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推薦工藝美術大師座談會上的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謝謝各位老師、各位大師、各位專家。參加今天的會對我而言是上了一課。坐在面前的都是我們國寶、省寶級的人物,大家能抽出這么多時間,就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問題進行座談,很不容易。時間對藝術家來說,不光是金錢的問題,也是一種事業和生命力。在座許多同志在發言中對評審大師的工作提出了許多中肯、貼切的意見,洋溢出各位藝術家對振興景德鎮陶瓷,對評出優秀的工藝美術人才寄予了莫大希望。
自領受這項任務以來,我腦子里一直是沉甸甸的,感到一份很重很重的責任。開初,我曾想這項工作由分管主任張羅完成就行了。后來現任省陶瓷工業協會名譽主席蔣仲平老省長找到我,說了一番語重心長的話:“小洪,這個事你是繞不過去的,省發改委負責評審,評得如何,你都脫不了干系,你都有關。我也知道這項工作有許多困難,但是只要把良心擱在桌子上,把公平擺在萬事之先,沒有邁不過去的門坎,更重要的是這項工作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高度重視,我理解他們是把這作為振興江西工藝美術產業的一篇大文章來做的”。所以后來我說:“既然如此,我就硬著頭皮上了?!苯酉聛恚貏e是今天上午參觀了陶瓷精品展,感覺到了一股強大的震撼力,強大的沖擊力,強大的感染力和強大的說服力,仿佛被一股力量所擊倒。我邊看邊思索:這個作品展擺在任何一個省、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遜色;這個作品展不光是景德鎮的、南昌的、鷹潭的、宜春的、贛州的,而且是江西省的,更是中華民族的,甚至廣而言之可以說是世界級的。那么多的藝術風格,那么豐富的藝術流派,還有許多工藝的創新,琳瑯滿目、異彩紛呈。我相信大家看了之后,都會為江西感到自豪,為景德鎮感到自豪!省博物館館長對我說:“謝謝你洪主任,省發改委為南昌市市民、為全省人民‘五一’節日期間,奉獻了一道豐盛的文化大餐。我相信來參觀的人一定會是空前的”。他還告訴我,在省博籌辦的展品當中,這次的精品展是質量最高的一次。我說:“館長,你不應謝我,不應謝發改委,要謝就謝謝這些作品的作者、藝術家”。因此,上午參展使我增加了信心,增強了使命感和責任感,這就是:怎樣讓這些作品的作者更多地走向全國,讓更多的優秀工業美術人才獲得應有的藝術稱號。
對于這次評審,剛才張桃生同志把我們做的工作向各位作了匯報,也聽取了大家對評審工作的意見。綜合大家的發言,我講三層意思。
第一、這次藝術大師評審是十年磨一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為了這次工藝美術大師評審,有的同志等了十年,也盼了十年,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從這個意義來說,重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對江西特別是對景德鎮而言,是一次重大機遇。我們在座的藝術家太需要這個了。景德鎮是瓷都,這話永遠不會過時,但在講這個話的時候,我們也感到幾許隱憂。那就是:在某些方面比如建筑瓷、日用瓷等,由于工藝上的革新,可能其他地方速度發展要快一些,或者品種更齊全一些,生產規模更大一些。真正讓景德鎮引以自豪的,今后若干年后也許仍然領先全國和世界水平的,可能是景德鎮的藝術陶瓷。可謂是,撼山易,撼景德鎮藝術陶瓷地位難。我常想,景德鎮的陶瓷工藝美術是一代代藝術家不懈的探索、積蓄、奮斗,才將它延續到了今天。今天在座的許多藝術家曾經就是這個鏈條中的一個重要的齒鏈,正是像你們這樣的藝術家才不斷將景德鎮藝術陶瓷推向了今天這個境界。從歷史上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能夠極大地激勵、調動、推動工藝美術工作人員更加發奮創作、探索。應該說,這么多年由于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審,使得景德鎮藝術作品更加豐富,風格更加成熟,現在有一批藝術家在引領著景德鎮工藝美術陶瓷的發展。剛才孟凡平同志一句話講得很在理,工藝美術作品靠人才來引領,站在作品的最頂尖的就是人才。