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集中評議大會上的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著力抓好政風行風建設全面推進衛生事業發展—在全縣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集中評議大會上的匯報
某縣衛生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行評代表、同志們:
今天,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集中評議大會,這是抓好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推進政風行風建設的一項重要活動。首先,我借此機會代表縣衛生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全縣衛生事業發展和衛生系統政風行風建設的各位領導、各位行評代表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謝!下面,我就全縣衛生系統政風行風建設的情況作簡要匯報,并誠懇地接受大家的評議。
一、基本情況及主要職責
縣衛生局機關內設五個股室,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掛靠衛生局,共有在職職工14人,其主要職責是“規劃、準入和監管”。規劃是負責統籌協調全縣衛生資源,制定縣衛生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準入是負責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醫療技術應用、大型醫療設備等服務要素的依法準入;監管是根據《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等九部法律和27項規章對全縣醫療衛生、傳染病防治、婦幼保健、食品衛生、職業衛生、環境衛生、學校衛生、社區公共衛生等進行依法監督管理。
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94個,其中縣直醫療衛生機構5個,鄉鎮衛生院8個,村級醫療衛生機構174個,個體7個。病床總數385張,在編在職衛生技術人員571人,鄉村醫師170多人。擁有設備總值1491萬元,其中萬元以上儀器設備131臺件。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2002年,縣衛生局被納入省、市、縣三級聯動的民主評議行風的單位,經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和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以總分102.6分被縣糾風辦授予“2002年度行風評議合格單位”,2003年行風評議“回頭看”后,我們始終堅持“管行業必須管行風”把行風建設作為加強隊伍建設、推進衛生工作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今年,全國人民關注的熱點是“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市委、市政府根據行評單位由群眾說了算,再一次把全市衛生系統納入市、縣兩級聯動的行評對象,縣衛生局克服厭倦情緒,在提高認識,在添措施上下功夫,堅持以良好的精神狀況對待行評,以扎實有效的措施抓政風行風建設,較好地落實了縣委縣政府關于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的各項部署。
(一)強化領導,精心組織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縣委縣政府召開行評動員大會后,縣衛生局黨組及時進行了研究,迅速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制定了實施方案,并層層召開動員大會,在局機關和全縣衛生系統進行了動員和部署。為了營造濃厚的行評氛圍,還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在電視臺、衛生網站開辟了專欄,參加了縣行評辦舉辦的“政風行風訪談”節目,在步行街組織開展了“加強行業作風建設、為人民健康服務”為主題的政風行風評議咨詢服務活動。通過深入宣傳發動,增強了各醫療衛生單位、醫務工作者參與行評的自覺性和加強行風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
(二)強化措施,切實抓好政風行風建設。政風行風重在建設。我們堅持教育、制度、監督三管齊下,不斷推進政風行風向著健康方向發展。
一是堅持抓教育,提高職業道德素質。衛生系統在行業作風方面存在的某些問題,歸根到底是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問題。因此,我們始終把教育放在行業作風建設的首位。今年以來,我們在全縣衛生系統開展職業道德再教育,重溫了《醫務人員醫德規范》。還開展了“八榮八恥”學習教育活動,要求醫務人員對照“八榮八恥”照鏡子,用“八榮八恥”統領醫德醫風建設。同時,注重典型教育,在全體醫務人員中開展了向華益慰同志學習做華益慰式醫務工作者的活動。通過學習教育活動,廣大醫務人員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意識得到強化,廉潔行醫的自覺性得到增強。在教育活動中,縣醫院開展了“三項百名醫務人員活動”,即百名醫務人員參加行評動員會;百名醫務人員撰寫治理商業賄賂自查報告;百名醫務人員在“認真開展行風建設,自覺抵制商業賄賂”條幅上莊嚴簽字承諾,并建立了醫德醫風個人檔案,有4名醫務人員拒收“紅包”共1200元。
二是堅持抓制度,規范醫務人員行為。抓政風行風建設,制度是保證。今年以來,全縣衛生系統普遍建立政風行風建設責任制,公開服務承諾制度,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八不準”規定,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合理收費的“四合理”制度,藥品集中采購制度,醫療機構財務內審制度,政務公開、醫務公開制度,住院費用一日清單制度,費用查詢制度,病歷、處方評審制度,醫患溝通制度等一系列長效機制,通過完善制度,使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行為有了規范,進一步明確了應當怎么做,不準做什么,違反怎么辦。
三是堅持抓監督,建立有效約束機制。衛生系統行業作風如何,主要是看社會評價怎樣。因此在行風建設中,我們十分注重強化社會監督,虛心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今年以來,縣衛生局從有關部門聘請了10名政風行風監督員,各醫療衛生單位共聘請行風監督員71名。共召開行評代表、行風監督員座談會11場次,主動征求意見。同時,在縣直部門、鄉鎮、部分村、部分就診病人及家屬中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征求意見工作。共發征求意見表230多份,征求意見和建議26條。為了強化外部監督,我們還建立了舉報投訴制度,公布了舉報電話、電子郵箱。
(三)強化整改,認真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行風建設取得成效。針對征求的意見和群眾反映的問題,我們堅持在整改上下功夫。比如針對有的同志提出要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縣衛生局多方籌資建立“衛生人才基金”,招聘了17名醫學院畢業生充實到鄉鎮衛生院工作。又比如,有的同志提出要加強合作醫療政策宣傳,我們及時采取措施,在電視臺開辟了“衛生與健康”欄目,制作了新合專題片。再比如,某病人舉報某醫療單位一醫生開大額處方,縣衛生局責成該醫療單位及時進行了查處,對這名醫生給予了待崗3個月的處罰。
