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業園區干部管理經驗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落實科學發展觀規范村干部管理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會議精神,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村干部隊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近年來*工業園區、*路街道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園區街道社會和經濟發展新形勢,不斷加強和規范村干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控減職數,優化結構
為落實科學發展,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杜絕人浮于事現象的發生,近年來,我們嚴格控制村兩委成員職數。將村干部主要分為四類納入管理:一是村定職干部,包括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會計輔導員;二是村級園區(街道)管干部,包括村黨組織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三是村一般干部,包括其他的在村在崗工作的村兩委成員;四是村后備干部,包括在村相關崗位工作的年輕同志。目前園區街道所屬12個行政村,村黨組織委員職數設定為5人,分別為村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各1人,委員3人;村委會委員職數同樣設定為5人,分別為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各1人,委員3人。提倡兩委成員交叉兼職。
通過20*年和20*年兩次村黨組織和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的實施,村兩委成員的職數得到了有效控減,村兩委成員結構得到了優化。目前12個行政村共有村黨組織委員58名,平均年齡41.5歲,女性17人,占28%;35歲以下14人,占23%;高中以上文化47人,占78%。共有村委會委員58名,平均年齡45.6歲,女性19人,占32.8%;35歲以下5人,占8.6%;大專以上文化8人,占13.8%。“兩委”成員91人,其中交叉兼職25人,書記、主任一肩挑2人,村干部結構得到了優化,村干人數得到了精簡,切實減輕了群眾負擔,促進了農村和諧社會建設。
二、加強培養,注重選拔
近年來,園區街道黨工委著重在“提、選、派、掛”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實施村干部的選拔任用。“提”,就是在村主要干部崗位干出業績的年青同志,適時提拔到園區街道相關部門崗位工作,讓他們更好發揮能量、服務群眾,近年來先后有3名村黨組織書記走上了鄉局級領導崗位,4名同志調到園區街道相關部門擔任負責人,大大調動了其他村干部干好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了村干部崗位的吸引力。“選”,就是重點從農村知識青年、退伍軍人、種養大戶、外出務工經商回鄉人員等優秀青年人才中,通過公開考試、黨內黨外群眾推薦等途徑,使一批農村優秀人才走上村干部崗位,讓他們在新農村建設的大舞臺上鍛煉提高。現在職村兩委成員中“雙強型”達87人,占91%,“能人型”黨組織書記9人,占75%。同時確保每個村保持3名以上后備干部力量,為村干部隊伍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證,增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的生機和活力。今年上半年,我們在*村試行了大學生村后備干部公開選拔招聘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相關做法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派”,就是對工作難度較大或暫時沒有合適黨組織書記人選的村,從園區街道機關事業單位中,直接選派優秀年輕干部直接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掛”,就是通過上掛鍛煉的方式,加強村級后備人才隊伍建設。對政治素質好、有發展潛力的村級后備干部,適時抽調他們到園區街道的相關部門參與中心、重點工作,以此幫助他們開闊視野,提升工作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增強對復雜情況的協調處理能力。20*年以來,先后從村抽調9名村后備干部參與重點工程建設、農業普查、工業普查等中心、重點工作,有力的促進了村后備干部的健康成長。
三、強化教育,提升素質
為促進村干部素質的不斷提高,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們充分利用各種有利資源和載體加強村干部的教育培訓。一是及時組織參加上級培訓,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及村委會主任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班,提升政治理論水平;二是組織好本級培訓,每年年初,結合園區街道年度中心重點工作,有針對性擬定培訓計劃,組織村干部進行培訓,為年度工作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三是注重日常培訓,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網絡的優勢,及時組織村干部對新的理論、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學習,促進他們對新形勢、新問題的認知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四是組織實施學歷培訓,有針對性地及時將部分同志送到黨校大專班進行系統學習,提升學歷層次,20*年,我們選送17名在村工作的年輕同志參加了區委組織部舉辦的大專班學習,隨后先后又有近10名年輕村干部參加了黨校的學歷培訓,黨校在課程安排上能緊密結合當前農村工作實際,使他們的政策水平和理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村級三個文明建設崗位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至目前,12個行政村中,已具有大專以上村干部24名,占村干部總數的25%,其中村黨組織書記為大專學歷的5人,占42%。
四、建章立制,加強管理