熊鋼如老師也說了,泱泱中華民族四萬萬同胞的時候,“珠山八友”名揚天下,膾炙人口。為什么人們對“珠山八友”還這樣念念不忘?更進一步探討,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景德鎮進入更加繁榮昌盛的今天,不應該有新的“珠山八友”出現嗎?我想會有的!通過工藝美術大師評審,不僅有這些直接作用,還有間接的作用,就是能夠極大地提高景德鎮的聲譽和知名度,通過景德鎮這個平臺,能夠將更多的藝術人才推向全國的舞臺。參加這項工作既是我們的榮幸,也是我們的一份責任。這個責任就是如何將我省合格的人才最大限度選拔出來,力爭有更多的人進入國家級大師行列。這樣才能無愧于江西工藝美術的發展,無愧于景德鎮層出不窮的藝術人才。這也是一次挑戰,因為競爭非常激烈。剛才有位老專家講得好,我們要追求公平,但絕對的、百分之百的公平是沒有的,可能在座的任何一個人也難以做到。這也就帶來各個方面的影響,將會對評審工作造成這樣那樣的困難。因此,我們要正視困難,面對挑戰,周密細致地做好各項工作。
第二,這次江西省工藝藝術大師評審,采取開門搞評審,參評的和評審的互為打分,互為評議。這種方式是在借鑒了兄弟省市經驗和廣泛聽取意見后定下來的,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獨創性。也許有人會問,這種方式行不行,是否有違常規?應該說,將評委名單公示出來,在某種程度上會增加評委的責任心,更會激發評委在評審過程中的良知、良心、良德。也許有人會問,這種形式會不會干擾太多,還能評出真正的藝術大師?我們也比較了一下,采取隨機抽號形式,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偶然的一面。我們前段時間舉行省中小學教材招投標工作,在抽號過程中抽到這個專家沒有空,抽到那個專家外出了,甚至抽到一些專家對某些方面并不熟悉。由于這次不是對工藝美術大師的終審,是對工藝美術大師的初評,目的是把認為合格的人才推薦到全國去參評,如果評委的眼界不寬、素質不高、藝術修養不夠,那就很難保證初評的質量。因此,我們覺得把經過群眾共認、經過歷次江西評審表現出良好的藝術修養和高尚的藝術道德的人推舉到評委位置上更有利于這項工作。有的同志也許會擔心,這樣做會不會造成不公平競爭現象出現,將各位評委名單予以公示,評委能夠安寧嗎?請各位藝術家放心,評委要接受各方面監督,接受各方面檢驗,他們會用自己的藝術道德來捍衛自己的評議行為。我們也感覺到這次評審責任很大,對省里這次初評來說,有這么幾個問題。比如,國家給我省20個名額,這20個名額同志們不要小看了,國家發改委已對江西作了最大限度的照顧,從他們的角度上來說,全國最多的是25個,只有北京和江蘇。畢竟北京是藝術人才和工藝美術人才的匯集地,江蘇是傳統工藝美術大省,在國家級大師里面江蘇現有36個,北京近30個,江西14個,按這個比例來說,國家已經夠照顧江西了。但剛才聽了各位專家的意見,我感覺這20個名額也確實不夠。在你們沒有提出這個意見之前,我們省發改委多次向國家發改委歐新黔副主任闡述了江西名額不夠的問題,歐副主任這次親自到景德鎮現場感受了一下,也許已經打動了她。從傳統意義來說,我省工藝美術門類較多,以陶瓷為主,還有漆畫、根雕、硯臺、煙花鞭炮、雕塑等等。這里面也有個問題,比如景德鎮的陶瓷,可以說是景德鎮的,也是中國的,評選勝出的可能性比較大。其他東西列上去則沒有把握,這么寶貴的名額,它的權重區分和分配,也得有個考慮吧。這次采取“二八開”的評分方法,這個方法我們斟酌了很久,做過幾個方案。開始設想資格占一定比例的分,館藏占一定分,優秀論文占一定分,帶徒弟占一定分,這些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平衡下來,輪到評作品時的分值比重就顯得太輕了,更重要的是這些方面又沒有權威的認定部門。比如,有國家級正式頒發獎,地方頒發的獎。館藏就更說不清了,有公立博物館藏的、有私人館藏的,也有中國館藏的,有大不列顛館藏的??傊@樣認定就太復雜了,也易產生歧義。因此,綜合各方面因素和外省經驗,最后還是憑作品、憑實力來競爭,這體現了在藝術面前人人平等這一樸素的真理。再比如在評審過程中,應該考慮老中青結合,要考慮一些優秀年青人才的成長,但是考慮到評工藝美術大師畢竟是評一個階段的,評人的一個時期的成長情況,而整個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審是一個流水的過程,你昨天的年青,不等于今天的年青,昨天由于某種因素沒有評上,或者是由于名額限制,這次在評審過程當中是不是要加以考慮,還有許許多多諸如此類的問題。