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國民心理教育提高全民道德素質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心理疾病對人們的身心健康構成了相當大的威脅。人們已經意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來越關注自己及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親友的心理健康狀態。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對于提高全民道德素質來說是一項十分重要而嚴肅的工作。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關于心理健康的名稱及其意義
1.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其實質上是指個體各種心理機能的協調和完善,以及以最佳組合發揮作用;它是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力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與積極的社會功能。
2.心理健康的意義。(1)心理健康對于預防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有重要的意義。精神疾病是一種嚴重的心理障礙,它的發生與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關。由于社會生活的紛繁復雜以及各種壓力,人們隨時都面臨著來自各個方面的心理應激。重視心理健康問題,可以使人們很好地處理各種矛盾,提高心理承受水平,在挫折面前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積極預防精神疾病的發生;重視心理健康問題,可以使人有效地抵御各種不良的誘因的作用,矯正不良的心理反應,有效地預防心身病癥的發生。
(2)心理健康對于提高全民道德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心理健康不僅對個體有意義,而且對群體也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心理健康有助于克服人的消極心理狀態,振奮民族精神,有助于緩解人際的沖突,改善交往環境,增進社會穩定,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個性,發展健全的品格,提高人們道德水平,有助于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的提高,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可見,心理衛生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1.我國國民心理健康問題堪憂。有專家預測:21世紀心理疾病將嚴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來對許多國家的調查研究證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時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在我國,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全國有3000萬青少年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其中中小學生心理和行為障礙患病率為21.6%~32%;大學生心理和行為障礙率占16%~25.4%,并且近年來有上升趨勢。中科院公布的我國國民心理健康狀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良好,但仍有近兩成被調查者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問題。與此同時,據中國科學院心理所舉行的中科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成立大會上獲悉,我國神經精神疾病占疾病經濟總負擔的20%。面對這樣觸目驚心的數字,專家提醒,政府各部門亟須采取措施積極面對這一問題。
2.我國心理健康教育嚴重滯后。世界衛生組織在9月10日世界預防自殺日發表公報,呼吁各國打破禁忌,加強各種預防措施,積極應對自殺現象,關注健康,珍惜生命。現在全球自殺者的人數比過去50年來上漲了60%,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自殺者人數增幅最高。及時治療心理與精神疾病是預防自殺最重要的措施。可是目前,我們的小學、中學、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個空白,現在不少學生性格狹隘、孤僻、極端,這和這項教育跟不上不無關系。另外,雖然精神障礙在中國疾病總排名中已居首位,但人們對于心理疾病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有病不醫甚至諱疾忌醫的現象仍然存在。中國大多數人對健康狀況的認識還片面停留在身體器官有無病變的層面,而普遍忽視了精神病變。目前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像心理障礙、失眠等一般性疾癥,在人們的認識中根本就沒有與心理疾病聯系起來。
3.我國心理健康教育對不同人群重視程度不均。專家認為,心理衛生貫穿人的一生,全社會都應重視這種疾病。然而,中國每百萬人口中只有二點四個心理學工作者,其中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不足百分之二。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跟不上社會的需求。與此同時,目前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對不同地區和不同人群的重視程度不均。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陳一心在其報告中說,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城市好于農村、兒童青少年好于老年人群、學生好于家長。許多人并不知道心理衛生與健康的關系,不清楚好心態與快樂人生的密切關系。因此,需要利用各種機會和形式宣傳心理學科普及知識。專家提醒,政府各部門亟須采取措施,積極面對這一問題。
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切實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體制與工作機制。加強和改進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規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詢工作,提高心理調節能力,培養良好心理品質,促進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協調發展。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工作納入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不斷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領導體制與工作機制,形成課內與課外、咨詢與自助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要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的專門機構,配備專職專業人員,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切實做好心理咨詢工作。要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機制,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必需的工作經費和條件,確保工作順利開展。要組織專家和高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隊伍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為加強和改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論支持和決策依據。超級秘書網
2.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建設專業知識強的教師隊伍。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之一,是缺乏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心理學專業知識的教師。教師要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導航人,就必須具有足夠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僅憑熱情和愛心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對相關教師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是有效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也是保證心理健康教育順利實施的關鍵。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工作專職教師的培訓,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隊伍。對心理健康教育隊伍進行培訓,要參照國家有關心理咨詢專業人員相關規定和要求,逐步使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人員達到持證上崗要求。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機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有著顯著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或互相替代。二者在目標、理論基礎、內容和發揮作用的方式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差異。所以,我們既不能想當然地用思想品德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又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去取代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礎,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據和前提,可以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正確的思想、認識指導著人們形成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又是正確思想形成的基礎,兩方面配合得當。我們可以在促進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各司其責,并能相互借鑒與提高,具有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之效,因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機結合非常必要。
四、結束語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面對新的歷史時期對教育的要求,作為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心理學基礎和應用研究,傳播心理學知識,應用心理學成果,是時代賦予我國心理學家的艱巨任務。不僅心理學的知識創新可以提升我國的整體知識創新能力,而且創新能力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其研究成果也將推動其他學科的創新和整個民族創新能力的發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為造就一批杰出的21世紀知識創新的人才,很有必要加強心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