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組織部長談基層組織建設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基層組織建設比什么都重要
有人說組織部長是管官的官,這話沒說到點上。應該說組織部是管組織的才對,管干部只是組織工作的一部分,盡管很重要,但這工作對組織部來說更多的是技術活,下有民主推薦,上有集體研究,我們主要是按照《條例》組織運作。再說,我們才能管幾個干部?最終工作還是要靠廣大的基層組織、廣大的黨員隊伍去干。基層隊伍爛了,多少局長、鄉長也干不成事。我們要胸懷大局,不能鐵路巡警各管一段,配齊班子就完事,不管干成事干不成事。我們要圍繞著黨的事業轉,一個縣少則幾十萬人,一個鄉、村也成千上萬,這樣宏大的事業單靠幾個干部、“精英”是辦不成的,最終要發揮系統的效能,還要靠我們的組織,靠廣大黨員把老百姓帶起來才行。
此外,我們還要有憂患意識。一兩個干部出問題我們不怕,如果組織出了問題麻煩就大了。“兩委”沖突就是個信號,不能把它簡單地看成是“兩委”干部之間的矛盾,它的背后是干群矛盾、黨群矛盾,有的村黨員不買村委會的賬,群眾不買支部的賬,搞得很對立,甚至村委會換屆選舉中黨員一個也選不上。其中有個別壞人搗亂的,但總歸是黨支部、黨員隊伍公信力不夠、戰斗力不強,這樣下去我們在農村的執政地位會出大問題。黨的領導是國家、社會和人民群眾的主心骨,一旦出事誰也擔當不起來。站在這個角度看,基層組織建設是第一位的,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每個村的黨支部、黨員隊伍都是一個硬棒棒的團隊,群眾又擁護,再大的風浪也不怕,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遲早能把事辦好。
二、關于農村黨建改革創新
中央領導提出“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話很英明。改革創新并不難,只要辦實事就行,辦實事很難不創新。問題是有人現成飯吃慣了,光知道那點基本經驗,眼里沒活兒,不辦實事兒,就甭說創新了。
比如,不少人還把“村委會”稱為“大隊”,不僅這樣叫,真事兒也覺得一樣,還是老思想、老辦法,不管你是“大隊”還是“村委會”,我一樣抓、一樣管。其實,“村委會”和“大隊”根本不是一回事。“大隊”是經濟組織,手里有生產資料,社員得乖乖地聽話,不然就沒飯吃。那時候黨支部靠這個拐棍就能管住社員、管住農村。如今不一樣了,“村委會”是村民自治組織,“手里沒把米,叫雞都不靈”,誰情現成的也不行。事兒明擺著,只要你還有點良心、有點智商,就得變著法兒干!還用得著嚷喝創新嗎?有人眼里沒這活兒,抱住“領導”倆字不撒手,不看眉眼高低,挾著村委會瞎指揮,結果村民不買賬,村委會鬧對抗,“兩委矛盾”根兒也就在這。
當然,黨支部領導是要有個抓手,或者叫載體。過去我們抓住了“大隊”這個牛鼻子,黨支部說話有人聽。后來“大隊”垮臺主要怨“大鍋飯”,大方向錯了,但那時我們的組織工作還是抓住了關鍵點的。現在農村的牛鼻子在哪?集體經濟沒了,農民憑什么聽我們的?你說你正確,他不買賬你怎么辦?說到底還得從順民意抓起,順民意才能得民心,有了民心才有選票,才有執政地位,才能領導村民。而民心、民意非從民主抓起不行,誰領導了民主誰就能抓住民心。
哪是抓民主的地方呢?以前我們主要是抓村委會,現在看那主要是個辦事機構,效率比民主重要,再說三五個人民主也不管用。村民會議直接民主倒是最充分,但一般開不起來,也沒法駕馭。最合適的還是村代會,十幾戶選一個代表,一般都是明白人,既能代表民意,也便于做工作。把黨支部和村代會融為一體,管決策、管監督,具體事讓村委會去辦,這樣黨支部領導起來合理合法,村委會辦事名正言順。我看搞得好的村莊大多是這個模式,有的叫“村代會常任制”,有的叫“議事會”、“黨群聯席會”,無論叫什么,管用就行。這樣簡單一變,就一順百順了,真正有機制創新的意思,可能是農村黨的領導實現方式的一次變革。
改革創新要著眼于機制、體制,治病根,管長遠。但也別好高騖遠,該做什么做什么,甚至只要把工作做實就管用,搞形式糊弄人,再好的體制、制度也不管用。
三、要大力發展農民黨員
發展農村黨員首先要從培養入黨積極分子抓起,要把農村的各路精英都抓在手上。首先是初中、高中畢業回鄉的學生,他們還保持著學校培養的溫度,有知識、有熱情、可塑性強,要趁熱把他們抓住,入團、入黨、干工作、壓擔子,這些青年是黨的未來,也是農村的未來。不能放涼了再抓,一放就會出毛病,要不別人就抓走了。還要注意抓住家族長、紅白事“總理”,這些人可以說是傳統農村社會的精英、骨干人物,他們多數德性強、人緣好、腦瓜明白、在群眾中有號召力,他們也多是新社會、紅旗下生長的,不能看成是封建勢力,條件好的也要想法培養入黨,這有利于增強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有利于工作。企業主、經紀人對農村發展影響很大,與農民利益關聯度也很高,這些人智商高、有實力,愿意入黨、符合條件的也要發展。但德性差、人緣不強的不要拉進來,那樣我們會脫離群眾,畢竟我們是站在老百姓一邊的。
有人說現在農民只管自己掙錢過日子,沒有政治熱情,不想入黨。這是假話,或者不了解實情。有位洋圣人說“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這是本能,不會沒有政治熱情。問題是有些地方不讓人家參與,就是村干部說了算,連黨員也參與不進去,更不用說群眾了。不是人家沒熱情,你不給人家玩,人家只好找別人玩去了,一些地方宗教勢力發展快,就是這個問題。
