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交通安全征文——樹立安全新理念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時代的發展,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對人們的價值觀產生著重大影響,,同時也不斷更新著人們的安全理念。海事工作要與時俱進,實現新發展,就必須樹立新的安全理念,并將新的安全理念融入航海保障和航政管理的各個環節。
一、安全是社會進步與文明的標志
安全是社會進步與文明的標志,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不僅要看經濟和物質的指標,更需要社會安全水平和生產、生活安全標準來體現。有了安全,社會才能進步,經濟才能發展,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人類的生活基本需要一是生理的,二是安全的,在滿足溫飽基礎上安全必然成為人們的“第一需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們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發生著巨大變化,人們對自身的安全保障,對生命價值、生命質量的追求日益強烈。代表安全、健康、環保等現代文明理念的“關注安全”、“以人為本”、“綠色消費”已不僅僅是一種概念,而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追求的生活時尚與方式,這種追求推動著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海事管理的對象是船舶及水上運輸業。該行業屬于高風險行業,容易發生重大惡性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因此,任何時候海事工作都要重視人的安全,尊重生命的價值,為人的生存、生活創造舒適的安全環境,避免事故的侵害,以滿足人們的“第一需要”。我們要站在推動社會發展,促進文明進步的高度,強化水上安全監督管理,提高監督管理水平,有效遏制和防止各種重大事故的發生,維護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的穩定,以不負國家重托和人民期望。
二、安全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
首先,安全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產力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也是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安全水平的提高有賴于生產力的發展,而先進生產力則需要較高的安全程度和安全水平來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講,海事工作與生產力的發展密切相關。中國海事是交通行業支持保障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抓安全管理,是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對海事工作的根本要求和具體體現。水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的本質就是保護和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我們的工作就是“三個代表”所要求的要服務于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需要。這種服務不是忽視港航單位在水運市場中的主體地位的大包大攬,不是消極等待在港航企業找上門來時才提供服務,也不是只幫助港航企業解決一時一事的問題,而是通過制定水上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加強水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責任制,規范、監督和整頓水運市場,維護水運市場的秩序,促進水運市場的健康發展,為航運企業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支持港航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做好、做大、做強,努力實現我國由航運大國向航運強國轉變。
其次,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安全文化則是先進文化的折射。所謂安全文化,是指人類在生產、生活及生存實踐的領域內,為保護人們從事各種活動的安全與健康而創造的特殊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通俗地講,安全文化就是人們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產所創造的文化。安全文化所涵蓋的內容極為豐富,它融匯了現代經營理念、管理方式、價值觀念、群體意識、道德規范等多方面內容,涉及人的安全思維、安全意識、安全心理、安全行為、安全法制觀念、安全科技水平等,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文化意識,它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安全價值。安全文化在人們工作、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安全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以有形或無形的渠道,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傳遞在社會群體中的每一個成員,用人類創造的安全觀念、安全知識、安全技術,安全行為方式培育著每一個人,使之具有現代素質。安全文化是與時俱進的先進文化,符合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符合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人類文明的體現。發展和創新安全文化,不但是新世紀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一項重要任務。加強安全文化建設,豐富安全文化的內涵,是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也是海事工作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建設安全文化,作為海事系統,就要建設好海事安全文化。海事安全文化是海事工作人員在預防事故、處理事故、抵御災害、創造安全環境的過程中形成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因此,加強海事安全文化建設,必須與海事行政執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海事執法人員在行政執法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樹立珍惜生命的情感觀、安全第一的哲學觀、預防為主的意識觀和安全生產的效益觀,要堅持依法行政,提升監管水平,實現“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潔”的目標。
第三,安全是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證。安全工作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它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是人民群眾最根本的利益,也是實現人民群眾其他利益的基礎。離開生命和健康談其他利益的實現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中、西方文化對人們的價值觀念產生著重大影響,人們對維護自身生命權益和身心健康更加關注,“以人為本”已成為一種新的安全理念。以人為本就需要重視人的生命權和健康權;以人為本就要遵循“生命第一”的原則;以人為本就要致力于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質,營造全社會“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海事工作是安全工作,安全的最終目的是保護人的生命健康,我們的一切工作、一切監管活動,究其根本,就是“三個代表”所要求的要服務于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健康作為我們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常思為民之策,常行為民之舉。通過我們卓有成效的工作,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的生活、工作環境。
三、安全應該成為現代行政理念和執政“要務”
黨的十六大強調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牢牢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觀點,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產水平。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議》中,也對實行安全生產許可、完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各種預警和應急機制等問題,提出明確要求。安全工作關系到社會穩定大局,關系到社會經濟快速健康持續發展,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因此安全應該成為現代行政理念。在現代行政理念中,廉潔與高效是行政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標。但是,瀕瀕發生的重大責任事故開始讓我們反思,僅有廉潔與高效是不夠的。我們發展經濟健全民主法制的最終目的還是以人為本,生命和安全才是人最根本的權利,任何漠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的管理目標都是枉然的。安全應該成為現代行政理念乃至最高目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抓好安全工作應當成為各級政府的執政“要務”。海事部門作為海上交通安全的主管機關,作為水上“安全鏈”的最重要的一環,更應該將安全作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標,將安全工作作為自己的中心工作和“要務”。要緊緊圍繞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從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從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切實抓好監督管理,抓好安全工作,確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穩定,為水運經濟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提供良好的水上交通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