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學發展指導思想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這一結論,充分表達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在現代化建設新的征途上,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切實把科學發展觀作為重要指導思想牢固確立起來,使之貫穿和體現到團結帶領人民群眾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偉大實踐中。
一、切實把科學發展觀作為統一意志、凝聚力量的思想武器
科學發展觀作為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著眼當代中國發展的總趨勢和總要求,把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改革開放的發展道路、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模式、為人民謀利造福的發展目的歷史地貫通起來,開拓了實現強國富民的新思路和新境界。科學發展觀所展示的理論魅力和實踐魅力表明,它是真正順應時代大勢、合乎人心的發展觀。把科學發展觀作為重要指導思想確立起來,就是要把它作為一面旗幟舉起來,在全黨全國人民中間自覺用這面旗幟來統一思想和意志、凝聚智慧和力量、激發創造熱情和活力,形成一種和衷共濟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局面。
目前,我國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一意志、凝聚力量,顯得尤為重要。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本世紀頭20年,面對綜合國力競爭愈演愈烈的國際背景,面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料或難以預料的困難和風險,我們要實現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宏偉目標,必須進一步形成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政治局面,進一步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團結起來,把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在今天這樣一個社會大變革時期,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社會生活多樣化深入發展,人民內部各種利益矛盾日益凸顯,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復雜性不斷增強,社會向心力和凝聚力面臨著新的挑戰和考驗。這就迫切需要我們黨統一意志、凝聚力量。科學發展觀作為我們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實繼承和創造性發展,它不僅以其確立的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價值觀念,集中反映和體現著最廣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而且以其確立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思路和方法,為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從容應對挑戰、有效化解風險、開拓新的局面、實現共同目標提供了行動指南。全黨同志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以更大的熱情做好用科學發展觀教育人、激勵人、凝聚人的工作。要大張旗鼓地宣傳科學發展觀的巨大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宣傳各行各業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所取得的新成就和新進步,宣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推動和實現又快又好發展的先進典型,把人們的注意力和積極性引導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上來。
二、切實把科學發展觀作為謀劃建設、促進發展的基本遵循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基于對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的準確把握,基于對社會主義中國長期發展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基于對當今人類社會有關發展方面認識成果的正確借鑒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它從時代高度回答了“什么是發展”、“為誰發展”、“靠誰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對發展目的、發展內涵、發展思路、發展模式等作了科學揭示和界定。作為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集中反映,科學發展觀所貫穿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創新精神、務實精神,所倡導的統籌原則、協調原則、質量原則、效益原則、公平原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普遍的真理性。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就是遵循發展的客觀規律,就是以科學態度做事。從全局上講,無論是實現改革、發展、穩定的良性互動,還是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的有機統一;無論是實現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整體躍升,還是實現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人和物相結合因素的全面優化;無論是實現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的共同發展,還是實現城市、農村以及城鄉結合部的協調發展;無論是實現人口增長、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還是實現生產力發展、生產關系變革、上層建筑調整的協調一致,如此等等,都必須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任何時候,經濟社會要實現又快又好發展,它所涉及的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環節和每一項工作,都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來運行。
