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慶七一建黨節會議講話—把群眾觀點落實到具體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建黨節
建黨節
我區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實現我區跨越發展的戰略性任務,是全區領導和干部十分關注的重大問題。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七一"講話,系統闡述了"三個代表"的科學內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實現黨的歷史任務和奮斗目標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了莊嚴回答,成為我們黨進入新世紀的政治宣言、行動綱領。當前,全黨興趣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更是運用理論武器解決農村突出問題的重要實踐。它對于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基層,提高廣大農村干部的素質,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更好地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實現全區的跨越式發展,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轉變工作作風,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
一、端正認識,端正態度,擺正黨群干群關系。
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生存之本。群眾和領導的關系是"主仆"關系,離開了人民群眾,我們將一無所有。人民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勝利之本。領導和群眾的關系是魚水關系,魚離不開水。離開了人民群眾,我們將一事無成。"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得民心、順民意,則群眾擁護;背民意,則群眾反對。實踐證明,黨員干部在黨性黨風方面存在的問題,絕大多數與其自身脫離群眾有密切的關系,而群眾中存在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往往可以從干部身上找到原因。作為干部,我們必須經常反思自己在群眾中的位置和形象,從講政治的高度對待群眾,嚴于律已。總之,只有牢固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并將其自覺地作為一種信念,作為自我修養的價值標準,作為"為官"的思想基礎,作為律已守則的動力源泉,才能做到時刻傾聽群眾的呼聲,把群眾的利益擺在首位,當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代表。
作為干部,我們要經常性的下基層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同進步,扎扎實實的深入基層,這樣,即給老傳統豐富了內涵,更有助于調整我們干部的位置和心態。通過實踐,不僅可以從群眾觀點中吸取豐富的政治營養,掌握大量工作中的第一手材料,更能為群眾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而且可以擺正干部與群眾的關系,端正對人民的態度,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有了更切身的感受和更深刻的理解。這樣也能舉全區之力,實現區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各項任務。
二、重實際,重實踐,重實干,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轉變作風不僅僅是要求我們一般地"深入"群眾,更重要的是要從實踐黨的思想路線的高度,注重實際,注重實踐,進而在作風上克服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真正找準我區發展中存在的頑疾,加以克服。
注重實際,是唯物主義的基本要求,又是代表和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基礎。注重實際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本本、從文件出發,照本宣科,這樣脫離實際,不僅做不好工作,反而會損害群眾的利益。注重實際,改進作風,要解決好干部的立場問題和對待群眾的感情問題,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良好的作風,暖民心、促發展、保穩定。要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愛民之心,為民之德,富民之才,安民之策,把帶領群眾致富作為第一目標,把解決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第一任務,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第一標準,誠心誠意為群眾謀利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注重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顯著特點,是黨的思想路線的重要內容。實踐是認識的源泉,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同時又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和檢驗認識的標準,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注重實踐從本質上講就是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面對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認識和解決這些問題,從書本上是找不到的,只能到群眾的實踐中去找辦法,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使群眾觀念得到真正體現。
注重實干,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表現出來的行為取向,是我們黨的思想作風的重要內容和特征。注重實干與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的形式主義格格不入;與互相推諉、效率低下的官僚主義格格不入。當前,我們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大力發揚共產黨人注重實干這一鮮明的政治品格,把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落到實處。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努力改善發展環境,加強執法職能部門的規劃管理和作風建設,糾正部門和行業的不正之風,規劃政務、財務、事務的辦理程序,根治"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問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拓寬農民的收入渠道,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精簡不必要的會議、文件,嚴格控制各類開支,開源節流,增加財政收入等。一切從實際出發,使注重實際成為全區干部上下共同的行為取向。
三、增強治黨、管黨、建黨意識,抓基礎、抓基層、抓基本。
黨章規定,黨在任何時候都不允許黨員脫離群眾,凌駕于群眾之上。切實轉變思想作風,需要從嚴治黨,并且把從嚴治黨的任務落實到基層。
從嚴治黨,這就要求我們增強黨的意識,堅持黨要管黨的原則,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努力做到兩手抓: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管理,嚴把理想信念和黨紀黨規兩道防線。堅持把思想理論教育作為首要任務,教育廣大黨員牢固樹立黨的意識,全心全意實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依靠制度建設,加強黨內監督,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同時,要進一步加大懲治腐敗的力度,堅決清除黨內腐敗分子,增強人民群眾對我們的信任度。
從嚴治黨,我們就必須把抓基層、抓基本的工作落到實處。黨在農村、街道、學校的基層組織和黨員基本隊伍,直接面對群眾,直接體現黨的戰斗力,體現黨的形象。因此,必須通過切實具體的工作,給人民群眾帶來實際利益,必須通過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群眾,在群眾中樹立黨的威信。否則,黨就會失去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抓好基層組織建設。抓好黨員基本隊伍建設,是我們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們要突出抓好全區鎮村黨組織的建設,防止出現斷層,繼續開展民主評議黨員活動,探索建立黨員隊伍新機制。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和黨員基本隊伍建設,鞏固黨的基礎地位,使黨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