會,聽取各有關方面的意見,并及時進行政策性意見的協調,前后易稿六次。現已形成征求意見稿,提交會議討論。如果本次領導小組會議原則同意,我們將報送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請“兩辦”牽頭進一步協調有關的政策性意見,確保《決定》中出臺的各項政策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前瞻性、突破性和可操作性。
2、按照省委知工領導小組會議的要求,知工辦及時組織參與調研的省直有關部門,起草與省委、省政府《決定》相配套的政策性專題文件共6個,具體為:一是由省人事廳起草的《關于加快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場體系的意見》;二是由省人事廳起草的《關于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的若干意見》;三是由省經貿委起草的《關于充分發揮企業科技人才作用,大力推進企業技術進步的意見》;四是由省教育廳起草的《關于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優勢,加快培養我省緊缺和急需人才的意見》;五是由省科技廳起草的《關于加強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六是由省計委起草的《關于加強蘇北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上6個專題性文件,一并提交會議討論。
3、會議的主報告和總結報告。分別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組織起草,省委知工辦、省人事廳等單位做好人才指標測算、基礎材料收集等有關配合工作。前一階段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專門集中力量組織起草,目前初稿已形成,正在進一步征求意見和修改之中。
4、會議的交流材料。為開好這次大會,省委知工辦組織有關人才資源開發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先進單位進行大會交流,共選擇了14個單位,分別代表市、縣(市、區)黨委政府、大中型企業、民營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14篇材料從不同的角度分別介紹了他們在人才資源開發工作中的先進經驗。考慮大會可能安排半天時間交流,我們建議選擇6—8個單位在大會上進行發言,其他的作為書面交流材料。交流材料的修改由省委研究室負責,目前已基本完稿。
(二)、關于“江蘇創新創業人才”的評選
按照省委*年第22次常委會議的決定,由省委知工辦組織開展了“江蘇創新創業人才”的評選工作。為了保證評選的質量,省委知工辦成立了由8名院士和13名省內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和省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組成的“江蘇創新創業人才獎”評選委員會。經過各行業主管部門和各市的初評,“江蘇創新創業人才獎”評選委員會的評審,目前15名建議人選已產生,提交本次領導小組會議討論決定。
(三)、關于知識分子工作先進縣(市、區)的評選
根據*年度省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安排,去年7月,省委知工辦組織省委知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江蘇省知識分子工作先進縣(市、區)考核指標體系》,分5個組對各市上報的知識分子工作先進縣(市、區)進行了全面考核。目前,*—*年度全省知識分子工作先進縣(市、區)名單已產生,提交本次領導小組會議討論決定。
(四)、關于會議開法的建議
根據會議籌備工作的進展情況,我們建議會議安排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召開。會期2天,出席對象為:各市、縣(市、區)委書記;各部省屬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黨委書記;各部省屬企業及重點企業集團黨委書記;省各部門、直屬單位負責人;各市知工領導小組組長、組織部分管部長;受表彰單位代表;并擬邀請部分知識分子代表參加會議。
第一天上午:會議主報告;表彰“江蘇創新創業人才”、“江蘇省知識分子工作先進縣(市、區)”;下午:大會交流發言;
第二天上午:分組討論;下午:會議總結。
會議的召開擬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組織,省委知工辦及知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一起做好協助工作。
我就匯報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