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政治人文關懷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黨的十七大根據新世紀新階段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筆者認為,要充分彰顯思想政治工作人文關懷,就必須在實際工作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原則。
尊重原則
尊重人的主體性。就是要把人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使
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成為引導人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思想政治工作要結合實際在內容、方法等方面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激發人的參與意識、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尊重人的主體性,就要尊重人的平等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從內心深處尊重人,平等地對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權利。要改變以往單純批評、說教及居高臨下的方式,理解自己的工作對象,通過討論、探討、平等溝通達到思想上的相互信任,感情上的相互理解,認識上的共同提升。尊重人的主體性,就要尊重人的差異性、個性。思想政治工作不要試圖把所有人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都囿于統一的模式之中,要以個體差異性和個性化需求為基礎,不設置統一標準模式,不限定完全一樣內容和形式,不使用單一的工作方法和手段,而是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一切從個體的差異性和個性出發,滿足不同個體的不同需求,針對不同個體的不同困惑,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疏而導之。這樣才能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
生活化原則
堅持教育內容的生活化。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內容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從生活中挖掘生動事例,汲取新鮮營養,將人們所面臨的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納入教育教學內容,做到理論生活化,生活理論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飽含生活元素,充滿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氣息,讓思想政治工作始終充滿吸引力和感染力。堅持工作方法的生活化,就要善于將大道理轉化為與具體的、與人貼得更近的小道理,把大道理貫穿和滲透在小道理之中,轉化成具體的、感性的、與現實生活緊密相聯的小道理,引起人的共鳴,使人感到平實可信,聽得實在,覺得有理。要多用群眾自身和群眾身邊的事情說話,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來表達我們所要表達的東西、所要讓對方接受的道理。而不能照本宣科、講一些讓人似懂非懂的大道理。要從感情上與群眾打成一片,從表達方式上與群眾打成一片,讓群眾切實感覺到你是他們的“自己人”和“貼心人”。堅持教育內容的生活化,就要使工作語言生活化。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進行話語轉換,將“高山流水、陽春白雪”的話語方式轉換為“柴米油鹽、田間地頭”的話語方式,要用人民群眾聽得懂和喜歡聽的話語方式,讓他們在親切、熟悉的話語中,感覺到你是了解他們的,是與他們平等的,從而使他們在與你交流中得到教益,受到啟發。
層次性原則
堅持工作對象的層次性。思想政治工作要依據對象層次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設計工作目標。從工作對象的群體性角度出發,思想政治工作目標可分為高層目標、中層目標和底層目標。從工作對象的個體性角度出發,思想政治工作目標可分為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理想目標和現實目標。層次清晰的目標體系,能使不同的群體和不同階段的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從而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要堅持教育內容的層次性。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內容是歷史的產物,具有動態的特性。與思想政治工作目標的層次性相對應,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內容也應體現層次性。一方面,針對不同的群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應堅持先進性和廣泛性的結合。另一方面,針對同一個體的不同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應堅持歷時性和共時性的結合。要堅持工作方法的層次性。要根據不同層次的群體,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時制宜,真正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解決,“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甚至是“多把鑰匙開一把鎖”。不搞一刀切,不用單一的工作方法。
效用性原則
堅持效用的人本化。要立足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幫助人釋疑解惑和破解生活難題,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解決思想問題,在解決思想問題當中不忘解決實際問題。要堅持效用的可視性。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不是談了多少次話,上了多少堂課,做了多少具體事務性工作,而在于多大程度上轉變了人的思想,改變了人的行為表現,提高了人的思想境界,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的效果。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絕對忌諱搞形式主義。堅持效用的人本化,就要注重效用的可持續性。思想政治工作在實現其最大效用,即社會價值的同時,還要實現人的自我價值和自我完善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實現人的自我價值和自我完善是思想政治工作效用可持續性的充分體現。自我價值和自我完善的實現是人的高層次的追求和需要,引導幫助人們實現自身價值和自我完善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應有之義。唯如此,思想政治工作人文關懷才能得到充分彰顯并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