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靈魂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以什么思想理論為指導,是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回答的首要問題。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根本的是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定不移地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對于推動和諧文化建設,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任何一個國家的統治階級,為了建立和鞏固其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的統治,總要維護和發展反映其根本利益和意志的意識形態,并以之為指導構建一套規范、調節社會關系和社會生活的核心價值體系。新中國成立以后,工人階級上升為國家的領導階級,廣大人民群眾翻身作了國家的主人,馬克思主義成為了我們國家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涵蓋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價值準則,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具有內在統一關系的有機整體,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其中的靈魂。所謂“靈魂”,是起指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這種因素作為事物內在的支配力量,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和方向。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之所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因為它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了根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揮著理論基礎和精神支柱的作用,決定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發展方向。
馬克思主義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本質規律,指明了消滅資本主義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新社會、實現工人階級與全人類解放的理想目標和現實道路,實現了人類思想史上劃時代的根本變革。科學性和革命性高度統一的理論品質,決定著馬克思主義能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奠定科學的理論基礎。在當代中國,只有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把握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條件、本質要求和客觀規律,切實解決影響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傳承和變革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構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基礎和精神支柱,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要求。把握了這一點,就把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他內容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馬克思主義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作為靈魂貫穿于該體系的各個領域和層面,使之共同構成一個相互聯系、有機統一的價值體系。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在價值目標上相契合,是以唯物史觀為依據而作出的價值選擇。社會理想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個政黨治國理政的旗幟,一個民族奮力前行的向導,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航標。但社會理想是否先進合理,歸根到底要看它是否反映了社會多數人的利益和愿望,是否同歷史發展的規律與社會進步的趨勢相符合。唯物史觀揭示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必然趨勢,使人們對理想問題有了科學的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正是在唯物史觀的基礎上,把黨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目標、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和個人的幸福緊密聯系起來,把社會各個階層和群體的共同愿望有機結合起來,因而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高度,把握世界的進步潮流,認清我們的基本國情,才能把社會理想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才能在全體人民中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其次,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與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在價值訴求上相契合,是以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和時代觀為依據而形成的價值理念。不論是民族精神,還是時代精神,都是一定社會的價值觀念的重要內容,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并不是抽象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具體的、發展變化的。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和人類文明活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揭示了民族文化的起源實質和各個時代的本質特征,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賦予了科學的內涵。在當代中國,改革創新與愛國主義都是同社會主義相統一、以實現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為歸宿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和時代觀與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融入民族文化和時代精神的重要成果。
第三,社會主義榮辱觀與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在價值判斷上相契合,是以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為依據而形成的價值準則。榮辱觀自古有之,但不同時代、不同國家,持不同倫理道德觀念的人們,其榮辱觀必然存在顯著的差異。社會主義榮辱觀涵蓋了個人、集體、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涉及人生態度、道德修養和治國方略等方面,體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道德原則,旗幟鮮明地規定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堅持和提倡什么、反對和抵制什么,為全體社會成員辨別是非善惡、判斷行為得失、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準則和規范。它作為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與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在道德領域的生動體現,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了新的標桿。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日益增強,社會意識空前活躍,各種文化思潮相互激蕩,價值觀念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面對這種新情況,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控制權、主動權、話語權。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克服封建主義傳統觀念的影響和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才能在國際國內錯綜復雜的文化交流與碰撞中,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并不排斥社會價值觀念的多樣化。由于我國現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的思想意識、生活方式和價值選擇也日趨多樣化。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挖掘和鼓勵不同階層、不同群體所蘊含的積極向上的思想意識,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識,凝聚力量,萬眾一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成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同時,必須看到,意識形態越是紛繁復雜,就越需要主心骨,越不能動搖我們的主流意識形態;社會價值觀念越是多樣化,就越需要堅持指導思想和主導價值的一元化,越不能讓各種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思潮滋長。如果動搖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會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根基,動搖黨和國家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導致思想混亂、社會動蕩甚至亡黨亡國。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才能有效整合和引領社會價值觀念,在尊重差異中擴大社會認同,在包容多樣中形成思想共識,團結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價值取向的人們共同奮斗。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要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馬克思主義是隨著實踐的推進、時代的變革而不斷發展的科學理論。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才能保持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科學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闡明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只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將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根本價值取向,轉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根本價值準則,才能動員和凝聚全黨和全國人民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內容提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它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了根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揮著理論基礎和精神支柱的作用,決定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發展方向。馬克思主義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作為靈魂貫穿于該體系的各個領域和層面,共同構成一個相互聯系、有機統一的價值體系。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克服封建主義傳統觀念的影響和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才能在復雜的文化交流與碰撞中,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