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政加強資產管理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街道、開發區)人民政府(辦事處、管委會),縣政府各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全縣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優化國有資產配置,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現通知如下:
一、統一思想,認識重要意義
行政企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以下簡稱國有資產)是保障國家機關運轉和經濟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的物資基礎。近年來,我縣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程序化的軌道,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約束機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監管不到位以及個別部門、單位國有資產賬實不清、管理混亂,隨意處置資產、收益坐支挪用,擅自對外投資、提供抵押或擔保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既影響政府資源的合理配置,也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對此,各鄉鎮(街道、開發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規范和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對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完善公共財政管理、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綜合管理水平,推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完善制度,規范管理行為
㈠明確工作職責。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財政部門和占有使用單位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監管體系。財政部門是政府負責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職能部門,縣財政局代表縣政府行使國有資產綜合管理,對全縣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負責對本級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配置、產權登記、資產處置、收益收繳、清查統計等方面實施綜合管理,負責貫徹縣政府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決議、決定和批準事項。各鄉鎮(街道、開發區)、各部門負責對本轄區、本部門的國有資產實施監督管理,承擔資產安全使用、有效運轉責任。
㈡完善調查登記??h財政部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全面做好我縣國有資產調查摸底工作,摸清底數、分類管理,要落實資產管理責任制,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總賬、明細賬及臺賬和卡片登記制度,明確資產管理責任人,全面、及時、準確地反映國有資產總量、分布和結構情況,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賬卡相符,切實把資產管理工作落到實處,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㈢規范資產使用。各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出租、出借等要進行必要的可行性論證,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嚴格履行報批程序,報縣財政部門批準;對已對外出租、出借國有資產,未經批準的,應補辦報批手續。各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出租、出借原則上合同期不超過一年,不得擅自延長出租、出借合同期限,一次性收取承包(租賃)費。一要加強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管理。行政單位出租、出借、處置國有資產形成的收入屬于國家所有,應按照政府非稅收收入管理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事業單位對外投資取得的收益和國有資產出租、出借、擔保、處置以及利用國有資產經營取得的收入,屬于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應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出租、出售、出讓、轉讓國有資產,必須嚴格審批并依法簽訂出租、出借、出讓、轉讓合同,作為取得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的法律依據。二要規范行政企事業單位對外投資、抵押或擔保行為。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以國有資產對外投資或提供擔保。行政事業單位對外投資或向已成立的企業增資,其出資或增資行為應經縣政府批準,否則不得辦理工商登記手續。行政事業單位確需提供擔保的,應根據單位性質分別處理。國家機關和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一律不得提供擔保;非公益性事業單位在提供擔保行為時,必須按照“單位提報、主管部門初審、財政部門審核、政府審批”的程序辦理。
㈣嚴格處置審批。全縣各單位對所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只有使用權,而無處置權,凡涉及國有資產的處置應嚴格履行報批程序,按規定程序批準。各單位處置國有資產,應先向主管部門申報,主管部門向縣政府分管領導匯報后,提請縣長辦公會研究批準方可實施,并由財政部門委托社會中介機構進行審計或資產評估,在審計或資產評估的基礎上委托公物拍賣機構公開拍賣。特殊情況不宜公開競價的,經縣政府批準可以協議轉讓。對產權不明確的,應先進行產權界定,在未明確產權歸屬前不得擅自處理。未按規定程序報準,私自處置國有資產的屬違法違紀行為,按有關法律法規嚴肅處理。
三、加強領導,形成監管合力
各鄉鎮(街道、開發區)、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完善制度,明確職責,積極規范和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有效形式,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相關問題,杜絕資產處置中的違法違紀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h財政、監察、審計、人社、國土、住建、工商等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密切配合,加強溝通,充分發揮在國有資產監管中的作用,加強國有資產的監督檢查。要嚴肅國有資產處置紀律,對擅自處置國有資產的單位要依法進行查處,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的依法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責任;情節嚴重,觸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