抓政風行風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推進各項工作發展。衛生系統政風行風建設必須緊密結合衛生改革與發展的實際,結合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重大問題來開展,真正解決幾個實實在在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實效,也才能夠讓人民群眾感受到行評帶來的變化。今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以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工作為抓手,抓行風建設,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就診患者人均醫藥費用大幅下降,人民群眾看病貴的問題得到緩解。在行評中,我們始終把解決看病貴作為一個重要問題來抓,縣衛生局與各醫療機構簽訂了控制醫藥費的責任狀,加大了監管的力度,對住院病人病歷、處方每月進行評審通報,較好地解決了亂用藥、亂檢查、大處方等問題。今年以來,全縣醫療機構門診人次、住院人次平均醫療費用比去年同期下降20%,在全市屬于最低水平。
(二)改革和規范了藥品采購管理,藥品價格大幅下降,就診患者得到實惠。今年,縣衛生局推進鄉村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在縣監察局、物價局、藥監局等單位的支持下,通過詢價采購的方式,從省內15家藥品經營企業中確定了信譽好、實力強、價格低廉的5家企業作為全縣鄉村醫療機構藥品供貨單位。通過競價采購后,藥品價格在原來的基礎上下降26.2%,有的品種下降達80%,預計全年讓利于民達130萬元,實行了“三統一”,即全縣鄉村醫療機構藥品采購價統一、銷售價統一、藥品價格公示統一,實現了就診患者在鄉村任何醫療機構可吃上價格低廉安全有效的放心藥,讓群眾得到了實惠。上半年,由于藥價大幅度下降,全縣鄉鎮醫療機構藥品收入比去年同期減少89萬元,這意味著集中詢價采購讓利于民實際金額為89萬元。
(三)下大力實施和管理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使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有所緩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一項惠民工程,只有把這項工程實施好,管理好,農民才能真正得到實惠。今年以來,我們堅持下大力抓這項工作,收到了實效。截止7月,全縣共有24540人獲得合作醫療基金補償,補償額達146萬元,其中獲得15000元補償的1人;5000~10000元2人;3000~5000元的16人;1000~3000元的249人;1000元以下的1643人。住院病人人平補償537元,住院費用補償率達28.93%,高于全省27個試點縣市平均水平。
(四)“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得到強化,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緩解看病難的問題。通過抓行風建設,廣大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得到提升,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得到改善。許多醫療機構延長工作時間,方便病人就診。縣婦保院及各鄉鎮衛生院對孕產婦住院分娩實行免費待產、限價收費,并發給農村孕婦人平150元的住院分娩補助,為貧困孕產婦減免費用;在采花鄉啟動宮頸癌早診早治項目,免費為3500名30~59歲適齡婦女開展宮頸癌及婦科病檢查診斷。投放20萬元資金,在采花、付家堰、牛莊三鄉地氟病區,實施改爐降氟1000個農戶。縣人民醫院把門診大廳的咨詢臺改為導醫臺,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為就診患者提供方便;病區開展整體護理,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住院病人服務調查滿意率高達99.8%,無收病人紅包和接受病人宴請現象;并利用雙休日組織醫療隊員克服暈車的困難,到付家堰左泉洞等村開展巡回醫療,送醫送藥下鄉,免檢查費達萬元,發放健康教育處方3000余份。強化了村衛生室的建設,縣衛生局同鄉鎮衛生院院長簽訂了“示范村村衛生室建設”的責任狀,現已建成了規范、高標準的白巖坪、漢馬池、升子坪、石良司村等四個示范村中心衛生室,85家低標準的甲級村衛生室,實現了村村有衛生室的目標;加強了鄉村醫生的醫務培訓力度,今年,對全縣鄉村醫生免費業務培訓1次,培訓率達100%,參加全省鄉村醫生中專學歷教育60多人,使鄉村醫生的醫療服務技術得到了提高,基本解決了“小病不出村”的問題。
(五)加強了衛生執法監督,保障了人民群眾的醫療安全和食品安全。今年以來,縣衛生監督局堅持文明執法,在全縣開展了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使醫療市場得到規范,維護了人民群眾的醫療安全。同時還組織開展了多次食品衛生執法檢查,重點監督及專項檢查600多戶次,立案查處5起,確保全縣人民吃上了安全放心的食品,實現了衛生監督執法“零投訴”的目標。
(六)積極向上爭取項目,為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支撐。今年,我們積極向上爭取,在市縣有關部門支持下,又落實了漁洋關中心衛生院住院部改擴建、采花中心衛生院門診樓興建、灣潭中心衛生院改擴建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為160萬元。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總的來說,從2002年開展行評以來,全縣衛生系統政風行風建設得到了加強,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還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任重道遠;少數醫務人員服務態度差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醫療機構的趨利行為難以根治,大處方、亂檢查、亂用藥的問題需要常抓不懈;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不足也是人民群眾關注的問題等。這些問題的解決有其復雜性、艱巨性、長期性,需要堅持不懈地抓。衛生系統政風行風建設事關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事關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政風行風評議只是一項階段性的工作,但是政風行風建設卻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這次政風行風評議之后,我們將按照評議的意見認真抓好整改,并持之以恒地抓好政風行風建設,不斷修訂完善行業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通過抓政風行風建設,樹立衛生行業新形象,推進全縣衛生事業又快又好的發展,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