因此,我們感覺到任何一件藝術作品,它的創作是無止境的,藝術家的藝術探索應該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日臻成熟的過程。在藝術的探索上,我們尊重歷史、尊重探索,同時也要考慮某種程度上的繼承。畢竟是四年評一回,這次還是十年才等來一評,如果下一屆評審不能如期舉行,在座許多同志兩鬢斑白,還有這個機會嗎?因此,年青的藝術家由于種種原因暫時沒有評上,在某種程度說也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許是對他的一種愛,對他的一種磨礪和考驗。我這樣說絲毫不是否定年青人,事物總是波浪式前進,任何事總是要講繼承性、講系統性和完整性。另外,我覺得這次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審,實際是對藝術家勞動的一種承認,也是對藝術家精心創作產品的一種尊重。對藝術家來講,也許沒有比粗暴、武斷、片面對待藝術作品更為可悲的事。如果對真正的藝術作品、對優秀藝術人才噤若寒蟬,不置一詞,或者保持沉默,這是對藝術事業最大的耽誤,也是對人才最大的不負責任!基于這種原因,我們果斷改革了專家評委組成和評審方法。但需要向大家說明的是,公平、公正、公開是我們評審過程中始終致力追求的終極目標。能不能做到“三公”,最終的檢驗是我們評定的結果。因此,這有賴于各位評委,有賴于藝術家,與我們一起共同把關,共同勞動和創造。
第三,評出好作品,評出真人才,實際上是為營造藝術家更好成長的空間和環境。不要一評,評得怨氣沖天,評得挫傷了藝術家的積極性,評得陶瓷工藝界、工藝美術界沉寂。我們真心希望在座各位對我們的評審工作加強監督,加強指點。省發改委是宏觀經濟管理部門,評審工作太微觀了,但微觀中有宏觀。我們的經驗、水平和素養還達不到這種水平和層次,希望大家不時的給予批評和指正,我們真誠地歡迎大家就這方面的工作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這次評審工作省、市,包括省直部門,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省市藝術家積極涌躍、充滿信心和熱情,景德鎮市、南昌市、宜春市、鷹潭市、贛州市的發改委也盡心盡責,這使我們搞好這次評審有了信心!為搞好這次評審,剛才有位專家也說了,以前一參評收這費那費,這次沒有收一分錢費用。相反,我們還貼了不少錢,今天《江西日報》通版廣告就花了七萬,海報、入場券七、八萬,布展也花了幾萬元,下一步要把這二十多位藝術家珍貴的藝術作品集中統一運到北京去,還要花費不少錢。但我們覺得這些錢花得值。這體現了對藝術作品價值的尊重,體現了對藝術人才的尊重。我們省發改委也是經過省領導不斷教育,提高了認識,才這樣做的。評審經費報告目前還沒有批下來,用的都是我委行政辦公經費內墊的,估計景德鎮市發改委也貼了不少錢。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服務和工作,能夠為我省工藝美術界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有專家提了一個想法非常好,拿景德鎮來說,如果將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固定下來或者堅持下去,有可能演變成產業和藝術結合的東西,甚至以后陶瓷工藝界的作品不經過景德鎮審評,就難登大雅之堂,上不了臺面。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和目標去努力。我們省發改委經過這次評審后,將認真總結經驗,提出若干建議,使景德鎮陶瓷產業和陶瓷工藝技術能夠更好地發展!
這次展出的作品有很多新東西,工藝上應用了新技術,美術上“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參觀之后,很有感觸,確實不亞于一次國際性展品展覽。我所說的這番話言出心聲,是發自內心的一些感受,是我從事這個工作當中的想法和考慮,不一定周到,供大家參考。
各位藝術大師、專家今天能夠集會省發改委,非常不容易,這是發改委一次莫大的榮幸。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