把科學發展觀作為謀劃建設、促進發展的基本遵循,是當代中國發展的唯一正確選擇。在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歸結到一點,就是必須在合理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中把現代化建設推向前進。我們要在幾十年內走完西方發達國家用了幾百年才走完的現代化路程,發展的任務極其艱巨,與發展相伴生的矛盾和問題也異常突出和棘手。比如,保持經濟平穩快速增長與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壓力增大的矛盾,依靠制度創新增強發展動力與改革成本和風險顯著增加的矛盾,促進和保證社會效率提高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愈益拉大的矛盾,實現產業結構升級與社會就業規模受到牽制的矛盾,社會階層結構和利益關系多樣化與社會管理協調機制相對滯后的矛盾,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的現實需求不斷增大與參與國際競爭的綜合能力不強的矛盾等等,嚴重影響和制約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觀全局,著眼長遠,精心謀劃,合理運籌。從根本上講,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關鍵還是要靠發展,而發展又必須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只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發展本身作為充滿活力的系統來對待,既顧及全面又善抓重點,使發展的各個方面在“一盤棋”中協調運轉;既立足現實又前瞻未來,使發展的各個方面朝著既定目標合理推進,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和化解發展中出現的矛盾,不斷開創新的局面。
三、切實把科學發展觀作為衡量利弊、檢驗得失的價值尺度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真理觀與價值觀的統一。作為真理觀,科學發展觀回答和解決的是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問題;作為價值觀,科學發展觀回答和解決的是為人民謀利造福的問題。共產黨人是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革命的功利主義者,干任何事情都要考慮是否有利于實現、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學發展觀是造福于人民的發展觀,它堅持以人為本,把為人民發展、靠人民發展、確保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高度統一起來,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執政理念,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最高目標,體現了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特征,因而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集中概括。我們確立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關鍵的一條,就是要用科學發展觀這個價值尺度去衡量利弊、檢驗得失。
在現實條件下,把科學發展觀作為衡量利弊、檢驗得失的價值尺度,是一個帶全局性的重大問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僅觸及到許多習以為常的陳舊觀念和做法,而且還具體牽涉到人們的利害關系,因而是一個充滿艱巨性和復雜性的過程。值得深思的是,為什么時至今日,在少數地區和單位,那些偏離科學發展觀的事還時有發生呢?究其原因,并非當事人完全不懂科學發展觀的道理,很大程度是缺少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鑒于此,必須強化科學發展觀作為價值尺度衡量利弊、檢驗得失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杜絕違背科學發展觀的不良現象和因素,同時在黨內和全社會形成并不斷強化扶正祛邪的社會效應。要用科學發展觀全面審視長期以來形成的思想觀念、工作思路和政策制度,一切與科學發展觀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更新,一切違背科學發展觀要求的陳規陋習都要堅決改變,一切影響制約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的弊端都要堅決革除。同時,對那些好的或比較好的政策措施,該堅持的要堅持,該充實的要充實,該健全的要健全,該完善的要完善。要把科學發展觀這一價值尺度貫徹到各項建設和全部工作中去。一個單位的建設究竟抓得怎么樣,一個干部的工作究竟做得怎么樣,一項政策制度究竟該不該出臺,一個工程項目究竟該不該上馬,如此等等,都要用科學發展觀這把尺子來認真檢驗一番。要通過用好用足科學發展觀這個價值尺度,在全社會形成有利于促進科學發展的輿論導向、政策導向、用人導向和機制導向。
四、切實把科學發展觀作為修身立德、建功立業的行為準則
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發展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不僅為我們黨執政興國、執政為民確立了根本指針,而且為廣大黨員和干部修身立德、建功立業提供了基本準繩。科學發展觀蘊含的價值取向,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堅持的理想追求;科學發展觀貫穿的公正原則,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遵循的道義規范;科學發展觀倡導的務實精神,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品格、作風。對每個黨員和干部來說,把科學發展觀作為重要指導思想確立起來,歸根結底要體現在遵循科學發展觀的準則修身立德、建功立業上。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說是把科學發展觀作為科學真理來追求,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莊嚴使命來履行,從而使自己真正成為科學發展觀的忠誠實踐者。
應該說,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相比,我們還存在著不少差距,有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比如,目前仍有少數領導干部追求有悖于科學發展觀的所謂“政績”,或好大喜功、貪圖虛名,或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等等。像這類與科學發展觀背道而馳的思想和行為,如果不加以糾正,無論對黨的事業還是對干部個人都十分有害。因此,每一位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必須把樹立科學發展觀作為立身、立德、立業的重大人生課題,下真功夫來加以解決。要結合黨性修養和鍛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和榮辱觀。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人生追求的準則,牢固樹立求真務實的作風,多謀多抓那些雖然上級不一定能看到,但對基層群眾很有益處的事;多謀多抓那些雖然一時難以見效,但對長遠建設和發展很有好處的事;多謀多抓那些雖然無益于個人揚名得利,但有利于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進步的事,努力創造出無愧于黨、無愧于祖國、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