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委中心組文選學習會上的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文選》的出版發行,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黨中央為全面落實十六大提出的戰略任務而采取的又一重大步驟。同志在學習《文選》報告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對全黨全國學習運用《文選》提出了明確要求。中央、省委都作出了學習《文選》的決定。剛才,大家圍繞學習《文選》和中央《決定》以及同志重要講話精神,交流了體會,暢談了思想。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學習《文選》的重大意義
《文選》生動記錄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的歷史進程,深刻反映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和重大成果,充分體現了同志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領域和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軍治國等各個方面作出的杰出理論貢獻,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鮮明的時代特征,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的一筆新的寶貴財富。《文選》匯集了同志具有代表性和獨創性的重要著作,是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教材,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加強《文選》學習,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深化對黨在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進行的偉大實踐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科學思想體系的認識,為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各級各部門都要認真學習好《文選》,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自覺加強理論武裝,提高理論素質,提高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進臺州“兩個社會”建設走在前列。
二、全面系統地學習《文選》,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文選》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大成者,貫穿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條主線。學習《文選》,就要進一步增強自覺性和堅定性,緊密結合臺州實際,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臺州“兩個社會”建設新的實踐。
(一)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進一步深化對市委戰略謀局的認識。科學發展觀堅持和發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學習《文選》,必須全面系統地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進一步把思想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市第三次黨代會以來,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認真貫徹省委“八八戰略”、“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等戰略部署,提出“兩個社會”建設走在前列的目標,大力實施工業立市、軟實力、臺州一體化戰略,加強法治建設和生態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等等,初步形成了臺州現代化發展的戰略謀局,這些思路和工作舉措都符合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的要求,既為臺州今后一段時期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也使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深化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增強了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領。結合學習《文選》,各級都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標和部署,不斷推進臺州“兩個社會”建設新的實踐。
(二)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推動臺州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同志緊密結合當代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實踐,提出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思想,并指出“解決中國的所有問題最根本的要靠發展”。學習《文選》,必須毫不動搖地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來抓。臺州發展正進入一個關鍵時期,我們更要始終把發展放在首位。當前,要結合臺州實際,認真落實中央加強和改進宏觀調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創新為先、增量推動、一體發展、又快又好”的方針,深化“兩年”,加快沿海產業帶開發和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抓好全年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為“十一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三)堅持創新為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同志也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這就要求我們根據黨和人民新的實踐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創新。這兩年,我們提出臺州要從創業走向創新,這就必須始終堅持改革創新,大力培育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依靠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創新型城市,打造中國民營經濟創新示范區,著力提高區域創新能力。各級黨員干部要努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各項事業爭先進位。
(四)堅持加強文化建設,增強區域發展軟實力。同志提出了“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發展科學事業”等一系列重要指導思想,高度重視發展先進文化。這一戰略思想落實到臺州,就是要大力實施軟實力戰略,加快推進文化大市建設。要大力弘揚臺州人文精神,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生產力,加強人才培養,為“兩個社會”建設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五)堅持德治法治并舉,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同志指出要“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強調要“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擴大基層民主”,“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這些論點對于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著重要意義。落實到臺州,就是要求全面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整體提升市民素質,建設文明臺州;堅持依法治市,深入開展“五五普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公共安全管理,打造平安臺州;擴大人民民主,深化“民主懇談”制度,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六)堅持黨要管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同志強調,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切實解決好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并提出“領導干部一定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等思想。學習《文選》,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要以黨的先進性建設為核心,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廣大黨員干部頭腦,不斷加強理論武裝和思想政治建設。要把黨的先進性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來抓,鞏固集中教育成果,建立永葆先進的長效機制,要以縣鄉換屆為契機,全面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增強各級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執行力。要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切實加強黨風政風建設。要全面構建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深入搞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三、加強領導,精心部署,迅速在全市興起學習宣傳《文選》的熱潮學習《文選》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黨員干部理論學習培訓的重要任務,市委將下發通知作出布置。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加強對學習的領導,作出周密部署,強化落實措施,在全市迅速興起學習宣傳《文選》的熱潮。
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基層黨組織都要把學習《文選》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精心組織,認真抓好。各地各部門都要制訂詳細的學習宣傳計劃,明確任務,落實責任。要把學習納入黨員干部培訓計劃,通過舉辦座談會、報告會、研討班、培訓班等多種形式,組織好廣大黨員干部的學習。
二是領導干部要做好表率。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做到學在前面、用在前面,起好表率作用。市四套班子領導要以身作則,以學原著為主、以自學為主,年內把一至三卷通讀一遍。各級黨委中心組都要專題組織學習,并將有關情況及時向市委報告。
三是要聯系實際,推動工作。堅持學習理論與指導實踐相結合,緊密聯系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實際,聯系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工作實際,努力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以發展和工作實績來檢驗學習成效。
四是在全社會營造濃厚氛圍。宣傳思想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在全社會營造學習《文選》的濃厚氛圍。宣傳部門要制訂周密的宣傳計劃,臺州日報、臺州電視臺等媒體要開辟學習《文選》的專題專欄。要加強對學習情況和督導檢查,總結和推廣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動面上學習的深入開展。
接下來,我再就我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講幾點意見。第一,要充分認識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文化是一個國家和地區“軟實力”的重要標志,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市近年來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有關部署,專門召開市委全會部署實施軟實力戰略,著重抓軟實力建設八大載體、文化產業八大工程和文化設施八大項目,加快推進文化大市建設。但在文化體制上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如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事業、企業界限不清,農村基層文化工作隊伍薄弱等等,都制約著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必須從體制上深化改革,為文化大市建設提供強大動力。第二,要科學把握文化體制改革中的幾個原則。一是要堅持圍繞發展抓改革。文化具有意識形態屬性,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同時要看到文化的產業屬性,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千方百計把臺州的文化產業做大做強。二是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對公益性的國有文化事業單位如廣電、報社等單位,其經營性資產,完全可以企業化。對一般的經營性文化單位,則應該實行“事改企”。三是要堅持文化投資主體多元化。要進一步執行好“百分之一文化計劃”,同時合理降低文化產業準入“門檻”,培育扶持一批民營龍頭文化企業。四是要轉變政府職能。要進一步從“辦文化”轉變為“管文化”上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加強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和服務,加強市場培育和監管,尤其是加強農村基層文化投入上來。第三,要加強領導,努力為文化體制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切實把文化體制改革擺上重要議程。同時,根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市、縣兩級都要建立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各級政府要從財政稅收、工商管理、社會保障、勞動人事等方面創造有利條件,認真落實因單位轉制、身份轉換、機構合并等產生的人員安置和社會保障政策,認真落實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經濟政策措施,為改革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各級宣傳文化主管部門要加強調研,加強典型與政策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