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茶鄉文化建設經驗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為一個重要章節單獨闡述,這是我黨歷屆工作報告中前所未有的,它標志著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春天的來臨,也預示著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和推動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將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作為鋅硒茶鄉的文化工作者,如何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中有所作為、有所創新。個人認為,在著力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諧文化的同時,一是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間文化,增強文化活力;二是要圍繞綠色產業發展思路,培育良好的產業文化、企業文化、讓這種和諧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經濟建設的方方面面。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斗的不竭動力,而各民族在各自區域內形成的民族民間文化就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挖掘、保護、整理本轄區內的民族民間極具特色而又富于生命力的本土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讓其發揚光大,最能獲得區域內廣大各族人民群眾的認同感,最能激發區域內廣大各族人民群眾的熱情,最能喚醒區域內廣大各族人民的自豪感,從而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熱愛家鄉、建設家園的豪情壯志。
鳳岡,是一個漢族、少數民族聚居的縣份,各種民族在這里和睦相處,創造了極為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簡潔、樸實的民歌婉轉悠揚、沁人心脾;龍燈、獅子燈、花燈、茶燈、推推燈、豐富多彩;儺文化、茶文化、土家農耕文化,在這里相互融合、百花齊放。這些都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社會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又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打造地方“十大戲”、“十道菜”就是對民族民間文化的提煉,也必然會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形成全縣40萬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聲聲不息的不竭動力,在經濟發展、事業建設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文化作為一種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的最后競爭還是文化的競爭,這是一種“軟實力”。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說的是文化的催化作用,而文化本身作為一種產業,其核心就是實施文化產業項目帶動,加快文化產業基地的建設,以此帶動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干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區域競爭力和親和力必然會大大增強。
作為鋅硒茶鄉產業的發展,必然伴隨著茶文化的興起。沒有文化的注入,茶葉產業就會缺乏其豐富的內涵,沒有文化的注入,茶葉產業就會喪失生機與活力,就不可能在茶領域中搶占制高點。一個以茶為主導產業的縣份,應在茶鄉的建設和打造上充滿個性,縣城建設要給人以濃濃的茶鄉氣息,縣城規劃、廣場設計、房屋格調,綠化建設,戶外廣告都要充分張揚茶的個性、茶的文化。田壩茶區無疑應該打造成集茶產業、茶品牌、茶旅游、茶經濟、茶文化為一體的示范帶?,旇焦跑娛露幢t應以屯堡文化的開發、保護和利用為基礎,以民族村寨的創建和恢復為契機,弘揚極具本土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增強轄區內的歷史厚重感,讓人們在旅游觀光中領悟千年古軍事洞堡的神秘。黔羽枝古陸生植物化石,是我縣不可多得的地質資源,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生命的搖籃竟源自這塊神秘的土地。建設黔羽枝生態博物館,于科學考察、對外推介、提升鳳岡知名度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做好這些硬件的同時,還要充分挖掘茶的歷史與文化。在茶葉品牌中充分注入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在打造地方“十大戲”、“十道菜”中要把茶葉與人的纏綿悱惻體現得淋漓盡致,使全縣40萬各族兒女視茶為“珍”,把茶為寶、話茶為樂、以茶為耀,以此增強人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把茶的理念貫穿于各行各業的宏偉藍圖中,把茶的文化融入城鎮建設的細節之處,只有這樣,才能為鳳岡經濟的騰飛插上堅實的翅膀。
“兩座金字塔、兩條循環鏈”是鳳岡決策者們對于綠色家園、“三生”產業的理性探索和戰略思考,這種富于先見之明的戰略對于鳳岡的發展無疑是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沿著這樣的思路堅持不懈,必將富于成果。同時,這種戰略決策的成功實踐,必然為鳳岡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和舞臺。而敢于吃苦、善于創新的鳳岡文化人必將站在這新的歷史起點上,為鳳岡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做出可喜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