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規避執收經驗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月*日以來,工商部門的個體工商戶管理費、集貿市場管理費、廣告經營單位注冊登記費、經濟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費等*項行政收費相繼停止征收,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到依法監管與依法征繳、防范執法風險相結合,在依法監管的同時做到應收盡收、應罰盡罰,仍然是檢驗和衡量依法行政能力、履行法定職責到位的一個重要指標。今年上半年,*縣工商局結合本單位實際,把推行“五制”作為依法監管與依法征繳、防范執法風險的重要抓手,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月份全系統共辦理各類案件*件,預算收入完成全年預算的*%,同時未發生一起因執收、執罰引起的*或訴訟。。
一、收費公示制,堅持“陽光”執收。“兩費”取消后,該局有些基層分局(所),嫌麻煩、怕花錢,沒有及時更換收費公示牌,為此,該局統一制作了*塊公示牌,將原公示牌全部更換,將現有收費項目、收費依據、收費標準在各服務大廳進行公示,自覺依法執收和接收社會監督。
二、責權劃分制,堅持“法定”執收。為保證依法執收,該局制定了“二定”、“三嚴禁”措施。“兩定”即:一是界定執收、執罰權限。對現有行政性收費項目,基層分局(所)只準收取個體登記費(含變更收費)和企業年審費,涉企其他收費項目一律由該局注冊局統一收取;二是界定執收、執罰責任人。各單位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對沒有代收銀行,不能實行收、罰繳分離的,由各單位報賬員或指定人員統一收取。“三嚴禁”即:一是嚴禁違反執罰程序。無論是一般程序案件還是簡易程序案件,無論是以縣局名義做出的處罰決定,還是以分局(所)名義做出的處罰決定,也無論被處罰當事人是否愿意提前繳納,任何辦案機構和辦案人員都不得在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被處罰當事人之前,收取部分或全部罰沒款。二是嚴禁越權扣押涉嫌違法當事人資金。法律法規未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行使監督檢查授予法定職權的,任何辦案機構和辦案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超越法定職權扣押涉嫌違法當事人的資金。三是嚴禁違規使用票據。辦案機構和辦案人員,在開具《*省代收罰沒款票據》(包括《*市工商局罰沒款繳款通知單》)時,必須將時間、執法行政機關,交款單位,處罰決定書文號、收款人等內容填寫完整規范,不得簡化或省略。以縣局名義做出的處罰決定,各辦案機構在向被處罰當事人送達處罰決定書后,收取罰沒款時到法規股開具《*市工商局罰沒款通知單》(專業市場分局受縣局委托審核的案件除外),由被處罰當事人或案件辦理人員到指定銀行繳納罰沒款;以分局(所)名義做出的處罰決定,在向當事人送達處罰決定書后,收取罰沒款時,由所在單位報帳員報請分管公平交易工作的領導同意并在《*市工商局罰沒款通知單》“備注”欄簽字后,方可開具《*省代收罰沒款票據》。
三、業務量化制,預算科學分解。“兩費”取消后,保障單位正常運轉的資金主要來自財政撥款和財政下達的非稅收入預算。為了既保障經費支出需要,同時又避免將非稅收入同個人收入和單位業務經費掛鉤考核,該局將財務收入和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以業務工作促征收,以監管促征收。今年初,該局將個體發展、企業發展、企業年檢等各項業務工作進行細化分解,通過考核、通報,獎懲帶動預算收入實現。元至六月,個體發展*戶,個體登記收入*.*萬元(含換照);企業發展*戶,年審*戶,收取登記和年審費*.*萬元;辦結各類經濟案件*件,罰沒收入*.*萬元。
四、結算審核制,實行“雙控”把關。該局按照執收、執罰核銷制度,各單位在每月收入結算時,必須實行“雙控”把關,否則縣局財務不予結算。一是業務主管部門把關。企業登記費、個體登記費每筆收入交由縣注冊局審核、并在票據上加蓋審核驗章。在通報個體發展數時,還實行注冊局和財務共同把關,以杜絕辦照不收費或亂收費。法制股負責罰沒收入的審核,要求當月辦理的案件(包括簡易程序案件),填寫《*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簡易(一般)程序案件備案表》連同處罰決定書各一式二份,分別報縣局法規股和公平交易分局備案。法規股憑各單位備案的罰沒款,開具《罰沒收入結算通知單》,財務股據此才予核銷各單位的罰沒收入,杜絕了過去個別單位為片面追求收入進度,在程序不到位、尚未出具處罰決定書的情況下,就先收取罰沒款到財務結賬的不規范現象。二是財務機構把關。該局票管員在結算時,除見注冊局審驗章和法制股出具的《罰沒收入結算通知單》結算外,還要對票據使用是否正確、是否規范進行審核,確保各項收入合規、合法;出納當月對罰沒過渡戶來歷不明款項要進行清理核對,對未經主要領導批準而繳入的暫存資金,必須清理退回,確保所扣押涉嫌違法當事人的資金符合法定職權。
五、責任追究制,實行“問責”機制。為確保依法執收、執罰,規避執收、執罰風險,該局出臺了“三個必究”:一是違反收入結算程序,玩忽職守必究。要求注冊局、法制股、財務股要密切配合,各負其責,確保入庫收入合規、合法;二是違反法定職權,執法過錯必究。對違反法定程序執收罰沒款、不執行罰繳分離規定、越權扣押涉嫌違法當事人資金及票據使用不規范,不論是否造成行政復議被變更、撤銷,無論是否行政訴訟敗訴,都要追究相關責任人;三是影響單位聲譽,經濟受損必究。因違規執收、執罰,造成社會負面影響或被物價、審計、紀檢等職能部門給予通報或處罰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相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