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本科生研究性學習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大學本科階段的研究性學習,是在大學本科教學過程中,基于研究的學習方式。它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開展的,以學生作為主體的、以學習和發展為目的的研究活動。將研究性學習引入教學過程,不僅體現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更應該體現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研究性學習必須準確定位,認真把握教師教學和學生研究的度,找準試行和推進的時間與空間。在研究性學習中,不能期望、滿足、津津樂道于學生的研究創新的那一點成果,更重要的是切實為學生的學習質量負責,為學生大學畢業后的生存和發展負責,說到底就是為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負責。
當前,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出現了“一風吹”的現象,有三個傾向性問題值得注意:一是在大一學生中就開始搞研究性學習;二是在基礎課中推行研究性學習;三是在學生中普遍推行研究性學習。應該說,在文科類專業、應用類專業中研究性學習,問題還不明顯,學生的學業基礎損失還不太大。但對理科類專業、基礎學科類專業而言,問題就十分突出。學生忙于四處找題目,缺乏基礎,跨學科去研究,急于拿出一個東西來表明自己已獲得成果。這導致在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方面,缺少老師的系統講授,靜不下心來系統學習。其知識結構方面的缺失和后續學習能力的缺乏,都將在根本上影響他們的發展。這樣不能說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負責。
研究性學習,要在大學本科教學過程中準確定位。教師教的每一門課,既有自己課程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有這門課在整個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結構中的位置。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應是沒有準備不可隨意進入的、沒有基礎很難達到的較高學習境界。對于大學生來說,也要把握好研究性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的準確定位。
大學本科教學中研究性學習必須循序推進和認真規范。其一,研究性學習理念要明確。大學本科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必須秉承“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的理念,要明確所謂研究,一定要基于學習,是在全面學習基礎上的研究,不能脫離體系缺啥補啥地學習。
其二,研究性學習要務求實效。大學本科教學中試行研究性學習,一般本科院校,特別是地方本科院校和近年升本的院校,可以選擇高年級學生,在專業選修課上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試點,要認真策劃,精心組織,務求實效。其三,研究性學習要設定區域。本科生研究性學習,重點一般可以放在高年級,在低年級學生、在基礎課階段,開展本科生研究性學習,要慎之又慎。其四,研究性學習要有準入制度和規范制度。尤其是一般院校,不經試點,不是什么人、什么課都可以搞研究性學習的。學校必須對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進行規范和監控,以確保本科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大學本科教學過程中的研究性學習,校方要淡化學生的成果意識和創造觀念,走出功利誤區,具體體現在為學生打好基礎的前提下,為提高學生的創新潛質作出努力。本科生的研究性學習在很多院校還是新事物,要經過試點探索,逐步推開。