為加強村干部管理,切實改善村兩委班子中存在的懶、散、庸、浮現象,全面提升村干素質,黨工委出臺了《村干部管理辦法(試行)》,設立了村干部管理的三項制度:一是定期回報制度,即要求各行政村支部書記每月向園區、街道黨政辦公室上報月度工作計劃。園區、街道每月末周一召開各村支部書記工作計劃完成情況回報例會,各村回報當月工作計劃完成情況及下月工作打算,強化效能監督;二是談心談話制度,即園區、街道黨政領導每年至少聯系村主要干部談話兩次,其他村干部談話一次。對村干部思想、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提醒、及早解決,強化日常監督;三是激勵考核制度,即每年由園區、街道組織部門對村干部進行一次年度考核,重點是考核工作實績。年度考核采取個人述職、群眾評議、個別座談、組織考核的辦法,確定村干部的考核等次,考核結果作為對村干部獎懲、提拔任用的依據。此外,園區街道還突出了村干部工作情況的日常考核,通過組織實施民主測評、班子成員談話等方式,適時組織實施村級班子運轉情況和班子成員履職情況的調研,幫助村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促進基層組織建設的不斷增強。通過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的實施,促進了園區、街道村干部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有效地改善了干群關系,為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量化考核,落實待遇
圍繞村干部“報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工作職業化”的目標。20*年我們將村定職干部和其他干部的工資報酬組成確定為基本工資、考核獎勵工資和貢獻工資三個部分。
1、基本工資:村定職干部的基本工資由園區、街道按月發放,具體標準為村支部書記900元,村委會主任810元,村總帳會計765元;村其他干部由村考核發放。(分配比例為:村黨組織書記100%,村委會主任90%,村會計輔導員85%,副書記、副主任75%-85%,兩委委員60%-75%)
2、考核獎勵工資:對各村的考核獎勵,用設定的年報酬總額,減去基本工資后的剩余部分,作為考核獎勵工資的基數,按最終考核得分(每分120元)進行獎勵。考核獎勵工資年終一次性發放,發放渠道均由村從集體經濟積累資金中支付。3、貢獻工資:由招商引資獎;集體經濟發展獎;項目建設服務工作、征地工作、拆遷安置工作獎三個單項獎組成。
與此同時明確了工資考核發放的基本原則:
1、村干部年工資報酬的增長必須堅持“兩低于”的原則,即工資增長的總額低于集體經濟積累增長的總額,工資增長的幅度低于集體經濟積累增長的幅度。
2、設立村干部工資增長預警線。凡村干部“基本工資+考核獎勵工資”的總額同比增幅超過50%的,以50%計發。
3、經濟相對薄弱的村,在支付村干部年終報酬后,村級集體經濟要有一定的積累;個別經濟特別薄弱的村,可以根據本村實際情況,將年終考核工資作為參考,年終報酬下浮一定比例發放,下浮比例由園區街道研究確定。
4、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制度,對未完成年度人口與計劃生育主要指標、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沒有達到規定目標的,取消綜合評獎資格。
20*年園區街道各村黨組織書記(基數為1)的工資報酬總額分別為:*24429元,*29302元,*25163元,*3*32元,*31974元,*22001元,*30225元,*23*2元,*22674元,*20290元,*27977元,*3*59元。最高*村與最底*村相差11684元。
20*年結全園區街道發展的新形勢,我們在年初下發的《20*年度工作目標考評意見》中明確,考核分為黨建工作、平安創建、文明衛生創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業、計劃生育、村建土管、社會保障等9個方面。將村干部工資報酬確定為基本工資、考核獎勵工資兩部分構成,基本工資維持20*年標準不變,考核工資提升為每分150元。
六、完善保障,激勵工作
圍繞不斷完善村干部保障機制的工作思路,2002年,我們結合形勢研究制定了《泰東鎮村鎮管干部養老保險工作實施意見》,著力規范農村干部的參保投保行為,切實解決農村基層干部的后顧之憂,一定程度上調動了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20*年,結合新的形勢,我們又研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基層干部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工作的實施意見》,將村“兩委”成員全部納入城鎮職工社會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并根據村干部工作年限和崗位的不同建立了村干部退休養老金“保底”機制。這一政策的出臺既從根本上解決了村干部后顧之憂,又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村干部在到達退休年齡后,在社保部門按城鎮職工辦理退休養老金的基礎上,街道黨工委將同時對退休村干部養老金“保底”工資進行測算。村干部退休后養老金保底標準等于其各任職職務工齡乘以各職務月領取標準之和。退休后如實際領取養老金低于保底標準的,按月補足養老金差額,資金由園區街道和村各承擔50%。
各個職務對應的月養老金標準分別是:任村黨組織書記職務的每月享受35元,任村委會主任、黨組織副書記職務的每月享受30元,任村總賬會計、村委會副主任的每月享受25元,任“兩委”一般干部職務的每月享受20元。男性任定職村干部工齡滿10年的,在按上述標準測算養老金總額的基礎上每月發放的養老金數額再增加40元;女性任定職村干部工齡滿10年的,在按上述標準測算養老金總額的基礎上每月發放的養老金數額再增加80元。村干部各職務對應的月領取標準,園區街道將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水平適時調整。
醫療保險。從20*年7月1日起村兩委成員已全部辦理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含大病醫療)。新參保人員到退休時不能滿足繳費15年的,除個人按規定應承擔的費用外,集體承擔的部分按工齡計算,任職工齡在15年以上的由集體全額承擔,任職工齡不足15年的按比例計算集體承擔部分,不足部分由個人承擔。新當選人員按規定辦理。
七、實施關愛,體現關懷
為使退休村干部享受到園區街道發展所帶來的成果,20*年園區街道通過深入調研,建立了20*年以前退休村干部(園區街道管)基本待遇的正常調增機制。20*年*路街道共有退休街道管干部32名,其中支部書記5名,村委會主任(大隊長)9名,副職(副支書、副主任、總帳會計)18名(3名同志未到齡辦退)。退休待遇普遍較低。我們根據各個不同層次研究設定了退休金調增方案,得到退休村干部的支持和擁護,體現了組織的關懷。
對于退職人員,我們分為兩種情況進行處理,一是對經批準退職的處理。對任職時間較長,在職期間工作表現較好,因年齡或身體原因由組織安排其退職,但又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對象,集體負擔部分仍由集體承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對其他退職情況的處理。因司法處理、黨紀政紀處理或自動離職、落選不再屬于參保范圍的,離開工作崗位后,從次年起,其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費(含不足15年部分)全額由個人承擔。如任期未達到退休年齡而因故死亡的,按勞動保障部門相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