這里有體制架構問題,缺乏經常、有效的民主參與機制;有方法、作風問題,有的村干部覺著自己本事大,不用民主也能把事辦好;也有個別人不是立黨為公,而是結黨營私,不民主、怕民主,搞專權、霸權,完全是為個人和為少數人的利益,要么不發展黨員,怕競爭、怕奪權,要么發展黨員搞家族化、朋黨化,黨員隊伍成了支部書記的“子弟兵”,這樣搞好人誰還入黨?這很危險!發展黨員要也從民主抓起,相信黨員、相信群眾,依靠黨員、依靠群眾,公公道道,辦好事、辦實事,把黨員、黨組織的形象搞好,讓人們覺得黨組織好,黨員好,人們才愿意入黨,我們的隊伍才會日益壯大,要靠厚道爭天下。
四、黨的領導、民主政治要一體化、一起抓
黨的領導是為了讓老百姓當家作主,讓老百姓當家作主也是為了更好實現黨的領導,并不矛盾。說黨要領導就不能讓老百姓說了算,老百姓說了算就肯定會不要黨的領導,這是混賬邏輯,一點歷史唯物主義、一點黨的知識也沒有。農民群眾當家作主,并不是要搞無政府主義,他們懂“千人敲鑼,一錘定音”的道理,不可能誰都說了算。實際上他們只是要求自己的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說了算,這也正是我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真正做到了這一點,老百姓肯定會跟著我們走,黨的領導就實現了。咧著干的是極少數,根子還是對干部有成見,你不是他們的人。有兩種極端,有的村支部班子一說村民自治就放羊不管了,不負責任,不敢領導。有的正相反,不管你自治不自治,還是我說了算。這兩個極端其實都是怕群眾,怕民主。有的是沒真能耐,一民主就沒市場了。有的是有私弊,一民主就露餡了。有的是不相信群眾,認為一民主就亂了。
我一直做基層工作,開始也搞不明白什么民主自治,多少年才繞過彎來。實際上我們沒有別的選擇,我們面對的是社會,不是自家的買賣,老百姓不吃你的、喝你的,你憑什么不讓人家當家作主?再一個,我們有這么大的優勢,只要行的端、走得正,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好事,我們怕什么?還有,農村是熟人社會,老傳統很厲害,只要大家的事大家管、大家辦,誰敢搗亂?他不怕村干部還怕街坊四鄰呢!做事不要總是從概念出發,“領導核心”不是咱買下的,是干出來的,是民心所向凝成的,沒有民心哪來的“核心”!所以,黨的領導不能高高在上,要與群眾當家作主融為一體,密不可分,要一體化、一起抓,領著群眾搞民主自治,在民主自治中當核心,在民主中激發競爭力、錘煉執政能力。不然,我們組織的功能會退化、萎縮。還要看到,民主也是個工具,不為我用,必為人用。共產黨就是靠搞民主起家的,不敢民主、不會民主,反倒讓別人拿著民主來要挾我們,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五、城市社區黨建要建隊伍、打基礎
社區管理要靠居民自治,社區黨建也就要在這個基礎上去抓,靠外在的領導管理不是個常法,最終要在社區居民中發展黨員、建立組織,在社區居民中樹立影響、形成核心才行。基礎工作要從在社區居民中發展黨員抓起,靠屬地黨組織、靠老黨員當種子,在居民中廣泛交朋友,大小老板、打工的、家庭主婦、青年學生都要交,從中發現好人、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啟發、培養成積極分子,條件成熟了發展入黨。這樣一個一個發展,人多了再按照不同類型建立黨小組、黨支部。這個過程中,老黨員、新黨員、積極分子要發揮作用,不見得承擔多少行政工作,主要是當好人、辦好事,在社區居民中豎形象、立榜樣,讓居民都服我們、信我們,慢慢核心形成了,在決策、管理、監督中的領導作用自然就能得到發揮,黨的領導地位就逐步建立起來了。總之現在社區黨建要做實事,打基礎,少務虛。
六、基層黨建工作要實打實
抓典型不是就典型說典型,而是要從個別中發現一般,找到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經驗,要不然就沒有意義了。有的地方不是這樣,總是抓典型,多少年過去還是那幾個老典型,就是看不見推廣效果。分析原因無非兩個:一是典型選得不好,或者總結的不好。一個縣的村莊一般差異不大,這個村子能做得很好,肯定有其他村可以學習借鑒的共性經驗,問題是我們會不會總結。總結經驗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看現象往往千奇百怪,但本質是一樣的、有共性的。不能浮在表面看,更不是越新奇越好,比如一個村子工作好,支部書記個人因素對總結經驗來說并不是最重要的,這無法復制,甚至方法也不是主要的,方法會因地而異、因時、因事而異,重要的是制度化的東西,這個東西總結出來其他村子就可以學習推廣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作秀,抓典型是為讓別人看、讓上邊看,為做文章,這當然推廣不了。這很討厭,百害而無一益。還有些地方干工作總是圍著指標轉、圍著上邊轉,看著指標上去了,但實際工作并不怎么樣。當然這與我們檢查工作的方法有關,導向機制搞錯了工作就會出偏差,下邊就會玩虛的對付你,就像體溫表反應不了體溫一樣。
總之,基層黨建是和老百姓見面的事情,搞虛的不行,必須眼睛向下,必須實打實,干那些該干的事,甚至用巧法都不行,只能用笨法去干,只有這樣才可能見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