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構建和諧社會靈魂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科學發展觀揭示了中國發展的本質和核心在于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這個“人”就是人民群眾,這個“本”就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只有以人為本才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過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而已。科學發展觀指明了中國發展的根本途徑: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我國正處于向新型工業化轉變的關鍵時期,資源相對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們發展的突出矛盾。現在,我國許多戰略性資源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較高。現階段,我們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大量低效地耗用不可再生資源為代價的。中國要繼續發展,必須徹底摒棄這種經濟增長方式,走共同發展、共同分享、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道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正如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是要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理論,互為表里、融會貫通、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科學發展觀對于構建和諧社會起著統領作用,它是貫串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靈魂。
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這直接構成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目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以人為出發點,著眼于人的問題。和諧社會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妥善處理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具體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一句話,一切為了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如果離開以人為本,和諧社會就將成為空中樓閣;如果不能使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群眾越來越充分地享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和諧社會建設也就沒有了意義。
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發展為中心任務,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因此,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科學發展觀。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來說,本世紀頭20年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和切實用好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集中力量,加快發展。發展,首先要抓好經濟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這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條基本經驗。我們必須始終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其次,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使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更加殷實。推進和諧社會發展,必須強調發展要有新思路,必須更好地把握和運用現代化建設規律。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著眼點,在于用新的發展思路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處理好與發展相聯系的各方面重大關系,這樣才能緊緊抓住和充分用好戰略機遇期,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統籌兼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我們面對的社會利益主體越多,領域越廣,利益關系越復雜,就越要確立科學發展觀的統籌兼顧理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不夠全面,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局面亟待改變,地區發展很不平衡,經濟的快速增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日益加大等,這些都要求我們的發展要更加注重統籌兼顧,做到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處理好當前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協調好各種利益關系,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行動指南。對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認識越深刻、把握越準確,構建和諧社會的行動就能越自覺、越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